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高考生物一轮实验专题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高考生物一轮实验专题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9-29 16:42:19

文档简介

实验专题8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1.(2024高一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期末)下列最适合作为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材料是(  )
A.桃花的雌蕊 B.蝗虫的精巢
C.果蝇的受精卵 D.蚕豆的根尖
2.(2024高一下·江油期中)关于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A.分离蝗虫成熟精巢→解离→漂洗→醋酸洋红液染色→压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
B.分离成熟小鼠卵巢→解离→龙胆紫溶液染色→漂洗→压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
C.分离幼嫩桃花雌蕊→解离→漂洗→醋酸洋红液染色→压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
D.分离蚕豆花芽→解离→漂洗→龙胆紫溶液染色→压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
3.(2024高一下·徐州期末)下图是显微镜下拍到的百合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的细胞图像是(  )
A. B. C. D.
4.(2024高一下·射洪期末)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可用小鼠的卵巢制成装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
B.跟踪观察一个精原细胞可看到减数分裂的连续变化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
5.(2024高一下·佛山月考) 竹子(2n=24)属于禾本科植物,其体细胞含12对染色体。取竹子的雄蕊染色后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观察不到的是(  )
A.含有24条染色体的细胞 B.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细胞
C.染色体移到两极的细胞 D.含有24个四分体的细胞
6.(2024高一下·湛江期中) 如图为某植物(染色体数目为2n)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部分显微照片。下列不正确是(  )
A.图中减数分裂的顺序为③→①→④→②
B.图①、③所示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C.图③所示细胞分裂将产生2个次级精母细胞
D.图③、④形成的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
7.(2024高一下·岑巩期中)某同学以蝗虫的精巢作为实验材料制成装片观察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蝗虫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染色体数目少、材料易得
B.观察装片时不可能看到处于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细胞
C.在低倍镜下能找到处于减数分裂Ⅰ、Ⅱ时期的细胞
D.装片制作过程中需要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8.(2024高一下·湛江月考)下列关于“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制成装片观察
B.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Ⅰ中期的细胞
D.能观察到同一个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9.(2023高一下·长春期中)取一只果蝇某部位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到细胞内有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关于该果蝇及取材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果蝇为雄性,取材细胞一定来自于果蝇的精巢
B.取材细胞内的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构成了一个染色体组
C.若取材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则一定正在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D.若该细胞内染色体着丝点已分裂,则该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10.(2023高一下·大同期中)下图是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按减数分裂过程排序为:①→③→②→⑤→④
B.在显微镜视野中,①图所示细胞的数量最多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②图所示时期
D.对百合装片持续观察可看到连续的减数分裂过程
11.(2022高三上·江苏月考)研究人员以“妃子笑”为材料观察减数分裂过程,具体操作如下:采集花序→固定→取花药→漂洗→软化→漂洗→染色→压片→镜检。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处理目的是杀死细胞并维持结构稳定
B.观察材料不可取盛开期的花药
C.用一定浓度的纤维素酶、果胶酶软化处理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
D.用醋酸洋红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
12.(2022高一下·重庆市月考)下列关于活动“建立动物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本活动建立的是一个动态的物理模型
B.用颜色相同、长度不同的两条橡皮泥代表同源染色体
C.在演示过程中需要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
D.模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至少需要两对染色体
13.(2022高一下·三明期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2倍,该切片取自(  )
A.人的小肠表皮 B.家兔胚胎
C.绵羊肝脏 D.牛精巢
14.(2022高一下·洛阳期中)如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马蛔虫(二倍体)的切片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细胞2可判断该切片的器官是卵巢还是精巢
B.细胞1为初级卵母细胞,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C.细胞3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D.细胞3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2:1:2
二、非选择题
15.(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同步练习)减数分裂包括两个连续的分裂过程,即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阶段。某生物小组要探究减数分裂两个阶段所占时间长短,请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试剂,完成实验。
供选材料及用具:小鼠的肝脏、睾丸、肾脏、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染液、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
(1)选材:用   作实验材料。
(2)制片:
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   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   。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   。
(3)观察计算:
①观察多个视野,计数   及视野中细胞的总数。
②算出每个视野中不同分裂阶段细胞所占比例。
③最后,   ,即可大体表示不同分裂阶段所占的时间比例。
16.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相关分裂图象及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值的变化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若图A~D代表同一细胞分裂,则分裂的正确顺序为   
(2)图B细胞中含有染色体    条,图F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    条;图G细胞的名称为   
(3)图A~G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    ,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有   
(4)图H中,DE段的变化原因是    ,图A~G中与图H中CD段对应的有   
17.如图中编号a~g的图象是显微镜下某植物(2n=2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
(1)取该植物解离后的花药,用镊子捏碎后置于载玻片上,滴加   染色,加上盖玻片,压片后做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分布,以此作为判断该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依据.
