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2-22 20:4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教材为新人教版版8年级生物上册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5节内容,是脊椎动物中的古老动物,体现了动物进化的思想:先有的两栖动物,再有爬行动物。他们的关系既体现了动物进化的方向,又体现了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关于两栖动物,教材主要以青蛙为代表动物进行学习;关于爬行动物,教材以蜥蜴为代表动物进行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难点: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对两栖动物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往往存在一些前概念,从字面含义将两栖动物理解为“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动物”。因此,对两栖动物的比较和区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拟采用高效课堂的模式,并用多媒体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辅助教学。采用“三环五步”的方法进行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进行教学。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填写导学案的部分内容,上课的过程为:
1导入课题,展示目标。
2、视频播放,激发兴趣。
3、图片展示,拓展提升。
4、当堂检测,清理过关。
5、畅谈收获,对标小结。
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一些基本的学习习惯和要求,主要包括如下:
1、对高效基本理解是首先要自主学习。
2、高效课堂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的体作用。
3、高效课堂的关键是要探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进行综合学习,开拓视野,可以讨论,可以自学,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互动学习。
4、高效课堂不管飞的有多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的有多神,最终的落脚点还是练习,只有多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除了完成教学内容以外,还要明确地告诉学生:高效课堂好比是一个超市,老师只是负责把大家带进门,布置主要的任务,讲明规则、注意事项等等,而收获的多少全在同学们自己。高效课堂的落事全在于“练习”,练习、练习,再练习。练习是高效课堂的法门。导学案最重要的部分其实是“达标检测”,只有检测通过才是真的掌握、真的学会了、真的完成了学习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青蛙和乌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动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们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但是,它们却不是同一类的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乌龟属于爬行动物,为什么生活习性相似的动物却属于不同的动物类群呢?(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引导学生设疑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预设略)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大多都是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相信同学们通过探究一定会解决这些问题,大家有信心吗?那就开始吧!请看……
2.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请同学们默读课本内容,结合自探问题独立思考,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找出问题的答案,实在有困惑之处,可在书上做好标注,合探时在小组内交流。
(1)以青蛙为例说说它有哪些特征与两栖生活相适应?
(2)两栖类有哪些主要特征?
(3)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3.解疑合探
把你在自探过程中有困惑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成果,得出结论。
要求:
(1)小组长认真负责,确保人人参与。
(2)本组内若有其他问题,一并解决。
(3)组长集中全组学生对展示和评价的学生进行帮扶。
展示要求:
(1)展示同学要快速,准确。
(2)非展示同学认真看展示同学的展示。
评价要求:
(1)对展示小组打分。(每题总分10分)
(2)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说明扣分原因。
(3)询问其他同学的意见。(同意否,若有不同意见提出。)
4.教师点评要点: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与评价情况灵活进行点拨。
两栖动物幼体是蝌蚪像鱼,在水中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鳃呼吸。成体是青蛙,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头部呈三角形;皮肤裸露且能分泌粘液;后肢趾间有蹼等;与陆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有鼻孔,陆地上呼吸的通道;用肺呼吸;有眼睛和鼓膜,感觉器官发达;有四肢,适于陆地生活。两栖动物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两栖动物是很多农田害虫的天敌,保护稻田中的青蛙或在稻田中放养青蛙,能有效减轻农作物的虫害、施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5.质疑再探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大家共同解决。
第2课时
一、新课导入
回忆两栖类的主要特征,让学生思考:蛇是两栖类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爬行动物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1.引导学生设疑
看到这个问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预设略)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相信同学们通过探究一定会解决这些问题,大家有信心吗?那就开始吧!请看。
2.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请同学们默读课本内容,结合自探问题独立思考,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找出问题的答案,实在有困惑之处,可在书上做好标注,合探时在小组内交流。
(1)以蜥蜴为例说说它有哪些特征与爬行生活相适应?
(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3.解疑合探
把你在自探过程中有困惑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成果,得出结论。
要求:(1)小组长认真负责,确保人人参与。
(2)本组内若有其他问题,一并解决。
(3)组长集中全组学生对展示和评价的学生进行帮扶。
展示要求:(1)展示同学要快速,准确。
(2)非展示同学认真看展示同学的展示,
评价要求:(1)对展示小组打分。(每题总分10分)
(2)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说明扣分原因。
(3)询问其他同学的意见(同意否,若有不同意见提出)
教师点评要点: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与评价情况灵活进行点拨。
(1)①身体分布:头部后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颈,可以灵活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②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贴地面迅速爬行;③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④肺比较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满足爬行动物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⑤卵生,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生殖和发育彻底脱离了水的限制。
(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3)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①可以食用:如人工养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鳖等;②可以入药:如鳖甲、蛇毒等;③保护林木、农作物等:如避役能捕食危害林木的害虫;④有时会危害人类:如毒蛇能伤人。
质疑再探: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大家共同解决。
教师预设问题:蛇是爬行动物,那么怎样区分毒蛇和无毒蛇?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学科班长从所学知识,学习情况等方面,对本节进行总结)
五、说教学效果:
我认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一下目标:
1、激发了学生对生物课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充满激情和信心。
2、引导学生加深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认识,辅导学生学会导学案的填写,使他们分清导学案各个部分的主次。
3、学生掌握了本接课的重点,即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4、练习了自主学习的方法。
5、练习了导学案的填写方法。
总之,本节课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有收获,体现了高效的过程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