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北京顺义一中高三10月月考化学(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度北京顺义一中高三10月月考化学(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0-14 13:5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顺义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月考练习
2024.1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本部分共 21题,每题 2分,共 42分。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下列有关放射性核素氚( H)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H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 B.

H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
C. H2与

H 2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D.

H2O具有放射性
2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中药成分黄芩素能明显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下列有关黄芩素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有 4种官能团 B.能与 Na2CO3溶液反应
C.在空气中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能与 Br2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3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N2的结构式: B.Na
+的结构示意图:
C.溴乙烷的分子模型: D.CO2的电子式:
4 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所选试剂、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均正确的是
气体 试剂 制备装置 收集方法
A O2 KMnO4 a d
B H2 Zn + 稀H2SO4 b e
C NO Cu + 稀HNO3 b c
D CO2 石灰石 + 稀H2SO4 b c
5 使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不.可.能.出现“亮→暗
(或灭)→亮”现象的是
A B C D
试剂a CuSO4 NH4HCO3 H2SO4 CH3COOH
试剂b Ba(OH)2 Ca(OH)2 Ba(OH)2 NH 3·H2O
1
6.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2- - +
A.离子半径:S > Cl > K B.键角:CH4 < NH3 < H2O
C.热稳定性:NH3 > PH3 > HF D.酸性:HNO3 < H3PO4 < H2SiO3
7. NH4Cl的晶胞为立方体,其结构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H4Cl晶体属于离子晶体 B. NH4Cl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 NH4Cl晶胞中 H-N-H键角为 90°
+
D. 每个 Cl-周围与它最近且等距离的 NH4 的数目为 8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合.的是( )
— — —
A.Cl2制备 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 NaClO):Cl2+2OH =Cl +ClO +H2O
+ 2+
B.食醋去除水垢中的 CaCO3:CaCO3+2H =Ca +CO2 +H2O
+
C. 0.1 mol/L醋酸溶液 pH>1:CH3COOH H + CH 3COO
2+
D.向 Ba(OH)2中逐滴加入 NaHSO4溶液使 Ba 恰好沉淀完全:
Ba2++OH-+H++SO 2-4 =BaSO4↓+H2O
9. 取一定量的两种试剂或药品相互反应,产物一定相同的是
选项 A B C D
试剂① 苯酚 Fe 粉 Na2CO3溶液 氨水
试剂② Na2CO3溶液 稀 盐酸溶液 AgNO3溶液
A. A B. B C. C D. D
10. 向含 HCN 废水中加入铁粉和 K2CO3可制备 K4[Fe(CN)6],反应如下:
6HCN+Fe+2K2CO3=K4[Fe(CN)6]+H2↑+2CO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依据反应可知:Ka(HCN)>Ka1(H2CO3) B. HCN的结构式是 H—C≡N
C. 反应中每 1molFe 转移 2mol电子 D. [Fe(CN) ]4-6 中 Fe
2+的配位数是 6
11.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 pH 增大的是
A.向 BaCl的2溶液中先通入 SO2,后通入 O2,产生白色沉淀
B.向 NaHSO3溶液中加入 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向酸性 KMnO4溶液中加入 FeSO4溶液,紫色褪去
D.向饱和 NaCl 溶液中先通入 NH3,后通入 CO2,产生白色沉淀
2
12.刺槐素是一种黄酮化合物,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的作用,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
