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将相和 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将相和 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4 18:2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导入
你能猜出这是哪些历史故事吗?
卧薪尝胆
破釜沉舟
指鹿为马
6
将相和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资料袋
本课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史记》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资料袋
战国:是我国一段历史时期,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齐、楚、赵、燕、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其中秦国最强。赵国紧挨着强大的秦国,另一边是富强的齐国,处于两大强国之间。赵国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关系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将相和”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代表作:《史记》。
我会认
我会写
zhào
chén

ɡōnɡ
xiàn
nuò
diǎn
chāo
qiè

jīnɡ
zuì
quē













召见 大臣 商议 缺点 宫殿 贡献 承诺
恩典 抄写 罪责 胆怯 拒绝 荆棘
多音字
近义词
反义词
进攻——撤退
拒绝——接受
胆怯——勇敢
着急--焦急 商议--商讨
勇敢--英勇 理由--借口
称赞--称颂 允诺--许诺
举行--举办 隆重--盛大
胆怯--胆小 抵御--抵抗
侮辱--羞辱 必然--必定
课文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讨论交流:
1.本文主要讲了几个故事?
2.几个故事分别是什么,用简短的几个字概括一下。
课文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边给本文划分段落
本文主要讲了三件事:
完璧归赵——(1-9)
渑池之会——(10-13)
负荆请罪——(14-17)
精读课文
轻声朗读开头:
思考:开头交代“秦国”最强的历史背景有什么作用?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为下文秦王要挟赵王的故事埋下伏笔。
精读课文
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
思考: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是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无价之宝和氏璧,是赵国和秦国都想得到的宝物,引出故事的起因。
第二课时
完璧归赵
是谁做到完璧归赵的呢,是怎么做到的呢?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精读课文
轻声朗读第3自然段:
思考:这些词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
赵王接到信后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非常着急”和“不能……可是……”反映了赵王及大臣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也反映了秦王的恃强凌弱。
精读课文
轻声朗读第6自然段:
思考:这一自然段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深谋远虑、机智过人
精读课文
轻声朗读第7自然段:
思考:蔺相如看这情形,心里会想什么?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不可能拿城换璧,我得赶紧想办法把和氏璧要回手中,送回国去。
该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体现出什么?
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他的机智。
精读课文
轻声朗读第7自然段:
思考:蔺相如为什么敢于这么做?表现了什么?找出相关语句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蔺相如巧妙利用秦王爱惜和氏璧的心理,拿撞碎和氏璧来威胁秦王,表现出蔺相如勇敢无畏、才智过人。
精读课文
轻声朗读第7自然段:
思考:蔺相如提出举行隆重典礼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为了赢得把璧送回赵国的时间,让更多人知道秦王以城换璧的事情。可以看出蔺相如做事情考虑周密。
精读课文
轻声朗读第7自然段:
思考:该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从哪体现?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客舍,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带璧回国,完璧归赵
对比:秦王的“客客气气”与蔺相如的“大大方方”形成对比
精读课文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轻声朗读第9自然段:
整体分析“完璧归赵”的起因、经过、结果:
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卿。
小结
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胆识过人
渑池会面
蔺相如能够在“渑池会见”上立功的因素有哪些?
精读课文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作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轻声朗读第10自然段:
思考:因素有哪些?
(一)廉颇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立功因素之一。
精读课文
轻声朗读第11自然段:
思考:通过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可以看出秦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这不仅侮辱赵王,还侮辱赵国,有损赵国尊严。可以看出秦王是一个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人。
精读课文
轻声朗读第12自然段:
思考:因素有哪些?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次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二)蔺相如为维护国家尊严,把生死置之度外。他的英勇和当机立断是第二个立功因素。
精读课文
轻声朗读第13自然段:
思考:渑池之会上为什么要提到廉颇的情况?
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结果
赵王之所以能安全回国,廉颇也是功不可没的,因为他在边境作好了准备,秦王不敢轻举妄动。这样写,一方面是照应上文,同时也为下文写他对蔺相如不服气作铺垫。
精读课文
起因:
经过:
结果:
轻声朗读第13自然段:
整体分析“渑池之会”的起因、经过、结果:
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王的尊严。
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蔺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负荆请罪
精读课文
轻声朗读第15自然段:
思考:将相不和的原因,反映了廉颇的什么特点?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居功自傲
精读课文
轻声朗读第16自然段:
思考:该段运用了什么描写?具有什么作用?
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语言描写: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顾全大局,忍辱谦让、胸怀宽广的品质,这是将相和好的重要因素。
精读课文
轻声朗读第17自然段:
思考:廉颇为什么要负荆请罪?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他知道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而自己居功自傲,一心为自己着想,于是负荆请罪。
精读课文
轻声朗读第三部分:
整体分析“负荆请罪”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小结
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错就改,勇于改过
负荆请罪
总结
人物品质
廉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蔺相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些高傲和嫉妒心,但是勇于改
过,知错就改,后以国家利益为重。
勇敢机智、深明大义、顾全大
局,以国家利益为重。
知人善任,能听取意见。
思考
这三个故事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三个故事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主旨概括
本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同时还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板书
6课
一、给标红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然后打对勾。
完璧归赵(bì bǐ) 许诺(nuó nuò)
廉价(liàn lián) 擅长(shàn chán)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抵御---
允诺---
推辞---
隆重---
抵抗
拒绝
承诺
盛大
课后作业
  这个故事发生在   时候,主要讲了     ,    ,     三个故事。
战国
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