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十九中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十九中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4 23:4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十九中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6分)【情境】微渺的尘土,轻飘的鸿毛,平凡的世界中,我们如cāng hǎi yí sù,在劫波中漂荡,只为让自己变得更坚强。涉世未深的我们,总是对世界充满幻想,迫切希望褪去平凡的外衣,成为cuǐ càn的明珠。而岁月是一把锋利的刻刀,我们只有经过痛彻心扉的雕镂,才会成为惟妙惟肖的艺术极品,体悟到生命的真谛,在人生浪涛摇曳中吟唱自己的歌谣。
(1)【情境】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lòu xiāo
B.lóu xiāo
C.lòu xiào
D.lóu xiào
(2)【情境】中的根据拼音写汉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沧海一粟 催璨
B.沧海一粟 璀璨
C.沧海一栗 璀璨
D.苍海一粟 催璨
2.(3分)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距离国际空净新风系统展览会只有仅仅一周的时间了。将“只有”或者“仅仅”删除其中一个
B.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删去“能否”
C.土耳其北部黑海沿岸地区11日引发洪水并遭遇暴雨。将“引发洪水”和“遭遇暴雨”互换位置
D.通过夏令营活动,使孩子们走向户外,亲近大自然。将“走向户外”和“亲近大自然”互换位置
3.(3分)下列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点面结合——写场面时,整体面貌的勾勒是“点”,局部细节的刻画是“面”,二者要有机结合。
B.《骆驼祥子》——老舍
C.七律——中间四句按常规要对仗。
D.苏轼——东坡居士
4.(3分)下面语境中,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初中入学摸底考试后,小明的成绩不理想,心里很难过,班主任对小明说:
A.你这次考不好,早在我预料之中。不好好反省反省,下次会更糟。
B.你这次是考得不理想,你难过我理解,但不能灰心,我相信你下次会考好的。
C.你是怎么搞的,考成这个样子?往后怎么办?还会有希望吗?
D.考坏了,难过没有用,该找找原因才是,要不然下次也考不好!
5.(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于是它能低首沉思,能给困倦的大地带来苏醒的嫩绿;_____,于是它们能绽放多姿,能在阳光下飘出青春深处的芳馨;_____,于是它能垂泪成灰,能给人世间注入思想的不竭动力。
A.杨柳有心 蜡烛有心 百花有心
B.蜡烛有心 百花有心 杨柳有心
C.百花有心 杨柳有心 蜡烛有心
D.杨柳有心 百花有心 蜡烛有心
6.(7分)按教材原文填空。
(1)少小离家老大回,   。(贺知章《回乡偶书》)
(2)   ,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3)更喜岷山千里雪,   。(毛泽东《七律 长征》)
(4)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5)卷地风来忽吹散,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6)   ,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7)旧时茅店社林边,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二、阅读(45分)
7.(10分)阅读《伯牙鼓琴》,回答下题。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志:   
②巍巍:   
③少选:   
④足:   
(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②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3)锺子期死后,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用原文回答)
8.(11分)阅读《天坛之美》,回答下题。
天坛之美
①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②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③“高”是天坛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④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体低矮,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圜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⑤“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哲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流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⑥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⑦“清”是天坛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⑧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⑨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1)为什么说“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
(2)分别指出下面两句话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①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圆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 )
②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
(3)天坛的高、圆、清三点体现了怎样的独特意境?
(4)与故宫相比,天坛的独特之美是什么?
9.(13分)阅读《穷人》选段,回答下题。
穷人
①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②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老天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 ③睡觉还早。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提着马灯走出门去。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小屋的门。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她侧着耳朵听,没有人答应。 ④“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 ⑤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 ⑥“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她猛地推开门。 ⑦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呼吸均匀而平静,睡得正香甜。 ⑧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⑨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⑩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选文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展开叙事,请依据情节,仿照示例填空,梳理行文思路。
   →   →不谋而合
(2)第①段画线的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
(3)第⑧段中“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怎样理解句子中的桑娜“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的心理?
