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分层作业】-【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分层作业】-【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4 11:0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分层作业
考向1.识记红军长征的原因、路线、结果、意义,以及遵义会议召开的史实,是重要的考点,考查主要以选择题为主。
2.理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重要的考点,考查主要以选择题为主。
3.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历程,属于高频考点,考查形式多样。
1.黄镇将军在亲历某历史事件过程中画下了飞夺泸定桥那壮观的历史场面,也画下了一个个饱受苦难的乡间父老……大渡河铁索桥上的红军勇士、康藏高原山林的夜宿、翻越雪山的艰难场面、草地行军宿营的篝火,一个个历史瞬间都被他的画定格下来。该“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2.利用下面的“五次反“围剿”国共兵力对比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工农红军长征”的( )
A.经过 B.背景 C.作用 D.意义
3.1937年底,国立浙江大学师生在校长竺可桢的率领下,踏上了漫漫西迁路,历时两年多,穿越江南六省,于1940年抵达贵州遵义、湄潭、永兴,坚持办学七年,谱写了一部伟大的“文军长征”史。浙大西迁的历史背景是
A.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B.九一八事变,东北全境沦陷
C.一二·九运动,抗日民族救亡新高潮 D.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4.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下列长征途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排列正确的是( )
①遵义会议②巧渡金沙江③吴起镇会师④飞夺泸定桥⑤会宁会师⑥爬雪山,过草地⑦四渡赤水
A.①⑦②⑥④⑤③ B.①②④⑦⑥③⑤
C.①②④⑥⑦⑤③ D.①⑦②④⑥③⑤
5.周恩来对长征曾做了形象的比喻:“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身和树根。”材料反映了( )
A.长征的性质是战略大转移 B.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C.长征过程铸就了长征精神 D.长征的过程艰难曲折
6.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红军长征”进行研究性学习,下面是该小组搜集到的一则资料,对这则资料解读正确的是( )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A.长征建立起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B.长征传播革命精神,打开革命新局面
C.长征保存了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长征挽救了中国革命并使其转危为安
7.中国共产党勇于创新、实事求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下列示意图①处应填写( )
A.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8.刘伯承回忆说:“遵义会议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处处主动。”发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遵义会议( )
A.做出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议 B.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9.这次军事行动,部队从东南的群山之间到达西北的黄土高原,走了一个大写的“L”,“向沿途的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图是音乐老师为同学们选择的校园主题艺术节活动歌单。这一歌单有助于我们了解( )
校园主题艺术节活动歌单1.《告别》 6.《过雪山草地》2.《突破封锁线》 7.《到吴起镇》3.《遵义会议放光辉》 8.《祝捷》4.《四渡赤水出奇兵》 9.《报喜》5.《飞越大渡河》 10.《大会师》
A.建党伟业 B.长征精神 C.抗日烽火 D.解放岁月
11.如表所示两首不同时期的红色歌谣共同反映了( )
好鞋子,做起来哟,快做快送我的红军哥……好让他们勇敢冲锋杀的敌人多,仗仗取得胜利好成果。——摘自《井冈山斗争时期红色歌谣选》 红军走后,寨子空了一半,寨子空了一半我不心焦,我心焦红军走了。——摘自《格达活佛的诗》(注:该诗歌在长征途中广泛流传
长征历程的艰辛 B.革命力量的强大
C.军民鱼水的情谊 D.遵义会议的召开
12.八年级(2)班准备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该班的小冀同学搜集到以下历史材料,他应该选择的是( )
A.李大钊撰写《庶民的胜利》 B.叶挺带领独立团攻克汀泗桥
C.毛泽东与朱德在井冈山会师 D.毛泽东声东击西,四渡赤水
13.下面图文材料记载的事实反映出长征途中( )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剑阁县晋安镇城墙上刻下“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左图为复原文字),直接宣示党的政治纲领。另有遵义的群众描述说:“红军一到,满街热闹,墙上鲜红,好似过年。”长征沿途群众还自发编唱歌谣道:“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话儿暖心肠!”