(2)若将上述全部细胞图象按减数分裂的时序进行排序,则最合理的顺序为:a→    →f(填图中英文字母).
(3)上述细胞分裂图象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填图中英文字母).在图d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    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   .
(4)图g中的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    期,该细胞中有    条姐妹染色单体.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分析】由于进行减数分裂的精原细胞多,因此一般选择雄性动物的生殖器官,如蝗虫的精巢、小鼠的睾丸等。
【解答】
A、卵巢中的卵原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但由于卵原细胞的减数分裂不是连续的,且数目少,一般不能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A错误;
B、蝗虫的精巢是雄性生殖器官,该器官进行旺盛的减数分裂过程,而且产生的精子数量较多,适宜作为观察材料,B正确;
C、果蝇的受精卵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属于观察有丝分裂的最佳材料,C错误;
D、蚕豆的根尖不能进行减数分裂,D错误。
故选B。
2.【答案】A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3.【答案】A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图中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A正确;
B、B图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因为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联会,B错误;
C、C图处于减数分裂Ⅱ末期,原因是细胞中形成4个子细胞,C错误;
D、D图细胞中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同一极,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通常用小鼠的精巢制成装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因为小鼠卵细胞的形成未必是连续有的,且数量少,A错误;
B、跟踪观察一个精原细胞不能看到减数分裂的连续变化,因为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B错误;
C、实验中可能观察到,因为联会现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C正确;
D、联会现象只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洋葱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卵原细胞体积增大,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成为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进入减数第一次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大的叫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第一极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者间期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2、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次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大的叫卵细胞,小的叫第二极体,第一极体均等分裂,形成两个第二极体。
5.【答案】D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竹子(2n=24)属于禾本科植物,其体细胞含12对染色体,则体细胞含有24条染色体,A错误;
B、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将发生染色体两两配对, 即联会,B错误;
C、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并移向两极,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到两极,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也可观察到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C错误;
D、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能观察到含有12个四分体的细胞,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6.【答案】B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图①能观察到两个细胞,且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②能观察到4个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图③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④能观察到2个细胞,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分别在细胞的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图中减数分裂的顺序为③→①→④→②,A正确;
B、图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C、图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细胞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其分裂产生的细胞为2个次级精母细胞,C正确;
D、图③、④形成的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都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7.【答案】B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 蝗虫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染色体数目少、容易观察,材料易得,A正确;
B、 精巢内的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因此观察装片时可能看到处于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B错误;
C、 减数分裂Ⅰ、Ⅱ时期中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不同,因此在低倍镜下可以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分辨出减数分裂Ⅰ、Ⅱ时期的细胞 ,C正确;
D、 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色,染色后的染色体便于观察,因此装片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睾丸中精子的形成过程是连续的,能统计到各个时期的细胞且数量多,而卵巢中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是不连续的,不能统计各个时期的细胞且数量少。因此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中应该选择动物的睾丸或植物的雄蕊。
2、实验操作步骤: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压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
8.【答案】D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 A、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因此可用蝗虫精母细胞制成装片观察,A正确;
B、 联会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因此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B正确;
C、 利用蝗虫精巢制作减数分裂装片,可以观察到处于各个时期的细胞,也包括减数分裂Ⅰ中期的细胞,C正确;
D、 细胞在解离过程中被杀死,无法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不能观察到同一个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过程,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方法: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9.【答案】D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若该果蝇为雄性,取材细胞不一定要来自于精巢,因为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就含有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包括3种常染色体和两种性染色体,A错误;
B、取材细胞内的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不能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因为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包含3条常染色体和一条X染色体或一条Y染色体,故B错误;
C、若取材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该细胞可能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的体细胞,也可能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性原细胞,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该细胞不一定正在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C错误;
D、若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此时细胞中只存在4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细胞内含有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果蝇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也就是3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雌果蝇性染色体为XX,雄果蝇的是XY)。