(4)第 段中对渔夫的语言描写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中的“总能”和“熬”可以看出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5)对于文题“穷人”你是如何理解的?
10.(11分)阅读《贫穷与富有》,回答下题。
贫穷与富有
①女儿曾问我:“我们家有钱吗?” ②我说:“我们家没钱。” ③她又问:“我们家很穷吗?” ④我说:“我们家不穷。” ⑤6周岁的她似懂非懂。 ⑥前日,单位发起“冬季捐寒衣”活动。晚上,我打理着一些我们一时穿不着的寒衣。女儿问:“这些衣服给谁?” ⑦我说:“送给穷人。” ⑧她又问:“为什么?” ⑨我说:“他们没寒衣,过不了冬。” ⑩她点点头,一副很明白的样子。一会儿,她拿来一件小棉袄、一条围巾、一顶帽子,说要捐出去。我正想鼓励她两句,不料她一把拉下我的帽子,说:“爸爸,求您了,把这顶帽子也送给穷人吧!” 我的心一震,为女儿那小小的心。我一直以为自己富有同情心,而在这之前,我却从未想过要将自己正需要的送给别人…… 第二天,我送她至校门口,看着她捧着那个小包裹一蹦一跳地走进校门,我的眼睛渐渐湿润了。 我高兴,她将比我更富有。
(1)“穷”的意思是缺乏财物。“我们家没钱”,为什么还说“我们家不穷”呢?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是对女儿的    、   描写,从这个句子中我们能体会到女儿    、   。
(3)联系语境,揣摩下面语句表达的人物心理。
我的心一震,为女儿那小小的心。
(4)对 段中说“她将比我更富有”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女儿将会比“我”更有钱。
B.因为未来的一天女儿将比“我”物质更富足。
C.因为女儿比“我”更富有爱心。
三、作文(50分)
11.(5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半命题作文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
请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命题作文 脑海中的往事接连不断地上演,无一不是平平淡淡的小事,却温暖得令人忍不住落泪。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静静流淌在心泉最深处,成为支持我们一往无前的力量。 请以“那件小事激励着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十九中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1)C;
(2)B。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1)乡音无改鬓毛衰;
(2)胜日寻芳泗水滨;
(3)三军过后尽开颜;
(4)开轩面场圃;
(5)望湖楼下水如天;
(6)野旷天低树;
(7)路转溪桥忽见。
7.【答案】(1)①心意,情感;②高大的样子;③一会儿,不久;④值得;
(2)①你弹得真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②伯牙摔破了琴,剪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3)伯牙之所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是因为他“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即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8.【答案】(1)因为“天坛”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因此它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
(2)①列数字;
②作比较;
(3)天坛的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
(4)与故宫相比,天坛的独特之美在于其宁静深远、天高地阔的开放式、幽静的青绿色。
9.【答案】(1)桑娜在家等待丈夫归来的焦虑不安 桑娜出门查看天气和丈夫归来的踪迹;
(2)通过描写桑娜家外面的恶劣天气,突出了环境的艰苦和桑娜一家生活的贫困。同时,这种环境描写也为后文桑娜发现西蒙去世和抱回孩子的情节做了铺垫,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感和情感冲击力。
(3)桑娜“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因为她在面对西蒙去世和留下两个无助孩子的情况下,出于本能的善良和同情心,感到必须采取行动。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反映了她对自身家庭困境的认知和对帮助他人的强烈责任感。“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则体现了桑娜最终决定承担责任,尽管这意味着自己的家庭将面临更大的困难。这种心理反映了桑娜的善良、无私和坚强。
