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卷 期中、期末综合测试卷 习题课件(6份打包)湖北专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卷 期中、期末综合测试卷 习题课件(6份打包)湖北专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4 15:53:25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2.作为希腊半岛最强大的两个城邦,它们虽然地理环境相
似,但风格迥异。雅典公民热衷参与城邦日常事务的管
理,而斯巴达的公民都投身于军事活动,完全军事化。由
此可知
(B
A.地理环境决定了文明的类型
B.同一区域能产生不同的文明
C.两个城邦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D.希腊半岛战争频繁冲突不断
3.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以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测,
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国家最
高的权力机构是
(A)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陪审法庭
D.元老院
4.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曾经统一了战
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
足迹远达印度。在他的统治下,诞生了一种混合着希腊和
东方因素的新文明。他的传奇故事多次被搬上荧幕,这里
的“他”是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D.穆罕默德
5.一道历史知识竞赛题这样描述一个国家:①地跨欧、亚、非
三洲;②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③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
的广大地区。据此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罗马帝国
6.庄园在中世纪的西欧和日本曾经是长期存在的最基本的
土地经营单位,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A.庄园主和农民之间存在雇佣关系
B.庄园内耕地分为自营地和份地
C.庄园内组成了私人武装一武士集团
D.国王或天皇对庄园的控制能力不强
7.《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主张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
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
于标的的罚金。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8
A.体现人人平等
B.注重契约精神
C.追求形式主义
D.强调轻罪重罚
8.“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
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C)
A.种姓制度
B.共和制
C.封君封臣等级制度
D.联邦制
9.12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的一些地区开始出现了“市政
官”。1200年前后的几年中,马赛等地一度建立起意大利
式的小型城市“共和国”。这些新事物动摇了旧的封建结
构,还奠定了新的制度形式一市政体制。这反映出西欧
城市出现的现象是
(A)
A.城市自治
B.殖民扩张
C.君权神授
D.自由贸易
10.《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
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
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这些规定说明
A.法典注重调解民事纠纷
B.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C.法典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
D.法典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共26张PPT)
1.人类先祖创造下面这些文字主要是为了
(A)
古文明国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中国
古文字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梵文
甲骨文
A.生产生活的需要
B.对外交流的需要
C.祭祀祖先的需要
D.记录战争的需要
2.由于城市建设时需要设计和规划,祭祀时需要计算日月星
辰的运行,于是,数学计算就产生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
是婆罗门式,它的特点是从“1”到“9”每个数都有专字。现
代数字就是由这一组数字演化而来。材料反映的是(B)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代阿拉伯文明
3.梁启超认为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纪是“河流文
明时代”,由中国等四个“文明古国”组成。第二纪为“内海
文明时代”,由地中海等周边文明构成·下列文明成就
属于“第二纪”的是
(C)
A.《汉漠拉比法典》
B.司母戊鼎
C.雅典民主政治
D.造纸术
4.有学者把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比喻为“黑暗中的光明”。这
种“光明”在政治方面的主要表现是
(A)
A.自治城市出现
B.行会组织成立
C.市民阶层形成
D.手工业得到发展
理得很好。”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D)
A.宣扬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强调法律在和平时期的作用
C.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
D.利用法律维护统治
6.开始于14世纪中叶,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以人文
主义为核心,涌现出了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文学艺
术大师的思想文化运动是
(C)
A.宗教改革
B.启蒙运动
C.文艺复兴
D.宪章运动
7.历史学家吴于廑认为,近代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以
1500年左右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下列史实可以作为这
种历史分期依据的是
B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启蒙运动
D.法国大革命
8.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评价某文件时说:“一个
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
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他评价的这份文件是
(C
A.《人权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1787年美国宪法
D.《拿破仑法典》
9.“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
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
