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高考生物一轮实验专题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高考生物一轮实验专题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9-30 09:01:38

文档简介

实验专题13 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1.(2024高二上·兴宁开学考)以豌豆为实验材料做杂交实验,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豌豆是闭花传粉植物,自然状态下很难杂交
B.豌豆有很多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便于统计分析
C.杂交前,需要在豌豆开花后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
D.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采用了统计学的方法
2.(2024高二上·洛龙开学考)孟德尔利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杂交实验时,应在母本花粉成熟时进行人工去雄
B.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为了验证假说的正确性,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型比为3∶1
3.(2024高一下·唐山期末)孟德尔通过严谨推理和大胆想象,对分离现象提出假说。以下不属于假说内容的是(  )
A.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1∶1
4.(2024高一下·邢台期末)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状态下开两性花的植株的自交后代都是纯种
B.单性花植株的杂交流程是去雄→套袋→传粉→套袋
C.在自然状态下,两性花植株只能进行自花传粉
D.在自然状态下,单性花植株一般进行异花传粉
5.(2024高一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期末)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下列哪项不是F2的表型比例出现3:1所必需的条件 (  )
A.亲本为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
B.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C.形成F2时,雌雄配子要随机结合
D.F1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要相等
6.(2024高一下·九龙坡期末)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亲本正反交实验和F1自交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B.“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属于假说内容
C.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之一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
D.推测“杂合子F1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7.(2024高一下·绵阳期末)在孟德尔所做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1只有高茎,F2中出现高茎:矮茎=3:1。基于此实验现象进行推测,下列推测正确的一组是(  )
①F1中没有矮茎,可推测控制矮茎性状的基因消失了
②推测F1产生分别含高茎基因和矮茎基因的两种配子,比例为3:1
③推测F1杂合子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成对的基因发生了分离
④F2矮茎出现的概率为1/4,可推测F1产生含矮茎基因配子的概率为1/2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8.(2024高一下·重庆市期末)孟德尔利用高茎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杂交时需要去雄,即除去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B.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体现了分离定律的实质
C.若高茎豌豆(DD:Dd=1:1)与矮茎(dd)杂交,理论上子代植株中高茎:矮茎占=3:1
D.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对实验结论有影响
9.(2024高一下·昆明期末)下图为纯合豌豆人工异花传粉的示意图,种子圆粒对皱粒为显性。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对成熟豌豆花进行去雄操作 B.传粉后需进行套袋处理
C.图中皱粒豌豆为父本 D.豌豆荚里的种子为圆粒
10.(2024高一下·湖北模拟)豌豆是遗传学研究的极佳材料,下列不是豌豆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的优点的是(  )
A.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B.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排除外界花粉干扰
C.花相对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D.常见易得,价格便宜,适应性强,易栽培
11.(2017高一下·安溪期中)遗传的杂交实验中相关符号,正确的一组是(  )
A.亲本P,杂交 ,自交×
B.父本♀,母本♂
C.子一代P1,子二代F1
D.杂交×,自交 ,父本♂,母本♀
12.(2024高一下·三台期末)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孟德尔作出假说的核心内容是“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同”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了“演绎推理”的过程
C.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说明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13.(2024高一下·徐州期末)遗传的杂交实验中相关符号,正确的一组是(  )
A.亲本P,杂交 B.父本♀,母本♂
C.子一代P1, 子二代F1 D.杂交×, 自交
14.(2024高一下·连云港期末)采用A、B两株玉米进行下图所示的遗传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杂交实验流程为: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B.实验一属于自花传粉、闭花授粉形成的自交实验
C.实验二属于同株异花传粉形成的杂交实验
D.实验三和实验四两个杂交互为正反交实验
15.(2024高一下·阳泉期末)如图是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的杂交实验过程。只考虑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豌豆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B.F2发生了性状分离现象
C.F2高茎植株有的是纯合子,有的是杂合子
D.孟德尔看到F2的四株植株中有一株是矮茎
16.(2024高一下·株洲期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F1均为圆粒豌豆,F1自交产生的F2中圆粒:皱粒=3:1。F2中同时出现不同表型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A.基因分离 B.性状分离 C.自由组合 D.伴性遗传
17.(2024高一下·余姚期中)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南宋李清照描写海棠的词句“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绿肥”与“红瘦”
B.新疆棉花中的长绒棉与彩色棉