A.通过有效宣传播撒了革命火种 B.彻底摆脱了“左”倾思想的影响
C.政治纲领缺乏实施的客观条件 D.沿途群众支持及时补充了兵源
14.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历史一分为二,成为前后两个14年。这个中间点,既是党的历史第一次由“左”的错误濒临绝境走向正确的转折点,也是党的领导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分界线。这个中间点指的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二大
15.美国史学家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最后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 )
A.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胜利 B.沉重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C.沉重打击了各方军阀的势力 D.保存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火种
16.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下列诗句描述的事件发生在长征期间的是( )
A.南湖红船梦起航,开天辟地立新党 B.南昌城头枪声响,独立领导建武装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17.下面是一些国际名记者、作家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评价话语。这一历史事件斯诺“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巡回宣传”索尔兹伯里“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史沫特莱“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其历史意义”( )
斯诺 “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巡回宣传”
索尔兹伯里 “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
史沫特莱 “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其历史意义”
A.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停止 B.粉碎了国民党的第四次军事围剿
C.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18.下表为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整理的红军长征行军情况表。根据表格内容,对长征精神理解最恰当的是( )
起止时间 经历省份 行军里程累计 人数统计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青海、河南、湖北、甘肃、陕西 6.5万余里 曾达到过30万人,到最后不足3万人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B.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C.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D.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19.有人把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与之后的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根据地分布位置做了一个比较,发现: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东)南方;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西)北方。与之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
A.长征的胜利 B.跃进大别山 C.井冈山会师 D.卢沟桥事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图B
(1)材料一图A反映的军事行动打击的对象有吴佩孚、孙传芳和 等,图中①处是 (地名);图B中在 (地名)召开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
材料二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年)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反映的武装起义是在哪次会议上的决定?《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展现了中国哪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情形?由这一革命根据地开始,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综上所述,你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有哪些认识?
2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曾多次面临道路选择的问题,党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大胆探索,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探索出一条自己的正确路子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你指出材料一图1所反映的史实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图2所反映的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意义?
材料二:纵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彪炳史册的历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有远见卓识和创造精神的共产党人不惧风险考验,冲锋在前,带领人民接受了血与火的熔铸淬炼,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找到这条道路的标志是什么?从中获得怎样启示?
材料三:“一切都变了,这是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这二十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这二十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
(3)材料三中的“分水岭”指什么会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的生平事迹 (部分)
1914-1918年 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是《新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
1918年4月 同何叔衡等成立新民学会,学会宗旨是“改造中国与世界”。
1918年8月 担任北大图书馆管理员,接触、了解并最终信仰了马克思主义。
1919年5月 发起成立湖南学生联合会,领导湖南学生反帝爱国运动。
1919年7月 主创《湘江评论》,热情歌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据李梦溪《毛泽东与“北大红楼”》、程美东《从北大走出来的毛泽东》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影响青年毛泽东成长的重大历史事件。青年毛泽东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二 西征第一个阶段,我们仿佛总是沿着一个方向直线前进,结果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到处都遇着敌人迎击。西征的第二个阶段,是从进入贵州开始,到占领遵义城结束。西征的第三阶段(遵义会议召开后),我们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胜利。进攻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的手里,而不是掌握在敌人手里。
——摘编自陈云《关于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的报告》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西征第三阶段取得的两个重大胜利,并分析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
材料三 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这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未竟事业。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12.26)
(3)作为新时代青年,该如何完成老一辈革命家的未竟事业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D B B B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C D A B D C C B A
1.D
【知识点】长征胜利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中“飞夺泸定桥”“大渡河铁索桥”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事件发生于红军长征时期,D项正确;北伐战争发生于1926-1927年,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8月1日,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井冈山会师发生于秋收起义之后,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B
【知识点】长征开始
【详解】根据材料“五次反“围剿”国共兵力对比图”可知,中央红军敌我军事力量对比的特点,这是长征之前的军事形势,属于背景,B项正确;长征的经过是从江西瑞金出发,经历了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等史实,排除A项;长征的作用和意义是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排除CD项。故选B项。
3.A
【知识点】七七事变
【详解】根据材料“1937年底,国立浙江大学师生在校长竺可桢的率领下,踏上了漫漫西迁路,历时两年多,穿越江南六省,于1940年抵达贵州遵义、湄潭、永兴,坚持办学七年,谱写了一部伟大的‘文军长征’史”结合所学可知浙江大学西迁的时间是1937年底,当时的背景是1937年7月7日爆发的七七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A项正确;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不符题意,排除B项;1935年一二·九运动,1936年西安事变都不符题意,排除CD项。故选A。