列关于刺槐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C15H12O5
2
B.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 sp
C.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和 7 mol H2反应
D.能与甲醛发生聚合反应
13. 将一定量的 SO2通入 FeCl3溶液中,取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 SO2与 FeCl3
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操作 现象
A 加入 NaOH 溶液 有红褐色沉淀
B 加入 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
C 加入酸性 KMnO4溶液 紫色褪去
D 加入 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 有蓝色沉淀
14. 富马酸亚铁(FeC4H2O4)是一种补铁剂。富马酸分子的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A. 铁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 VIII族
B. 富马酸分子中 σ 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 11∶2
C. 富马酸中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O>C>H
D. 1 mol 富马酸与足量 NaHCO3溶液反应可生成 2 mol CO2
15.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Cu 与足量的 S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2NA
B. 46g 有机物 C2H6O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 7NA
C. 10gD2O和 H
18
2 O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5NA
2
D. 在 0.5L 2mol/L 的 Na2CO3溶液中含 CO 3 的数目为 NA
16. 关于纯碱和小苏打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室温下,二者饱和溶液的 pH差约为 4,主要是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差异
B. 利用二者热稳定性差异,可从它们的固体混合物中除去 NaHCO3
C. 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所含微粒的种类相同
D. 可用 NaOH溶液使 NaHCO3 转化为 Na2CO3
3
17. 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
不正确的是
2+ 2+
A. 溶液中一定含 Cu B. 溶液中一定含 Fe
C. 加入 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D. 剩余固体中一定含 Cu
18. A、B、C、X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B、C 含有相同元素甲,可以发生如下转化(水
参与的反应,水未标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 A、B、C的焰色反应呈黄色、水溶液均呈碱性,则 X可以是 CO2
B. 若 C 为红棕色气体,则 A一定为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
C. 若 B 为 FeCl3,则 X一定 Fe D. A 可以是碳单质,也可以是 O2
19.科学家用铜的氧化物做催化剂,成功实现 CO2选择性还原,用于回收和利用工业排放的
低浓度二氧化碳。CO2的晶胞、铜的氧化物的晶胞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O2的晶胞 铜的氧化物的晶胞
A.干冰晶体熔化时需要克服共价键 B.一个干冰晶胞中含有 8个 CO2分子
C.铜的氧化物晶胞中距离氧离子最近且等距离的氧离子为 6个
D.由铜的氧化物的晶胞可知其化学式为 Cu2O
20.将 CuSO4溶液分别滴入 Na2CO3溶液和 NaHCO3溶液中,均产生沉淀和气泡。取①中沉淀洗
涤后,加入足量盐酸,无气泡产生;取②中沉淀洗涤后,加入足量盐酸,产生少量气泡。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2- - -1
A.Na2CO3、NaHCO3溶液中均存在 c(CO3 ) + c(HCO3 ) + c(H2CO3) = 0.1 mol·L
B.CuSO4能促进 Na2CO3、NaHCO3的水解
2+ 2- -
C.①中发生的反应:Cu + 2CO3 + 2H2O == Cu(OH)2↓+ 2HCO3
- 2-
D.对比①②沉淀加入足量盐酸后的现象,说明溶液的 c(OH )和 c(CO3 )均对沉淀成分
有影响
4
21. 研究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进行实验:
①向试管里放入一小粒碘晶体,再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后,得到黄色溶液a和少量不溶的
碘;
②取 5mL溶液 a,再加入 1mL四氯化碳,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层呈紫色,上层无色;
③将②所得下层溶液全部取出,加入 1mLKI溶液,振荡,静置,下层溶液紫色变浅,上层
溶液b 呈黄色(颜色比溶液a深)。

