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铁制农具、牛耕
生产力的发展
出现
推广
社会
急剧变化
思想上:
军事上:
政治上:
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
变法改革(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社会性质变化趋势: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
政治体制发展趋势:由分封制走向中央集权制
社会发展趋势:民族交融,逐渐走向统一
【温故而知新】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
第7课 百家争鸣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重难点:
知道春秋思想家孔子、老子的思想;
了解战国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提示:子”是先秦时期的一种尊称。春秋前期,一般称卿、大夫为“子”。春秋后期,由于学者著书立说和讲学之风兴起,来尊称著名的学者和老师。
一、春秋时期的思想家
【自主学习】阅读书P39-40,为老子和孔子制作人物介绍卡。
时期:
国别:
学派:
地位:
著作:
时期:
国别:
学派:
地位:
相关著作:
春秋后期
楚国
道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
春秋后期
鲁国
儒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
老 子
孔 子
弟子整理
一、春秋时期的思想家
(一)老子:思想主张
结合材料,分析老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①核心思想:“道”,即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人们应顺应事物内在规律。
②哲学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④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道德经》第七八章
③处世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一、春秋时期的思想家
(二)孔子:思想主张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为政》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子贡问“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 ——《论语.雍也》
结合材料,分析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①核心思想:“仁”
a.提出“仁者爱人”;
b.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②政治主张:
a.反对苛政,提出“为政以德”;
b.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按西周的制度和文化来重建社会政治秩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③教育主张:
a.创办私学
有教无类
b.总结教育规律,提出教学原则和方法。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
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
一、春秋时期的思想家
(二)孔子:影响
编定《春秋》
①整理古籍
②言论记录
弟子整理《论语》
文化成就
影响
①其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对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②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
四书:《孟子》、《中庸》、《大学》、《论语》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含义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当时的思想繁荣的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何为百家?
“百家”为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墨、道、法、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各家学派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因在思想上、政治上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辩论,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何为争鸣?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二)出现原因
铁犁牛耕
效率提高
井田制瓦解
确立土地私有
从奴隶社会
向封建社会过渡
奴隶主贵族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经济之变
政治
之变
文化
之变
社会
转型
③根本原因:铁器牛耕的进一步推广,生产力大发展,社会出现大变革。
①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②“学在官府”格局被打破,私学勃兴,诸子百家纷纷涌现,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三)思想主张
学派 人物 时期 思想主张 著作
儒家 ①实行“ ”; ②提出“ ”的思想; ③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强调“仁者无敌”。
主张实行 ,提倡礼法并用,明确 。
墨家 ①“ ”、“ ”; ②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③提倡 。
道家 ①治国要 ; ②人生应该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法家 ①以 治国;②建立 统治。
兵家 孟子
《孟子》
荀子
《荀子》
墨子
《墨子》
庄子
《庄子》
韩非
吴起、孙膑
《韩非子》
仁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礼治
尊卑等级
兼爱
非攻
节俭
顺应自然和民心
法
中央集权专制
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孙武,他的《孙子兵法》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战国
战国
战国
战国
战国
战国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四)影响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代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①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②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据材料分析,百家争鸣有何影响?
【拓展提升】诸子百家——关于治理国家
庄子(道家)——
孟子(儒家)——
韩非(法家)——
倡导“顺应自然”
倡导“仁政”
主张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中华文化中包含了人类共同遵循的一些普遍性价值,一些生存的智慧,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 ——习近平
我们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启示)
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课堂小结
道家:老子和《道德经》
①思想核心:“道”
②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③在处世上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④在政治上“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
儒家:孔子和儒家学说
①思想核心:“仁”
②在政治上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为政以德,反对苛政
③在教育上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教学原则和方法
百家争鸣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同尚贤、节俭节用
儒家: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反对非正义战争
荀子:实行礼治,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
道家:庄子:顺应民心和自然,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
法家:韩非:依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兵家: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