10.【答案】D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①间期,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④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按减数分裂过程排序为:①→③→②→⑤→④,A正确;
B、间期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占比最长,视野中所能看到的间期细胞数量也最多,B正确;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图代表此时期,C正确;
D、所观察的百合减数分裂装片是使用了固定剂后制成的,其中的细胞已死亡无法连续进行分裂,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观察减数分裂过程选取的材料一般有植物的花药,动物的精巢等;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制作过程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四个环节。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材料的选择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其原因为:①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②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精巢内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的染色体数为N、2N、4N等不同的细胞分裂图像。
11.【答案】C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处理目的是迅速杀死细胞,并维持结构稳定,A正确;
B、盛开期的花药中花粉已成熟,不能观察减数分裂的过程,B正确;
C、用一定浓度的纤维素酶、果胶酶软化处理,有利于压片时细胞的分散、铺展,C错误;
D、碱性染料醋酸洋红可以使染色体着色,便于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观察,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减数分裂过程选取的材料一般有植物的花药,动物的精巢等;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制作过程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四个环节。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材料的选择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其原因为:①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②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精巢内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的染色体数为N、2N、4N等不同的细胞分裂图像。
12.【答案】B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是一个动态的物理模型,A正确;
B、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长度相同、颜色不同的染色体代表同源染色体,B错误;
C、动物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在演示过程中需要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C正确;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的基础必须是2对及以上染色体,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减数分裂的过程(以精原细胞为例):
(1)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精原细胞体积略微增大,染色体进行复制,最后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上都附着有纺锤丝。
后期: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新形成的两组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2)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排列散乱,每个染色体上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
中期: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上的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的两极移动。(此时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末期:两组子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并随着细胞的分裂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形成精细胞。
13.【答案】D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人的小肠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分裂,A错误;
B、家兔的胚胎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2倍,但不能进行减数分裂,B错误;
C、绵羊的肝脏属于体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C错误;
D、牛的精巢既能进行减数分裂,又能进行有丝分裂,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观察减数分裂过程选取的材料一般有植物的花药,动物的精巢等;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制作过程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四个环节。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材料的选择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其原因为:①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②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精巢内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的染色体数为N、2N、4N等不同的细胞分裂图像。
14.【答案】C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据图可知,细胞2处于减数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故可判断为雌性,进而可判断该切片器官是卵巢,A正确;
B、细胞2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判断为雌性,图中细胞1中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为初级卵母细胞,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B正确;
C、细胞3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染色单体,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错误;
D、细胞3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DNA:染色体:染色单体=2:1:2,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减数分裂过程选取的材料一般有植物的花药,动物的精巢等;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制作过程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四个环节。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材料的选择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其原因为:①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②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精巢内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的染色体数为N、2N、4N等不同的细胞分裂图像。
15.【答案】(1)小鼠睾丸
(2)解离固定液;醋酸洋红染液;压片
(3)每个视野中处于不同分裂阶段细胞的数目;求出不同视野中相同分裂阶段细胞所占比例的平均值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要探究减数分裂两个阶段所占时间长短,应先制备减数分裂装片,再统计每个阶段细胞数目多少,最后通过求不同视野中,相同分裂阶段所占比例的平均值,得出结论。
【分析】(1)小鼠的肝脏和肾脏内的细胞无法进行减数分裂,只有睾丸内才可发生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2)制片时应遵循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的步骤。选择染色剂时应注意醋酸洋红染液可将细胞内的染色体染成红色,便于观察;而苏丹Ⅲ染液用于脂肪的鉴定,健那绿染液用于线粒体的染色。(3)每个视野中每个分裂阶段中细胞数目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可以反映出该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为了增强结果的准确性,应求平均值。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的原理和步骤。
16.【答案】C、B、D、A;4;0;初级精母细胞;B、C、G;A、B、C、E、F、G;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B、C、D、G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解:(1)图中ABCD表示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分别为减二后期、减一后期、减一中期、减二中期,因此若图A~D代表同一细胞分裂,则分裂的正确顺序为C、B、D、A.
