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温故知新
1.___________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2.__________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3.__________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小月29,闰年增加一个月
4.__________测定出二十四节气。
5.______________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____________________诊断法,为中医沿用。
6. 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经验,多种治疗方法,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7.甲骨文造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_开始。
9.青铜器中最精美的是_________,最重的是_________,铭文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最早出现“中国”的是_________。
10.三星堆遗址的代表文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
《春秋》
商朝
战国
战国 扁鹊
战国 《黄帝内经》
望、闻、问、切
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指事字
商朝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毛公鼎
何尊
金杖、青铜树、青铜面具和青铜人像
《诗经》和“楚辞”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统一:是指疆域统一,整个国家有一个中央政府统辖;
多民族国家:国家内部的居民,由不同民族组成;
封建社会:以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剥削农民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历史上的第二个阶级社会。其基本对立的阶级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秦
统一中国
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
公元前221年
陈胜、吴广
起义
公元前209年
秦朝
灭亡
公元前207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202年
张骞第一次
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
东汉
建立
公元
25年
黄巾军起义
公元
184年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古风》李白
秦是如何统一中国的?采取了哪些巩固的措施?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历史
秦灭六国——背景
材料一:农民是统一最热诚的支持者,因为封建割据以及由此引起的纷争混战,给农民带来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和负担。工商业者也渴望统一……地主阶级更要求统一……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四:“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课文相关史事
材料五: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梁启超《战国载记》
任务一:材料研读:研读材料,阅读课本P54,结合所学,了解秦灭六国的历史背景。
各国之间的战争影响社会稳定,广大民企盼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生活
秦国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远交近攻)
商鞅变法是秦国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的实力。
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励精图治。
统一是历史大趋势
远交近攻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首屈一指的强国,除了商鞅变法,也与其实施“远交近攻”等战略方针有关。“远交近攻”就是把秦国的战略进攻重点指向距离较近的韩、赵、魏等国,暂时稳住距离较远的燕、齐等国,所谓“得寸则王之寸,得尺则王之尺”。远交近攻的实施,巩固了秦国对新占领土地的控制,加快了统一天下的步伐。
知识拓展P40
秦始皇
(前259—前210)
姓 名:
职 位:
登 基:
理 政:
统 一:
评 价:
嬴政(在位37年)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并除掉权臣吕不韦,亲理朝政。
22岁时加冕,平定了嫪毐的叛乱
39岁时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
去 世:
50岁出巡时驾崩。秦始皇陵
明李贽《藏书》赞其“千古一帝”
秦灭六国——过程和意义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8年灭赵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任务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4,完成下列问题。
1.灭六国的顺序。
2.王朝三要素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3.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
咸阳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
思考探究
假如你是秦王嬴政,你还会继续实行分封制吗?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需要加强什么权力?
需要加强什么权力?
中央
地方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
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
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中央集权:
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概念解析
概念解析
概念解析
秦朝建立的
中央集权制度,
实质是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
春秋战国的动荡局面会给秦哪些启示?如何解决?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任务一:学习探究:研读材料,阅读课本P55,概括皇帝制度的特点。
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权至上
总揽全国一切军财政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制度、地方制度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最高统治者
九卿
(分管财政、宫廷等事务)
军事
行政
监察
中央政府
王绾:分封制VS李斯:郡县制
郡(守)
县(令或长)
废分封
设郡县
三公九卿制
地方政府
郡县制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制度、地方制度
