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7年级-9年级12部名著梳理“名著导读”考点梳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7年级-9年级12部名著梳理“名著导读”考点梳理(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5 14:4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7年级-9年级“名著导读”
12部名著梳理(高频考点)(特别提醒#:记住划线的内容!)
《朝花夕拾》 《西游记》 《骆驼祥子》 《海底两万里》
《红星照耀中国》 《昆虫记》 《傅雷家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艾青诗选》 《水浒传》 《儒林外史》 《简·爱》
一、《朝花夕拾》高频考点+内容梳理
【教材链接】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图书P56~61);教材课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图书P38);七年级下册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图书P50);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图书P22)。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20世纪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作品简介】(依据教材导读内容)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1928年更名为《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写作特色】(依据教材导读内容)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写人记事的文章,描写生动有趣,情感真挚动人;②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③擅长撰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的虽然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④在平静朴素的叙述中渗透了作者真挚的感情,在简洁洗练的文笔中有深长的韵味。
第一类:鲁迅笔下的人物(侧重写人)———怀念师长故人,挖掘普通人身上朴实、善良、高尚的情操。
篇 目 梗概及主旨 具体情节 人物形象
《阿长与〈山海经〉》 通过记叙“我”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着重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刻画了一位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但善良、朴实、乐于助人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表达了“我”对长妈妈深深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喜欢“切切察察”;睡相粗俗,睡觉在床上摆成“大”字;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多事,不拘小节,粗俗率性,愚昧
农历正月初一要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 没有文化,迷信,唠叨
为“我”买绘图的《山海经》 善良淳朴,仁厚慈爱
篇 目 梗概及主旨 具体情节 人物形象
《藤 野先 生》 回忆了“我”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了在仙台学医时解剖学老师藤野先生对“我”的教诲和“我”受日本学生的歧视、侮辱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赞美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表达了“我”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体现了“我”对新时代、新思想的追求。 初次见面的第一节课 中规中矩,略显古板
上讲堂忘记戴领结 不拘小节
添改“我”的讲义 关心学生, 认真负责
纠正“我”的解剖图 治学严谨, 一丝不苟
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关心学生,尊重不同文化,没有民族偏见
了解中国女人的裹脚情况 认真求实,注重调查
《范爱农》 追叙“我”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表达了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与悼念。 绣花鞋事件,让座风波 重情义
徐锡麟事件、同乡会争执 冷静,耿直,不通世故,孤傲
酒馆里叙旧 苦闷
报馆案风波,范爱农的学监工作被设法去掉 失望,困惑
拍发电报,看光复的绍兴 倔强耿直,愤世嫉俗,负责任
第二类:鲁迅的童年(侧重记事)———记叙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表达对昔日美好生活的眷恋,也有对旧礼制的批判。
篇 目 主要内容、相关人物及人物形象 主 旨
《五猖会》 记叙儿时要去看五猖会,父亲却命令“我”背《鉴略》,待“我”读熟,在父亲面前“梦似的”背完,对去“看会”已觉索然无味了。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批判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 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之所以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用阴间讽刺人间。 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尖锐的讽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 寿镜吾) “百草园中的游戏玩乐” 写“我”在百草园里的生活,回忆了百草园的景物、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我”跟闰土的父亲学捕鸟等故事,乐趣无穷。 抒发了对少年生活的追忆、留恋和怀念,批判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成长的要求。
阿长 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 爱孩子,善良淳朴
“三味书屋中的读书学习” 选取行礼拜师、问“怪哉”虫、大声读书三个片段来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乏味中也别有一番乐趣。
寿镜吾先生 “我”向他询问“怪哉”的事情,他脸上有些怒色 传统,古板
循序渐进地教“我”读书 方正,质朴,对学生要求严格
学生们跑到书屋后面的园里玩耍耽误了上课时间,他并没有予以严厉训斥 可亲可敬,严而不厉
【鲁迅的两位老师】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与寿镜吾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是鲁迅青年留学时期的老师,寿镜吾先生是鲁迅幼年时期的启蒙老师,两位老师对他的思想和品德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鲁迅对藤野先生是真诚的感激和深切的怀念,对施行封建教育的寿镜吾先生更多的是敬畏。
《琐记》 (衍太太) 作品先描写了邻居衍太太帮小孩子隐瞒玩闹的事,又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卖钱并散播谣言,后描写了“我”在南京“雷电学堂”求学时,看到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 批判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歌颂了“不满现状”的爱国青年,表现出对探索真理的强烈欲望,体现出作者对新时代、新思想的追求。
衍太太 怂恿孩子们冬天吃冰,对自己的孩子却严格要求;鼓励孩子们“打旋子”,孩子摔倒了又推卸责任;给“我”看不健康的画;挑唆“我”偷母亲的珠子卖钱并散布谣言,迫使“我”离开故乡去异地求学。 喜欢使坏,表里不一,没有责任心,多嘴多舌,自私自利,
父亲弥留之际,让“我”在一旁大声叫喊父亲,增加了父亲临终时的痛苦。(《父亲的病》),
