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课件(共5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课件(共5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5 11:2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到《楚辞》,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派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里,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的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古老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
《国家》
一玉口中国 一瓦顶成家
都说国很大 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 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 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
……
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解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增进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情感。
知人论世
舒婷,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当代女诗人,20世纪80年代“朦胧诗”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1969年下乡插队,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
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她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
朦胧诗
朦胧诗,曾盛行于“文革”之后,是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
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强调内在的思维,追求象征和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
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诗坛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朦胧诗。
朦胧诗带有鲜明的“异类”色彩和新的美学原则,在诗歌的内涵上追求自我价值,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往往具有批判意识和忧患意识,表现出冷色调。朦胧诗注重主题的创造和个人内心感情的抒发,表现自我意识的闪念和幻觉。朦胧诗的意象往往带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意识。
写作背景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来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据说成诗却早在1976年4月。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与信念。
背 景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1967年至1970年,由于"左"的错误路线的影响,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及其在各地的代理人的挑动和社会上一些坏人煽动、破坏,发生了一场全国范围的、人民内部的"内战"--武斗。各地相互对立的两大派群众造反组织,为争当"左派"、"核心"、争夺领导权,不惜兵戎相见。在"文攻武卫"的口号掩饰下,组织大批武斗队伍,强夺、哄抢人民解放军和民兵的武器,进行大规模武斗,演成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大历史悲剧。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图为首都百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欢庆胜利。
解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诗题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反复强调“祖国”,点明了诗人歌咏的对象——祖国;
并且采用呼告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挚的感情,表明了诗歌的主旨——热爱祖国。
生字词
隧洞( ) 蜗行( ) 淤滩( )
驳船( ) 簇新( ) 笑涡( )
喷薄( ) 伤痕累累( )
suì





pēn bó
lěi
干瘪( ) 胚芽( ) 迷惘( )
绯红( ) 纤绳( )
疲惫( ) 熏黑( )
淤滩( ) 纤绳( )
biě
pēi
wǎng
fēi
qiàn
bèi
xūn

qiàn
喷薄:气势壮盛,喷涌而起的样子。
干瘪:干而收缩,不丰满;(文辞等)内容贫乏,
枯燥无味。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节奏与重音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感情:深沉 悲痛
语气:舒缓 低沉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感情:悲哀 向往
语气:舒缓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感情:欢欣 鼓舞
语气:热烈 高昂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感情:豪壮 激动
语气:激越 稍快
整体感知
初读诗歌,思考下面的问题:
一、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每一节诗的内容和体会“我”的情感。
苦难的历史
痛苦的希望
崭新的祖国
奉献的誓言
深沉悲痛——悲哀向往——欢欣鼓舞——豪壮激动
品味探究
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意:诗人的思想感情。
象:客观景物。
意象:就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
诗歌鉴赏
朗读第一节思考问题: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在你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朗读第一诗节,思考: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结合修饰语分析这些意象的作用。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在你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乡村
厂矿
中国的____窘迫艰难
农业
中国的____艰难沉重
工业
___空洞贫乏
收获
困境
中国的_____缓慢前进
局面
这些意象之间有什么联系?
都表现了祖国——中国的特点,概括出中国处于贫穷和落后、灾难深重的状态。
感情基调:深沉而悲痛。
水车
矿灯
稻穗
路基
驳船
意象

摸索
前进
修饰语
破旧的
熏黑的
干瘪的
失修的
淤滩上的
这一组意象:比喻祖国承受的巨大灾难和面前的严重困难。
苦难深重
贫穷落后
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
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深沉而悲痛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对上节诗的总结,承接上文,概括了上节诗中五个意象的象征意义。
希望
朗读第二节,思考:
本节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
说一说:“‘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飞天”是宗教传说中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象征着吉祥、美好和希望。“像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又未落地面。比喻,人民千百年来未能实现的美好希望。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如何理解“神话的蛛网”呢?
思想上的束缚


本节感情有什么变化?
由悲哀愁苦变为欣喜亢奋。与上节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人创造了哪些意象来表达这种感情?这些意象有些什么共同特点?
一切都充满生机和活力。
朗读第三节,思考:
理想
胚芽
笑涡
起跑线
黎明
意象
修饰语
簇新的
古莲的
挂着眼泪的
新刷出的雪白的
绯红的
摆脱束缚
蒸蒸日上
充满生机
令人欢欣鼓舞
这一组意象:比喻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说一说:祖国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背景分析)
刚刚经历过苦难的中国,从迷梦中苏醒,从苦难中奋起。四个现代化在逐步展开,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希望和理想在逐步实现。
第三节诗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是全诗情感的转折点。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微小的我是祖国的一部分
诗人把自己完全融入祖国和人民之中。
热爱

