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复习课件第17-20课(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复习课件第17-20课(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22 09:1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战役
名称辽沈
战役淮海
战役平津
战役指挥员及作战部队林彪、罗荣桓
(东北解放军)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等(中原、华东解放军)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东北、华北解放军)1948年9月1948年11月
1948年11月
歼灭和改
编敌人数47万
余人55万
余人52万
余人解放东北全境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北平和平解放,华北全境解放历史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战役
时间合

150


人三大战役概况表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局部抗日战争)1.九一八事变背景:
时间: 地点:
经过:
政策:
结果:日本试图转嫁国内经济危机。1931年9月18日 沈阳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不朽的民族战歌: 《义勇军进行曲》聂耳作曲,田汉作词驻扎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借口柳条湖事件,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
2.西安事变背景:
时间: 地点:
人物:
结果:
作用:日本继续侵略华北,亡国灭种的关头。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共的主张,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均遭拒绝。。1936年12月12日 西安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以民族利益为重,派周恩来到西安,和平解决;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1)成为时局转变的观念,(2)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3)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 1、九一八事变:
(1)时间: 年9月18日,日本发动“_____ ”事变,占领沈阳。
(2)结果:蒋介石采取 方针,不到半年, 沦于敌手。
(3)战歌:人民音乐家 创作《 》,成为鼓舞中国人民斗志的不朽民族战歌。1931九一八不抵抗东北三省聂耳义勇军进行曲(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 1、九一八事变:
(1)时间: 年9月18日,日本发动“_____ ”事变,占领沈阳。
(2)结果:蒋介石采取 方针,不到半年, 沦于敌手。
(3)战歌:人民音乐家 创作《 》,成为鼓舞中国人民斗志的不朽民族战歌。1931九一八不抵抗东北三省聂耳义勇军进行曲(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 2.西安事变:
(1)含义:1936年12月12日, 、 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并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 的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 ”。
(2)结果: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 等到西安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获得 解决。
(3)意义:它标志着国共两党 初步 形成,预示了 新局面的到来。。张学良、杨虎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西安事变周恩来和平第二次合作的团结抗日1、西安事变最终能以和平解决的方式落下帷幕,其关键因素是( )
A 中国共产党的努力 B 国民党有关人士的努力 C 蒋介石抗日态度的根本转变
D 张、杨发动“兵谏”的初衷A灵活运用2、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 力图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 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
C 应对蒋介石采取支持的态度
D 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D3、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无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但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却不主张杀他,而主张和平解决。这充分说明:
A、共产党人心胸宽广,不与蒋介石斤斤计较
B、中国共产党软弱无能
C、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D、中国共产党完全放弃了自己的阶级利益 4、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
中日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D. 国共两党矛盾已经消除5、西安事变发生后,如果置蒋介石于死地,客观上只会有利于
A全国人民 B中国共产党
C中国国民党 D日本侵略者6、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②都是在中共的努力下促成的③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④都有利于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材料一 “作为军人,按军法来说我是应该被枪毙;但我没做错!我为了爱国、为了救中国,我一定要让蒋(介石)委员长了解,抗日为何重要。” ---张学良
材料二 事变发生后中共……为此而做出了种种努力,全系由民族生存的点出发。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 ──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1、根据材料一,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中共有关西安事变的态度是怎样的?为什么?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1、时间: ,
2、地点: 。
3、影响:七七事变标志 。

标志着(对日本): .1937年7月7日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全民族抗战开始)七七事变又叫: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4、日本暴行:南京大屠杀纪念日:12月13日1、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于: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七七事变 D.百团大战2、1937年,这座桥被战火笼罩,宣告一个新的抗战时代的来临。此桥是
A.赵州桥 B.卢沟桥
C.泸定桥 D.金水桥4、2005年5月16日,90多岁的日本老兵本多立太郎, 前来日本当年发动全 面侵华战争的地方下
跪谢罪。(见右图) 这个地方是
A.卢沟桥  B.柳条湖   
C.汀泗桥  D.泸定桥考点2:南京大屠杀1937年,日本占领南京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 人。30多万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李宗仁?(1)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2)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3)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彭德怀(1)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2)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3)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19381940发明联合制碱法,打破敌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封锁创作《奔马图》等反映爱国抗战精神的画作,资助抗战创作《黄河大合唱》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斗志众志成城 ——人民大众抗战冼星海徐悲鸿侯德榜冼星海侯德榜徐悲鸿《黄河大合唱》《愚公移山》《奔马图》侯氏制碱法众志成城 ——人民大众抗战?1、哪一个主题表达了抗日战争这一历史大事: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B.十年对峙,烽火绵延
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D、历史转折,近代开始灵活运用2、2003年12月13日,由旅日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重6.6吨、主题为“铭记历史教训、祈祷世界和平”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这是为了让人们铭记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二)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1、标志: 年7月7日,日本发动“ 事变”,又称“ ”。
2、日军暴行: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6周内屠杀中国30万人以上, 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
3、著名战役:(1)国民党队将领 指挥的 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2)1940年8月,八路军在 指挥下发动的
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4、众志成城:冼星海音乐作品《 》,鼓舞中国军民抗日斗志。 创作《奔马图》等反映爱国抗战精神的画作,资助抗战。科学家( )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做出了贡献。1937卢沟桥李宗仁彭德怀百团大战黄河大合唱侯德榜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徐悲鸿 7.中国开始局部抗日的标志事件是?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事件是? 九一八事变、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8.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哪一年?抗日战争结束于哪一年?1937年1945年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胜利的会议:
胜利的标志:
胜利的意义:4. 抗战的胜利1945、4 中共七大(内容、意义)1945.8.15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耻辱、
……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二)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5、胜利的大会: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毛泽东作了《 》的政治报告。大会通过的新党章确定 ,是中共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 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6、胜利的标志: 年8月15日, 。
7、胜利的意义:
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 胜利
的 战争。
洗雪了 ,
成为中华民族由 的转折点。194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民族解放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由衰败到重新振兴完全毛泽东思想中国光明论联合政府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将毛泽东思想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灵活运用2、近代史上,台湾曾经被日本割占,长达
A.100年 B.80年
C.60年 D.50年3、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其合作的形式是
A.成立中国同盟会
B.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组成民主联合战线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直接有关
①《马关条约》的签订②戊戌变法的失败③中国的抗战胜利④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某班出了一期黑板报,板报设计如下:
抗日战争中的标志性事件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日本无条件投降19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灾难。回答下列问题:
⑴、这两次侵华战争分别是什么?甲午中日战争 全面侵华战争 ⑵、写出这两次侵略战争的最终结果和出现这种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主要原因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 。全面侵华战争:中国胜利,主要原因是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⑶、这两次侵略战争的结果对中国历史各产生了什么最深刻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全面侵华战争中国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