【鲁迅的求学之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童年时期)——鲁迅十二岁时开始在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先生求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严格但不乏乐趣。《琐记》(少年时期)——鲁迅少年时为了寻找“别一类人们”而到南京求学,这一阶段的鲁迅看到了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感受到求知的艰难,也表现出他对探求真理的渴望。《藤野先生》(青年时期)——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正是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看到了国人的麻木,思想上从最初的一心想救国人于病苦劳疾中,到最终做出了“弃医从文”的选择。以这三篇文章为线索,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由稚嫩到成熟的求学之路,从中便可窥探出他思想的变化。
第三类: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批判类)——以议论为中心,穿插童年的生活经历,讽刺和批判旧道德。
篇 目 主要内容 主 旨
《狗·猫·鼠》 首先回击了“现代评论派”对作者“仇猫”的诬蔑,揭露了他们卑劣的手段,然后说明自己“仇猫”的原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再以童年的追叙,交代了“仇猫”的原因,一是尽情玩弄猎物;二是猫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三是交配时的嗥叫声令人心烦;四是以为自己饲养的隐鼠被猫吃掉了(其实是长妈妈一脚踩死的),但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猫”一类的人“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二十四孝图〉》 文章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从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着重分析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等愚孝故事,以幽默的笔调嘲讽封建教育的无效。 文章表达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悲惨处境,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父亲的病》 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先是和S城一个“名医”叶天士周旋过两年,其间他开了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这个奇特的药方;然后请了“名医”陈莲河,他开出了原配蟋蟀一对、平地木十株、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的药引方子,但都没能治好父亲的病。文中分别描述了两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 文章表达了对叶天士、陈莲河等所谓名医道貌岸然、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行径的深切痛恨与批判,表达了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以及对封建孝道的不认同。
【鲁迅的批判】《五猖会》批判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无常》批判了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狗·猫·鼠》批判了反动阶级的暴虐残酷;《〈二十四孝图〉》批判了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父亲的病》批判了“名医”们故弄玄虚、草菅人命的丑恶本质。
阅读方法·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1)读经典作品,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比如鲁迅的《朝花夕拾》,书中对童年经历的精彩呈现,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都对鲁迅的童年生活有所叙述或提及,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鲁迅的成长经历,有助于破除我们对鲁迅先生的隔膜感。(2)读经典作品,对于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比如《五猖会》中所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是不是至今还存在于我们身边,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3)读经典作品,更有利于文化积累,让自己的思想与大师们联网接轨。(4)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性情,启迪人生。为消除隔膜,可以查阅作者传记资料或相关评论,了解作者作品的一些情况,或者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注意课内外学习的联通。比如中国鲁迅学会理事钱理群说《朝花夕拾》是鲁迅在民间话语空间的闲聊者的形象。比如知道《朝花夕拾》作于1926年2月至11月,共10篇。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曾先后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总题为《旧事重提》。
专题探究
【专题一:鲁迅的童年】《朝花夕拾》中的很多篇目都对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有所叙述或提及,展现了他的成长经历,为此,班级拟开展“读名著,品故事”的主题班会,请你根据对名著内容的了解,为同学们描述鲁迅的童年时光。
解答提示:①粗读《阿长与〈山海经〉》《狗·猫·鼠》《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描述鲁迅童年生活的相关篇目。②找到鲁迅童年生活的典型场景,如塑雪罗汉、抓麻雀、画绣像、看庙会等,了解鲁迅的家境、有趣或无聊的经历、他对这些经历的心理感受等,感受鲁迅童年时期的喜怒哀乐。
答案示例:童年的鲁迅既有快乐,也有烦恼。他曾因拥有一只可爱的隐鼠而欢天喜地,也因隐鼠被长妈妈一脚踩死而出奇愤怒,憎恶长妈妈;因为长妈妈烦琐的规矩和礼节而心生不满,也因为长妈妈买来绘图的《山海经》而心存感激;因为可以去看庙会而欢呼雀跃,也因为父亲强制让背诵《鉴略》而扫兴失落;曾因在百草园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而快乐无比,也因为在三味书屋读书而感到压抑无聊……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打开了自己的童年之窗,我们从中可领略到他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感受到他童年的快乐与烦恼。
【专题二: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班级拟开展“读《朝花夕拾》,探人物故事”主题读书会,请你从长妈妈、寿镜吾先生、范爱农、藤野先生等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经历,写一篇发言稿,交流你的读书心得。
解答提示:①明确书中的主要人物分别出现的篇目。如长妈妈在《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中都有出现;寿镜吾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出现。②重点阅读相关篇目,找出描写对应人物的语句。③从相关场景和事件中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及抒发的情感。
答案示例:大家好,今天我带大家一起走进鲁迅的世界,认识他笔下的长妈妈。长妈妈是一个既愚昧迷信,又朴实善良的劳动妇女。例如她郑重其事地让孩子正月初一睁开眼就向她祝福,还要吃福橘,这样新的一年就会有好运气,孩子只要说了,她就十分欢喜。同时,她没有文化,不免粗俗,如她常喜欢“切切察察”,睡相也不好,还在床中间摆“大”字,但她也善良淳朴、疼爱孩子,如给童年的鲁迅买绘图的《山海经》。从长妈妈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善良纯朴的一面。
【专题三: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小红最近在阅读《朝花夕拾》时,对其中所涉及的儿童教育问题产生了兴趣,大家就此进行了一番交流探讨。请谈谈你对《朝花夕拾》中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的理解。
解答提示:①明确书中涉及儿童教育观念的篇目包括《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琐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阅读相关篇目,找出相关的情节、语句或人物心理活动进行勾画。③在勾画中思考并分析:童年经历中哪些是与教育有关的?鲁迅对当时的儿童教育持什么态度?