(2)图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图F细胞中已经发生着丝点的分裂,因此染色单体数为0;图G细胞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并且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3)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均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图A~G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B、C、G,图中7个细胞中染色体组额个数分别为:2、2、2、1、2、2、2.
(4)图H中,DE段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导致一条染色体上2个DNA分子变成一个DNA分子;图H中CD段一条染色体上均含有2个DNA分子,即图中含有染色单体,对应图A~G中的B、C、D、G.
【分析】分析图解:图中ABCD表示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分别为减二后期、减一后期、减一中期、减二中期;
图中EFG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E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F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H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BC段表示DNA复制,DE段表示着丝点分裂.
17.【答案】碱性染料;d→b→g→c→e;a、b、d、g;联会;非姐妹染色单体;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48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1)取该植物解离后的花药,用镊子捏碎后置于载玻片上,滴加碱性染料染色,加上盖玻片,压片后做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分布,以此作为判断该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依据.
(2) 图中a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d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期;e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f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g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将上述全部细胞图象按减数分裂的时序进行排序,则最合理的顺序为:a→d→b→g→c→e
→f.
(3)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 体,即上述细胞分裂图象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d、g.图d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同源染色体联会,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 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4)图g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共48条姐妹染色单体.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在显微镜下拍到的某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其中a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d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期;e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f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g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 / 1实验专题8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1.(2024高一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期末)下列最适合作为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材料是(  )
A.桃花的雌蕊 B.蝗虫的精巢
C.果蝇的受精卵 D.蚕豆的根尖
【答案】B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分析】由于进行减数分裂的精原细胞多,因此一般选择雄性动物的生殖器官,如蝗虫的精巢、小鼠的睾丸等。
【解答】
A、卵巢中的卵原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但由于卵原细胞的减数分裂不是连续的,且数目少,一般不能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A错误;
B、蝗虫的精巢是雄性生殖器官,该器官进行旺盛的减数分裂过程,而且产生的精子数量较多,适宜作为观察材料,B正确;
C、果蝇的受精卵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属于观察有丝分裂的最佳材料,C错误;
D、蚕豆的根尖不能进行减数分裂,D错误。
故选B。
2.(2024高一下·江油期中)关于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A.分离蝗虫成熟精巢→解离→漂洗→醋酸洋红液染色→压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
B.分离成熟小鼠卵巢→解离→龙胆紫溶液染色→漂洗→压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
C.分离幼嫩桃花雌蕊→解离→漂洗→醋酸洋红液染色→压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
D.分离蚕豆花芽→解离→漂洗→龙胆紫溶液染色→压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
【答案】A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3.(2024高一下·徐州期末)下图是显微镜下拍到的百合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的细胞图像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图中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A正确;
B、B图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因为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联会,B错误;
C、C图处于减数分裂Ⅱ末期,原因是细胞中形成4个子细胞,C错误;
D、D图细胞中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同一极,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4.(2024高一下·射洪期末)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可用小鼠的卵巢制成装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
B.跟踪观察一个精原细胞可看到减数分裂的连续变化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
【答案】C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通常用小鼠的精巢制成装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因为小鼠卵细胞的形成未必是连续有的,且数量少,A错误;
B、跟踪观察一个精原细胞不能看到减数分裂的连续变化,因为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B错误;
C、实验中可能观察到,因为联会现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C正确;
D、联会现象只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洋葱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卵原细胞体积增大,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成为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进入减数第一次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大的叫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第一极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者间期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2、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次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大的叫卵细胞,小的叫第二极体,第一极体均等分裂,形成两个第二极体。
5.(2024高一下·佛山月考) 竹子(2n=24)属于禾本科植物,其体细胞含12对染色体。取竹子的雄蕊染色后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观察不到的是(  )
A.含有24条染色体的细胞 B.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细胞
C.染色体移到两极的细胞 D.含有24个四分体的细胞
