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浙教版九上 2.5物质的转化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化学式为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而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的盐。下列几组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 )21*cnjy*com
A.La2O3和HCl B.La(OH)3和HCl
C.NaCl和La(OH)3 D.La和HCl
2.所谓微型化学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某小组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该实验说明CO具有氧化性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3.某无色溶液中若含有大量Na2SO4、Na2CO3、NaOH,为验证其中所含的阴离子,若限定只取一次待测液,加入试剂顺序正确的是( ) 21·cn·jy·com
A.盐酸、BaCl2、酚酞 B.BaCl2、盐酸、酚酞
C.BaCl2、酚酞、盐酸 D.酚酞、盐酸、BaCl2
4.物质的鉴别是重要的实验技能。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选择错误的是( )
选项 需鉴别物质 试剂或方法
A 铁粉、木炭粉 磁铁吸引
B 盐酸、氯化钠溶液 硝酸银溶液
C 氧气、二氧化碳气体 用燃着的木条
D 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钠固体 水
A.A B.B C.C D.D
5.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离子K+、Mg2+、Cl-、Ba2+、SO42-、CO32-中的几种,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离子,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取一份废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无变化;
②另取一份废液,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分析上面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只含有Mg2+、SO42-
B.一定含有K+、Mg2+、Cl-、SO42-
C.一定含有Mg2+、SO42-,可能含有Cl-、K+
D.一定含有Cl-、K+,可能含有Mg2+、SO42-
6.一包混有杂质的Na2CO3,其杂质可能是Ba(NO3)2、KCl、NaHCO3一种或几种,今取10.6g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5.3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2g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样品中只含有NaHCO3
B.样品中一定混有NaHCO3,可能有KCl
C.样品中有NaHCO3,也有Ba(NO3)2
D.样品中混有KCl,也可能有NaHCO3
二、填空题
7.早在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就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KOH以漂洗丝帛的工艺。大意是:先将干燥的木头烧成灰(含K2CO3),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即可。下图为模拟该法制取KOH的工艺流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里进行操作②、操作③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2)“制浆”时发生的反应为:CaO+H2O═Ca(OH)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反应池”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流程中除水之外也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8.如图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
(1)点燃酒精灯前,向装有氧化铜的试管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氢气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实验结束时,撤去酒精灯,同时停止通氢气,发现试管底部灼热的红色固体又重新变成黑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21·世纪*教育网
(1)A物质是 (填化学式)。
(2)C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 (填序号)。
①2类 ②3类 ③4类 ④5类
10.有一包固体,可能由 R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组成,科学兴趣小组将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并开展以下实验,已知步骤Ⅱ中无气泡产生,且白色沉淀部分溶解。请回答:
(1)白色沉淀 X 的组成为 。
(2)原固体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 。
11.如图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该实验利用氢气的 性。
(2)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 目的是 。
三、解答题
12.图甲中 A 是一种常见的酸,它能与黑色固体 B 反应,B 质量为 8 克。将 NaOH溶液缓缓加入到 C 中,生成的蓝色沉淀 E 与加入 NaOH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在D 中加入 Ba(NO3)2 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请回答:
2·1·c·n·j·y
(1)A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2)NaO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式计算)
(3)C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是多少?(列式计算)
答案解析部分
1.C
【解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分析,若两种混合物互相交换成分能生成气体、沉淀或水则反应能够进行,然后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
A、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La2O3和HCl能直接反应生成LaCl3和水,故A错;
B、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La(OH)3和HCl能直接反应生成LaCl3和水,故B错;
C、La(OH)3是不溶于水的物质,碱与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所以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故C正确;
D、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La和HCl能直接反应生成LaCl3和氢气,故D错。
故答案为:C。
2.B
【解析】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结合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实验现象、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A正确;
B、该实验说明CO具有还原,故B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故C正确;
D、一氧化碳具有毒性,能污染环境,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不经处理不能直接排放,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3.C
【解析】根据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验证方法分析,在进行验证时要注意所加物质的性质,不能相互间有干扰。
www-2-1-cnjy-com
A、先加盐酸,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再与碳酸钠反应,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无法证明是否为硫酸钡沉淀,不符合题意;
B、加入氯化钡,碳酸钠与硫酸钠都能产生沉淀,加入盐酸,硫酸钡不溶,碳酸钡溶解,但同时也把氢氧根离子给反应了,不符合题意;
C、加入氯化钡,碳酸钠硫酸钠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加入酚酞,验证出氢氧根离子,再加入盐酸,通过沉淀部分溶解验证出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符合题意;
D、加入 酚酞,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能使酚酞变红,无法验证氢氧根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2-1-c-n-j-y
4.B
【解析】对于物质鉴别题,首先要掌握各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所需物质,再利用反应的不同现象加以区分,鉴别题时各物质的现象必须不能相同,否则无法区分。
A、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木炭粉不能被磁铁吸引,磁铁吸引可以鉴别铁粉和木炭粉,不符合题意;