答案示例:首先,鲁迅反对束缚儿童天性,认同儿童个性发展,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的描写、对雪地捕鸟过程的叙述,无不体现着儿童的天真与天性中的活泼,从中揭示了儿童广泛的生活趣味;其次,鲁迅批判传统教育方式,比如《〈二十四孝图〉》表现了封建礼教对儿童的荼毒,《五猖会》 批判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摧残和压制;再者,鲁迅还提倡乐学,《阿长与〈山海经〉》中对“我”去书斋看书以及对痴迷《山海经》的描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批判腐朽呆板的私塾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束缚,就充分体现了这种乐学的儿童教育观。
二、《西游记》 高频考点+思维导图
【教材链接】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P132~138)。
【作者简介】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著名小说家。
【作品简介】(依据教材导读内容)《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作品主题】表现了惩恶扬善的主题。深刻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以及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寄托了作者关于社会与人生的理想。
【写作特色】①善于塑造人物。无论是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主要人物,还是各路神佛妖魔等次要角色,都写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令人难忘。②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凭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 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读来让人兴趣盎然。③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具有丰满的现实血肉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现实意义】(依据教材导读内容)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唐僧取经路线图】:
【主要人物及情节】(以人物在全国中考的考查频次为顺序放置)
1.孙悟空(大师兄)
称谓变化 石猴(出生时)→美猴王(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成为众猴之王,遂称“美猴王”)→孙悟空(学艺时菩提祖师所取法名)→弼马温(天界所封官职)→齐天大圣(占花果山为王后自封,天庭被迫承认)→孙行者(大闹天宫后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唐僧救出悟空后为其所取)→斗战胜佛(佛祖册封)
性格特征 正面评价:本领高强、桀骜不驯、爱憎分明、敢于挑战权威、忠诚不贰。结合情节分析如下: ①在“大闹天宫”中,表现出一种追求自由、勇于反抗压迫、敢作敢为、桀骜不驯的战斗精神。 ②在整个西天取经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怕困难、英勇无畏的理想主义精神。 ③“三调芭蕉扇”和“计盗紫金铃”中,表现了他的机智勇敢、无所畏惧。 聪明机智(有高超的斗争艺术)的表现: ①善于透过令人迷惑的假象认清妖怪的本来面目(“三打白骨精”集中体现)。 ②总是除恶务尽,从不心慈手软(“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集中体现)。 ③斗争中注重了解敌情,根据不同的斗争对象,变换不同的策略和战术(如“三调芭蕉扇”和“车迟国斗法”)。
性格特征 反面评价:喜欢“戴高帽”(如“义激美猴王”);好胜心强、喜欢搞恶作剧(如“车迟国斗法”);滥杀无辜(如第五十六回,师徒四人在西去途中碰上了强盗打劫,强盗将唐僧吊在树上,为救师父,悟空打杀了两个强盗)。
经典情节 (可精读) 猴王出世→大闹天宫→大闹黑风山→大闹五庄观→三打白骨精→火云洞智擒红孩儿→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计盗紫金铃→假合真形擒玉兔
大闹天宫(第五~七回):孙悟空因王母娘娘设蟠桃宴没有邀请他而大闹瑶池,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带着仙酒,回花果山与众猴摆起了“仙酒会”。玉帝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孙悟空与二郎真君斗得难分难解之时,太上老君抛出金钢琢帮助二郎真君,最后悟空被擒。太上老君将悟空置入炼丹炉内烧炼,四十九天后,悟空炼成火眼金睛并逃出。玉帝请来如来佛祖,孙悟空一路筋斗云,却逃不出佛掌。如来佛祖将五指化为五行山压住悟空。
大闹五庄观(第二十四~二十六回):唐僧师徒路经万寿山五庄观,悟空偷摘人参果,分给八戒、悟净吃。观中弟子发现人参果被偷吃后,便去辱骂唐僧,悟空一气之下推倒了人参果树,师徒被扣留,两番逃走都被镇元子抓回。悟空最后请来观音菩萨,用“甘露水”医活人参果树,并与镇元子结拜。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真假美猴王(第五十七、五十八回):唐僧因悟空又打死强盗,再次把他逐走。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抢走行李关文。真假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众神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打至如来佛祖处,六耳猕猴才被佛祖识破,悟空将其一棒打死,最终师徒团聚。
三调芭蕉扇(第五十九~六十一回)(源自教材七上P135):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万不得已,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妻罗刹女(铁扇公主)借芭蕉扇。(一调)公主扇走了悟空,后来悟空变成虫子进入公主肚子里,迫使公主答应借扇,借来的却是假扇,火越煽越大;(二调)悟空变成牛魔王的样子,骗取真扇;(三调)牛魔王变成八戒将扇子骗回去,悟空与其打斗起来,一众神佛都来助阵,牛魔王被降伏。悟空借到芭蕉扇,煽灭火焰山的火,师徒四人过了火焰山。
2.猪八戒(二师兄)
称谓变化 天蓬元帅(在天宫掌管天河兵马)→猪刚鬣(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却错投猪胎,因其嘴脸与猪相似,取形象特征)→猪悟能(菩萨为其摩顶受戒后起的法名)→猪八戒(为了让其戒五荤三厌,唐僧给他取了个别名叫“八戒”)→净坛使者(佛祖册封)
性格特征 正面评价:忠心耿耿、知错就改(如“计收猪八戒”)、善良憨厚、聪明机智(如“义激美猴王”),是取经途中的重要人物;战斗勇猛,对敌斗争从不屈服,是孙悟空斩妖除怪不可缺少的好帮手。 反面评价:对取经事业缺乏坚定意志,一遇到困难就嚷嚷着散伙;爱搬弄是非(如“三打白骨精”)、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如“计收猪八戒”“四圣试禅心”)、好吃懒做、见识短浅。
经典情节 (可精读) 计收猪八戒→大战流沙河→四圣试禅心→义激美猴王→猪八戒助力破魔王
计收猪八戒(第十八、十九回):在高老庄,庄主女儿被一长嘴大耳的妖怪强占。悟空变作高小姐模样,百般戏弄妖怪,追赶至云栈洞,得知妖怪原为天蓬元帅,被贬下界误投猪胎,经观音收伏,赐名猪悟能,在此等候取经人,遂引其拜见唐僧。唐僧给其赐号“八戒”,收作第二个徒弟。
四圣试禅心(第二十三回):黎山老母和观音、普贤、文殊三位菩萨下凡变作富家遗孀与千金小姐,以招婿试探师徒四人禅心。唐僧、悟空、沙僧三人不为所动,唯独八戒心意动摇,欲结亲,撞天婚不得结果后,又试穿三个女儿亲制的珍珠汗衫,并约定:穿得下谁的,就可以娶谁。八戒刚穿上其中一件,就被紧紧捆住,被绷在树林里一夜,第二天被悟空等人救下。
义激美猴王(第三十一回):悟空被逐后,唐僧、沙僧落入黄袍怪之手,八戒向悟空求助,悟空不愿帮忙。八戒用激将法,谎称妖精咒骂悟空,激怒了他,促使悟空重出花果山,最终成功救回唐僧、沙僧。
3.唐僧(师父)
称谓变化 金蝉子(为佛祖二弟子金蝉子转世,故有此称)→江流(金山寺法明和尚为其取名)→玄奘(十八岁受戒所得法名)→唐僧(唐太宗所封,称“御弟圣僧”)→三藏(唐太宗所赐法号)→旃檀功德佛(佛祖册封)
性格特征 正面:佛心坚定、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如“四圣试禅心”)、勇往直前;慈悲善良。 反面:易信谗言、好坏不分(如“三打白骨精”);有时有些迂腐(如“偷吃人参果”);胆小怕事。
经典情节 (可精读) 四圣试禅心→尸魔三戏唐三藏→鬼王夜谒唐三藏→女儿国遇难→玄英洞唐僧供状→唐长老不贪富贵
鬼王夜谒唐三藏(第三十七回):唐僧梦见自称是乌鸡国国王的男子,其自述被一个结拜的道士推入八角琉璃井中害死,道士变成国王模样占了王位,国王交给唐僧一个金厢白玉圭作为告知亲生太子的表记,唐僧便和悟空商量对策,第二天,悟空将出城打猎的太子引入寺中,唐僧让悟空变成小人为太子言明其父王之事,并献上白玉圭,请他回去向母亲验证。
