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的科技与文化
1. 能通过研读《齐民要术》引文、祖冲之《相关史事》掌握魏晋南北朝科技发展(史料实证)。
2 . 能通过赏析《锺繇楷书〈宣示表〉》,王羲之《兰亭集序》及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第20 窟中的主佛》《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诗歌代表作,了解这一时期重大成就。(史料实证)。
3. 能通过阅读史料,思考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思考与该时代特征的内在联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4. 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家国情怀)。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宗白华《美学散步》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精神上是怎样的局面呢?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北魏
宋 齐 梁 陈
东汉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东晋
北朝
南朝
前秦
挑战!文化传承人
农学馆
数学馆
书法馆
绘画馆
雕塑馆
地理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请同学们参观魏晋南北朝博物馆,完成打卡即可获得“文化传承人”称号。
农学馆: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想成为文化传承人,先过我贾思勰这关!你们可了解我?
贾思勰
通关任务:完成贾思勰的个人简历
简历
贾思勰
年代:
职业:
成就:
北魏(北朝)
郡守
农学家
编著《齐民要术》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为什么要编纂?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
《齐民要术》作者是曾任北魏高阳太守的贾思勰。
这部书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己达到很高水平。
齐民: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
要术: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齐民要术》目录:
卷一:耕田、收种、种谷各1篇。
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瓠、芋等13篇。
卷三:种葵、蔓菁等12篇。
卷四:园篱、栽树各1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
卷五:栽桑养蚕1篇,榆、白杨、竹以及染料作物10篇、伐木1篇。
卷六:畜、禽及养鱼6篇。
卷七:货殖、涂瓮各1篇、酿酒4篇。
卷八、九:酿造酱、醋,乳酪、储存22篇,煮胶、制墨各1篇。
卷十:非北方物产者1篇,记热带、亚热带植物100余种,野生可食植物60余种。
《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对后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惰,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齐民要术》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贾思勰强调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的道理
该书约于唐末时传入日本,至今日本还藏有北宋最早刊印的残本。英国学者达尔文称其为“一部中国古代百科全书”。1945年以来,经国内外学者的译介,《要术》在国际上得到进一步传播。在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对《齐民要术》的研究也很流行,并称之为“贾学”。
贾思勰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农业科学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由于《齐民要术》的引用,保存了北魏以前的重要农业科学技术资料。《齐民要术》实际征引的古书和当时著作,共计近160 种。此外,还记有30 多条当时流传的农谚与歌谣。由于《齐民要术》征引古文资料时,采取了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不任意加以删改剪裁,一般都较好地保持着原书的模样。因而给其他经书之类的校勘也提供了很好的考证资料;
数学馆:科学家祖冲之
曹魏刘徽
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最早提出了具有“权限”思维的圆周率正确计算方法,求得圆周率为3.1416。
割圆术
南朝祖冲之
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千年。
西汉刘歆
计算出圆周率为3.1547
东汉张衡
计算出圆周率为3.16
圆周率都听说过吧?哥算到了小数点后第七位。
祖冲之
通关任务:概括圆周率计算水平的发展
数学著作《缀术》
算筹
《缀术》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部算经,汇集了祖冲之及其儿子的数学研究成果。
《缀术》在唐代被收入《算经十书》,成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当时学习《缀术》需要四年的时间,可见《缀术》的艰深
《缀术》曾经传至朝鲜、日本,但到北宋时这部书就已亡佚。
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著小说《述异记》,献策军政《安边论》。
……
天文历法
文学
机械制造
音律、考据
数学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著作《缀术》
数学史家康托说:“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圆周率的准确程度,可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指标。”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仅依靠算筹完成庞大的计算量;
《大明历》首次把岁差引进历法,定一个回归年为365.24281481日(今测为365.24219878日),采用391年置144闰的新闰周,比以往历法采用的19年置7闰的闰周更加精密。
月球『祖冲之环形山』
『祖冲之小行星』
小朋友,请叫哥六边形战士
祖冲之
东汉以后
书法己经成为专门的艺术。
书法馆:书法成就
西晋
东晋
北魏
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
东晋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北魏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年轻人,说说你对书法的认识吧!说对了就可以游览书法馆。
王羲之
通关任务:指出魏晋时期书法发展的过程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变得便捷,为书法艺术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
汉隶名碑《曹全碑》
为什么汉代以后书法快速发展?
锺繇《宣示帖》
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擅长行草楷书,有“锺氏小巧,胡氏豪放”之说。
张华云: “胡昭善隶书,戊先与荀勖共整理记籍,又立书博士置弟子教习,以钟胡为法,可谓宿士矣。”
——张怀瓘《书断·序》
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用锺繇、胡昭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王羲之草书作品《豹奴帖》
王羲之楷书作品《黄庭经》
简历
王羲之
年代:
职业:
称号:
成就:
东晋
“书圣”
书法家
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
“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
魏碑
绘画馆:绘画成就
《鹿王本生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
绘画发展到了西晋,己到了初步的成熟阶段,你知道魏晋时期有哪些绘画类型吗?
顾恺之
因这一时期山水诗的增多,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开始形成。
《洛神赋图》中的山水图景
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东晋画家顾恺之
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也有突出成就,今存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3篇画论。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迁想妙得等观点,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女史箴图》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现存9段,为绢本设色,藏于大英博物馆。作品描绘女范事迹,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贵族妇女的娇柔、矜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
顾恺之《女史箴图》
顾恺之《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现存有宋代摹本,全卷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
雕塑馆:雕塑成就
南北朝时期的雕塑风格独特,是如何形成的?
雕塑艺术
指出南北朝时期雕塑艺术的风格特点
吸收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特点
继承秦汉以来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主要建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是中国第一处由皇室显贵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主要开凿于北魏至北宋的四百余年间,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文学馆:诗歌
曹操父子的诗刚健雄劲
陶渊明的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
民歌在南北朝有很大的发展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文学馆
思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得到发展的原因?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的大融合,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
(2)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为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3)外来佛教的传入,吸收了异域文化的成果,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继承了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又进行了有意义的改革、创新,成为文化发展的前提。
(5)文学艺术家的努力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请你根据本课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领域 时代 人物 成就
农学 北朝 贾思勰
数学 南朝 祖冲之
书法 曹魏 钟繇
东晋 王羲之
绘画 东晋 顾恺之
雕塑 北朝
文学 曹操父子、陶渊明
《齐民要术》
精确圆周率、指南车、千里出船
《宣示表》
《兰亭集序》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龟虽寿》《桃花源记》、民歌
1.历史学家冯天瑜认为,历史进步的根本标志并非政治的分合,而在文明的进步。据此判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进步表现为( )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西晋实现短暂统一
C.辉煌的科技文化成就 D.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
2.《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
A.统治者要体察民情 B.生产工具不断改进
C.要注重法律的制定 D.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D
3.顾恺之博学多才,沉醉于艺术文学,淡于名利地位,以“痴黠参半,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以达到他艺术最高的成就。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女史箴图》是他的原创代表作
B.他画作中的人物传神并富有个性
C.山水画是他最为擅长的绘画类型
D.他的处世哲学受到了法家的影响
B
4. 佛教传入中国后,相关的雕塑和绘画作品大量涌现,龙门石窟、敦煌壁画成为中国艺术的瑰宝,文学中也出现了大批以佛教为题材的作品。这说明佛教的传入( )
A.促进了农业技术进步 B.与本土宗教相互融合
C.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影响了中国文化艺术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