4.D
【知识点】长征胜利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②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挥师北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③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④红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经过短暂休整后,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⑤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⑥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后翻过了高耸入云、人迹罕至的大雪山,走过了遍布沼泽、荒无人烟的茫茫草地;⑦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序,①⑦②④⑥③⑤符合题意,D项正确;ABC项排序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5.B
【知识点】长征胜利
【详解】根据材料“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身和树根。”并结合所学可知,周恩来总理强调的是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红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没有体现长征的性质是战略大转移,排除A项;长征精神是指红军战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不畏艰险、英勇斗争的英雄气概,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红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没有涉及长征的过程艰难曲折,排除D项。故选B项。
6.B
【知识点】长征胜利
【详解】根据材料“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体现出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宣传了自己的革命理论与精神,而“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体现出红军长征打开革命新局面,综上材料体现出长征传播革命精神,打开革命新局面,B项正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并不是在长征途中建立的,排除A项;长征保存了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但不是材料强调的内容,排除C项;长征挽救了中国革命并使其转危为安,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7.B
【知识点】遵义会议
【详解】据题干图示信息“遵义会议”和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项正确;1956年,中共八大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中共七大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8.C
【知识点】遵义会议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正确的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使我军“获得了新的生命”,C项正确;八七会议上做出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议,排除A项;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排除B项;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排除D项。故选C项。
9.D
【知识点】长征胜利
【详解】根据题干“这次军事行动,部队从东南的群山之间到达西北的黄土高原,走了一个大写的“L”,“向沿途的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可得出,反映是红军长征,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对应的时间是1934-1936年,D项正确;①对应的时间是1919年开始,属于“五四运动”,排除A项;②时间是1921年,中国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排除B项; ③对应的是1927年到1931年,这一阶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知识点】长征胜利、长征开始、遵义会议
【详解】根据“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歌单内容都与长征相关,有利于了解红军长征时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B项正确;建党伟业指的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形成了“红船精神”,排除A项;抗日战争持续时间为1931年至1945年,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排除C项;解放战争持续时间为1946年至1949年,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知识点】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长征胜利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好鞋子……送我的红军哥”“井冈山斗争时期”反映出井冈山斗争时期百姓对红军的爱戴之情;“寨子空了一半我不心焦,我心焦红军走了”反映出百姓对红军的深厚情谊,两首歌谣都反映出人民群众与红军的鱼水关系,C项正确;材料井冈山斗争时期红色歌谣选与长征历程的艰辛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人民群众与红军的鱼水关系,没有体现革命力量的强大,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遵义会议的召开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知识点】长征胜利、长征开始
【详解】根据题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至1936年间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毛泽东在长征期间的四渡赤水战役是长征中的经典战例,体现了红军的智慧和勇气,符合弘扬长征精神的主题,D项正确;李大钊撰写《庶民的胜利》向中国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排除A项;叶挺带领独立团攻克汀泗桥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战役,与题干长征精神不符,排除B项;毛泽东与朱德在井冈山会师是毛泽东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期,此时还未进行战略转移,排除C项。故选D项。
13.A
【知识点】长征胜利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红 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话儿暖心肠!”可知图文材料记载的事实反映出长征途中,通过有效宣传播撒了革命火种,A项正确;彻底摆脱了“左”倾思想的影响,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政治纲领的实施,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内容反映的是宣传政治纲领,排除C项;沿途群众支持及时补充了兵源,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内容体现的是“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话儿暖心肠”,排除D项。故选A项。
14.B
【知识点】遵义会议
【详解】据材料“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历史一分为二,成为前后两个14年。这个中间点,既是党的历史第一次由‘左’的错误濒临绝境走向正确的转折点,也是党的领导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分界线”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项正确;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与材料“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历史一分为二,成为前后两个14年”不符,排除C项;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5.D
【知识点】长征胜利
【详解】根据材料“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最后生存下来了。”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红军进行了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争取革命新局面的到来创造了条件,D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胜利,排除A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沉重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排除B项;沉重打击了各方军阀的势力是在北伐战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16.C
【知识点】长征胜利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描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故事,C项正确;南湖红船梦起航,开天辟地立新党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排除A项;南昌城头枪声响,独立领导建武装描述的是南昌起义,排除B项;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是渡江战役,排除D项。故选C项。
17.C
【知识点】长征胜利