4.沙僧(三师弟)
称谓变化 卷帘大将(在天庭时的官职)→沙悟净(观音点化后所赐法号)→沙僧(下凡后因为在流沙河为妖,以河为姓,所以姓“沙”。后来唐僧见他落发后的模样颇有和尚之风,因此给他取了别名“沙和尚”,简称“沙僧”) →金身罗汉(佛祖册封)
性格特征 正面:忠厚诚恳、任劳任怨、正直无私、忠心不贰、知错能改、有向善之心、意志坚定、秉性善良、机智。 反面:缺乏主见、逆来顺受、不会反抗。
经典情节 (可精读) 大战流沙河(第二十二回):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失败后钻入水中,不肯上岸。 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降妖。木叉叫出妖怪悟净,唐僧收悟净为徒,赐名“沙和尚”,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阅读方法·精读和跳读
(1)精读就是细读、精思、鉴赏。抓住一部作品中的重要内容、精彩片段,加以解读欣赏。比如孙悟空借芭蕉扇失败的原因,就与孙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降伏牛魔王与罗刹女之子红孩儿有关。如果不仔细阅读作者的回叙,就无法理解“借扇”的艰难;一借芭蕉扇被骗后,沙僧、猪八戒和唐僧对是否“西行”的对话即表达出了他们不同的心理;在孙悟空和罗刹女的对话中,孙悟空的机智善辩、罗刹女的泼辣犀利,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
(2)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比如一些描写人物外貌、打斗场面或环境气氛的诗词;再有书中少数降妖伏魔的故事,套路雷同,情节简单,也可以跳过。
专题探究
【专题一:取经故事会】在读书交流会中,老师让各位同学从《西游记》中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你会选择哪个故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则发言稿。
解答提示:阅读《西游记》中的精彩章节,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列提纲进行阐述。
答案提示:见《西游记》之【主要人物及情节】里每个人物下的“经典情节(可精读)”。
【专题二:话说唐僧师徒】经典名著能永垂不朽,往往在于成功的人物塑造。《西游记》正是因为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才得以傲然于世,请从唐僧师徒中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人物,结合相关故事情节,为其写一则推荐信。
要求:概括介绍人物的身世;勾勒其性格特点;写出喜欢的理由。
解答提示:①结合原著目录,按照人物进行专题阅读。②整理师徒四人的身世,了解西天取经途中的具体经历,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③按照推荐信的格式进行书写。
答案提示:见《西游记》之【主要人物及情节】里每个人物下的“称谓变化”“性格特征”及“经典情节(可精读)”。
【专题三:创作新故事】学校准备举办一次“《西游记》之新取经之路”创新故事大赛,请你结合自己的认知,大胆发挥想象,创作一个取经路上的新故事。字数不限。
要求:合理虚构,人物表现要符合其性格特征;故事要生动有趣,注意设置悬念,还要有具体的描写。
解答提示:①在作品中选几个经典的故事,分析提炼其结构模式,如遇到妖怪—(搬来救兵—)降伏妖怪—师徒西去。②仿照其结构模式进行创作。③注意清晰描绘出妖怪的来历、大致面貌,力求结构完整,故事生动有趣。
答案示例:师徒四人行至一荒僻之地,周围只有零星杂草,百里开外,倒是有一棵大树十分扎眼,树上挂着至少上百颗红透水润的果子,这对赶了半天路未进水食的四人是极大的诱惑,于是师徒四人加快步伐,向大树下奔去,行至树下,孙悟空忽闻一阵细微的说话声,“大圣,大圣”,四周瞧了瞧却并未有所见,“大圣,我在你身后”,孙悟空转头一看,原是那挂满果子的大树,“你是何人?”悟空挠头问道,“我本是天庭里一棵果树,大圣大闹天宫时,不慎将我打入这山间,才得了机缘能在这空山里修炼成精,今日得见大圣容颜,甚是高兴,特奉上果实四枚,与你四人食用。”话落,四人手里便都有一枚果子,猪八戒渴得厉害,便囫囵吃了,见果子清凉爽口,便起心思转身又摘取果子,没成想,手刚摘下一颗果子,那大树上的果子和树叶便迅速枯萎,大树也发出“哎哟”的惨叫,那树精霎时间恼羞成怒;“我这是灵果,乱摘不得,摘了它等于夺了我的灵气,你四人竟是如此贪婪之人”,说话间,四人被牢牢捆在了树上,“听说食唐僧肉可长命百岁,我今日便吃了你师父,好补蓄我损失的灵力”。悟空忙道:“你快快放了我们,我想法子补给你灵力。”那树精又道:“休想诓我!”于是将绳索捆得更紧了些。无奈之下悟空只好施法上天寻了观音菩萨,借来玉净瓶里的一滴甘露洒在树上,只见那树迅速恢复如常,还较往日更加茂盛些,于是那树精便放了师徒四人。四人得以继续西行。
 三、《骆驼祥子》 高频考点+思维导图
【教材链接】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图书P73~77)。
【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 “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作品简介】(依据教材导读内容)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祥子本是农村人,后来到城市谋生。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常见的职业——拉洋车,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老实,健壮,坚忍,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自己能养活自己,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了,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作品主题】小说通过描写祥子一生的三起三落,揭示了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旧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摧残与迫害,表明了在当时社会人们单靠个人力量奋斗是没有出路的,从而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对罪恶社会的痛恨。同时,作品还批判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中国人民的愚昧、保守、落后。
【艺术特色】①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地方特色。②善于运用各种手法(如外貌、心理、环境描写)来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还善于从人物自身来发掘他们悲剧的原因,写出生活给予这些人物的限制。
【思维导图】:
【其他人物辨识】
主要人物 辨识关键词 相关情节 性格特点
虎妞 身份:刘四爷的女儿、祥子的老婆 外貌:长得虎头虎脑,说话时露出两颗虎牙 结果:难产而死 管理车场工人,将车场打理得井井有条→大胆追求祥子,假装怀孕,欲与祥子结婚→为和祥子结婚而跟父亲断绝父女关系→婚后好吃懒做,难产而死 优点:率直泼辣、敢爱敢恨、精明能干、持家有道 缺点:粗俗刁蛮、强势霸道、工于心计、市侩气息浓厚、好吃懒做、好逸恶劳
刘四爷 身份:人和车厂的老板、虎妞的父亲 称号:老头子、袍哥、刘老头 外貌:一对大虎牙、光头 当过清兵→开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开人和车厂→处处阻止祥子与虎妞的婚事→与虎妞断绝关系 残忍霸道、狡猾阴险、自私自利、虚伪、极端、好面子、不念亲情、对工人苛刻
小福子 身份:二强子的女儿、祥子真正喜欢的人 外貌:圆脸,眉眼匀称,上唇很短,牙白且齐整 被父亲卖给军官→被军官抛弃后因家贫被迫卖身→不堪生活的屈辱上吊自杀 自尊、要强、勤俭、善良、老实、淳朴、自力更生
曹先生 身份:教书人、以“社会主义者”自居、被祥子视为“圣人”、祥子的雇主 被当作革命党→逃往上海避风头→回北平→帮助祥子重新生活 信奉社会主义、爱好传统美术、待人宽和、为人正直
【典型情节及相关人物形象】
苦干三年, 买上新车(一起) 祥子生长在乡间,后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十八岁时便跑到北平城做了人力车夫。他既年轻又有力气,不吸烟,不赌钱,省吃俭用,咬牙苦干了整整三年,终于凑足了一百块钱,用九十六块买了一辆新车,并把买车的日子定为自己的生日。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 祥子:勤劳、朴实、健壮、善良、吃苦耐劳、有美好理想。 评价感悟:祥子的理想简单而朴素,反映了当时底层百姓对生存的基本要求。
乱兵抢 车,理想破灭 (一落) 由于战争,北平人心惶惶。祥子为了多赚一些钱,和一个年轻光头冒险拉车去了危险地带,结果在途中被十来个大兵连人带车捉走。他自食其力的理想第一次破灭了。在一天夜里,他趁军营混乱逃了出来,临走时牵走了士兵们的三匹骆驼当作对自己丢车的补偿。 祥子:第一次感到不公,但对生活仍满怀希望,绝不服输。 评价感悟:丢车原因:①黑暗动荡的社会现实;②自身贪图小便宜,心存侥幸。
