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归去来兮辞(并序)》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4 14:0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请利用课文《归去来兮辞》相关内容补出下联 ,注意对联的基本要求,宽对即可。
示例:
上联:引壶觞,眄庭柯,涉园成趣;
下联:携稚子,倚南窗,观日融情。
(1)上联:僮仆稚子,亲戚农人,此中有人伦乐;下联:
(2)上联:小径松菊,一杯清酒名可越;下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常言说“作文如做人”,是说写文章体现人的修养,要有认真的态度,不能自欺欺人“修辞立其诚”,从写作要求看,是指语言表达既要有文采, ① ,说真话,抒真情。有真诚的态度和情感,文章的技巧文采才有价值。
作文是富有灵性的思维活动,最能体现人的情感与个性。人们热爱经典作品,( )希望获得启示,( )希望通过阅读发现并孕育美好情感,( )成为健全的人。李密《陈情表》陈说的窘迫境况,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刻骨铭心的亲情、爱情记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等,无不是真情实录,历经千百年, ② 。
写作的“真”与“诚”,意味着坦诚地吐露自己的心声,真实地记述自己的所思所感。( )思考还不够深入,情感还不免稚嫩,( )作为自我心灵的记录,一字一句都有着独特的价值。( )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能获得成长,写作也才能逐步成熟起来。
写作的“真”与“诚”,需要端正对写作的态度。古人曾言,好文章应当是“寓目写心,因事而作”(梁萧纲《答张绩谢示集书》),也就是以记叙真实的经历和抒发真实的感受为目的。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做”文章,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当然,抒发真情,说真话,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在不同情境下, ③ ,有时需要含蓄委婉。“说真话,抒真情”,主要讲的是情感和态度,至于文学意义上的合理虚构,体现的是“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也是一种真实,和胡编滥造绝非一回事。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既 又 从而 即使 但 也
B.不仅 也 从而 即使 但 也
C.不仅 也 因而 虽然 但 由于
D.既 又 因而 虽然 但 由于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做”文章,作者和读者对于此而言,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B.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做”文章,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C.以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做”文章,作者和读者对于此而言,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D.以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做”文章,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古文,完成小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注】四方之事,指陶渊明接受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任命出使的事。
5.文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亲故多劝余为长吏(剩余) B.求之靡途(倒下)
C.违己交病(痛苦) D.仲秋至冬(农历九月)
6.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好酒贪杯,贪图公田的粮食酿酒,才决定出去做官。
B.作者将诗歌题目命名为“归去来兮”,说明他还想回去当官。
C.陶渊明自以为是个大才,却只被委任做了个小官,所以他非常不满。
D.因为有愧于平生志愿,陶渊明在官位上烦恼愤懑,以致自免去职。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
B.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C.陶渊明的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山居秋暝》《归去来兮辞》等。
D.近体诗包括:七律、五律、七绝、五绝。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七律、五律的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必须对仗。
8.翻译下列句子。
(1)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2)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做,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易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愉快。
B.景翳翳以将入 景:景色。
C.乃瞻衡宇 瞻:看见。
D.审容膝之易安 审:明白,知道。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B.乃瞻衡宇 乃设九宾礼于廷
C.策扶老以流憩 云无心以出岫
D.门虽设而常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1.下列表述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寄身于天地之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应该顺应自己的心意来决定行止,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愿,整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B.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是既不愿到处奔走以求荣华富贵,也不期望到皇帝的故乡游玩。
C.作者的人生态度是顺随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地享尽其余生。
D.最后一段文字虽不免消极,但确是发自内心的,包含着从庸俗险恶的官场脱身引退后的痛苦反省与体验。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一)阅读《归去来兮辞 并序》选段,回答文后各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1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生所资 生生:维持生活。
B.脱然有怀 脱然:轻快的样子。
C.何则?质性自然 质性:本性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寻找。
14.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耕植不足以自给 ②诸侯以惠爱为德 ③家叔以余贫苦 ④足以为酒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C.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D.①②③④全不同。
15.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
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缘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C.陶辞官归去最根本的原因应是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D.其妹新亡,前去奔丧是陶源明辞官的原因之一。
三、文言小题
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既自以心为形役 役:役使
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棹:长桨
C.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愉快
D.景翳翳以将入 景:日光
17.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与例句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既自以心为形役
A.农人告余以春及 B.遂见用于小邑
C.问征夫以前路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门虽设而常关 ②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B.①登东皋以舒啸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②悟已往之不谏
D.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1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载……载:一边……一边
B.请息交以绝游 绝:断绝
C.审容膝之易安 审:仔细
D.曷不委心任去留 委:随从、顺从
20.下列对加线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恨晨光之熹微(光线微弱) 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往,到)
B.云无心以出岫(云彩) 胡为乎惶惶欲何之(急急忙忙,心神不安的样子)
C.复驾言兮焉求(语助词,无意义) 聊乘化以归尽(无聊,无所寄托)
D.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皇帝的故乡) 时矫首以遐观(远)
2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幼稚盈室 俯察品类之盛
B.知来者之可追 或取诸怀抱
C.悦亲戚之情话 所以游目骋怀
D.乐夫天命复奚疑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2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悟已往之不谏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请息交以绝游
C.或因寄所托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D.录其所述 实迷途其未远
23.对下列各句中重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载:一边。 B.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盈:满溢。
C.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命:安排。 D.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期:约定。
2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谏:劝谏
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就:接近
C.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眄:随便看
D.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策:拄着
四、名篇名句默写
2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描写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的句子是“ , 。”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 。”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 , ”表达诗人愿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卒章显志点出“乐天安命”的思想。
参考答案:
1.(1)松菊倦鸟,巾车孤舟,其间寄田园情
(2)流云丘壑,数点倦鸟心亦舒。
2.B 3.D 4.①更应当求“真” ②人们仍然能感受到作者的真诚 ③有时可以直抒胸臆
5.C 6.D 7.C 8.(1)正巧遇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
(2)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9.B 10.D 11.B 12.(1)云气自然而然地冒出山头,鸟飞累了也知道回到巢中。
(2)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13.D 14.C 15.A
16.B
17.B
18.A
19.C
20.A
21.D
22.A
23.D
24.A
25. 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 富贵非吾愿 帝乡不可期 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