C.“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脚扑朔”与“眼迷离”
D.兔的长毛和短毛
18.(2024高一下·深圳期中)下列有关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具有显性性状的植株才能做母本
B.豌豆植株自交时也需要进行去雄和人工授粉
C.自然状态下,豌豆间难以进行杂交
D.作为母本的植物在杂交前都要去雄
19.(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在豌豆人工杂交实验过程中,杂交操作与目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去雄”——让雌蕊生长得更好
B.“套袋”——防止自花传粉
C.“人工授粉”——完成受精作用
D.“再套袋”——防止昆虫啃食花瓣
20.(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孟德尔种植了豌豆、山柳菊、玉米等多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非常成功。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豌豆花是两性花,而且异花传粉,杂交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B.玉米自然状态下既能自交又能杂交,无法保证所选植株为纯种
C.山柳菊既能有性生殖,又能无性生殖,造成实验结果不理想
D.山柳菊的花较小,难以进行人工杂交,会对杂交结果造成影响
21.(2024高一下·图木舒克期中) 下图中1和2是一对同源染色体,3和4是另一对同源染色体,Y、y、R、r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
A.Y与R B.Y与y C.Y与r D.y与R
22.(2024高一下·东川月考)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此实验可称为(  )
A.自交实验 B.测交实验 C.正交实验 D.反交实验
23.(2024高一下·桐梓月考)下列关于豌豆人工异花传粉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选取发育良好且结构完整的花
B.去除母本未成熟花的雌蕊后套袋
C.采集父本未成熟花粉涂在母本柱头上
D.母本的花人工授粉后无需再套袋
24.(2024高一下·成都期末)“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豌豆和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也是重要的遗传实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豌豆进行杂交育种时,应在开花前进行去雄
B.豌豆和玉米进行杂交实验时都需1次套袋,其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授粉
C.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分别间行种植,在自然状态下F1一般是纯合子
D.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种子分别间行种植,在自然状态下F1可能有Aa的玉米
25.(2024高一下·梅县区期中)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收获隐性行的种子种下得豌豆A;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收获隐性行的种子种下得玉米B。通常情况下,关于A、B性状的描述合理的是 (  )
A.A和B中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A和B中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C.B中都为隐性个体,A中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D.A中都为隐性个体,B中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26.(2019高一下·佛山月考)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二、非选择题
27.(2024高一下·阳泉期末)孟德尔说“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取决于所使用材料对于实验目的的适合性”,孟德尔用山柳菊、豌豆等植物,连续进行了多年的杂交实验研究,其中最成功的是豌豆杂交实验。
(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有   (写出两点)。
(2)杂交实验的优点是   。
(3)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需要去雄的是   (父本/母本),父本是   。
(4)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不足之处是   。
28.(2024高一下·衡水期中) 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   。
(2)操作①叫做   ,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   ,操作后   。
(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   色。
(4)若P皆为纯合子,让F1进行自交,F2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   ,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   种,且比值为   。F1自交F2中同时出现红花和白花的现象称为   。
29.(2023高一下·玉田期中)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植物。果皮颜色(绿色和黄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甲乙两同学分别从某种群中随机选取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实验。请回答:
(1)甲同学选取绿果皮植株与黄果皮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F1的表现型。请问是否一定能判断显隐性?   ,为什么?   。
(2)乙同学做了两个实验,实验一: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实验二:上述绿色果皮植株作为父本,黄色果皮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
①若实验一后代有性状分离,即可判断   为显性。
②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
若实验二后代   ,则绿色为显性;
若实验二后代   ,则黄色为显性。
30.(2023·浙江模拟)番茄营养丰富、风味特殊,可美容护肤,为自花授粉植物,番茄在梅雨季节的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真菌感染而得叶霉病。选择Vc含量为0.12mg/g、抗叶霉病植株为母本,Vc含量0.13mg/g、易感叶霉病植株为父本,子一代(F )Vc含量为0.37mg/g、抗叶霉病。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得杂种F1,需对母本进行套袋一   —套袋一人工授粉一   操作,F 的Vc含量高于其亲本,可见F1番茄具有   现象。
(2)   (能/不能)确定Vc含量高是隐性性状,原因是   。
(3)为了确定番茄的抗叶霉病与易感叶霉病是否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最简便的杂交实验是   ,若   ,则可确定抗叶霉病与易感叶霉病是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抗叶霉病为显性性状。