绰号的由来(二起) 祥子在进城的途中病倒了,在海甸的一家小店里躺了三天。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由梦话或胡话中被人家听了去,醒来后有了“骆驼祥子”的绰号。祥子病好后回到了人和车厂,将剩下的三十块钱交给刘四爷保管,决定攒够了钱再买一辆车。 评价感悟:绰号点明了小说的主人公,暗示了祥子具有像骆驼一样憨厚、隐忍、吃苦耐劳的精神。
怒辞杨宅 祥子拉散座,因着急买车总是抢生意,赶时间,不打理车子,让大家对其不满,因此,他盼望拉包月能有固定收入,就不跟大家抢生意了。祥子在杨先生家拉包月。杨先生有两位太太,还有一大群孩子。祥子每天接送完这个,又要去伺候那个,同时还要干杂活。更可恨的是,主人不把仆人当人看,食宿很差。祥子有一天在送走一位女客人后,因为杨太太的苛刻、无理,终于忍无可忍,愤怒地将钱摔在杨太太的脸上,最后拿了四天的工钱愤然离开。 祥子:吃苦耐劳,自尊好强,善良坚韧的外表下还蕴藏着一颗反抗的心
在曹宅拉包月 祥子去了曹宅。曹家待人和气,祥子感受到了温暖的人情味儿。一天晚上,祥子拉曹先生回来,却被石块绊倒,摔断了车把,自己和曹先生也摔伤了。曹先生不仅没有扣祥子的工钱,还和高妈劝祥子不必内疚而辞工。 曹先生:正直、善良 祥子:自尊好强,有责任心
被孙侦探敲诈(二落) 祭灶那天,祥子拉着曹先生由西城回家,发现被侦探跟踪了。曹先生让祥子将自己拉到左先生家里去,并让祥子坐汽车回曹家报信。祥子刚回到曹家,就被孙侦探抓住,原来这侦探是当年祥子被大兵拉走时的孙排长。在孙侦探的敲诈、逼迫下,祥子将自己的所有积蓄给了孙侦探。 孙侦探:狡诈、心狠手辣
重回人和车厂 曹先生一家逃离北平。祥子只好又回到人和车厂。祥子向刘四爷又赁了一辆车,刘四爷让祥子帮忙张罗寿宴的事,虎妞偷偷塞钱让祥子买寿桃、寿面讨好刘四爷。虎妞也在刘四爷面前说祥子的好话。 虎妞:敢于追求幸福
与虎妞结婚 虎妞很快和祥子结了婚。婚后,祥子才知道虎妞没有怀孕,他从心里厌烦虎妞。虎妞盘算着将手里的四百来块钱花光后和祥子回车厂向父亲道歉,还让祥子过两天先去一趟。祥子认为不体面,执意要拉车,虎妞坚决不同意。 虎妞:粗俗市侩、工于心计 祥子:自尊心强 刘四爷:自私自利、残忍霸道
祥子买车(三起) 自从和虎妞闹翻后,刘四爷把一部分车卖出去,剩下的全倒给了西城一家有名的车主,自己带着钱享福去了。虎妞得知刘四爷卖掉车厂后十分慌乱,认清了自己只能一辈子做车夫老婆的事实,大哭一场后,用八十出头的价钱,为祥子买下了同院二强子的车。
虎妞难 产而死 祥子因为生病在家歇了一个月,还没完全好又出去拉车,结果又得了痢疾,小福子经常看望生病的祥子,虎妞因此与小福子闹翻。小福子给虎妞下跪,二人和好。虎妞生产期越来越近,但因年龄大,缺乏运动又爱吃油腻,最终难产而死。 虎妞:强势霸道、好吃懒做 卖车葬
虎妞 (三落) 为给虎妞办丧事,祥子把车卖了。小福子想和祥子在一起,祥子表示等他混好了再来娶她。祥子在夏家拉上了包月,觉得夏太太像虎妞一样可怕。 祥子:重情义、负责任
小福子 之死 祥子去白房子找小福子,结果却被告知小福子已经上吊自尽了。祥子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他完全堕落了,到处占便宜,甚至开始骗钱。 祥子:堕落麻木、自私懒惰、狡猾、好占便宜
彻底堕落 祥子为了赚钱用了所有阴狠的坏招,最终为了六十块钱出卖了阮明。他再也不拉车,什么来钱快就干什么,从不出力,终于沦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阅读方法·圈点与批注
(1)圈点虽然是随手勾画,但勾画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比如《骆驼祥子》中,重点梳理出祥子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的行尸走肉,应该对这些变化进行圈点勾画。对于其背后表达的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控诉,应该进行难点批注。
(2)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比如《骆驼祥子》中老舍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地方特色。
(3)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每次圈点批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是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的,从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到重点语句的理解,再到全篇内容的把握,以至于对主旨思想的探究。
(4)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圈点和批注的符号,养成固定使用的习惯。比如用圆圈表示精警之处,用问号表示质疑,用叹号表示强调,用直线表示需要着重记忆或领会等等。
专题探究
【专题一:给祥子写小传】为了“读名著,品人物”主题班会的顺利开展,老师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著人物写一篇小传,在班会上交流分享。请你以《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为例,结合相关故事情节,为其写一篇小传,完整勾勒出祥子的经历。
解答提示:①大致介绍人物生平,比较全面地揭示其性格特征、精神世界。②注意选取典型事例表现其性格特征,可以在叙述中穿插议论和抒情。③切忌带有主观色彩的评论,应保持客观评价。
答案提示:见《骆驼祥子》之【作品简介】中关于祥子自身经历及其周围人物的描写。
【专题二:探寻悲剧原因】在读书交流会中,你班同学被《骆驼祥子》中祥子悲惨的命运所触动,由此产生了诸多讨论,请就“是什么让祥子走向悲剧的”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解答提示:①带着思考阅读作品:是什么力量毁灭了这个曾经朝气勃勃的人?悲剧的原因何在?②从祥子曲折的人生历程中分析潜藏在事件背后的种种因素,可从自身和社会两个层面分析。③不仅要从祥子自身出发去分析,还要抓住祥子身边的人,如虎妞、刘四爷、小福子等,分析这些人与祥子的羁绊、对祥子的影响。
答案示例:祥子悲剧的原因可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来分析。从主观原因看,祥子虽然有个人奋斗精神,但他思想上具有局限性,他没有认识到个人的努力在社会的沉重压迫面前微不足道,而且他还有性格和心理上的弱点,他的性格本就软弱且易妥协,再加上他将自己的命运和拉车连在一起,一旦理想破灭便走向堕落。从客观原因看,祥子三起三落,欲独立自主而不得,这些都与黑暗旧社会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密不可分,同时,虎妞和小福子的相继去世也成为压死骆驼的稻草,促使祥子走向悲剧。
【专题三:话说“洋车夫”】课堂上,老师讲述了“三六九等的洋车夫”,课后,要求同学们以表格的形式按照年龄特征对洋车夫们所拉的车、生活状态等进行梳理。请你做出表格,在下次课堂中与同学们分享。
解答提示:①撷取书中关于“洋车夫”的内容,从职业特点、人员构成、生活状况等方面了解洋车夫这个行当的情况。②仔细分析各个年龄段车夫的不同状况,可从他们所拉的车,拉车的不同原因出发。③将分析整理出的内容归纳整合,在表格中规整、清晰地呈现出来。
答案示例:
年龄特征 所拉的车 生活状态或期待
二十以下,从十一二岁起开始拉车的 拉破车 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
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 租赁漂亮的车 拉“整天儿”,期待买上自己的车或者拉包车
岁数稍大,因身体原因跑得差的 拉八成新的车 抢“整天儿”或者“拉半天儿”“拉晚儿”
四十以上,有多年拉车经历的 拉破车 渐渐知道早晚会死在马路上
四十上下,到了生和死的界限才被迫开始拉车的 拉最破的车 咬着牙,含着泪,血汗滴在马路上
【专题四:品析“京味儿”】在阅读《骆驼祥子》的过程中,你一定感受到了其中散发着的浓浓“京味儿”吧?请简要说说书中的“京味儿”特点。
解答提示:①重点阅读书中有关老北京风俗人情、市井生活等的描写,如书中对老北京过年景象的描写。②品析书中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如“儿化音的运用”“民间语言”等。
答案示例:①书中具有浓重的北京地域特色。小说中描写的相关处所都是北京真实存在的。②具有北京特色语言风格。北京口语词汇、方言俗语数不胜数,大量使用儿化音,如“今儿个”“拉晚儿”“车口儿”等。③表现出老北京人的文化性格。如讲究群体生活,书中的很多生活场景被作者圈定在大杂院、车场、胡同等人流聚集的地方;注重日常细节,多处描写了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讲究“官样”文化,讲究体面、排场,追求“精巧”的生活艺术;衣食住行都体现了北京人的性格、饮食、文化特点。
《海底两万里》高频考点+思维导读
【教材链接】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图书P156~160)。
