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温故知新
1.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措施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军事:
2.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_________________。
①听从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②以各种理由削爵、夺地;
③迁徙、打击豪强;④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
①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②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③全国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④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①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②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鼎盛时期
西汉灭亡十几年后,一个名叫刘秀的人到洛阳主持宫殿官府的兴建。他按照西汉制度设置属官,下发文书,衣着打扮也符合西汉礼仪。一些怀念西汉统治的官吏见到刘秀后,喜不自胜,流着眼泪说:“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西汉为何会走向灭亡?
刘秀是谁?
他又有那些作为?
东汉的兴衰
第三单元第13课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公元前141年-前87年
汉武帝
汉昭帝、汉废帝、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汉孺子
材料:到了西汉末年,皇族、贵戚、官僚和豪强地主依仗政治、经济特权,疯狂地兼并土地,强占民田,更加速了农民的破产流亡。……统治集团更加荒淫腐朽。元帝时,关东11个郡国闹水灾,人民相食,元帝只知打猎取乐。……广大劳动人民在封建压迫下、剥削下,终年劳苦,不得温饱……或者沦为奴婢,或者四处流亡,饥饿至死。
研读材料,结合课本P75,思考西汉末年社会状况如何?
朝政越来越腐败,地主兼并土地,农民生活疾苦,社会矛盾越来越激化。
公元前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定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
西汉宗室刘秀趁机起兵,以“复汉”为旗号,与其他农民起义军共同反抗王莽的统治。刘秀率军打败王莽的主力,势力不断扩大。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25年
洛阳
刘秀(公元5-公元57),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元始三年(公元3年),父亲刘钦去世,年仅9岁的刘秀和兄妹成了孤儿,生活无依,只好回到祖籍枣阳舂陵白水村,依靠叔父刘良抚养,成了普通的平民。曾到都城长安,进入太学求学。新莽末年,刘秀在家乡起兵。
刘秀(光武帝)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后人对汉光武帝刘秀的评价
“历史上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皇帝”。
——毛泽东
自古中兴之盛,无出于光武矣。
——(南宋)陈亮《酌古论·光武》
在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比较值得称道,能够做到齐家治国的榜样,大概算来,只有东汉中兴之主的光武帝刘秀一人。
——南怀瑾
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汉光武帝刘秀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兴之君”与“定鼎帝王”(开国皇帝)两项头衔的帝王。
——黄留珠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任务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5-76,结合材料,了解汉光武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一:(汉光武帝)诏曰:“民自八年以来被略为奴婢者,皆一切免为庶人。”
——《后汉书·光武帝纪》
材料二:“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后汉书·光武帝纪》
材料三:(汉光武帝)诏曰:“解王莽之繁密,还汉室之轻法。”
——《后汉书·循吏传》
材料四:建武二年(26年),(汉光武帝)下诏“其令中都官、三辅、郡、国出系囚,罪非殊死一切勿案,见徒免为庶人。”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五:“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后汉书·光武帝纪》
材料六:东汉政府将羌人、南匈奴、乌桓、鲜卑等民族内迁。
——《中国古代史》
②多次下令释放奴婢,禁止残害奴婢
③将荒地和山林给予农民耕种,并减轻田租
④减轻刑罚,赦免囚犯
⑤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⑥允许北方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西汉末 6000万
东汉初 1000多万
57年(光武帝去世时) 2100万
105年 5300多万
材料二:东汉人口统计表
——据范晔《后汉书·郡国一》《后汉书·郡国五》编
材料一: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初期,人口和垦田的数目增加,出现了“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的情景。
——相关史事