(4)研究表明番茄Vc含量与抗叶霉病有关,为更好的防治番茄叶霉病,请提出合理方法   。(答2点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2.【答案】C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3.【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4.【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5.【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6.【答案】C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7.【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8.【答案】C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9.【答案】A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A、需要在高茎豌豆花的花蕾期去雄,这是因为豌豆是闭花授粉,A错误;
B、为了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故传粉后需套袋,B正确;
C、据图,是将邹粒豌豆的花粉传给圆粒豌豆,所以皱粒豌豆为父本,C正确;
D、由题意可知,种子圆粒对皱粒为显性,所以图示杂交豌豆荚里的种子为圆粒,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人工异花传粉是一种通过人工方法将植物的花粉从一朵花传送到另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以提高籽实率或实现有方向性地改变植物物种。这个过程通常用于果树生产、花卉培育等领域,特别是在自然授粉条件不足或需要特定品种杂交时。
人工异花传粉的具体步骤包括:
1.去雄:在花蕾期对作为母本的植株去掉雄蕊,且去雄要完全彻底。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
2.套上纸袋:主要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确保传粉的准确性。
3.人工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父本)的花粉,并涂到母本去雄的花的柱头上。
4.套上新纸袋:等待结出果实、种子。
在进行人工异花传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授粉时间和天气条件,如气温在18-25℃的晴天上午授粉效果最佳。
确保花粉的质量和活力,通常需要进行花粉发芽率的鉴定。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授粉品种,以实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组合。
10.【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11.【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解:A、亲本P,杂交×,自交 ,A错误;
B、父本♂,母本♀,B错误;
C、子一代F1,子二代F2,C错误;
D、杂交×,自交 ,父本♂,母本♀,D正确.
故选:D.
【分析】遗传的杂交实验中相关符号及含义为:亲本P,子一代F1,子二代F1,杂交×,自交 ,父本♂,母本♀.
12.【答案】C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A、孟德尔作出假说的核心内容不是“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同”,而是“豌豆在产生雌雄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细胞中”,A错误;
B、孟德尔实验的时代里并没有减数分裂的提出,他进行“演绎推理”的依据是自己提出的假说内容,B错误;
C、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以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C正确;
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不能说明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但可以从个体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13.【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A、亲本的符号为P,杂交的符号为×,自交的符号为 ,A错误;
B、父本的符号为♂,母本的符号为♀,B错误;
C、子一代的符号为F1,子二代的符号为F2,C错误
D、杂交的符号为×,自交的符号为 ,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遗传的杂交实验中相关符号中,亲本的符号为P,子一代的符号为F1,子二代的符号为F2;父本的符号为♂,母本的符号为♀;杂交的符号为×,自交的符号为 。
14.【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15.【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16.【答案】B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17.【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18.【答案】C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A、杂交实验中具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植株均可做母本,A错误;
B、豌豆为自花传粉植株,自交时不需要对母本去雄和人工授粉,B错误;
C、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条件下,难以进行杂交,C正确;
D、某些单性花植物(只有雌蕊)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实验时,不需要去雄,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豌豆花是两性花,在未开放时,它的花粉会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的柱头上,从而完成受粉,这种传粉方式叫作自花传粉,也叫自交。自花传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豌豆的杂交实验是遗传学中的一个经典实验,由奥地利科学家格雷戈尔·孟德尔进行。他使用豌豆植物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性状的遗传规律。
孟德尔选择了七对显性和隐性性状,如豌豆的颜色、形状、大小和位置等。他通过人工授粉的方式,将有不同性状的豌豆植物进行杂交,然后观察并记录了F1和F2等后代的性状表现。
通过这些实验,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学中的两个基本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指出,每个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这对因子在形成生殖细胞时会分离,每个生殖细胞只含有一个因子。自由组合定律则指出,不同性状的因子之间可以自由组合,形成多样化的后代。
豌豆的杂交实验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孟德尔也因此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19.【答案】C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20.【答案】A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21.【答案】B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A、Y和R属于非等位基因,A错误;
B、Y和y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属于等位基因,B正确;
C、Y和r属于非等位基因,C错误;
D、y和R属于非等位基因,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常用一种字母的大小写表示,如题目中的Y/y和R/r。
22.【答案】B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23.【答案】A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24.【答案】B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A、利用豌豆进行杂交育种时,应在开花前对母本进行去雄,此后进行套袋处理,A正确;
B、豌豆进行杂交时需要两次套袋处理,分别是去雄后和授粉后,是为了防止外来花粉授粉,B错误;