【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海洋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作品简介】(依据教材导读内容)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而事实上当时人类还没有发明如此先进的潜艇,更没有人潜入过深海底部,这不过是凡尔纳的幻想。小说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也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作品主题】(依据教材导读内容)反对殖民压迫也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
【作品的科幻性】
1.文本内容的科学性:《海底两万里》中巧妙地穿插了阿基米德定律、光在水中的折射和亮度等物理知识,形形色色的软体动物和海藻海带的生物学知识,海洋中的洋流知识,测试太阳高度、海洋各处不同的地形风貌等地理知识。
2.基于科学的幻想:《海底两万里》中的“诺第留斯号”确实是凡尔纳想象出来的,但当时美国已经生产出潜水艇,只是在外形、构造等方面与他小说中描述的潜水艇有很大的区别,也就是说关于潜水艇的想象是在已经生产出的新兴科技产品的实物的基础上得来的。
3.凡尔纳科幻小说的预见性:这部小说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许多在当时被认为不可思议的科学预见,如今都已经实现或即将实现,如后来电灯被发明出来了。
【思维导图】
【尼摩船长和其他主要人物】
1.尼摩船长(全书的核心人物,也是故事发生、发展的关键)
身 份 人物“初印象” 相关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船长,制造“诺第留斯号”潜艇 (又称“鹦鹉螺”号),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 从尼摩船长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性格果敢坚毅而内心不乏细腻温柔的人。同时,作者着重描写了他的一双眼睛,从这一处的描写不难看出他的高瞻远瞩和心中极远大的抱负 ①“诺第留斯号”在珊瑚礁上搁浅,遭到土著人的袭击,尼摩船长利用在楼梯和扶手上布下的电力网吓跑了土著人;②在锡兰采珠场从鲨鱼嘴下救了一个穷苦的采珠人,并送他一袋珍珠;③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④当尖头鲸(抹香鲸)向长须鲸进攻时,尼摩船长出于对弱者的同情,指挥船员攻击尖头鲸(抹香鲸);⑤在遭遇冰山封路、章鱼围攻、敌舰偷袭时都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指挥全体船员,战胜了困难。 热爱海洋,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执着不屈;极富正义感和奉献精神,向往民主与自由;反对民族压迫和殖民主义
2. 其他主要人物
人 物 身 份 相关故事 人物形象
康塞尔 阿龙纳斯的仆人 ①在阿龙纳斯教授落水时,他毅然跳了下来,不遗余力地帮助他逃生;②在海底狩猎后热情地给未去的尼德·兰讲述海底的景色;③在缺乏氧气时将最后一点氧气让给阿龙纳斯教授;④在海底观察到许多动物并给它们分类。 忠诚,生性沉稳、随和,善于学习,做事一丝不苟
阿龙纳斯 作品中的“我”、生物学家、教授 ①与船长在海底森林狩猎;②与船长一起参观亚特兰蒂斯遗址;③同两个伙伴成功利用大漩涡逃出了“诺第留斯号”。 知识渊博、头脑清晰
尼德·兰 捕鲸手、鱼叉手之王 ①多次企图逃出“诺第留斯号”;②在船长救采珠人受到鲨鱼攻击时挺身而出,杀死鲨鱼救了船长。 勇敢、优秀、野性十足、性情火爆,危急关头能挺身而出
阅读方法·快速阅读
训练快速阅读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要全神贯注地读,尽快弄清楚作品中发生了哪些故事,有哪些人物等,对小说有个概括的了解。比如阅读《海底两万里》时,首先明确主人公是尼摩船长,与尼摩船长有关的内容要专心细读,梳理他在航行过程中与阿龙纳斯等人发生的一系列故事。(2)以默读为主。要培养默读的习惯,并达到一定的速度。(3)眼睛的视域要宽。读的时候尽量不回视,尽量扩大扫视的范围。如可以从一眼扫几个字到一目十行,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如对《海底两万里》中大段的景物描写、知识介绍可以大段快速地阅读。(4)善于抓住书中的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有所取舍。如《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全书的核心人物,也是故事发生、发展的关键,对涉及他的语段就需格外关注。而文中大段的景物描写、知识介绍等就可以跳读。
专题探究
【专题一:写航海日记】尼摩船长的旅程十分精彩,假如现在你正跟随尼摩船长一起旅行,请写出一则航海日记,记录下你跟尼摩船长一行人在航海途中的精彩瞬间。
解答提示:①采取略读、跳读的方法快速浏览全书,定位到“诺第留斯号”航程经过的地点。②梳理出地点,根据地点绘制航海路线图,或者在地图上标注。③根据航海路线图梳理尼摩船长一行人经历的事件,从中选取印象深刻的按照日记格式书写。
答案示例:
时间:××月×日 地点:锡兰采珠场 天气:晴
潜水艇行进到锡兰采珠场时,尼摩船长给我们介绍了原始的采珠法以及采珠人悲惨的生活,建议大家一起去参观采珠场。船长带我们观看了一颗大如椰子的珍珠,我们都惊叹于这颗珍珠之大。过了不久,我们看见一个采珠人正辛苦地采珠,突然一头大鲨鱼向他发起攻击,船长舍身相救,与巨鲨展开殊死搏斗。正当船长危在旦夕时,尼德·兰一叉刺中鲨鱼要害,解救了船长和采珠人。于是我们把采珠人救到小船上,尼摩船长赠送他一小袋珍珠。
【专题二:介绍尼摩船长】请你以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的名义,结合作品内容,给你的朋友写一封信,向他介绍一下尼摩船长。
解答提示:①明确人物的介绍可以包括这个人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生平事迹等。②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品质是在具体的情节中,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体现出来的,故要结合相关情节。③选择书中与人物有关的章节,勾画有关人物言行的语句进行揣摩,进而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和内心世界。
答案示例:
亲爱的××:
好久不见,最近还好吗?我要给你介绍一位途中认识的新朋友,他叫尼摩,是我们的船长。他神秘、沉着而又机智;他极端痛恨民族压迫和殖民主义,向往民主与自由。他带领人民抗争,结果以失败告终,之后选择归隐大海,用聪明才智造了一艘可以在海底航行的铁船。对殖民者的仇恨使尼摩船长领导船员击沉一艘艘战舰,冷酷地看着爆炸的战舰与上面的受难者沉落海底。同时,尼摩船长又以慈爱之心关心着被压迫国家的人民,定期将装有金银财宝的箱子交给固定的联系人,为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提供物质援助。他就是这样一个具有两面性的人,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船长。
阿龙纳斯
××年××月×日
《红星照耀中国》 考点内容梳理
【教材链接】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图书P66~69)。
【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他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代表作有《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远东前线》《活的中国》等。
【作品背景】(依据教材导读内容)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与此同时,与中国共产党、红军有关的消息也被严密封锁。苏区和红军的存在成了一个难解的谜。为了解开这些谜,给萦绕在心头的问题找到答案,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保安,深入根据地,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作品简介】(依据教材导读内容)①描述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徐海东等人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②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③对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以及陕北根据地的社会制度、货币政策、工业和教育等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为全世界解答了“红军是怎样生存下来并扩大了自己的队伍”的疑问。
【作品意义】(依据教材导读内容)①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②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③从多个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④拍摄了大量在苏区生活的照片,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
