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学习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词句意思的能力;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3、能够较准确地翻译全文。
第一课时
孔子
(前551年~前479年)
万世师表
1.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2.儒家学派创始人。
3.倡导“仁”,主张“有教无类”,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
4.被后世尊为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
人物简介
《诗》《书》《礼》《乐》《易》《春秋》
背景链接
孔子十分推崇周礼仪,周礼分为“礼”和“乐”两个部分,周公制礼,把它当度作社会道德、行为的准则;把制乐作为教化的规范。西周礼乐制度从天子一直推行到社会底层。在周礼的教化下,上至天子诸侯士大夫,下至百姓农工商,举止大方,谈吐风雅;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国民道德水准为历朝之巅。
《论语》
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语录体
语句简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思想。
问答形式: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性格和事理。
记录片断:侧重记录关键言论,不求全面。
不重文采:注重内容而非修辞。
点悟式表达:直接传达核心思想,不作过多展开。
精练简约:用最少的言语传达最多的信息。
生命力强:历经朝代更迭,仍具有独特魅力。
这种形式的散文以《论语》为代表,对后世影响深远。
古代散文的一种形式,特点如下:
题目解说
冉有、
曾皙、
公西华
(点)
(求)
(赤)
子路、
(由)
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
长辈对晚辈说话
尊敬对方或自谦
称名
侍坐
陪长者闲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一标题中包含了几个人?
再看“侍坐”,完整的标题应该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 )坐呢?
这是五人的在场。
一眼看去,四个人。
子路、曾(zēng)皙(xī)、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wú)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shè)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ěn)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sì)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原 文
鼓瑟希,铿(kēng)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夫子喟(kùi)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儒
文本解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①侍坐:在尊长近旁侍奉。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一日:指很短的时间。
③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以,用。
④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就
⑤如或:如果有人。如:假如。或:无定代词,有人
⑥则:连词,那么,就
⑦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
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人家)不用我了。(你们)平时就(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①率尔:轻率,不假思索的样子。尔,相当于“然”。
②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兵车。春秋时,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配甲士3人,步卒72人。
③摄乎大国之间:摄,夹处。乎:于,在。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
④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加,加在上面。师旅,指军队,此特指侵略的军队。古时两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
⑤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因,动词,接着。饥馑,饥荒
⑥比及:等到。
⑦且:连词,并且。
⑧知方:知道为人的正道。方,道,指是非准则。
译文: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①哂(shěn):微笑,这里略带讥讽。
②方:方圆,纵横。
③如:连词,表选择,或者;
④如:连词,表提起另一话题,作“至于”讲,
⑤其:那。
⑥俟:等待。
译文: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有什么打算)?”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的事,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来推行了)。"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①能:动词,能做到。
②焉:这里作指示代词,也可理解为语气词,指代下文“小相”这种工作。
③如:连词,或者。
④会:诸侯之间的盟会。
⑤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⑥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⑦愿:愿意;
⑧相: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
译文:“公西华,你怎么样?(有什么打算)”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但愿意学着做些东西。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①鼓:弹奏。
②瑟:古乐器。
③希:同“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
④舍:放下。
⑤作:立起来,站起身;
⑥撰:才具,才能。这里可以翻译为志向。
⑦伤:妨害。
⑧乎:语气词,呢。
译文:“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志向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①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通“暮”。既:副词,已经。
②冠者:成年人。周代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行加冠礼)。
③童子:少年。指未成年的男子。
④喟然:叹息的样子。
⑤与:赞成。
译文:(曾皙)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