C、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因此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分别间行种植,在自然状态下F1一般是纯合子,C正确;
D、玉米之间可以随机授粉,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种子分别间行种植,在自然状态下F1可能有Aa的玉米,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豌豆人工异花传粉的步骤
1、去雄: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目的是防止自花传粉,应在花蕾期进行;
2、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3、人工授粉: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
4、套袋:保证所得种子是人工授粉后得到的。
25.【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26.【答案】A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分析】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独立地遗传给后代。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一般用测交的方法,即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A正确;显隐性不容易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如果受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不遵守操作流程和统计方法,实验结果很难说准确,D错误。
【点评】此题不难,但会有不少考生错选,原因是对所学知识的本质不能很好的把握,而是仅限于表面的记忆。
27.【答案】(1)两性花,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纯种;有易区分的多对的性状;花较大,便于人工授粉;生长周期短;后代数量多(任意两点即可)
(2)通过杂交将不同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体上
(3)母本;提供花粉的一方
(4)雌雄同体,没有性染色体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28.【答案】(1)白花
(2)去雄;要在花药成熟前;套上纸袋
(3)红
(4)3:1;3;1:2:1;性状分离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提供花粉的植株是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是母本。图中②是传粉,接受花粉的红花是母本;提供花粉的植株是白花,即父本是白花。
(2)根据图示可知操作①是去雄,操作②是传粉;由于豌豆为自花传粉且为闭花受粉植物,为确保杂交实验成功,应在要在花药未成熟之前进行,其动作要轻、要干净、到达彻底去雄,操作后还要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实验。
(3)已知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Aa)播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红花。
(4))F1为杂合子(Aa),F1自交,F2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红花:白花=3:1,F2代的基因型3种,其比例为AA(高茎):Aa(高茎):aa(矮茎) =1: 2:1;F1自交F2中同时出现红花和白花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分析】(1)人工异花授粉过程: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2)分析题图:操作①是去雄,操作②是传粉。
29.【答案】(1)不能;如果显性性状是杂合子,后代会同时出现黄色和绿色,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2)绿色;都表现为绿色果皮;出现黄色果皮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1)由题意可知,果皮颜色(绿色和黄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绿果皮植株与黄果皮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如果显性性状是杂合子,后代会同时出现黄色和绿色,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故填:不能;如果显性性状是杂合子,后代会同时出现黄色和绿色,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2)由题意可知,实验一是绿色果皮植株自交,若后代中有性状分离,即出现了黄色果皮,则说明绿色果皮是显性性状;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说明该绿色果皮植株是纯合子,那么用上述绿色果皮植株作为父本,黄色果皮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设该果皮颜色受A/a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绿色为显性,则亲本绿色果皮植株基因型为AA,黄色果皮植株基因型为aa,那么后代全部表现为绿色果皮(Aa);若黄色为显性,则亲本绿色果皮植株基因型为aa,黄色果皮植株基因型为AA或Aa,那么后代中会出现黄色果皮(Aa)。
故填:绿色;都表现为绿色果皮;出现黄色果皮。
【分析】当某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时,用两个具有相对性状植株的纯合子杂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即为显性性状;用某植株自交,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该植株表现型为显性性状。
30.【答案】(1)去雄;套袋;杂种优势
(2)不能;题目没有提供F 代的分离比
(3)让F 自交;F 抗叶霉病:易感叶霉病=3:1
(4)培育Vc含量高的新种、种子消毒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1)由题意可知,番茄是自花授粉植物,因此为实现两亲本杂交,需对母本进行套袋—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操作,F 的Vc含量高于其亲本,可见F1番茄具有杂种优势现象。
故填:去雄;套袋;杂种优势。
(2)题目中只进行了一次亲本的杂交,没有提供F 代的分离比,因此不能确定Vc含量高是隐性性状。
故填:不能;题目没有提供F 代的分离比。
(3)由一对等位基因组成的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3:1或是其变形,所以若想要确定番茄的抗叶霉病与易感叶霉病是否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最简便的杂交实验是让F 自交,若F 抗叶霉病:易感叶霉病=3:1,则可确定抗叶霉病与易感叶霉病是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抗叶霉病为显性性状。
故填:让F 自交;F 抗叶霉病:易感叶霉病=3:1。
(4)由题意可知,Vc含量与抗叶霉病有关,F 的Vc含量高于其亲本,表现为抗叶霉病,并且叶霉病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所以可以通过培育Vc含量高的新种、种子消毒等方法进行防治。
故填:培育Vc含量高的新种、种子消毒。
【分析】1、做杂交实验时,自花授粉的植株需要通过去雄,防止其发生自交,而不能实现杂交,并且去雄后还要进行套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影响实验结果。
2、由一对等位基因组成的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3:1或是其变形;由两对等位基因组成的双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9:3:3:1或是其变形。
1 / 1实验专题13 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1.(2024高二上·兴宁开学考)以豌豆为实验材料做杂交实验,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豌豆是闭花传粉植物,自然状态下很难杂交