【详解】根据材料“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其历史意义”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长征,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红军三大主力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结束了伟大的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项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停止,排除A项;黄陂、草台冈两仗,共歼敌近三个师,俘敌万余名,缴枪万余支,基本上打破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排除B项;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排除D项。故选C项。
18.B
【知识点】长征胜利
【详解】据材料“下表为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整理的红军长征行军情况表”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间红军长征经历了十四个省、行程6.5万余里,由30万人,到达长征结束时不足3万人,表明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B项正确;“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过程,排除C项;“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精神,排除D项。故选B项。
19.A
【知识点】长征胜利
【详解】根据题干“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东)南方;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西)北方”结合所学知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中共中央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故“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东)南方;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西)北方的主要因素是长征的胜利,A项正确;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发生在抗日战争之后,排除B项;井冈山会师是指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湖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与“根据地”的分布变化无关,排除C项;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
20.(1) 张作霖 广州 遵义 标志: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或“会宁会师”)
(2)会议:八七会议。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或井冈山道路)。
(3)认识:中国革命道路是艰难曲折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灵魂的具体体现。(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北伐战争、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遵义会议
【详解】(1)①:根据所学可知,图A是北伐战争示意图,北伐战争的目标是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故①处是张作霖。
②:根据图A结合所学可知,北伐战争是从广州出发,故②是广州。
③:根据所学可知,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③是遵义。
④:根据所学可知,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故④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2)会议: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故这次会议是八七会议。
根据地:根据材料二“《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故这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革命道路: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为中国找到的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等事件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故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认识: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围绕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革命道路是艰难曲折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灵魂的具体体现。
21.(1)关系: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组织基础;意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2)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井冈山道路);标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启示: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制定政策等。
(3)会议:遵义会议
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或确立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南昌起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遵义会议
【详解】(1)关系:根据材料一图1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组织基础。意义:根据材料一图2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2)道路:根据材料二“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有远见卓识和创造精神的共产党人不惧风险考验,冲锋在前,带领人民接受了血与火的熔铸淬炼,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井冈山道路)。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找到这条道路的标志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启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可从开辟的原因和原则角度进行论述,如: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制定政策等。
(3)会议:根据材料三“一切都变了,这是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掌握领导权的会议是遵义会议。意义:根据材料三“一切都变了,这是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或确立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根据材料三“这二十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22.(1)重大事件: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十月革命。
优秀品质:胸怀宽广,志存高远;心忧国家和民族命运,紧跟时代潮流,有建天下舍我其谁的爱国、责任与担当;勤奋学习,努力提升和强大自己;勇于接受进步思想,并付诸实践。
(2)胜利:如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等。
原因:召开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3)青年要学习和继承毛主席高尚的精神品质,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进取创新,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主动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投身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出色地完成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未竟事业。
【知识点】遵义会议、长征胜利、“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
【详解】(1)重大事件:根据材料一表格“是《新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可知,这个时期为新文化运动;根据材料一表格“1918年8月......最终信仰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5月......领导湖南学生反帝爱国运动。”可知,这个时期为“五四运动”(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根据材料一表格“1919年7月 ......热情歌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可知,这个时期为十月革命。
优秀品质: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胸怀宽广,志存高远;心忧国家和民族命运,紧跟时代潮流,有建天下舍我其谁的爱国、责任与担当;勤奋学习,努力提升和强大自己;勇于接受进步思想,并付诸实践。
(2)胜利:根据材料二“西征的第三阶段(遵义会议召开后)”可知,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取得的胜利有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等。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注意从学习毛主席高尚的精神品质,树立远大理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年力量等角度阐述。如:青年要学习和继承毛主席高尚的精神品质,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进取创新,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主动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投身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出色地完成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未竟事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