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共2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共2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4 08:3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古诗词诵读
黄庭坚
登快阁
学习目标
01
了解黄庭坚的生平并明确诗歌写作内容。
02
赏析诗歌,把握意象传意,用典言志的写作方法。(重点)
03
体味诗人和而不同的人生智慧,学会正确面对人生失意。(难点)
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北宋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作者简介
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在文学界,黄庭坚生前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作品有《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等。
知识链接
江西诗派,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
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为江西诗人黄庭坚所开创。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
论诗强调“无一字无来处”,喜作拗体诗;又提倡“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法,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其创作常袭用前人诗意而略改其词,以为工巧。重视句法、喜用拗句;风格生新瘦硬。
在创作实践中,诗派“以故为新”,重要作家的诗作风格迥异,自成一体,成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它的影响遍及整个南宋诗坛,余波一直延及近代的同光体诗人。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黄庭坚因被任命为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知县而到达任所。这是他入仕以来首次担任地方官,处理公事十分认真。期间他亲眼看见百姓疾苦,官吏素餐,黄庭坚对这一切深感忧虑而又无能为力,所以时时生出归隐之念。
元丰五年(1082)秋天的一个傍晚,黄庭坚在处理公事之余,登上赣江边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的快阁,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写到《登快阁》这首著名的七律。这首诗集中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主张,因而常被评论家们认作黄庭坚的代表作。
诗词
文化
初读诗歌
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黄庭坚
诗歌翻译
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我并非大器,只会认真做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
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
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想想人生羁绊、为官蹭蹬,还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在那里与白鸥做伴逍遥自在难道不是更好的归宿。
抒情:世无知音、借酒消愁
记叙:登阁时间、地点、原因
描写:登快阁远眺所见山水胜迹。
言志:与白鸥订盟,有归隐之志。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思考:首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主要运用了用典的手法,描写了作者公务之暇登快阁眺望。前句是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坐痴,复为快耳!”表达出了诗人为官事所困以及了却官事之后的快意。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表现诗人工作了一天后,登上快阁,尽览美景的愉悦心情。
“倚晚晴”为后文快阁之景的描写,作了铺垫渲染。
诗歌鉴赏—首联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思考:这一联表面写景,实则也是抒情,试作分析。
①本联呼应首联“倚晚晴”,描写了登高所见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明,夜月清明;
②营造了一种空明阔大的意境;景的宽广,其实也是作者心胸的开阔。
③描绘出开阔、明净的深秋美景,表现了诗人了却官事之后登上快阁欣赏美景的无比愉悦心情。
诗歌鉴赏—颔联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思考: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颈联
青眼
《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
朱弦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朱弦,这里指琴。佳人,本指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思考: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颈联巧用典故,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典故,后句用阮籍青白眼的典故。
“横”字用得生动,这个字本是平日我们熟悉的俗语,用于此处,却化熟为生,显得瘦硬新颖。同时也写出自己遭遇挫折而不悔其志 、坚持自我而兀然傲世的姿态 。
感叹自已心怀志事,世无知音,所以如伯牙之绝琴,不再弹奏,聊且借金樽美酒遣怀自娱。写出了诗人因世无知己、怀才不遇而借酒解愁的苦闷和感慨。
诗歌鉴赏—颈联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思考: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
《列子·黄帝》:鸥鸟善猜疑,有心机之人与之相交,则盘桓空中不肯接近。后人常以“与鸥订盟”表达归隐之心坚定,再无俗世牵挂。
诗歌鉴赏—尾联
诗人因在现实生活中抱负得不到施展,胸怀无人理解感到痛苦,而向往一种纯朴的没有猜忌的与世无争的归隐生活。这生活在人间社会得不到,只有驾小舟访白鸥,到江海去度余生了。
文本探究
是什么原因致使他有归隐意而无归隐之举呢?如何理解“痴儿”一词?
心有“归隐”之愿,却深知自己投身宦海的行为在他人眼中、在自己心中均是痴傻之举,可这看似矛盾的抉择中,诗人恐怕已然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几经沉浮依然驻足宦海,所顾念的不过一点“痴”念而已。
“痴儿”
情感总结
①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
②“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颔联描写了深秋空阔辽远的天空,澄澈的江水,皎洁的月,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欢欣赏自然风物无不蕴含喜爱之情;
③对知音难觅的苦闷惆怅之情。颈联巧用俞伯牙为知音摔琴绝弦的典故表达知音难觅的惆怅;
④归隐情怀。尾联“归船”“吾与白鸥盟”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愿望。
艺术特色
1.气象空阔,精致新奇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写景阔远清旷,自古推为名句。
艺术特色
2.曲折尽情,顿挫抑扬
“纵观全诗,感情抑扬,起伏不定:初登而喜(前四句),忽而转忧(“朱弦”句),继而又转喜(“青眼”句),喜而复忧(“万里”两句)。
通过这一而再、再而三的纵笔,作者对于宦途的厌倦,对于乡园的向往,便愈见其深,愈感其切。由于它用的是顿挫、跌宕的手法,因此,也愈见出感情的深沉。
艺术特色
3.诗中多处用典
“朱弦”、“青眼”不仅用事贴切,而且善敷色彩;“落木”、“鸥盟”等已化用无痕,如从己出。
艺术特色
4.善炼字面也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倚晚晴”的“倚”,写其逍遥自得的神情,“美酒横”的“横”写出诗人坚持自我及兀然傲世的姿态。“已为”、“聊因”、“吾与”等词组的使用,使诗歌显出情致的跌宕变化。
课堂小结
归隐,似乎是中国古代士人与出世、入世之间的一种矛盾选择。初唐诗人王绩,三仕三隐,最终还是隐居以终老;陶渊明久居樊笼,认清了官场污浊与昏暗,他选择“穷则独善其身”般的内心坚守,归隐山林,终“复得返自然”。
课堂小结
若能更全面地了解黄庭坚的诗词、事迹和性格,我们会发现他虽无逐名之衷,却有济世之怀。这其实是中国许许多多士大夫共有的高尚情怀。《孟子》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两种选择,两种人生。即便时移世易,物换星移,有些事不会变,有些人永远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时光易逝,人生苦短,可如若将个体生命融入更为“天下家国”的生命格局里面,生命的意义才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彰显,人生又有何“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