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文言知识点整理
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大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在政治上,提倡“ 仁政 ”,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反对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性善论。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记录了孟子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题目解说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 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就是阐明“性善说”。
“鱼我所欲也”的意思是“鱼,是我所喜爱的”,这是一个判断句。“所欲”是所字结构(所+v=n)。
本文题目与文中“熊掌,亦我所欲也”连用,作者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从而展开对“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的论述。
字音
1.不为(wéi)苟得也
2.所恶(wù)莫甚于死者
3.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4.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
5.蹴(cù)尔而与之
6.妻妾(qiè)之奉
7.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ú)
8.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
9.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划分节奏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同“避”,躲避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同“辨”,辨别)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同“向”,先前、从前。)
4.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同“德”,感恩、感激;
词类活用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同“德”,n(恩惠)-v,感恩、感激
一词多义
(一)与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同“欤”,语气词
2.蹴尔而与之 给予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欣赏
(二)为
1.故不为苟得也 wéi,动词,做
2.为宫室之美 wèi,介词,为了
3.乡为身死而不受 为了
4.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接受
(三)得
1.故不为苟得也 V,取得
2.所识穷乏者得我 得,同“德”,感恩、感激;
(四)之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取独
2.人皆有之 代词,代是心
3.宫室之美 结构助词,的
4.呼尔而与之 代词,他
(五)而
1.呼尔而与之 连词,表修饰
2.乡为身死而不受 连词,表顺承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连词,表转折
4.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连词,表并列
(六)则
1.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用在句首,连接句子,那么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就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却
(七)于
1.所欲有甚于生者 介词,表示比较, 比
2.万钟于我何加焉 介词,对
(八)是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个
2.是亦不可以已乎 这种做法
四、古今异义
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古义:能够用来。
今义:表示可以或能够;表示许可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古义:代词,这。
今义:判断动词
3、一豆羹。
古义:盛食物的一种容器。
今义:豆类作物
4、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
5、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益处,好处。 今义:增加
6、是亦不可以已乎。
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五、特殊句式
1、鱼,我所欲也。 判断句
六、重点句子翻译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凭借某种办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凭借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踏过给他吃,乞丐也不肯接受。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4)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羞恶之心。
(5)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
(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七、成语积累
1.舍生取义:本文,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 今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2.苟且偷生:只管眼前,得过且过,勉强凑合着活下去。
3.嗟来之食: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现在的“喂”。贬义词。
重点问题:
第一段: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这里运用比喻论证和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化抽象为具体,由浅入深,更加生动形象,简明自然。
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国家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3、“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的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4、“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5、“非独贤者有是心”中“是心”指什么?(用原文回答)这里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指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死者
“性本善”的思想
6、“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心”指什么?
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谦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7、本段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首先,孟子用 “鱼与熊掌的取舍”比喻“生命与大义的取舍”,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这个观点。(类比引出论点、比喻论证)
接着,通过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告诉我们,当生命和大义不能同时得到的话,应舍生取义。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最后,孟子指出人性本善,“贤者”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不丧失“本心”。
第二段:
1、这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批判“重利轻义、丧失本心”的表现,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须在利诱时坚持大义”的观点。
2、为什么“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结果会怎样?这说明了什么?
因为施舍的人没有尊重他们。结果是“行道之人”“乞人”会饿死。
说明在“行道之人”和“乞人”心里,个人的人格尊严比生命重要。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是一种什么行为?
“见利忘义”的行为。
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
为了“宫室之美”,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
不辨礼义地接受万钟的结果如何?
失其“本心”。
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
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应当“可以已”。
4、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各赞扬、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
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5、“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三、课文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
首先,孟子用 “鱼与熊掌的取舍”类比“生命与大义的取舍”,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这个观点。 (类比引出论点、比喻论证)
接着,通过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告诉我们,当生命和大义不能同时得到的话,应舍生取义。 (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最后,孟子指出人性本善, “贤者” 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不丧失“本心”。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