【艺术特色】①人物形象生动立体。书中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涵盖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徐海东等革命领袖,对他们的描写真实而生动。②语言风格诙谐幽默。作者常在史实中穿插一些淡淡的幽默语句,让人忍俊不禁,这种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③历史事实具体全面。书中记录了那个时期的相关史实,全面叙述了“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未来。④呈现形式丰富多样。作者在书中采用多种呈现形式来记录史实、分享感悟,有采访、转述、逐条的日记等。
【思维导图】
【主要人物及具体内容】
人 物 具体内容
毛泽东 人物外貌 瘦弱如同林肯,身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弯曲、一头很长的浓厚乌发,双眼巨大而敏锐,鼻梁很高,颧骨突出。一个非常机智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人物形象 成长时期:富有反抗性,善于通过斗争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好学进取,有恒心、有毅力;善于思考,有质疑精神。 成熟时期:质朴纯真,生活简朴;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精力过人,身体素质好;一丝不苟,有魄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同时又是一个感情深邃、爱军爱民的领导者。
主要经历 就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组织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革命政权——长征
相关情节 ①与父亲的矛盾对抗。②剪辫子、参军。③自己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④他的财物只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⑤谈及牺牲的同志和饥荒中的死人事件,他眼睛湿润。⑥将自己的上衣脱给战士穿,长征中和普通战士一样步行。⑦对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提出的世界政局时事问题连斯诺都无法回答。⑧与斯诺谈论共产党的政策及抗日战争。
参加革命的起因 辛亥革命前后,思想和世界观都还处于过渡期的毛泽东,是一个具有远大志向的热血青年,他不仅因为支援武昌起义而参加了革命军,而且还发表了许多有见地的政治见解,开始明白大家都有救国的责任。
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1927年到湖南、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接着率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参加红军长征,1936年12月,同周恩来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成为由内战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时局转换的枢纽。
作者评价 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精通中国旧学、有成就的学者;个人自尊心极强;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认真研究哲学、有相当深邃感情的人。
周恩来 人物形象 平易近人,温和文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细心热情,善于计划,生活朴素,充满活力。
主要经历 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协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组织“八一”起义——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
相关情节 ①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②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③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的肩上,走过乡间田埂。
参加革命 的起因 从小就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因为看到民族危亡、山河破碎,他在少年时代就萌发强烈的社会使命感,懂得了“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道理,树立了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参加革命 后的经历 1927年3月,周恩来领导发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8月1日,周恩来与贺龙、叶挺、朱德等人发动南昌起义。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并取得大胜。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兵谏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周恩来代表共产党前往西安同国民党谈判,促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作者评价 纯粹的知识分子,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具有冷静的、合理的和实际的头脑。
阅读方法·纪实作品的阅读
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
首先,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比如读《红星照耀中国》时,通过阅读序言,浏览目录,跳读正文,可以发现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其次,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比如作品写了什么人?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重点突出了什么内容?再次,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阅读纪实作品的过程中要善于体会和辨别作者对于事实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比如斯诺是带着疑虑去采访的,但在采访结束后,他便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最后,阅读纪实作品,最终是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的。比如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首先应该从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浴血奋战的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其次要学习斯诺作为新闻记者的敬业精神和探求真相的可贵勇气,再次要善于参考相关资料,并联系社会实际进行分析和思考。
专题探究
专题一: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读完《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相信你已经对书中的人物有所了解,请你选择其中一位谈谈他的革命之路是如何行进的。
解答提示:①根据原著内容,将领袖人物与人物涉及的相关章节做成专题阅读的目录索引。②梳理提炼出不同人物的相关言行、出身与家庭、受教育情况、参加革命的起因、参加革命后的经历等,以此进行专题探究。③选择一位印象深刻或最感兴趣的人物,对他的相关专题进行整合,梳理出他的革命之路,注意时间顺序及逻辑关系的把握。
答案示例:周恩来出身官僚家庭,从小就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因为看到民族危亡、山河破碎,他在少年时代就萌发强烈的社会使命感,懂得了“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道理,树立了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伟大抱负。读书时期,曾多次领导学生运动,后来更是协助创建共产党,他的革命之路越走越远。周恩来也是中央红军长征的策划者和指挥者之一,对红军长征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所深爱的祖国和人民,在革命的道路上实现了人生理想,也在每个国人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专题二:关于长征】班上准备出一期有关长征的板报,请你将搜集整理到的资料填入下表,帮助同学们完成板报制作。