奉献
朗读第四节,思考:
祖国
是诗人,更是广大人民。
这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再次强调了我与祖国的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小我”与“大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本节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
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诗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强烈的
感恩之情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报答之情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迷惘”“深思”“沸腾”这些词语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这些词语反映了谁的情感历程?
不能调换。因为这是根据祖国的历史进程中人们的思想变化来排列的。“迷惘”是年轻一代对十年浩劫的苦闷,“深思”是为祖国担忧,但是看到现在历史的转机,于是变得“沸腾”。
这不仅仅是青年一代的情感历程,更是对中华民族心灵历程的高度概括。
一、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这个“我”代表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
“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小我”与“大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分析四组意象的跳跃性,概括诗人的情感脉络。
破旧的老水车
熏黑的矿灯
干瘪的稻穗
失修的路基
淤滩上的驳船
深沉而悲痛
痛苦而有希望
欣喜、鼓舞
自我的奉献
贫困
悲哀
痛苦的希望
未落地的花朵
簇新的理想
古莲的胚芽
挂着眼泪的笑涡
雪白的起跑线
绯红的黎明
十亿分之一
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热爱祖国 献身祖国
“我”
过去的落后
现在的痛苦
未来的希望
自我的奉献
低沉
舒缓
高昂
激越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情感变化。
三、品味诗句含义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历史之久
农业生产方式的原始、落后
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运转
诗人用这一意象,概括出祖国即使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也依然顽强支撑着运转的特点。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象征祖国刚刚从个人崇拜、盲目冒进的时代中艰难地挣脱出来。
焕然一新的生活即将开始,这一切值得期待,让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
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黎明”的来临,意味着漫漫长夜即将走到尽头,曙光已在涌动。
象征着祖国已经迎来转折,其势不可挡,未来充满希望,美好的生活即将到来。
四、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祖国啊”在诗中出现了几次?这是什么写作手法?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
诗中四句“祖国啊”采取的是重复的写作手法,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
第一节,回溯了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第一个“祖国啊” 是“我” 面对祖国长期以来贫困和落后而发出的痛苦的呼喊。抒发了诗人对长期贫困、落后的祖国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
第一处
第二节,写出了人民长期企盼的渺茫。 第二个“祖国啊” 反映了祖国儿女热切盼望国家繁荣富强,然而热切的希望却可望而不可即,期望、失望、伤心、委屈、感激和痛苦全融入了这声呼唤之中。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
第二处
第三节,连用一组意象,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第三个“祖国啊”写出了诗人看到祖国黎明到来时的欣喜之情。为祖国的觉醒振兴而发出欣喜的呼喊。这是诗人对新生、充满希望的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
第三处
第四节,再次强调“我”与祖国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第四个“祖国啊”表现了诗人愿把一切奉献给祖国,只要祖国繁荣富强,不惜粉身碎骨的赤子之情,表现出诗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这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的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
第四处
四、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
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
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
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
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
结构梳理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苦难的历史
痛苦的希望
崭新的祖国
奉献的誓言
深沉悲痛
悲哀向往
欢欣鼓舞
豪壮激动
热爱祖国
献身中华
文章主旨
全诗采用第一人称,以我向你(祖国)倾诉的方式,将个体的我融入祖国这一大形象里,并让我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责任,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拓展延伸
关于爱国的名句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
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上曲》
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
学后感悟
感悟一: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与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我们应该跟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们应该刻苦努力、发奋学习,承担起振兴伟大祖国的历史使命。
感悟二:贫穷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老年人如果躺在功劳簿上,对过去的成绩沾沾自喜,就永远不会有所突破,有所创造;年轻人面对困难时,如果畏首畏尾,就不会有什么成就。我们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国家。
巩固练习
A.这首诗的第1、2节是写过去,“我”应当是指旧中国。
B.第3节是写未来,这一节的内容实际上是对祖国新面貌的展望。
C.这首诗全诗都用现在式,给读者浑然一新的感觉,又给人以强烈的现实感。
D.诗的前两节是铺垫,至第3节进入高潮,第4节全诗在高潮声中结束。
D
【解析】诗歌第4节是全诗的高潮,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祖国深沉而热烈的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阅读诗歌第4节,回答问题。
(1)“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运用了什么手法 有什么作用?
对比。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2)如何理解“迷惘”一词
“迷惘”是对年轻一代面对当时祖国的状况而陷入了深深苦闷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3)本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3节有何异同
本节诗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一节,但在程度上有所加强,达到了高潮。诗人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和“自由”,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随之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