B、盐酸和氯化钠都能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利用硝酸银不能鉴别盐酸和氯化钠溶液,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利用燃着木条通过木条燃烧情况可以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氯化钠溶解温度无明显变化,利用水可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氯化钠固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B。21*cnjy*com
5.C
【解析】根据硫酸钡为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氢氧化镁是溶解于盐酸的沉淀及溶液中能反应的离子不能共存分析。
①取一份废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无变化,说明沉淀为不溶于盐酸的硫酸钡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硫酸根离子;②另取一份废液,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说明一定含有镁离子;因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不能共存,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而钾离子和氯离子可能含;
故选C。
6.D
【解析】(1)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而碳酸钡为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2)写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分析所含物质的可能性。(1)取10.6g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硝酸钡;
(2)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5.3g 2.2g
NaHCO3+HCl═NaCl+H2O+CO2↑,
84 44
5.3g 2.78g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如果5.3g样品全部为碳酸钠,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2.2gCO2,因此碳酸钠中肯定含有氯化钾;如果碳酸钠中还含有碳酸氢钠,那么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也可能等于2g,因此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可能含有碳酸氢钠。
故选D。
7.(1)玻璃棒
(2)化合反应
(3)K2CO3+Ca(OH)2=CaCO3↓+2KOH
(4)碳酸钙
【解析】(1)玻璃棒用途:引流、搅拌、转移物质等。
(2)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3)氢氧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
(4)流程中除水之外也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碳酸钙,是因为流程中碳酸钙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
(1)实验室里进行操作②(过滤)、操作③(蒸发结晶)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故答案为:玻璃棒。
(2)“制浆”时发生的反应为:CaO+H2O═Ca(OH)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3)“反应池”中发生主要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K2CO3+Ca(OH)2═CaCO3↓+2KOH。
(4)流程中除水之外也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碳酸钙,是因为流程中碳酸钙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
8.(1)氢气与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
(2)2Cu+O22CuO
【解析】(1)根据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1)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纯的氢气加热或点燃时可能用发生爆炸。点燃酒精灯前,向装有氧化铜的试管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氢气是为了排净试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实验结束时,撤去酒精灯,同时停止通氢气,发现试管底部灼热的红色固体又重新变成黑色,这是因为铜的温度较高,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 2Cu+O22CuO 。
9.(1)Fe
(2)复分解反应
(3)③
【解析】(1)由各物质的性质及转化关系推导出各物质,再由铁的化学式书写分析;
(2)根据酸碱盐间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分析;
(3)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1)由图示可知,E能与三种物质发生反应,则E为氢氧化钙,B能生成D,则B为盐酸,D为氯化镁,A能与B、C反应,则A为铁,C为硫酸铜,A的化学式为Fe。
(2) C与E为硫酸铜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3) 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B(盐酸)反应生成D(氯化镁)的物质有金属单质、氧化物、碱、盐4类,故选 ③ 。
故答案为:(1)Fe;(2)复分解反应;(3) ③ 。【出处:21教育名师】
10.(1)Mg(OH)2、BaSO4
(2)KNO3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 与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混合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此气体是氨气,因此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铵;此外产生白色沉淀X,X可能是与碳酸钠、硫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或硫酸钡,也可能是与氯化镁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镁沉淀;再向沉淀中加过量的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Y,说明沉淀X应该是氢氧化镁和硫酸钡沉淀,因为碳酸钡沉淀溶于盐酸会产生气泡,硫酸钡沉淀不能和盐酸反应,因此说明固体中一定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镁,一定没有碳酸钠及能与硫酸钠反应的氯化钡;与硝酸银混合产生的沉淀是氯化银沉淀,据此完成相关的问题。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白色沉淀 X 的组成为氢氧化镁和硫酸钡沉淀,化学式为:Mg(OH)2、BaSO4。
(2)综上所述,没有任何现象能够证明硝酸钾是否存在,即原固体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KNO3。
11.(1)还原
(2)防止冷凝水倒流
(3)灼热的铜又重新氧化成氧化铜
【解析】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利用的是氢气的还原性,在实验过程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先通氢气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反应完毕,等冷却后再停止通入氢气。
(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利用的是氢气的还原性;
(2)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故答案为:(1)还原;(2)防止冷凝水倒流;
12.(1)H2SO4
(2)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生成沉淀氢氧化铜的质量为9.8g,
设与CuSO4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x,同时生成Na2SO4的质量为y,
CuSO4+2NaOH=Cu(OH)2↓+Na2SO4
80 98 142
x 9.8g y
;
解得:x=8g,y=14.2g;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来源:21cnj*y.co*m】
(3)设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质量为z,
H2SO4+2NaOH=Na2SO4+2H2O
80 142
60g×20% z
;
解得:z=21.3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1.3g+14.2g=35.5g【版权所有:21教育】
【解析】(1)根据物质间反应的规律以及物质的颜色,来确定物质的名称;
(2)根据图像确定沉淀氢氧化铜的质量,然后根据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分别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和生成硫酸钠的质量,最后根据计算氢氧化钠溶质质量分数。
(3)由图象可知,C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和硫酸铜,加入的氢氧化钠与二者均反应,利用化学方程式分别计算出硫酸钠的质量即可。
(1)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D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根离子,E是蓝色沉淀,则是氢氧化铜,那么C是硫酸铜,D是硫酸钠;黑色固体B为氧化铜,A为稀硫酸,化学式为: H2SO4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