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在牛肚子里旅行》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10.《在牛肚子里旅行》课堂实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5 09:5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上10在牛肚子里旅行 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 理解反刍的科学知识
2. 掌握童话故事的创作技巧
3. 感悟友情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1. 发现科普知识转化为童话的方法
2. 尝试创作简单的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环节一:整体感知
1. 追溯故事源头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讲了什么知识呢?谁来猜一猜?
(学生思考)
生:好像讲了动物的事。
师:嗯,很接近了。还有谁想到了什么?
生:是不是和牛有关?
师:不错!这个故事确实和牛有关。它讲了一个特别的知识,叫做"反刍"。有谁听说过吗?
(学生摇头)
师:没关系,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生:我知道了反刍是牛把吃进去的草再吐出来重新咀嚼。
生:感觉很神奇,但是有点难懂。
师:说得好!反刍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科学知识。不过,如果只是这样讲解,可能会觉得有点枯燥。那么,我们的作者是怎么让这个知识变得更有趣呢?
2.认识故事人物
师:让我们来看看故事里都有谁。
生:有一只牛。
生:还有两只蟋蟀。
师:很好!这两只蟋蟀可有意思了。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学生思考)
生:它们有名字!
师:太棒了!它们的名字是什么?
生:一只叫青头,一只叫红头。
师:没错!在故事里,当动物有了名字,它们就不再是普通的动物了。它们变成了什么?
生:变成了主角!
师:说得太好了!它们成为了故事的主角,也就是我们说的人物。在童话故事里,一旦动物有了名字,我们就不用再说它们是拟人化的了,因为它们已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故事中的"人"。
3.了解故事事件
师:那么,故事中的主角们做了什么呢?
生:红头被牛吃掉了。
师:对,然后呢?
生:青头去救他的朋友红头。
师:非常好!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思考)
师:让老师来提示一下:青头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生:做了好事!
师:没错!青头去救他的朋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物做人事"。在故事中,动物主角们做的事情,就像人一样,有善良、勇敢的行为。这就是童话故事的魅力所在。
4.引导深入思考
师:现在,让我们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要用蟋蟀和牛来讲述这个故事,而不是直接告诉我们关于反刍的知识呢?
生:因为这样更有趣。
生:可以让我们更容易记住。
师:说得太好了!通过有趣的故事,我们不仅学到了反刍的知识,还感受到了友谊的力量。这就是童话故事的神奇之处!
5.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生:学到了反刍的知识。生:知道了童话故事中动物有名字就是主角。生:了解了友谊的重要性。师:太棒了!你们总结得非常好。
环节二:发现改编密码
1. 分角色朗读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分角色朗读这个有趣的故事。谁来当青头?谁来当红头?还有谁来当青牛呢?(学生自愿报名,分配角色)师:好,现在请大家用心朗读,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学生分角色朗读)师:读得真好!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故事和我们刚才看的科普知识有什么不同?
2. 密码一:用对话编故事
师:现在,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原来的科普知识和这个故事。你们发现了什么?(展示原科普知识和故事文本)生:科普知识变成了对话。生:青牛在跟蟋蟀们说话。师:没错!作者把原本可能很枯燥的科普知识变成了生动的对话。这是怎么做到的呢?生:让动物们说话。师:对!这就是作者的第一个秘密武器——用对话来编故事。通过青牛和蟋蟀们的对话,把反刍的知识介绍给我们,是不是感觉更有趣了?生:是的,感觉像在听动物们聊天。师:太棒了!如果你们以后想把一些知识变成有趣的故事,也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哦。
3. 密码二:用童心编故事
师:小朋友们,除了对话,你们还发现故事中有什么奇妙之处吗?
(学生思考)
生:牛皮那么厚,蟋蟀怎么能听得见呢?
师:哇,观察得真仔细!正常来说,牛皮确实很厚,蟋蟀应该听不见。但是在这个故事里,为什么作者让蟋蟀能听见呢?
生:因为要救朋友!
师:说得太好了!这就是童话故事的神奇之处。为了救朋友,即使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变得可能了。这就是我们说的"童心"。还有什么地方体现了童心呢?
生:蹭牛鼻子让牛打喷嚏,这个方法好搞笑。
师:对啊,这个救人的方法确实很有创意,也很有童趣。还有呢?