(4)“总能”和“熬”体现了渔夫的乐观、坚韧和无私。渔夫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突如其来的责任,没有退缩,而是表现出坚定的决心和乐观的态度。他相信通过努力和坚持,一家人能够共同渡过难关,这展示了他作为一家之主的责任感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5)文题“穷人”不仅指物质上的贫困,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人物精神上的富有。桑娜和渔夫虽然生活贫困,但他们拥有善良、无私、坚韧和乐观的品质,这些精神财富使得他们在道德和情感上变得异常富有。文章通过描写穷人的生活,展现了他们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揭示了真正的富有在于内心的善良和对他人的关爱。
10.【答案】(1)我们家人至少不挨饿,不受冻,有饭吃,有衣穿;
(2)富有同情心 心地善良;
(3)“我”有一个从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心好女儿;
(4)C。
11.【答案】范文(1):
有阳光真好
阳光,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它无私地洒向大地,给世间万物带来生机与希望。于我而言,有阳光,真好。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轻柔地抚摸我的脸颊,那是一种无声的唤醒。我睁开惺忪的睡眼,看到满室的阳光,心中便充满了温暖与力量。阳光就像一个温柔的伙伴,陪伴我开启新的一天。
走在上学的路上,阳光洒在身上,仿佛给我披上了一件金色的披风。街边的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叶片闪烁着翠绿的光芒,那是生命的色彩。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如同繁星落在地上。我迎着阳光,脚步轻快,心中充满了对新一天学习生活的期待。
在学校的操场上,阳光更是我们的亲密伙伴。体育课上,我们在阳光下奔跑、跳跃。阳光照耀着我们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身体,汗水在阳光下闪烁。每一次冲刺,每一次跳跃,都像是在和阳光共舞。它见证了我们的努力和成长,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
当我遇到挫折,心情低落的时候,阳光也能给我慰藉。我会走到窗前,让阳光洒满我的全身。那温暖的感觉,似乎能穿透我的皮肤,直达心底。它像是在告诉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有希望,就像它每天都会升起一样。在阳光的陪伴下,我能重新振作起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傍晚,夕阳西下,那漫天的晚霞是阳光最后的绚烂。我站在窗前,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对阳光的感激。它陪伴了我一整天,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美好。
有阳光真好,它是温暖的源泉,是希望的象征,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让我充满力量去追逐梦想。
范文(2):
那件小事激励着我
生活就像一片浩瀚的星空,无数的星星闪烁其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就如同不起眼的小星星,却能在某个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我像往常一样走在上学的路上。寒风凛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刮过我的脸,我不禁把脖子往围巾里缩了缩。路上的行人都行色匆匆,大家都在这寒冷的天气里渴望尽快到达温暖的目的地。
在一个街角处,我看到了一位卖烤红薯的老人。他穿着一件破旧的棉袄,上面还打着几个补丁,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双手因为寒冷而有些红肿。他的烤红薯摊前并没有多少人,在这个寒冷的早晨,他的生意似乎有些冷清。
我本来只是匆匆一瞥,打算继续赶路。可是,当我走过他的摊位一段距离后,我听到背后传来一阵吵闹声。我回头看去,只见一个年轻人站在烤红薯摊前,他穿着时尚,与老人的破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年轻人似乎在大声地指责老人,说老人找给他的钱不对。老人一脸焦急,不断地解释着,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他那粗糙的手在口袋里翻找着,想要证明自己的清白。
我心里有些气愤,觉得这个年轻人有些无理取闹。于是,我转身走了回去。当我走近时,听到老人说:“小伙子,我真的没少找你钱,我这小本生意,不会做这种事的。”年轻人却不依不饶,还在大声嚷嚷。我忍不住站出来说:“你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位老人呢?你再仔细算算。”年轻人看了我一眼,有些不屑,但还是重新算了一下,结果发现是自己算错了。
年轻人有些尴尬地离开了,老人感激地看着我,对我说:“谢谢你啊,小姑娘。”我笑了笑说:“不客气。”然后准备离开。这时,老人叫住了我,他从烤炉里拿出一个烤红薯递给我,说:“这个红薯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今天这么冷,吃个红薯暖和暖和。”我连忙摆手拒绝,可是老人执意要给我,我只好收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