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
(B
A.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
B.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C.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共27张PPT)
1.梁启超在其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认为
“地球上古文明国家有四国: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
也”。其中被誉为“尼罗河的赠礼”的是
(A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巴比伦
2.文明的发祥总是和河流密切相关。西亚的中心地带荒凉
而干旱,这片漫无边际的沙漠,如今看来毫无生气,可它却
拥有多个“世界之最”。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
述人及迦勒底人共同创造了这一古老辉煌的文明。孕育
这一文明的是
(C)
A.尼罗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
3.古巴比伦王国的一位国王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
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他在位时期是古巴比伦王
国最强盛的时期。他是
A.胡夫
B.图特摩斯三世
C.阿育王
D.汉谟拉比
4.《全球通史》写道:“这部法典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
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该法典是
(A
A.《汉漠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之间的严格界限。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看人
不应分种姓出身,应看其行为和才能。与上述材料相关的
宗教是
(A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6.如图所示的权力机构组织形式出现在
(C)
A.古埃及
五百人议事会
B.古印度
C.古代雅典
十个部落
公民大会
(最高权力机构)
执政官
民众法庭
D.阿拉伯帝国
7.马克思认为:“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
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这里的“外部极盛”体现在(C)
A.城市商业繁荣
B.中央集权加强
C.对外影响广泛
D.奴隶制度加强
8.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写道:“我相信,当茫茫大地还处于
蒙昧和野蛮阶段的时候,罗马的政府,虽然也总是以残酷
为先导,但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文明的征服。”这段材料反映
了罗马的征服
A.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
B.使罗马进入文明时代
C.是文明和平的征服
D.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文明
9.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
“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

(B
A.希腊文明的繁荣
B.罗马共和国的发展
C.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
D.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
10.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
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
表明罗马法
(
B
A.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B.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C.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
D.奠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共25张PPT)
1.富裕农民依靠新型的经营方式,一方面对旧领地进行蚕
食,即一块一块地承租和购买领主的自营地;另一方面也
对小农的份地进行吞并,即将无力经营或找到更佳生计的
小农的土地接收过来,以至他们增多的土地往往分散在若
干个不同村庄。材料中的“新型的经营方式”是指
(C
A.封建庄园
B.手工工场
C.租地农场
D.班田收授
2.中世纪晚期,欧洲农村和城市出现的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的共同特点是
(A)
A.出现雇佣劳动关系,产品面向市场
B.农民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C.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
D.市民阶层中的富裕者发展成为早期的资本家
3.14一16世纪,欧洲的人文主义者在继承古典文明的基础
上,冲破神学统治而获得思想解放。这场运动史称(A)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4.文艺复兴时期作家阿尔贝蒂写到“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
么做不到”,莎士比亚称赞“人是了不起的杰作”。以上观
点共同体现了
C
6.“当时的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学家、商人的所作所为都是
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神,都是为了实现人世而不是为了来
世的天堂。”以下最能充分体现材料中精神的是
(A)
A.《最后的晚餐》
B.《共产党宣言》
C.《汉漠拉比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
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一宗教动力、思想骚
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
国。”这段材料叙述了
A.资本主义产生的基础
B.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
C.早期殖民扩张的作用
D.探寻新航路的背景和条件
8.意大利人哥伦布的航海路线是
D
A.率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西南海岸
B.率船队经大西洋西行到达亚洲,又穿越印度洋返回西班

C.率船队西航,横渡大西洋,到达巴西等地
D.率船队西航,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等地
9.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立场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
往也会产生差异。如果站在美洲土著居民立场上,对哥伦布
和发现美洲新大陆进行评价,其观点最有可能是
(B
A.英雄,促进了文明的融合
B.强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英雄,传播了欧洲文明
D.强盗,掠夺了亚洲的财富
10.学者白海军在《2049,相信中国》中指出:“如果从地理与
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
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作者这样说,是因为(A)
