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22 15:2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学习监测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你所选择的答案填入相对应表格内。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五四爱国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2.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导火线是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②斗争的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③促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④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中华民国的成立
4.右图是一张毕业证书照片,其书写文字为:“兹有本校第一期步兵
科学生潘学吟修业期满成绩及格特给证书。总理孙文、校长蒋中
正、党代表廖仲恺。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据此可知,
颁发该证书的学校应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黄埔军校
5.小明同学到广州某地参观时,看到了以下场景和图片,你知道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吗?
A.发动反蒋起义 B.北伐推翻清政府 C.第一次国共合作 D.第二次国共合作
6.在中国近代,国共曾有过兄弟般的合作。下列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中能体现这种合作的有

A B C D
7.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创办
C.南昌起义的发动 D.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8.“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A.发动武昌起义 B.领导南昌起义
C.发动秋收起义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9.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看看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
 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长征结束
10.“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以下关于“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使红军打退了敌人的第五次“围剿” B.它为中共遵义会议的召开准备了条件
C.它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它体现了红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11.2015 年 1 月 15 日《人民日报》刊文:“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 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这次会议使“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
A.作出了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决定
B.初步实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一次合作
C.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的确立
D.作出创建黄埔军校和开展北伐战争的决定
12.1927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多事之秋,下列事件发生在这一年的有
①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 ②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④“八一”南昌起义 ⑤井冈山会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13.大革命失败后,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秋收起义 ②创建中国工农红军 ③遵义会议 ④长征的开始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14.以下口号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搭配正确的有
A.①③④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①②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其中第15题9分,第16题12分,第17题8分,共29分。)
15.(共9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近代以来,有志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三 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请回答:
(1)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4分)
(2)材料二中“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3分)
“自强”指
“变法”指
“革命”指
(3)材料三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展的哪些活动使近代中国社会“升出一片光明”?(2分)
16.(共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材料二 “打倒列强,除军阀”,集中反映了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最强烈的的愿望,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行动口号。这场革命的宗旨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对中国的统治,谋求国家的独立和统一。 ——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简本上册
材料三 1927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破裂……之后的共产党不得不以自己能够生存下去而采取行动。最终的结果是,与其选择在苏联或第三国际的指导下进行革命,不如走自己的道路,于是开始了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其中提及的“革命”是指近代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为实现“全人格的觉醒”,当时兴起了哪场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最近两三年间”在中国革命史上最具开创“新时期”意义的重大事件?由此中国革命进入到了哪一新阶段?(3分)
(3)材料二中“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反映了中国人民哪一历史阶段“最强烈的的愿望”?依据材料二写出“这场革命”的目的。(3分)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走自己的道路”是指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2分)
17.(共8分)中国共产党走过90多个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90多个
年头成长,体会了90多个年头的浮沉变换,中国共产党如同一个
孩儿般的成长起来,成为“坚毅”的代名词。坚信着自己的共产主义
的理想,并用尽所有的力气走向未来的未来,在未来灿烂的阳光下
飞翔……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电影《建党伟业》海报(右图)
(1)材料一的电影再现了中共诞生的风雨历程,请问中国共产党
诞生的时间(年月)和地点分别是什么?(2分)
(2)中共诞生之初,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分别是什么?(2分)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2分)
材料二 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救国救民的事业”。
(4)材料当中“救国救民的事业”指的什么?(1分)“救国救民的事业”最终取得什么样的成就?(1分)
第三单元学习监测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你所选择的答案填入相对应表格内。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D
A
D
C
C
D
D
D
D
C
B
A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其中第15题9分,第16题12分,第17题8分,共29分。)
15.(共9分)
(1)侵华战争:鸦片战争(1分);第二次鸦片战争(1分);甲午中日战争(1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
(2)“自强”指:洋务运动;(1分)“变法”指: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或百日维新);(1分)“革命”指:辛亥革命;(1分)
(3)开展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分);与国民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统一全国。(1分)
16.(共12分)
(1)辛亥革命(1分);新文化运动(1分);民主、科学。(2分)
(2)五四运动(1分);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分)
(3)国民革命时期(或1924年—1927年)(1分);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对中国的统治,谋求国家的独立和统一。(2分)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分)
17.(共8分)
(1)1921年7月(1分);上海(1分)。
(2)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1分);领导工人运动(1分)。
(3)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颜一新。(2分)
(4)北伐战争(1分);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