B.豌豆有很多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便于统计分析
C.杂交前,需要在豌豆开花后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
D.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采用了统计学的方法
【答案】C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2.(2024高二上·洛龙开学考)孟德尔利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杂交实验时,应在母本花粉成熟时进行人工去雄
B.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为了验证假说的正确性,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型比为3∶1
【答案】C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3.(2024高一下·唐山期末)孟德尔通过严谨推理和大胆想象,对分离现象提出假说。以下不属于假说内容的是(  )
A.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1∶1
【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4.(2024高一下·邢台期末)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状态下开两性花的植株的自交后代都是纯种
B.单性花植株的杂交流程是去雄→套袋→传粉→套袋
C.在自然状态下,两性花植株只能进行自花传粉
D.在自然状态下,单性花植株一般进行异花传粉
【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5.(2024高一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期末)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下列哪项不是F2的表型比例出现3:1所必需的条件 (  )
A.亲本为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
B.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C.形成F2时,雌雄配子要随机结合
D.F1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要相等
【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6.(2024高一下·九龙坡期末)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亲本正反交实验和F1自交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B.“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属于假说内容
C.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之一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
D.推测“杂合子F1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答案】C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7.(2024高一下·绵阳期末)在孟德尔所做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1只有高茎,F2中出现高茎:矮茎=3:1。基于此实验现象进行推测,下列推测正确的一组是(  )
①F1中没有矮茎,可推测控制矮茎性状的基因消失了
②推测F1产生分别含高茎基因和矮茎基因的两种配子,比例为3:1
③推测F1杂合子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成对的基因发生了分离
④F2矮茎出现的概率为1/4,可推测F1产生含矮茎基因配子的概率为1/2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8.(2024高一下·重庆市期末)孟德尔利用高茎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杂交时需要去雄,即除去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B.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体现了分离定律的实质
C.若高茎豌豆(DD:Dd=1:1)与矮茎(dd)杂交,理论上子代植株中高茎:矮茎占=3:1
D.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对实验结论有影响
【答案】C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9.(2024高一下·昆明期末)下图为纯合豌豆人工异花传粉的示意图,种子圆粒对皱粒为显性。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对成熟豌豆花进行去雄操作 B.传粉后需进行套袋处理
C.图中皱粒豌豆为父本 D.豌豆荚里的种子为圆粒
【答案】A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A、需要在高茎豌豆花的花蕾期去雄,这是因为豌豆是闭花授粉,A错误;
B、为了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故传粉后需套袋,B正确;
C、据图,是将邹粒豌豆的花粉传给圆粒豌豆,所以皱粒豌豆为父本,C正确;
D、由题意可知,种子圆粒对皱粒为显性,所以图示杂交豌豆荚里的种子为圆粒,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人工异花传粉是一种通过人工方法将植物的花粉从一朵花传送到另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以提高籽实率或实现有方向性地改变植物物种。这个过程通常用于果树生产、花卉培育等领域,特别是在自然授粉条件不足或需要特定品种杂交时。
人工异花传粉的具体步骤包括:
1.去雄:在花蕾期对作为母本的植株去掉雄蕊,且去雄要完全彻底。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
2.套上纸袋:主要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确保传粉的准确性。
3.人工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父本)的花粉,并涂到母本去雄的花的柱头上。
4.套上新纸袋:等待结出果实、种子。
在进行人工异花传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授粉时间和天气条件,如气温在18-25℃的晴天上午授粉效果最佳。
确保花粉的质量和活力,通常需要进行花粉发芽率的鉴定。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授粉品种,以实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组合。
10.(2024高一下·湖北模拟)豌豆是遗传学研究的极佳材料,下列不是豌豆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的优点的是(  )
A.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B.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排除外界花粉干扰
C.花相对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D.常见易得,价格便宜,适应性强,易栽培
【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11.(2017高一下·安溪期中)遗传的杂交实验中相关符号,正确的一组是(  )
A.亲本P,杂交 ,自交×
B.父本♀,母本♂
C.子一代P1,子二代F1
D.杂交×,自交 ,父本♂,母本♀
【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解:A、亲本P,杂交×,自交 ,A错误;
B、父本♂,母本♀,B错误;
C、子一代F1,子二代F2,C错误;
D、杂交×,自交 ,父本♂,母本♀,D正确.