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任务二:材料研读:根据材料一、二,说说光武帝采巩固统治的措施带来什么影响?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对比探究
对比西汉初期与东汉初期的政策,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时间 统治者 背景 具体措施
西汉 初期 汉高祖 社会经济凋敝,吸取前朝灭亡教训。 “兵皆罢归家”;释放奴婢为平民;
鼓励耕织;轻徭薄赋(十五税一)。
东汉 初期 光武帝 社会经济凋敝,吸取前朝灭亡教训。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三十税一),减轻刑法;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都实行了释放奴婢的政策;
都是通过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和发展生产。
都体现了休养生息的治国理念。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任务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6,了解东汉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东汉牛耕画像石
东汉冶铁水排
使用二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王景受命治理黄河,将被淹没的土地变成了良田。
东汉青瓷壶
发明水排,利用水排鼓风冶铁,提高了冶炼质量;
青瓷烧制技术走向成熟,出现了质量较高的瓷器。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画面情境:官衙及街市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反映出东汉时生产发展,人口增长的史实。
画面情境:左为市门,右为市楼;市场上,有正在交易的,有争相招呼买卖的,有讨价还价的……
东汉宁城图
东汉集市画像砖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东汉收获渔猎画像砖
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
画面情境:画像砖再现了当时农、渔、猎等生产景象,使人感受到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农家丰收的繁忙与快乐。
画面情境:以其滑稽、喜乐的形象,浓缩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局面下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对比 “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归纳两汉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点,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背景 措施 影响
文景 之治 西汉建立,政局稳定,初步发展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三十税一)和徭役;“以德化民”,废除酷刑;提倡勤俭治国。 使西汉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光武 中兴 东汉初建,政权不稳,百废待兴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三十税一),减轻刑法;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使东汉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共同点:
都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都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生产;
都减轻了农民负担,轻徭薄赋;
都维护了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等。
启示:
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关注民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等。
对比探究
东汉中后期的政治动荡
二、东汉中后期的政治动荡
外戚:是指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皇后的家族。东汉的外戚,一般都是功臣宿将,名门大族。
宦官:是指在宫中服侍皇帝和皇帝家族的男子。东汉中后期的宦官往往因帮助皇帝除掉外戚、夺回政权有功而被封侯赐爵,成为可能专权的另一种政治力量。
二、东汉中后期的政治动荡
即位年龄 寿命(岁)
和帝 10 27
殇帝 1 2
安帝 13 31
顺帝 11 30
冲帝 2 3
质帝 8 9
桓帝 15 36
灵帝 12 34
少帝 14 14
献帝 9 54
皇帝幼年即位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外戚专权
皇帝长大
诛杀外戚
宦官得宠
依靠宦官
夺回君权
把持朝政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权旁落
二、东汉中后期的政治动荡
材料一:“顺帝之末,京都童谣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后汉书·志·五行一》
材料二: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横行霸道,把数千平民当作自己的奴婢,各地上贡朝廷的物品先要送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了汉质帝。
——相关史事
材料三:宦官的淫威,使得“中外服从,上下屏气。”顺从他们的,“光宠三族”;背逆他们的,就会“参夷五宗”。
——《中国古代史》
任务一:材料研读:根据材料,结合课本P77,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了什么影响?
