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67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3 18:3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C.华夏民族认同形成
2024一2025学年度上学期惠来一中高一级第一次阶段考试
D.南北文化交流加强
8。北京大学赛克粉博物馆收藏一件素权(秤陀),上面刻着素朝通行的文字“甘六年(公元
历史科试卷
前21后),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笔,法度量则不壹
(一),款(嫌)疑者皆明壹之。”该文物无助于研究
A.秦朝制度B.泰始皇功绩
C.古代文字演变
D.秦朝灭亡原因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9。在秦朝,“三公九卿以及列卿等,协助皇帝处理日常事务。大事总汇于口口,或最后请皇
1。有学者说:“在陶寺造址中,我们发现了彩调龙盘,其中‘发'正是红山文化的重要元
帝决”。“口口”空缺的是
A.太尉
B.丞相
素,在陶寺也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其中的玉踪被认为是具有大议口文化特征的元素,而常施
C.郡守
D.县令
影绘的高领折肩尊、折腹尊、篮等陶器还有良清文化的因素。”这反映出中华文明
10。秦朝统一中国以后,北逐匈奴、建筑长城,南抚夷、越、修筑灵架,并且大量移民南北
边地进行屯成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早于世界其他文明
B.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
A。修长城阻止了匈奴的袭扰
B。秦始皇推行“以法治国”思想
C起源于夏商周时期
D.出现了玉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C.移民屯成有利于促进边地开发
2。某同学在研究“夏朝标志着早期国家诞生”这一课题时,使用了(左传)等文献史料,
D.修灵渠沟通了黄河和长江
11.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董仲舒
目前,在研究该课题中,他还可以使用的史料是
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这可以说明
A.良诸遗址古城墙B.甲骨文的记载C.二里头遗址资料D.何尊及其铭文
A,三者对大一统思想的认识不同
B.大一统思想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
C。三者都提倡建立封建专制统治
D.大一统主张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在名前”旨在说明
12.汉武帝时,在全国置十三州,每州派刺史一人。刺史受中央御史中丞直接管锫,主要监
A.那县制影响深远
B.中西方书写习惯不同
察郡守、强宗豪右和诸侯王。这表明汉武帝
C.专制主义的强大
D.家族宗法制观念浓厚
A.旨在整顿官僚队伍
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4.春秋时代的战争,强调“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师出有名”,事先要下战书,对方不同
C。扩大汉朝疆域范围
D.意图提升行政效率
意也不能开战。这表明春秋时代
13.秦朝实行郡县制,推行“焚书坑儒”;汉初实行都国并行制,采用“黄老之学”:汉武
A.兼并战争日益刷烈
B。战争一定程度受到礼的约束
帝颁布“推恩令”,采纳“独尊儒术”。材料表明秦朝至西汉中期
C.礼乐制度日益完备
D。传统的政治秩序彻底被破坏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B.封建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
5.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C。封建的专制集权统治持续强化
D.中华文明的版图初步莫定
A.富国强兵,增加国家实力
B.剥夺和限制贵族的特权
14.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个历史时期的形势图。该时期
C.巩固分封制维护宗法制
D.建立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6.下文标注①②③反映的思想分别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些学派?

中华民旅和中国人氏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
过短中培育出和形成的盖本忌想理念,加革故品斯、与时俱造的忌越,脚踏实地、
实事求是的思想,患氏利风、安氏富氏的思超,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忌想等可以
为人们认识和放迹世界提供有蓝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
A.儒家法家道家
B.儒家道家法家
C法家道家儒家
D。法家儒家道家
1。春秋时期,北方有授烦、林胡、赤秋、北成、山成等民族部落,而南方有巴、楚、吴、
A,江南得到开发
B.火药普遍应用
越等诸侯国:至战固后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东胡,而南方也仅余楚、总两个诸
C.科举制度形成
D。落镇制据严重
侯国。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中原文化影响扩大
B.孕育着统一的趋势
15。(王俭论)中写道:“自晋以阀阅用人,王、谢二氏,最为望族。”其中“阀”“阅”原指
第1页
第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