故选:D.
【分析】遗传的杂交实验中相关符号及含义为:亲本P,子一代F1,子二代F1,杂交×,自交 ,父本♂,母本♀.
12.(2024高一下·三台期末)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孟德尔作出假说的核心内容是“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同”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了“演绎推理”的过程
C.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说明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答案】C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A、孟德尔作出假说的核心内容不是“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同”,而是“豌豆在产生雌雄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细胞中”,A错误;
B、孟德尔实验的时代里并没有减数分裂的提出,他进行“演绎推理”的依据是自己提出的假说内容,B错误;
C、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以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C正确;
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不能说明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但可以从个体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13.(2024高一下·徐州期末)遗传的杂交实验中相关符号,正确的一组是(  )
A.亲本P,杂交 B.父本♀,母本♂
C.子一代P1, 子二代F1 D.杂交×, 自交
【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A、亲本的符号为P,杂交的符号为×,自交的符号为 ,A错误;
B、父本的符号为♂,母本的符号为♀,B错误;
C、子一代的符号为F1,子二代的符号为F2,C错误
D、杂交的符号为×,自交的符号为 ,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遗传的杂交实验中相关符号中,亲本的符号为P,子一代的符号为F1,子二代的符号为F2;父本的符号为♂,母本的符号为♀;杂交的符号为×,自交的符号为 。
14.(2024高一下·连云港期末)采用A、B两株玉米进行下图所示的遗传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杂交实验流程为: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B.实验一属于自花传粉、闭花授粉形成的自交实验
C.实验二属于同株异花传粉形成的杂交实验
D.实验三和实验四两个杂交互为正反交实验
【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15.(2024高一下·阳泉期末)如图是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的杂交实验过程。只考虑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豌豆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B.F2发生了性状分离现象
C.F2高茎植株有的是纯合子,有的是杂合子
D.孟德尔看到F2的四株植株中有一株是矮茎
【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16.(2024高一下·株洲期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F1均为圆粒豌豆,F1自交产生的F2中圆粒:皱粒=3:1。F2中同时出现不同表型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A.基因分离 B.性状分离 C.自由组合 D.伴性遗传
【答案】B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17.(2024高一下·余姚期中)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南宋李清照描写海棠的词句“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绿肥”与“红瘦”
B.新疆棉花中的长绒棉与彩色棉
C.“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脚扑朔”与“眼迷离”
D.兔的长毛和短毛
【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18.(2024高一下·深圳期中)下列有关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具有显性性状的植株才能做母本
B.豌豆植株自交时也需要进行去雄和人工授粉
C.自然状态下,豌豆间难以进行杂交
D.作为母本的植物在杂交前都要去雄
【答案】C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A、杂交实验中具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植株均可做母本,A错误;
B、豌豆为自花传粉植株,自交时不需要对母本去雄和人工授粉,B错误;
C、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条件下,难以进行杂交,C正确;
D、某些单性花植物(只有雌蕊)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实验时,不需要去雄,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豌豆花是两性花,在未开放时,它的花粉会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的柱头上,从而完成受粉,这种传粉方式叫作自花传粉,也叫自交。自花传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豌豆的杂交实验是遗传学中的一个经典实验,由奥地利科学家格雷戈尔·孟德尔进行。他使用豌豆植物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性状的遗传规律。
孟德尔选择了七对显性和隐性性状,如豌豆的颜色、形状、大小和位置等。他通过人工授粉的方式,将有不同性状的豌豆植物进行杂交,然后观察并记录了F1和F2等后代的性状表现。
通过这些实验,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学中的两个基本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指出,每个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这对因子在形成生殖细胞时会分离,每个生殖细胞只含有一个因子。自由组合定律则指出,不同性状的因子之间可以自由组合,形成多样化的后代。
豌豆的杂交实验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孟德尔也因此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19.(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在豌豆人工杂交实验过程中,杂交操作与目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去雄”——让雌蕊生长得更好
B.“套袋”——防止自花传粉
C.“人工授粉”——完成受精作用
D.“再套袋”——防止昆虫啃食花瓣
【答案】C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20.(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孟德尔种植了豌豆、山柳菊、玉米等多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非常成功。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豌豆花是两性花,而且异花传粉,杂交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B.玉米自然状态下既能自交又能杂交,无法保证所选植株为纯种
