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三单元核心素养卷(五)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积累运用。(38分)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6分)
(1)cāo chǎng 的墙壁上长满了pá shān hǔ
,nèn lǜ 的叶子看着非常舒服。
(2)我家的房子采光liáng hǎo ,里面有一个很大的kè tīng
,还有一个wèi shēng 间。
2、查字典填空。(3分)
“毫不可惜”中的“毫”,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毫”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指毛笔:②细长而尖的毛;③一点儿。在“毫不可惜”中“毫”的意思应取第
种解释;在“挥毫泼墨”中“毫”的意思取第 种解释。
3、选择题。(1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猪圈(quān) 弯曲(qǔ) B.逊色(xùn) 投降(xiáng)
C.倾斜(qīn) 铺开(pù) D.步骤(zhòu) 住宅(zái)
(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是( )。(2分)
A.题西林壁 标题 B.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分
C.感触 触着墙 D.梅须逊雪三分白 逊色
(3)根据语境用动物的住所补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那舞龙灯的人,头扎红巾,腰系红绸,紧握手柄,边走边变换队形:“苍龙啸天”“引蛇出( )”“金龙绕柱”……各种招式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
②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 )”,小错不改,就可能铸成大错。
A.穴 洞 B.窝 穴 C.圈 洞 D.洞 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叶圣陶先生肯定对爬山虎的脚进行了细致的调查。
B.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创作了《昆虫记》。
C.他仔细、细心地观察着蟋蟀。
D.在老师的教育下,使我迅速地成长起来了。
(5)给下列句子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4分)
A.连续观察 B.细致观察
①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 )
②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 )
③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
④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
(6)下面是植物园的菊花生长记录,请你将图片与文字匹配。(2分)
A.菊花终于长出了小花苞,绿萼托着嫩粉色花苞的样子真可爱。
B.粉红色的花瓣一层一层完全展开了,像仙子的百褶裙,美丽极了。
C.菊花植株高约20厘米,叶子碧绿,还没长出花苞。
D.小花苞鼓起来了,有几片花瓣迫不及待地舒展开了。
4、按要求完成练习。(11分)
(1)爬山虎的六七根细丝长在茎上。(改为比喻句)(2分)
(2)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用加点词造句)(2分)
(3)主人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改为“被”字句)(2分)
(4)蟋蟀用柔弱的工具建造这样的工程,真可以算得上是伟大的工程。(改为反问句)(2分)
(5)学习本单元后,乔乔也开始写观察日记。下面的观察日记中有三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修改。(3分)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晴
我走在路上,发现看见了一片枯叶。这是一片棕中带红,有黑色斑点的水滴形枯叶。从正面看,叶子上的茎有粗有细,好似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又好似本腾的江河。把它翻过来,更明显了背面的茎脉,一根根纵横交错。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4分)
(1)诗中有景:日暮时分,夕阳和江水相映成趣,那是白居易笔下的“
,半江瑟瑟半江红”。诗中有理:身在庐山之中,而看不清
它真正的面貌,苏轼由此感悟“不识庐山真面目, ”。
(2)今年,草叶上早就结霜了,奶奶告诉我,这是因为夏天雨水少,用谚语
来说,就是“ , ”。
二、语言实践。(3分)
假如在这次观察日记评比中,你获得了一等奖,有人向你祝贺。请根据不
同角色写出合适的祝贺语。
1、爸爸妈妈会说:
2、同学会说:
3、老师会说:
三、阅读理解。(34分)
1、古诗阅读。(10分)
雪梅
[宋] 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3分)
降: 骚人:
评章:
(2)“梅”和“雪”争春的结果是什么 用“ ”画出相关诗句。(1分)
(3)请你写出前两句古诗的意思。(2分)
(4)诗人借雪与梅的争春,告诫我们( )。(2分)
A.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善于捕捉事物的优点。
B.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C.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古诗 请写出两句来。(2分)
2、课内阅读理解。(13分)
爬山虎的脚(节选)