【答案】D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竹子(2n=24)属于禾本科植物,其体细胞含12对染色体,则体细胞含有24条染色体,A错误;
B、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将发生染色体两两配对, 即联会,B错误;
C、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并移向两极,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到两极,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也可观察到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C错误;
D、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能观察到含有12个四分体的细胞,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6.(2024高一下·湛江期中) 如图为某植物(染色体数目为2n)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部分显微照片。下列不正确是(  )
A.图中减数分裂的顺序为③→①→④→②
B.图①、③所示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C.图③所示细胞分裂将产生2个次级精母细胞
D.图③、④形成的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
【答案】B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图①能观察到两个细胞,且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②能观察到4个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图③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④能观察到2个细胞,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分别在细胞的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图中减数分裂的顺序为③→①→④→②,A正确;
B、图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C、图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细胞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其分裂产生的细胞为2个次级精母细胞,C正确;
D、图③、④形成的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都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7.(2024高一下·岑巩期中)某同学以蝗虫的精巢作为实验材料制成装片观察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蝗虫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染色体数目少、材料易得
B.观察装片时不可能看到处于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细胞
C.在低倍镜下能找到处于减数分裂Ⅰ、Ⅱ时期的细胞
D.装片制作过程中需要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答案】B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 蝗虫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染色体数目少、容易观察,材料易得,A正确;
B、 精巢内的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因此观察装片时可能看到处于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B错误;
C、 减数分裂Ⅰ、Ⅱ时期中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不同,因此在低倍镜下可以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分辨出减数分裂Ⅰ、Ⅱ时期的细胞 ,C正确;
D、 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色,染色后的染色体便于观察,因此装片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睾丸中精子的形成过程是连续的,能统计到各个时期的细胞且数量多,而卵巢中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是不连续的,不能统计各个时期的细胞且数量少。因此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中应该选择动物的睾丸或植物的雄蕊。
2、实验操作步骤: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压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
8.(2024高一下·湛江月考)下列关于“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制成装片观察
B.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Ⅰ中期的细胞
D.能观察到同一个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答案】D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 A、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因此可用蝗虫精母细胞制成装片观察,A正确;
B、 联会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因此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B正确;
C、 利用蝗虫精巢制作减数分裂装片,可以观察到处于各个时期的细胞,也包括减数分裂Ⅰ中期的细胞,C正确;
D、 细胞在解离过程中被杀死,无法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不能观察到同一个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过程,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方法: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9.(2023高一下·长春期中)取一只果蝇某部位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到细胞内有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关于该果蝇及取材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果蝇为雄性,取材细胞一定来自于果蝇的精巢
B.取材细胞内的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构成了一个染色体组
C.若取材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则一定正在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D.若该细胞内染色体着丝点已分裂,则该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答案】D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若该果蝇为雄性,取材细胞不一定要来自于精巢,因为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就含有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包括3种常染色体和两种性染色体,A错误;
B、取材细胞内的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不能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因为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包含3条常染色体和一条X染色体或一条Y染色体,故B错误;
C、若取材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该细胞可能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的体细胞,也可能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性原细胞,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该细胞不一定正在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C错误;
D、若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此时细胞中只存在4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细胞内含有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果蝇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也就是3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雌果蝇性染色体为XX,雄果蝇的是XY)。
10.(2023高一下·大同期中)下图是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按减数分裂过程排序为:①→③→②→⑤→④
B.在显微镜视野中,①图所示细胞的数量最多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②图所示时期
D.对百合装片持续观察可看到连续的减数分裂过程