C.山柳菊既能有性生殖,又能无性生殖,造成实验结果不理想
D.山柳菊的花较小,难以进行人工杂交,会对杂交结果造成影响
【答案】A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21.(2024高一下·图木舒克期中) 下图中1和2是一对同源染色体,3和4是另一对同源染色体,Y、y、R、r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
A.Y与R B.Y与y C.Y与r D.y与R
【答案】B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A、Y和R属于非等位基因,A错误;
B、Y和y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属于等位基因,B正确;
C、Y和r属于非等位基因,C错误;
D、y和R属于非等位基因,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常用一种字母的大小写表示,如题目中的Y/y和R/r。
22.(2024高一下·东川月考)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此实验可称为(  )
A.自交实验 B.测交实验 C.正交实验 D.反交实验
【答案】B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23.(2024高一下·桐梓月考)下列关于豌豆人工异花传粉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选取发育良好且结构完整的花
B.去除母本未成熟花的雌蕊后套袋
C.采集父本未成熟花粉涂在母本柱头上
D.母本的花人工授粉后无需再套袋
【答案】A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24.(2024高一下·成都期末)“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豌豆和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也是重要的遗传实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豌豆进行杂交育种时,应在开花前进行去雄
B.豌豆和玉米进行杂交实验时都需1次套袋,其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授粉
C.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分别间行种植,在自然状态下F1一般是纯合子
D.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种子分别间行种植,在自然状态下F1可能有Aa的玉米
【答案】B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A、利用豌豆进行杂交育种时,应在开花前对母本进行去雄,此后进行套袋处理,A正确;
B、豌豆进行杂交时需要两次套袋处理,分别是去雄后和授粉后,是为了防止外来花粉授粉,B错误;
C、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因此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分别间行种植,在自然状态下F1一般是纯合子,C正确;
D、玉米之间可以随机授粉,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种子分别间行种植,在自然状态下F1可能有Aa的玉米,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豌豆人工异花传粉的步骤
1、去雄: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目的是防止自花传粉,应在花蕾期进行;
2、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3、人工授粉: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
4、套袋:保证所得种子是人工授粉后得到的。
25.(2024高一下·梅县区期中)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收获隐性行的种子种下得豌豆A;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收获隐性行的种子种下得玉米B。通常情况下,关于A、B性状的描述合理的是 (  )
A.A和B中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A和B中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C.B中都为隐性个体,A中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D.A中都为隐性个体,B中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答案】D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26.(2019高一下·佛山月考)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答案】A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分析】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独立地遗传给后代。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一般用测交的方法,即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A正确;显隐性不容易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如果受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不遵守操作流程和统计方法,实验结果很难说准确,D错误。
【点评】此题不难,但会有不少考生错选,原因是对所学知识的本质不能很好的把握,而是仅限于表面的记忆。
二、非选择题
27.(2024高一下·阳泉期末)孟德尔说“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取决于所使用材料对于实验目的的适合性”,孟德尔用山柳菊、豌豆等植物,连续进行了多年的杂交实验研究,其中最成功的是豌豆杂交实验。
(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有   (写出两点)。
(2)杂交实验的优点是   。
(3)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需要去雄的是   (父本/母本),父本是   。
(4)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不足之处是   。
【答案】(1)两性花,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纯种;有易区分的多对的性状;花较大,便于人工授粉;生长周期短;后代数量多(任意两点即可)
(2)通过杂交将不同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体上
(3)母本;提供花粉的一方
(4)雌雄同体,没有性染色体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28.(2024高一下·衡水期中) 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   。
(2)操作①叫做   ,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   ,操作后   。
(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   色。
(4)若P皆为纯合子,让F1进行自交,F2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   ,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   种,且比值为   。F1自交F2中同时出现红花和白花的现象称为   。