政治腐朽不堪,民生困苦,社会混乱
二、东汉中后期的政治动荡
材料一:“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
——《后汉书·仲长统传》)
材料二:史载东汉南阳樊氏:“兵弩器械,赀至百万。其兴工造作,为无穷之功,巧不可言,富拟封君。”
——改编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刘秀是南阳豪族宗法势力的代表,这也是东汉这一代地方宗族势力不断发展,以至控制了地方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造成严重封建割据,形成军阀混战、三国分立的重要原因。
——《中国古代史》
任务二:材料研读:根据材料,结合课本P77,归纳豪强大族的特点及其影响。
东汉绿袖陶水亭
东汉车马出行壁画
特点:①兼并土地,占有很大的田庄,拥有巨额财富,役使大量农民
特点:②拥有私人武装,操控地方政权
特点:③有的长期担任朝廷中的要职,世代为官。
影响: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是东汉晚期出现割据局面的重要因素。
黄巾起义
三、黄巾起义
任务一:自主学习:观看视频,阅读课本P78,了解黄巾起义的相关史实。
三、黄巾起义
任务一:自主学习:观看视频,阅读课本P78,了解黄巾起义的相关史实。
社会背景:
时间:
领导者:
特点:
结果:
失败原因:
影响:
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非常尖锐,时局动荡不安,社会危机不断加深,广大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中。
184年
太平道 张角
精心策划、长期准备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名存实亡。
失败
①东汉统治者强力镇压;②农民起义军缺乏军事经验;③张角因病去世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太吉。
三、黄巾起义
知识拓展:州牧割据
黄巾起义爆发后,地方州郡乱作一团。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派重臣出任州牧,统领地方上的军政事务,地位在郡守之上。此后,州牧的势力逐渐膨胀,甚至不听从朝廷的命令,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州牧割据的局面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瓦解。
各地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184年,张角率“黄巾军”历时9个月,以失败告终。
西北军阀董卓火烧洛阳,废立皇帝,此后各路诸侯佣兵自立,后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课堂小结
建立
25年、刘秀(关武帝)、洛阳。
衰
兴
措施:①加强中央集权;②多次下令释放奴婢;③给地耕种,减轻田租;④减轻刑罚,赦免囚犯;⑤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⑥允许北方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黄巾起义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民生困苦,社会混乱
东汉的兴衰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名存实亡。
东汉中后期的政治动荡
豪强大族势力膨胀——地方割据
光武中兴
表现:①二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法;②王景受命治理黄河;③利用水排鼓风冶铁;④青瓷烧制技术走向成熟。
影响: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历史纪年法【课本P124】
张角在184年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这里的“甲子”指的是年份,用的是中国古代使用的一种历史纪年法。是什么纪年法?
是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地支依序组合,形成甲子、乙丑至癸亥等60个干支,用以纪年,每60年循环一次。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 癸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 10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 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2
(1)公元后
天干算法:用已知年份减去3除以10的余数对应天干的编号(余0视为第10个)
地支算法:用已知年份减去3除以12的余数对应地支的编号(余0视为第12个)
(2)公元前
天干算法:N=年号除以10的余数,8-N(N<8)或8-N+10(N≥8)
地支算法:N=年号除以12的余数,10-N(N<10)或10-N+12(N≥10)
按照国君在位的年数依次纪年。例如,《史记》记载的秦王政“元年”,指嬴政为秦王的第一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公元前246年。
王位纪年法
用皇帝在位之年的名号来纪年。中国古代有年号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的,每个皇帝有一个或多个年号。例如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从明朝开始,一个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故称呼明清两代帝王时,可以用他在位时的年号指代,如万历皇帝、康熙皇帝等。
年号纪年法
以公元元年为开始纪年的标志。
公元纪年法
1.(2020·山东青岛·6)“(公元 25 年)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降,旋为赤眉所杀。光武则乘机南下,攻下洛阳, 并定都于此。”后世称“光武”所建的政权为
A.西汉 B.东汉
C.蜀汉 D.后汉
2.(2020·湖北襄阳·11)“光武中兴”盛世局面的开创者是
A.诸葛亮 B.曹操
C.刘秀 D.赵匡胤
【B】
【C】
随堂检测
3.((2020·山东省临沂·4)毛泽东在《后汉书·光武帝记》批注中称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该皇帝曾诏令说:“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ú),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juān)除此法,同之内郡”。这道诏令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
A.释放奴牌,缓和矛盾 B.监管官吏,惩处贪官
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D.废除酷法,减轻刑罚
【D】
随堂检测
4.(2020·广东省·5)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A.官僚机构腑肿 B.宦官把持朝政
C.豪强地主横行 D.外戚势力膨胀
5.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A.外戚权利的膨胀 B.宦官把持朝政
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D.王莽施政的危害
【D】
【D】
随堂检测
4.(2020·广东省·5)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A.官僚机构腑肿 B.宦官把持朝政
C.豪强地主横行 D.外戚势力膨胀
5.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A.外戚权利的膨胀 B.宦官把持朝政
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D.王莽施政的危害
【D】
【D】
随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