生:蟋蟀们居然有友情,像人一样。
师:说得太好了!在童话故事里,动物们也会有友情。这就是童话的魅力所在。
4. 总结改编密码
师: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作者是怎么把科普知识变成有趣的童话故事的?
生:用对话来讲知识。
生:加入了一些不合常理但很有趣的想象。
生:给动物加上了人的感情。
师:太棒了!你们总结得非常好。作者用了这些方法,把原本可能很枯燥的科普知识变成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就是童话的魅力!
5. 引导创作
师:现在,让我们来想一想,如果你们要把一个科普知识编成故事,会怎么做呢?
(学生思考并分享想法)
师:大家的想法都很棒!记住,编故事时要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密码":用对话来传递知识,加入一些有趣的想象,给角色赋予感情。这样,你们也能创作出精彩的童话故事!
环节三:编写童话
1. 回顾编写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把科普知识变成有趣的童话故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尝试创作自己的童话吧!首先,谁还记得编写童话的步骤?
生:提供科普知识。
生:设立有名字的角色。
生:写一些情节。
师:非常好!还有一点很重要,谁记得?
生:结尾要有正能量。
师:太棒了!你们都记得很清楚。现在,我们就按照这些步骤来创作我们自己的童话故事。
2. 共同编写童话
师:今天,我们要用这个科普知识来编故事:磁铁有北极N和南极S,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谁能解释一下这个知识?
(学生解释)
师:很好!现在我们来设立角色。谁有想法?
生:可以是两块小磁铁。
师:好主意!我们给它们起个名字吧。
生:叫小南和小北怎么样?
师:很有创意!那么,小南和小北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引导学生集体创作故事)
3. 示例故事
师:让我给大家讲一个示例故事,看看如何把这个科普知识变成有趣的童话。
小南和小北是两块活泼可爱的小磁铁。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妙力量的世界里,却不知道自己身上藏着神奇的秘密。
有一天,小南和小北决定去探险。他们来到了"磁力山"脚下,遇到了一位睿智的老磁铁爷爷。老爷爷告诉他们:"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两种神奇的力量,一种叫N,一种叫S。当你们用相同的力量面对时,会互相推开;用不同的力量面对时,会紧紧相拥。"
小南和小北觉得太神奇了,立刻开始尝试。果然,当他们都用N力量时,感觉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开了;当小南用N力量,小北用S力量时,他们又紧紧地黏在了一起。
正当他们玩得开心时,突然从山上滚下来一块巨大的铁球,朝着小北冲来。小南急中生智,立刻用与小北相同的力量,一下子把小北推开了,铁球从中间滚过,小北得救了。
小北感动地说:"小南,谢谢你救了我!你不仅是我最好的朋友,还是我最亲密的伙伴。我们的友谊就像磁力一样坚不可摧!"
从那以后,小南和小北学会了运用自己的神奇力量,在磁力世界里快乐地生活,并帮助其他小磁铁们认识自己的特殊能力。
4. 引导学生创作
师:听完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分享感受)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完善我们刚才创作的故事。记住,要把科普知识融入到故事中,让角色有趣生动,还要有正能量的结尾哦!(引导学生修改完善故事)
5. 学生展示
师:谁愿意来讲讲自己的故事?
(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
师:太棒了!你们的故事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记住,读了不写,学习只完成一半。以后遇到有趣的科普知识,也可以试着编成童话故事哦!
环节四:解读故事,感悟友情
1. 品词析句,感悟友情
师:让我们回到课文。大家还记得青头和红头是什么关系吗?生:好朋友。师:对,但不止如此。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生:非常要好的朋友。师:没错!那么,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感情很深呢?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相关描述)
2. 圈画梳理,画旅行路线
师:红头的旅行真是惊险啊!你们能在文中找出红头在牛肚子里停留过的位置吗?(学生依次说出:牛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出来)师:很好!现在,谁来把红头的旅行路线画在黑板上?(一名学生上台画路线图)
3. 评价前置,试讲故事
师:有了这个路线图,我们来试着讲讲这个故事吧!记住,要说清楚红头在牛肚子里的路线,还要用上表现青牛心情变化和青头动作的词语,让故事更生动。谁来试试?
(学生尝试讲述故事)
师:讲得真好!大家觉得还可以怎么改进?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引导)
课堂总结
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可真是个奇迹啊!你想对青头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嘴
红头:紫张、害怕、悲哀、绝望、感激
青头:着急、勇敢、安慰、鼓励、机智、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