【答案】(1)白花
(2)去雄;要在花药成熟前;套上纸袋
(3)红
(4)3:1;3;1:2:1;性状分离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提供花粉的植株是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是母本。图中②是传粉,接受花粉的红花是母本;提供花粉的植株是白花,即父本是白花。
(2)根据图示可知操作①是去雄,操作②是传粉;由于豌豆为自花传粉且为闭花受粉植物,为确保杂交实验成功,应在要在花药未成熟之前进行,其动作要轻、要干净、到达彻底去雄,操作后还要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实验。
(3)已知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Aa)播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红花。
(4))F1为杂合子(Aa),F1自交,F2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红花:白花=3:1,F2代的基因型3种,其比例为AA(高茎):Aa(高茎):aa(矮茎) =1: 2:1;F1自交F2中同时出现红花和白花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分析】(1)人工异花授粉过程: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2)分析题图:操作①是去雄,操作②是传粉。
29.(2023高一下·玉田期中)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植物。果皮颜色(绿色和黄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甲乙两同学分别从某种群中随机选取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实验。请回答:
(1)甲同学选取绿果皮植株与黄果皮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F1的表现型。请问是否一定能判断显隐性?   ,为什么?   。
(2)乙同学做了两个实验,实验一: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实验二:上述绿色果皮植株作为父本,黄色果皮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
①若实验一后代有性状分离,即可判断   为显性。
②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
若实验二后代   ,则绿色为显性;
若实验二后代   ,则黄色为显性。
【答案】(1)不能;如果显性性状是杂合子,后代会同时出现黄色和绿色,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2)绿色;都表现为绿色果皮;出现黄色果皮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1)由题意可知,果皮颜色(绿色和黄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绿果皮植株与黄果皮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如果显性性状是杂合子,后代会同时出现黄色和绿色,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故填:不能;如果显性性状是杂合子,后代会同时出现黄色和绿色,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2)由题意可知,实验一是绿色果皮植株自交,若后代中有性状分离,即出现了黄色果皮,则说明绿色果皮是显性性状;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说明该绿色果皮植株是纯合子,那么用上述绿色果皮植株作为父本,黄色果皮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设该果皮颜色受A/a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绿色为显性,则亲本绿色果皮植株基因型为AA,黄色果皮植株基因型为aa,那么后代全部表现为绿色果皮(Aa);若黄色为显性,则亲本绿色果皮植株基因型为aa,黄色果皮植株基因型为AA或Aa,那么后代中会出现黄色果皮(Aa)。
故填:绿色;都表现为绿色果皮;出现黄色果皮。
【分析】当某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时,用两个具有相对性状植株的纯合子杂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即为显性性状;用某植株自交,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该植株表现型为显性性状。
30.(2023·浙江模拟)番茄营养丰富、风味特殊,可美容护肤,为自花授粉植物,番茄在梅雨季节的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真菌感染而得叶霉病。选择Vc含量为0.12mg/g、抗叶霉病植株为母本,Vc含量0.13mg/g、易感叶霉病植株为父本,子一代(F )Vc含量为0.37mg/g、抗叶霉病。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得杂种F1,需对母本进行套袋一   —套袋一人工授粉一   操作,F 的Vc含量高于其亲本,可见F1番茄具有   现象。
(2)   (能/不能)确定Vc含量高是隐性性状,原因是   。
(3)为了确定番茄的抗叶霉病与易感叶霉病是否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最简便的杂交实验是   ,若   ,则可确定抗叶霉病与易感叶霉病是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抗叶霉病为显性性状。
(4)研究表明番茄Vc含量与抗叶霉病有关,为更好的防治番茄叶霉病,请提出合理方法   。(答2点即可)
【答案】(1)去雄;套袋;杂种优势
(2)不能;题目没有提供F 代的分离比
(3)让F 自交;F 抗叶霉病:易感叶霉病=3:1
(4)培育Vc含量高的新种、种子消毒
【知识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1)由题意可知,番茄是自花授粉植物,因此为实现两亲本杂交,需对母本进行套袋—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操作,F 的Vc含量高于其亲本,可见F1番茄具有杂种优势现象。
故填:去雄;套袋;杂种优势。
(2)题目中只进行了一次亲本的杂交,没有提供F 代的分离比,因此不能确定Vc含量高是隐性性状。
故填:不能;题目没有提供F 代的分离比。
(3)由一对等位基因组成的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3:1或是其变形,所以若想要确定番茄的抗叶霉病与易感叶霉病是否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最简便的杂交实验是让F 自交,若F 抗叶霉病:易感叶霉病=3:1,则可确定抗叶霉病与易感叶霉病是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抗叶霉病为显性性状。
故填:让F 自交;F 抗叶霉病:易感叶霉病=3:1。
(4)由题意可知,Vc含量与抗叶霉病有关,F 的Vc含量高于其亲本,表现为抗叶霉病,并且叶霉病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所以可以通过培育Vc含量高的新种、种子消毒等方法进行防治。
故填:培育Vc含量高的新种、种子消毒。
【分析】1、做杂交实验时,自花授粉的植株需要通过去雄,防止其发生自交,而不能实现杂交,并且去雄后还要进行套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影响实验结果。
2、由一对等位基因组成的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3:1或是其变形;由两对等位基因组成的双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9:3:3:1或是其变形。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