【答案】D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①间期,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④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按减数分裂过程排序为:①→③→②→⑤→④,A正确;
B、间期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占比最长,视野中所能看到的间期细胞数量也最多,B正确;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图代表此时期,C正确;
D、所观察的百合减数分裂装片是使用了固定剂后制成的,其中的细胞已死亡无法连续进行分裂,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观察减数分裂过程选取的材料一般有植物的花药,动物的精巢等;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制作过程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四个环节。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材料的选择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其原因为:①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②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精巢内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的染色体数为N、2N、4N等不同的细胞分裂图像。
11.(2022高三上·江苏月考)研究人员以“妃子笑”为材料观察减数分裂过程,具体操作如下:采集花序→固定→取花药→漂洗→软化→漂洗→染色→压片→镜检。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处理目的是杀死细胞并维持结构稳定
B.观察材料不可取盛开期的花药
C.用一定浓度的纤维素酶、果胶酶软化处理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
D.用醋酸洋红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
【答案】C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处理目的是迅速杀死细胞,并维持结构稳定,A正确;
B、盛开期的花药中花粉已成熟,不能观察减数分裂的过程,B正确;
C、用一定浓度的纤维素酶、果胶酶软化处理,有利于压片时细胞的分散、铺展,C错误;
D、碱性染料醋酸洋红可以使染色体着色,便于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观察,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减数分裂过程选取的材料一般有植物的花药,动物的精巢等;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制作过程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四个环节。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材料的选择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其原因为:①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②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精巢内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的染色体数为N、2N、4N等不同的细胞分裂图像。
12.(2022高一下·重庆市月考)下列关于活动“建立动物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本活动建立的是一个动态的物理模型
B.用颜色相同、长度不同的两条橡皮泥代表同源染色体
C.在演示过程中需要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
D.模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至少需要两对染色体
【答案】B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是一个动态的物理模型,A正确;
B、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长度相同、颜色不同的染色体代表同源染色体,B错误;
C、动物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在演示过程中需要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C正确;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的基础必须是2对及以上染色体,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减数分裂的过程(以精原细胞为例):
(1)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精原细胞体积略微增大,染色体进行复制,最后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上都附着有纺锤丝。
后期: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新形成的两组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2)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排列散乱,每个染色体上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
中期: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上的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的两极移动。(此时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末期:两组子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并随着细胞的分裂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形成精细胞。
13.(2022高一下·三明期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2倍,该切片取自(  )
A.人的小肠表皮 B.家兔胚胎
C.绵羊肝脏 D.牛精巢
【答案】D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人的小肠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分裂,A错误;
B、家兔的胚胎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2倍,但不能进行减数分裂,B错误;
C、绵羊的肝脏属于体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C错误;
D、牛的精巢既能进行减数分裂,又能进行有丝分裂,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观察减数分裂过程选取的材料一般有植物的花药,动物的精巢等;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制作过程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四个环节。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材料的选择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其原因为:①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②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精巢内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的染色体数为N、2N、4N等不同的细胞分裂图像。
14.(2022高一下·洛阳期中)如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马蛔虫(二倍体)的切片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细胞2可判断该切片的器官是卵巢还是精巢
B.细胞1为初级卵母细胞,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C.细胞3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D.细胞3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2:1:2
【答案】C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A、据图可知,细胞2处于减数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故可判断为雌性,进而可判断该切片器官是卵巢,A正确;
B、细胞2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判断为雌性,图中细胞1中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为初级卵母细胞,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B正确;
C、细胞3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染色单体,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错误;