任务二:问题探究:阅读课本P56,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郡县制的特点
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2.对比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
垂直管理
相同
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不同
分封制
世袭产生
贵族
地方分权
郡县制
皇帝任免
官僚
中央集权
3.结合所学,谈谈郡县制的意义。
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利,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制度、地方制度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最高统治者
九卿
(分管财政、宫廷等事务)
军事
行政
监察
中央政府
郡(守)
县(令或长)
废分封
设郡县
三公九卿制
地方政府
郡县制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意义: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
巩固统一的措施
1.我来到一家粮食店,想要购买粮食。在交涉中,我发现
店主原先是燕国人,方言沟通不畅。于是我灵机一动,将我要买的东西写了下来,用文字表述,但店主却表示看不懂。在一番手舞足蹈的沟通下,我们才终于明白彼此的意思。
2.掂量着手里的东西,我严重怀疑店主缺斤少两,在一番争执之下,店主拿出他的铜量和铜权,竟然比我常见的要小许多。可附近的店铺几乎都是如此。
3.与店主争执不下,我只好认栽付钱,但店主却表示他不收圆形方孔半两钱,只接受刀币。无奈,我能空手而归。
4.买点粮食就耗费了一天时间,为了尽快赶回家中,我选择乘坐马车。但是道路颠簸,宽窄不一,行驶缓慢且困难。
5.马车行至中途,又突遇匈奴抢劫,将我财物全部抢走,还揍了我一顿……
一个秦人的烦恼……
任务三:情景破题:该秦人的烦恼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问题,请你作为秦朝大臣,为破解这些问题建言献策。
(要求:班内同学分为5个小组,各负责一个自然段的问题,阅读课本P56-58,找出解决措施,思考措施的意义。)
巩固统一的措施
1.…… 将我要买的东西写了下来,用文字表述,但店主却表示看不懂。
小篆
意义: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2.…… 店主拿出他的铜量和铜权,竟然比我常见的要小许多。
度——长度。秦一尺约今23.1cm
量——容积。秦一升约今202ml
衡——重量。秦一斤约今250g
铜权
铜量
意义:促进了经济发展。
统一文字
统一度量衡
巩固统一的措施
3. 店主却表示他不收圆形方孔半两钱,只接受刀币。
秦
赵
韩
楚
燕
齐
魏
圆形方孔半两钱
意义: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思考:从秦朝开始,圆形方孔这一货币形制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圆形方孔钱是我国古代货币的基本形制。说一说:相比其他货币,圆形方孔钱有什么优势?
“天圆地方”哲学观念,是中华文化的特有符号;
实用价值:方孔便于打磨,圆形便于携带,方便了钱币的制造、流通和携带,“盘缠”一词也由此而来。
统一货币
4.…… 道路颠簸,宽窄不一,行驶缓慢且困难。
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车轨和道路宽度
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开凿灵渠
意义: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促进了水陆交通的发展。
5.马车行至中途,又突遇匈奴抢劫,将我财物全部抢走,还揍了我一顿……
巩固统一的措施
南海郡
桂林郡
临洮
辽东
象郡
象郡
蒙恬
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桂林、南海、象等郡
北击匈奴修长城
南征百越设郡县
意义:秦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和经营,使其管辖的范围大为拓展。
巩固统一的措施
读图学史:
1.观察秦朝疆域的范围,说说其都城所在和疆域四至。
长城
陇西
南海
东海
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陕西西安临潼东边的骊山北麓,有一座巨大的陵冢,这就是秦始皇陵。据史书记载,骊山陵墓里面修建了恢宏的地下宫殿,藏有无数奇珍异宝。1974年,在陵墓东侧1500米处发现了巨大的陪葬坑,里面有众多的兵马俑。三座大型兵马俑葬坑里,埋葬着约8000件陶制武士俑,还有上万件兵器及100余辆木制战车。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是20世纪我国最重大的考古成就之一。
知识拓展
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
统一中国
前221年
秦巩固统一措施
秦朝疆域
创立大
一统的
中央集
权制度
统
一
文
字
统一
度量衡
车同轨
修驰道
南开灵渠
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
东至东海
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
南达南海
(政治上)
(文化上)
(经济上)
(军事上)
课堂小结
随堂检测
1.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所描写的历史事件位于哪一阶段( )
2.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天下初定,又复立国(分封诸侯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此,秦朝 ( )
A.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B.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C.对有功者授予爵位
D.大兴土木修筑宫殿
公元前300年
公元前200年
公元前100年
100年
200年
300年
A
B
C
D
A
A
3. 下图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或长)
皇帝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A. 层层分封,权位世袭
B. 中央集权,皇权至上
C.地方制度,中央任命
D.民主推选,选贤举能
B
4.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修建从咸阳直通北方九原的军事通道。据估计,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此举 ( )
A. 加强了对官吏的监督管理
B. 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加强了中央对北疆的控制
D.解除了匈奴对边境的威胁
5.史料记载: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一两为二十四铢)。近年来各地出土的“半两”钱数量多且形制、重量、厚度基本一致。据此可知( )
A. 秦始皇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B. “半两”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府铸币
C.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制度 D.“半两”钱作为秦朝法定货币在全国流通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