①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甲]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②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③[乙]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读选文第②段,把爬山虎爬的过程填写完整。(3分)
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 → →
→一脚一脚往上爬
(2)读画“ ”的句子, 回答问题。 (7分)
①[甲]句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数量、 和 。对照句子,下列图片最符合爬山虎的脚的样子的一项是( )。(3分)
②比较[甲][乙]句,我发现[甲]句体现了作者的 观察; [乙]句体现了作者的 、 观察,从 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来。(4分)
(3)第③段中加点的“逐渐”一词能删去吗 为什么 (3分)
3、阅读下面的民间故事,完成练习。(11分)
春天从地里细细长出来
①早晨,去花坛看二月兰,稀疏几枝,顶着紫红小花苞,未如去年一样繁茂,却见地里长了细细密密的碎米荠,开极细小的白花,纤柔,成片,铺满了狭长的花坛地面。
②起初,我并不知道这些野草叫碎米荠。大概就是荠菜吧! 我想。看它开的花,极似荠菜花。后来见到真正的荠菜,才发现两者的花虽然很像,但是叶子不一样,碎米荠叶片有2~5对扁圆形的小叶,荠菜的叶片则为大头羽状。更明显的是果不同,碎米荠是线形的长角果,荠菜结的果,是心状三角形。
③碎米荠和荠菜,都是春天的信使,它们密密齐齐从地里冒出来,让我知觉,果然是春天到了。仿佛一夜之间,世界被唤醒了,又像被画家的笔泼了一层浅浅嫩嫩的绿颜料,万物从懵懂中苏醒。
④早在半个月前浇水的时候,发现木槿的枯枝上有许多极小的芽尖冒出。从入冬开始,木槿就掉光了叶子,之后整个冬天就剩几根苍白的光杆子,以为它死了,如今看到光杆子上这些小绿芽,突然有种失而复得的惊喜。
⑤那棵顶天的紫薇树,曾在一月的大雪中银装素裹,不知什么时候,也披了许多细细密密的小叶子,好像忽然间从一个清瘦苍黄的老人转身变成一个活泼跳动的少年,生命的活力,滋滋从这茂密的嫩叶里生发。
⑥这几天在露台上,每天都能看到这些细小的变化,仿佛看到初生的婴儿一天天生长。心也每天跟着鲜活起来。
⑦早晨沿着山脚跑步时,发现山沿峭壁上,不知什么时候,铺开了一层绿毯似的草,纤嫩的草茎簇拥着,从石壁底下,比赛似的齐齐往上长,就连水泥扶栏上的铁锈丝上也泛出了星星点点的绿色,仔细看,原来是缠着的枯藤醒了。
⑧春天,万物悄悄发出微微光泽,然你若不停下急匆匆的脚步,蹲下来细细观察和感受,很快便会错过这些惊喜。因为它们和时间一样,稍纵即逝。
(1)请你用“ ”画出一处体现作者连续观察的句子,用“ ”圈出体现作者观察细致的词语。(2分)
(2)阅读文章,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5分)
①碎米荠和荠菜的共同点是 ,下列图片中属于碎米荠的是( )(多选)。(2分)
②画“ ”的句子运用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 , 表达了作者 。(3分)
(3)“铁锈丝”为什么会泛出星星点点的绿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纤嫩的草茎长到了铁锈丝上,因此铁锈丝泛出了绿色。
B.铁锈丝在生机勃勃的绿草的映衬下,好像有了绿意。
C.“铁锈丝”其实是枯藤,“绿色”是枯藤长出的绿叶。
D.春天给万物带来了光泽,连铁锈丝也不例外。
(4)阅读文章,说一说作者是如何展现“春天从地里细细长出来” 的。(2分)
四、习作天地。(25分)
在生活中,你连续、细致地观察过什么事物 仔细回忆一下,把观察的过程和观察中发生的趣事写下来。题目自拟, 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1、操场 爬山虎 嫩绿 良好 客厅 卫生
2、亠 9 H hao ③ ①
3、B D D B ABBA CDAB
4、(1)爬山虎的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一般长在茎上。
(2)这里不光有优美的风景,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3)粗糙的地方被主人修理平整。
(4)蟋蟀用柔弱的工具建造这样的工程,难道算不上是伟大的工程吗
(5)删去“发现”或“看见”;
把“本”改为“奔”;
把“更明显了”调至“背面的叶脉”后面。
5、(1)一道残阳铺水中 只缘身在此山中
(2)夏雨少 秋霜早
二、1、孩子,祝贺你!我们为你感到骄傲。
2、××,祝贺你得了奖,我以后要向你学习,认真观察,好好学习。
3、××,祝贺你,老师真替你感到高兴,希望你以后继续努力,更上一层
楼。
三、1、(1)服输。 诗人。 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梅景和雪景都太美了,好像互相争奇斗艳一般,谁都不肯输给对方。弄得文人骚客都不知道该夸谁才好了,干脆搁下笔好好思量一番该怎么评价。
(4)B
(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2、(1)细丝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由直变弯曲 细丝拉一把嫩茎使之贴在墙上
(2)位置 形状 C 细致 连续 不几天 后来
(3)不能删去。“逐渐”表示时间的推进,在这里表明细丝和小圆片是一点
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删掉后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3、(1)这几天在露台上,每天都能看到这些细小的变化,仿佛看到初生的婴儿一天天生长。 细小
(2)开细小的白花 ②③
比喻 紫薇树发芽长叶时的生机 对植物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C
(4)①将不可捉摸的春天化为具体可感的植物,从植物的生长变化体现春天的到来。②作者着眼于植物细小的变化,通过“细小的花”“细密的叶”“浅嫩的绿”表现了植物迸发出的生命力,从而展现了“春天从地里细细长出来”。
四、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