A.世界初步联系成整体
B.贸易中心转到了北美洲
C.哥伦布发现了南极洲
D.麦哲伦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共25张PPT)
1.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于是对天国的
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
批判。”这里的“宗教”指的是
(A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D.犹太教
2.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法兰克王

C
A.国王查理统治时期的版图与罗马帝国相当
B.实行限制基督教的政策
C.国王与下属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
D.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英国的雏形
3.法兰克王国对欧洲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地理
疆域上,法兰克王国奠定近代西欧诸国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A.罗马帝国的分裂
B.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C.教皇为查理加冕
D.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4.在中世纪的西欧,两个相距仅几百英里的地方,一个地方
有大量的粮食,另一个地方却在遭受饥饿是很正常的事
情。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A.庄园经济封闭,自给自足,人们生活范围小、交往少
B.国王以粮食为武器,限制粮食贸易,反对城市自治
C.西欧出现了等级君主制,大封建主仗势以邻为壑
D.罗马帝国崛起控制了亚欧商路,破坏了西欧商业环境
领主收割庄稼…用庄园的石磨磨麦子、烤炉烤面包,并
交付高额的使用费。”这里的“我”是
(A)
A.佃户
B.管家
C.手工工匠
D.商人
6.西欧封建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繁荣对当时社会产生深刻
影响,主要体现在
(A
A.西欧封建制度迅速瓦解
B.教皇鼓励市民自治
C.城市完全摆脱领主控制
D.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7.中世纪欧洲城市中都有行业组织,如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
会。手工业行会的行规禁止外地手工业者及其产品进入,
规定本行业产品的制造工艺、规格、原料和用量,还规定工
人的人数、工资与劳动时间等。材料表明行会
A.加大了同行之间的竞争
B.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
C.开展同行间的学术交流
D.完全脱离教会的控制
8.下列对西欧封建社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形成了独立的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②继承和发展了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文明
③后期工商业迅速发展,出现了
一大批工商业城市
④基督教会成为封建统治的主要政
治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继续承认奴隶制,但是,规定教、俗各界释放奴隶,改善奴
隶的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是对《罗马民法大全》
的评价。这一评价旨在强调《罗马民法大全》具有
(C
A.保守性
B.残酷性
C.进步性
D.滞后性
10.“它以中国唐朝为师,将本国改变成一个中央集权制国
家。”材料描述的是
B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封建庄园建立
D.法兰克土地改革(共25张PPT)
1.《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指出:“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
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
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以英国为例,与其“政治制
度的改变”相关的事件是
(A
A.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
C.宪章运动
D.殖民扩张
2.“君主是国家的元首,是政府的首脑,是教会的首领,又是
全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但实际上君主并不能直接管理国
家,而是由一个从议会中多数党的首领中产生的首相,来
直接管理国家。”这段文字表述的是
B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联邦制
D.民主共和制
3.1796年9月17日,他发表《告别词》,“我现在应当向大家
有所表示…就是我已下决心谢绝把我放在被选之列”,
主动放弃继续当选总统的权利,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
河。他是
A.杰斐逊
B.罗斯福
C.林肯
D.华盛顿
4.1803年,美国政府签署了从法国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
此举超过总统权限,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获得参众两院
批准后生效。这反映出美国的政治特点是
A
A.分权制衡
B.联邦体制
C.中央集权D.国会至上
梭伤感的浪漫小说,而是因为中产阶级已经上升到经济的
领导地位,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治权利。这表明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伏尔泰卓越的讽刺散文
B.卢梭伤感的浪漫小说
C.中产阶级渴望得到社会认可
D.经济地位与政治权利的不平衡
6.“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
迫是人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引文出自的文献是
(D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
D.《人权宣言》
7.拿破仑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的主要活动有(C)
①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②制定《拿破仑法典》
③处
死国王路易十六
④多次打败反法联盟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
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
是和大约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英法革
命所要解决的“如出一辙”的问题是
A
A.推翻本国封建君主专制
B.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C.为殖民扩张创造条件
D.摆脱外国殖民统治
9.历史伟人在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卓著的作用。华
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拿破仑是法国人民心目中的英
雄。他们作为历史上具有卓越贡献的历史伟人,其相同的
历史作用是
(C
A.使国家赢得了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