D、细胞3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DNA:染色体:染色单体=2:1:2,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减数分裂过程选取的材料一般有植物的花药,动物的精巢等;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制作过程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四个环节。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材料的选择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其原因为:①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②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精巢内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的染色体数为N、2N、4N等不同的细胞分裂图像。
二、非选择题
15.(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同步练习)减数分裂包括两个连续的分裂过程,即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阶段。某生物小组要探究减数分裂两个阶段所占时间长短,请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试剂,完成实验。
供选材料及用具:小鼠的肝脏、睾丸、肾脏、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染液、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
(1)选材:用   作实验材料。
(2)制片:
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   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   。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   。
(3)观察计算:
①观察多个视野,计数   及视野中细胞的总数。
②算出每个视野中不同分裂阶段细胞所占比例。
③最后,   ,即可大体表示不同分裂阶段所占的时间比例。
【答案】(1)小鼠睾丸
(2)解离固定液;醋酸洋红染液;压片
(3)每个视野中处于不同分裂阶段细胞的数目;求出不同视野中相同分裂阶段细胞所占比例的平均值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要探究减数分裂两个阶段所占时间长短,应先制备减数分裂装片,再统计每个阶段细胞数目多少,最后通过求不同视野中,相同分裂阶段所占比例的平均值,得出结论。
【分析】(1)小鼠的肝脏和肾脏内的细胞无法进行减数分裂,只有睾丸内才可发生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2)制片时应遵循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的步骤。选择染色剂时应注意醋酸洋红染液可将细胞内的染色体染成红色,便于观察;而苏丹Ⅲ染液用于脂肪的鉴定,健那绿染液用于线粒体的染色。(3)每个视野中每个分裂阶段中细胞数目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可以反映出该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为了增强结果的准确性,应求平均值。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的原理和步骤。
16.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相关分裂图象及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值的变化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若图A~D代表同一细胞分裂,则分裂的正确顺序为   
(2)图B细胞中含有染色体    条,图F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    条;图G细胞的名称为   
(3)图A~G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    ,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有   
(4)图H中,DE段的变化原因是    ,图A~G中与图H中CD段对应的有   
【答案】C、B、D、A;4;0;初级精母细胞;B、C、G;A、B、C、E、F、G;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B、C、D、G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解:(1)图中ABCD表示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分别为减二后期、减一后期、减一中期、减二中期,因此若图A~D代表同一细胞分裂,则分裂的正确顺序为C、B、D、A.
(2)图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图F细胞中已经发生着丝点的分裂,因此染色单体数为0;图G细胞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并且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3)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均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图A~G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B、C、G,图中7个细胞中染色体组额个数分别为:2、2、2、1、2、2、2.
(4)图H中,DE段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导致一条染色体上2个DNA分子变成一个DNA分子;图H中CD段一条染色体上均含有2个DNA分子,即图中含有染色单体,对应图A~G中的B、C、D、G.
【分析】分析图解:图中ABCD表示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分别为减二后期、减一后期、减一中期、减二中期;
图中EFG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E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F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H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BC段表示DNA复制,DE段表示着丝点分裂.
17.如图中编号a~g的图象是显微镜下某植物(2n=2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
(1)取该植物解离后的花药,用镊子捏碎后置于载玻片上,滴加   染色,加上盖玻片,压片后做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分布,以此作为判断该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依据.
(2)若将上述全部细胞图象按减数分裂的时序进行排序,则最合理的顺序为:a→    →f(填图中英文字母).
(3)上述细胞分裂图象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填图中英文字母).在图d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    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   .
(4)图g中的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    期,该细胞中有    条姐妹染色单体.
【答案】碱性染料;d→b→g→c→e;a、b、d、g;联会;非姐妹染色单体;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48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解析】【解答】(1)取该植物解离后的花药,用镊子捏碎后置于载玻片上,滴加碱性染料染色,加上盖玻片,压片后做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分布,以此作为判断该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依据.
(2) 图中a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d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期;e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f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g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将上述全部细胞图象按减数分裂的时序进行排序,则最合理的顺序为:a→d→b→g→c→e
→f.
(3)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 体,即上述细胞分裂图象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d、g.图d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同源染色体联会,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 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4)图g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共48条姐妹染色单体.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在显微镜下拍到的某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其中a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d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期;e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f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g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