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附中2024级第一学期质量调研 2024.1011
高一物理 (创新/求实学部)
行政班_ 学号_ _姓名_ _得分
第I卷
一、 选择题 (本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题目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 全对得5
分,少选得3分,错选不得分)
1.下列问题中,物体可以被看作质点的是
A. 研究乒乓球的旋转 B. 观看体操运动员的表演
C. 研究地球的自转 D. 研究航天飞机运行的轨道
2.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座舱边有
一个与他几乎相对静止的小“昆虫”,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颗子弹。
发生这个故事是因为
A.子弹静止在空中 B.子弹与飞机的速度和接近
C.飞机飞行得很慢 D.子弹飞行得很慢
3. 关于位移和路程的关系正确的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 物体从甲地运动到乙地,通过的路程可能不等,但位移一定相同
D. 物体的位移为零,路程也一定为零
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率越大, 加速度越大
B. 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
C.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D. 速度变化越小,加速度越小
1
5.A、B两个物体分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的加速度为a1=1.0 m/s2,B的加速
度为a2= 2.0m/s2,根据这些条件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B.A一定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一定做的是匀减速运动
C.两个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
D.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x/m
6.右图所示为 A、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
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B做减速运动
B.物体A做加速运动
C.8s末两物体相遇
D.前2s内A的位移是40m
t/s
7.两个质点甲与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一
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v/m s-1 甲
A.第2s末甲、乙将会相遇
10
B.在第2s末甲、乙速度相等 乙
C.在2s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0 1 2 3 t/ s
8.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在第 10s 末的速度为 2m/s,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前 10s 内通过的路程为 5m
B.速度每秒变化了 0.2m/s
C.10s 内平均速度为 1m/s
D.第 10s 内的位移是 2m
9.竖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v/m s-1
由图可知
800
A.火箭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是 40s
B.火箭前 40s 上升,以后下降
C.火箭的加速度始终是 20m/s2
D.火箭离地最大的高度是 48000m 0 40
t/ s
80 120
2
10.一物体以6 m/s的初速度在斜面上向上做加速度大小为2m/s2的匀减速运动,
到最高点后又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沿斜面滑下,则经过多长时间物体位移的大
小为5 m。
A.1s B.3s C.5s D. (3 14)s
请将选择 1-10 题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BC A A CD B BC D ACD
第 II 卷
二、填空题(本题 20 分。请将正确的结果填入横线内。)
11.在测定小车速度的实验中,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使用打点计时器获
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中的点均为连续的实际点,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 50Hz
交流电。将毫米刻度尺靠在纸带上进行测量。
0 1 2 3 4 5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图中所给点 1 和 3 所对应的刻.度.分别是 0.0480±0.0002 m, 0.0760
±0.0002 m。
(2)以 0 号点为初始时刻(零时刻),现用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作为这段时
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计算出 2 号点的瞬时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并将与其对应的时刻一起填入表中,然后在坐标纸中用“+”标出该点,再绘
制出速度-时间图像。
3
-1
时刻 t 速度 v v/m·s
点
s m·s-1 +
1 0.02 0.50
1.0 +
2
3 0.06 0.95 +
4 0.08 1.17
0.5 +
(3)由绘制的图像可知,小车运
动的加速度是 11-12 m/s2,小车
在 零 时 刻 的速 度 是 0.23-0.28
m/s。 t/s
0 0.02 0.04 0.06 0.08
(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30分。要求说明所设的物理量含义,写出重要公式,计算
结果和必要的文字说明等。只有公式和结果不得分)
12.(14分)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以2m/s2 的加速度向东做匀加速运动,10s后
开始做匀速运动。
(1)画出20s内汽车运动的情境图(说明:情境图中应清晰地表达:研究对象、
不同运动过程的初末位置、各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和加速度方向);
(2)求前20s内汽车位移的大小。
(1)情境图如下
v
v1
v =0 va v1 2
= v1
0 a’=0
t x 0 x1 t1 2 t2
1
(2)加速阶段位移: x a t 2 100m 1 2
1
加速阶段末速度:v1 a t1 20m / s
匀速阶段位移: x2 v1 t2 200m
20s 内位移: x x1 x2 300
m
4
13.(16 分)市区内各路口处画有停车线,当信号灯黄灯开启时司机应开始刹
车,红灯开启时车不能越停车线,否则违犯交通规则。设黄灯开启 3 秒红灯才
开启。一汽车以 36km/h 的速度向路口驶来,司机看到黄灯开起立即操纵汽车
减速装置,经 0.5s 汽车才开始减速(即反应时间)设刹车加速度大小为 5m/s2,
求:
(1)黄灯刚亮时汽车距停车线多远开始操纵减速才不会违反交通规则?汽车
停在停车线时,红灯亮了吗?
(2)画出从黄灯亮起到红灯亮的时间里汽车运动的 v-t 图。(要求:明确标出
坐标轴的物理意义、关键时间点的刻度值、与轴重合的图像要明显加粗。)
(1)汽车减速前现实的距离: x1 v0t1 5m
汽车速度减小为的位移: 0 - v21 2ax2 x2 10m
汽车减速时距离停车线的最小位移:x x1 x2 15m
汽车减速用时: 0 v0 at2 t2 =2s
从黄灯亮起到停车用时: t t1 t2 2.5s < 3s 红灯未亮
-1
(2) v/ms
10
0 0.5 2.5 3.0 t/s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