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7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0-14 14:0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7 届高一上期第一月考物理试卷 C.刹车后 2s末的速度为 12m/s
D.刹车后 5s内的位移为 25m
4.两辆汽车 A、B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的平方(v2)随位移(x)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75 分钟
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一、单选题(每题 4分,共 24 分)
A.汽车 A的初速度大小为 6m/s
1.下列关于四种运动模型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B.汽车 A、B在 x=6m处的速度大小为2 3m/s
C.汽车 B的加速度大小为 2m/s2
D.汽车 A经过 3s速度减为零
x 1
5.小翔同学用软件绘制了小车直线运动过程的 2 图像(如图所示),x为位移,t为运动时间,t t
他写了以下结论,请你帮他判定合理的是( )
A.对甲图,若三个物体从 A点到 B点的运动时间相等,则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相等
A.小车的初速度大小为 20m/s
B.对乙图,小车通过光电门测出的速度实际是平均速度
B.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20m/s2
C.对丙图,玉兔二号在月球上留下的轨迹长度是其位移大小
C.小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对丁图,若知道变色龙舌头伸的长度和时间,可求出加速度大小
D.小车在前 3秒的位移大小是 20m
2.如图所示,小明用遥控器控制万向扭变小汽车在客厅地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
6.北京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第一个既承办夏季奥运会,又承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如图所示为冬奥
是( )
会项目冰壶比赛中,一冰壶以速度 v垂直进入三个完全相同的矩形区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刚要
A.从位置 A B和C D,两过程位移相同
离开第三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和依次穿过每个
B.从位置 A B和B C,两过程平均速度相同
矩形区域所需时间之比分别是( )
C.研究扭变小汽车轮子的万向转动情况,小汽车可视为质点
D.研究扭变小汽车的运动轨迹和周期可将小汽车视为质点 A. v1 : v2 : v3 3 : 2 :1
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成为智能科技的焦点。某品牌无人驾驶汽车进行 B. v1 :v2 :v3 9 : 4 :1
刹车性能测试,得到汽车在平直路面上紧急刹车(车轮抱死)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
C. t1 : t2 : t3 1: 2 : 3
x 24t 3t 2(x的单位是 m,t的单位是 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汽车刹车的初速度为 24m/s D. t1 : t2 : t3 ( 3 2) : ( 2 1) :1
B.该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为 6m/s2
第 1页 共 6页 ◎ 第 2页 共 6页
{#{QQABIKQQaaEogxgggCgQAgIIJAbAAAChYC4UqwUVwIUCsECEQiQkAsICEAgAJUYgMOgQBQACIILAOIAACZRCFSAZBFCIFAK=A}#=}#}
二、多选题(每题 5分,共 25 分)
7.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 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 30m处有一辆大
卡车以 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所示,a、b分 v
A.子弹刚射出木块 A时的速度大小为 0
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 v t图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
B.木块 A、B、C的长度之比为 3∶2∶1
A.刹车失灵前与失灵后,小汽车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4:1
C.子弹在木块 A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在木块 C中运动的平均速度的 5倍
B.在 t 5s时两车发生追尾事故
2v
C.在 t 3s时两车发生追尾事故 D.若子弹射入木块 A的初速度变为
0 ,则子弹将停留在木块 A中
3
D.若紧急刹车时两车相距 40m,则不会发生追尾事故且两车最 11.ETC是高速公路上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简称。如图所示,某汽车以 v0 72km/h的速度在道路
近时相距 5m
上行驶,要过收费站时,如果汽车走人工收费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处停下,经 30s缴费后,
8.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 a车和 b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的直线 a和曲线 b,已知 b车的
再匀加速至 v0 匀速行驶;如果汽车走 ETC通道,需要在中心线前方 12m处匀减速至 4m/s后匀速行
加速度恒定且等于 2m/s2,当 t=3s时,直线 a和曲线 b刚好相切,则( )
驶到中心线,再匀加速至 v0 匀速行驶。设汽车减速和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2,车辆可看作
A.a车做匀速运动且其速度为 2m/s
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t=0时,a车和 b车的距离为 9m
C.t=1s时,b车的速度为 10m/s
D.b车的初速度大小为 6m/s
9.宇航员的训练、竞技体育的指导、汽车的设计等多种工作都用到急动度的概念。加速度对时间
的变化率称为急动度,其方向与加速度的变化方向相同。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
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走 ETC通道,从开始减速到车速恢复 v0 过程的位移为 396m
A. t 1s时急动度是 0.5m/s3 80B.走 ETC通道,从开始减速到车速恢复 v0 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7
B. t 3s时的急动度和 t 5s时的急动度等大反向
C.走 ETC通道比走人工通道节省 35s
C.2~4s内质点做减速运动
D.过收费站前有两辆汽车均以 72km/h 的速度并排行驶,按题中运动规律分别走 ETC 和人工通
D.0~6s内质点速度方向不变
道,车速均恢复到 72km/h时两车沿运动方向相距 696m
10.木块 A、B、C并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子弹以速度 v0 射入木块 A,子弹在木块 A、
B、C中运动的时间相等,子弹在木块中运动时加速度恒定,子弹刚好射出木块 C,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第 3页 共 6页 ◎ 第 4页 共 6页
{#{QQABKIQQaaEogxgggCgQAgIIJAbAAAChYC4UqwUVwIUCsECEQiQkAsICEAgAJUYgMOgQBQACIILAOIAACZRCFSAZBFCIFAK=A}#=}#}
三、实验题(共 12 分)
12.(1)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
电源频率为 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 (直流电,交流电),
15.某校一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火箭,设火箭从地面发射后,始终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运动。
它们是每隔 s打一个点。
火箭点火后可认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 4s到达离地面 40m高处时燃料恰好用完,接着做竖直
(2)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
上抛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取 g 10m / s2,求:
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填选
(1)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
项代号)
(2)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A.电压合适的 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3)火箭从发射到残骸落回地面过程的总时间(计算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3)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1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大
16.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30m/s,相距100m。
小,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为 50Hz,请回答:
t 0时甲车遇紧急情况,之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以初速
(1)已知纸带上记录的点为打点计时器打的点,
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求:
则在打C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 m/s,
(1)两车在0 9s内的最近距离;
所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
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若要保证 t 12s时乙车在甲车后109m,图乙中 a0的值。
(3)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 9.8m/s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差异的一个原
因 。
四、解答题(共 39 分,10 分+14 分+15 分)
14.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 72km/h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前方道路出现状况,驾驶员立即刹车,
刹车后 2s内的位移大小为 30m。求:
(1)汽车刹车后 2s末的速度;
(2)汽车刹车后 5s内的位移。
第 5页 共 6页 ◎ 第 6页 共 6页
{#{QQABIKQQaaEogxgggCgQAgIIJAbAAAChYC4UqwUVwIUCsECEQiQkAsICEAgAJUYgMOgQBQACIILAOIAACZRCFSAZBFCIFAK=A}#=}#}
{#{QQABIKQQaaEogxgggCgQAgIIJAbAAAChYC4UqwUVwIUCsECEQiQkAsICEAgAJUYgMOgQBQACIILAOIAACZRCFSAZBFCIFAK=A}#=}#}
答案第 1页,共 1页
{#{QQABIKQQaaEogxgggCgQAgIIJAbAAAChYC4UqwUVwIUCsECEQiQkAsICEAgAJUYgMOgQBQACIILAOIAACZRCFSAZBFCIFAK=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