已知:i. I2 H2O H I HIO;ii. I2 I I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2O 是极性溶剂,CCl4 是非极性溶剂,非极性 I CCl2 更易溶于 4
B. ②中的下层溶液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C. 溶液b 中 c I2 <溶液a中 c I2

D. 向①所得浊液中加入KI,使c I 增大,反应 i平衡逆向移动,析出 I2
草稿纸
5
本部分共 5题,共 58 分。
22.(11 分) 由氧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有 H2O、H2O2、O2和 O3等。
(1)基态氧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其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
(2)H2O分子的 VSEPR 模型是_______形。
(3)NH3BH3在某种催化剂表面与 H2O反应的释氢机理如图 2。
① 若用 NH3BH3和 D2O做反应物,生成的氢气是______(填序号)。
a.H2 b.D2 c.HD
② 写出理论上 NH3BH3与 H2O完全反应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对 H2O2分子结构的研究,曾有以下推测:
①根据测定 H2O2分子中_______(填字母序号),确定其结构一定不是甲。
a.H-O键长 b.O-O键能 c.H-O-O键角
②由于 H2O2不稳定,很难得到晶体。20世纪 40年代初,卢嘉锡等化学家用尿素
( )与 H2O2形成较稳定 尿素过氧化氢复合物晶体,进而测得 H2O2结构为乙。上
述晶体中尿素与 H2O2分子交替排列且二者中的 O均与另外分子的 H之间形成氢键。
a.H2O2为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b.用“X—H…Y”表示出上述晶体中形成的氢键:_______。
(5)O2的晶胞为立方体,结构如下的。
根据图中信息,可计算 O2晶体密度是_____g·cm
-3。
6
23. (12分) As2O3在医药、电子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含砷元素(As)的工业废水经如下
流程转化为粗 As2O3:
(1)基态砷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2)“碱浸"的目的是将废水中的 H3AsO3和 H3AsO4转化为盐。H3AsO4 转化为 Na3AsO4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 3-
(3)“氧化”时,1 molAsO3 转化为AsO4 至少需要 O2___________mol。
(4)“沉砷"是将砷元素转化为 Ca5(AsO4)3OH沉淀,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a.Ca(OH)2(s) Ca
2+(aq)+2OH-(aq) △H<0
3-
b.5Ca2++OH-+ 3AsO4 Ca5(AsO4)3OH △H>0
研究表明:“沉砷”的最佳温度是 85℃,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温度高于 85℃后,随温度
升高沉淀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还原”过程中 H3AsO4转化为 H3A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还原”后加热溶液,H3AsO3分解为 As2O3,同时结晶得到粗 As2O3,As2O3在不同温度
和不同浓度硫酸中的溶解度(S)曲线如图所示。为了提高粗 As2O3的沉淀率,“结晶”过程
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粗 As2O3中含有 CaSO4
b.工业生产中,滤液 2可循环使用,提高砷的回收率
c.通过先“沉砷”后“酸化"的顺序,可以达到富集砷元素的目的
7
24(12分) 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如下图所示。
(1)Ⅰ中,NH3和O2 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Ⅱ中,2NO g +O 2NO g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 NO的平2 2
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 )下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①比较 p1、p2 的大小关系:_______。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
(3)Ⅲ中,降低温度,将 NO2 g 转化为 N2O4 1 ,再制备浓硝酸。
N2O4 与O2、H2O 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SCR和 NS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SCR(选择性催
化还原)工作原理:
①尿素 CO NH 2 2 水溶液热分解为NH3和CO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SO2 在O2 作用下会形成 NH4 SO4 ,使催化剂中2
毒。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H4 SO4 的形成:_______。 2
1
③尿素溶液浓度影响 NO2 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M 60g mol )含量的方法如下:
取 ag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 NH3,所得 NH3用过量的 v1mL c1mol L
1H2SO4
溶液吸收完全,剩余H2SO4 用 v2mL c2mol L
1NaOH 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8
25.(11分)M在印染、制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A Cl2 ① Na2CO3 E H+ C2H5OH
B D F
(C2H4O2) 催化剂 ② N a C N ( C 3H4O4) 浓硫酸 △
G
K C2H4O
L ①KBH4 -C2H5OH
M -H2O
J (C H O ) ②H2O 一定条件 (含五元环) 一定条件 5 1 2 3
(1)A→B的反应类型是 。
(2)B中含羧基,E 的结构简式是 。
(3)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
(4)写出 J→K的化学方程式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E均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b.F中有 3种化学环境不同的 H原子
c.G为非极性分子
d.L与甲醇是同系物
(6)G的同分异构体乙醛与 F反应得到 J的一种同分异构体 J’,J’的结构简式是 。
9
26.(12 分) 某小组同学以不同方案探究 Cu粉与 FeCl3溶液的反应。
(1)甲同学向 FeCl3溶液中加入 Cu粉,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变为浅蓝色,由此证明发生了
反应,其离子方程式是__。
(2)乙同学通过反应物的消耗证明了上述反应的发生:将 Cu粉加入到滴有少量 KSCN的
FeCl3溶液中,观察到溶液红色褪色,有白色沉淀 A产生。
针对白色沉淀 A,查阅资料:A可能为 CuCl和 CuSCN(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中的
一种或两种。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①根据白色沉淀 B是__(填化学式),判断沉淀 A中一定存在 CuSCN。
②仅根据白色沉淀 A 与过量浓 HNO3反应产生的实验现象,不能判断白色沉淀 A中一定存在
CuSCN,从氧化还原角度说明理由:__。
③向滤液中加入 a溶液后无明显现象,说明 A不含 CuCl,则 a是__(填化学式)。
根据以上实验,证明 A仅为 CuSCN。
④进一步查阅资料并实验验证了 CuSCN的成因,将该反应的方程式补充完整:
_Cu2++_SCN-=_CuSCN↓+_(SCN)2
⑤结合上述过程以及 Fe(SCN)3 Fe
3++3SCN-的平衡,分析(2)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
因:__。
(3)已知(SCN)2称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与 Br2相近。将 KSCN溶液滴入(1)所得的溶液
中,观察到溶液变红色,则溶液变红的可能原因是____。
1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