解答提示:①阅读《长征》,结合原著了解长征的起因。②梳理长征路线图,记录长征中的困难。③结合长征中的典型事件,明确长征的意义及历史价值。
长征的起因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 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的路线 瑞金→突破敌人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中面临的困难 军事上:有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 生活上:工农红军生活异常艰苦,没有粮食吃,就吃野菜,甚至吃皮带、皮鞋,缺医少药,伤病困扰等。环境上:有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的大雪山;有一望无际,没有人烟的草地,十天中几乎不断下雨,随处可见的沼泽。
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占领遵义(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长征的历史价值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通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大后方。
【专题三:信仰与精神】班级拟开展“读名著,谈感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以《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长征精神为探究对象,写一则发言稿,交流你的读书心得。
解答提示:①找出原著的经典片段,体会情节中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和精神。②阅读的同时与同学探讨分析书中体现的信仰与精神,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精神。③找到一个侧重点,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启示及感悟。
答案示例:大家好!今天我想谈一谈《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长征精神。读完《红星照耀中国》,我被书中所体现的长征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在书中,作者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向全世界报道了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不畏艰险,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冒着严寒忍着饥饿,翻雪山过草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事业而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就是长征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这一精神鞭策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昆虫记》 思维导图
【教材链接】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图书P123~125);教材课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蝉》(图书P108)。
【作者简介】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称他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作品简介】(依据教材导读内容)《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法布尔根据观察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为了揭开这些奥秘,法布尔像侦探似的长时间追踪观察昆虫,不断地假设,反复地推理,严密地求证,一步一步地逼近真相。
【作品评价】(依据教材导读内容)《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的昆虫百科全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法布尔从不满足于仅仅记录昆虫的生活,他关注的是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他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这种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这部科普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鲁迅语)。
【艺术特色】(依据教材导读内容)①独特的研究方法。法布尔一反常规,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②高超的写作技巧。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③《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思维导图】
阅读方法·科普作品的阅读
科普作品的写作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增进大众对科学的了解。阅读科普作品,可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借助前言、后记或附录中有关作家作品的介绍,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的大致内容,为阅读整本书做些准备。比如《昆虫记》在序言和附录中就有对该书大致内容、历来评价,以及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让我们有初步的印象和阅读期待,以决定如何去读,重点读哪些部分。
(2)在阅读中,遇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概念、术语,要查找工具书或相关资料,把握其含义。如果科普作品的内容是你感兴趣或比较熟悉的,也可质疑问难,进行拓展延伸。比如读《昆虫记》时可以思考法布尔对动物习性的观察和分析,有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够准确的,哪些是想要进行深入思考探究的。
(3)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扩大我们的知识领域,锻炼我们的思维,在阅读中汲取人生智慧,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比如阅读《昆虫记》时,就可以体会那种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4)关注科普作品的艺术趣味。比如《昆虫记》,既是富于科学性的昆虫学著作,又是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不仅能从中了解到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还能获得知识和思想,培养审美情趣。阅读本身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
专题探究
【专题一:跟法布尔学观察】在“跟法布尔学观察”主题读书活动上,小芳同学提到了《昆虫记》中法布尔观察昆虫的经验,请你结合相关内容,为大家介绍一下法布尔是如何进行观察的。
解答提示:①精读书中描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精彩段落。②结合具体片段进行思考:他是通过哪些方法进行观察的?有何独到之处?相对而言自己平时对事物的观察有哪些欠缺与不足?③据此分析,结合实例总结法布尔的观察经验。
答案示例:法布尔像侦探似的长时间跟踪观察昆虫,不断地假设,反复地推理,严密地求证,比如他在研究“朗格多克蝎子的毒性有多厉害”时,把纳尔仓那狼蛛、螳螂、金龟子、蝼蛄、灰蝗、蚱蜢、金凤蝶、蜈蚣等昆虫先后放进用来试验的铺了沙的大口瓶里,发现当这些昆虫被蝎子注射过毒液以后,没有一个能侥幸逃生的,但它们被蝎子刺伤后死亡的时间不同。于是有了新的发现:这好像是由于身体结构的作用,相同等级的昆虫的存活期都是平衡而稳定的,最高级的昆虫最易快速死亡,低级的昆虫仅能拖延一段时间,而粗俗低等的千脚虫却能坚持最久。
【专题二:跟法布尔学探究】《昆虫记》中,法布尔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等的探究严谨而准确。读书小组在一起研读过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经验之后,在班级内举办了读书成果交流会。请你列举一个具体案例,总结法布尔的探究经验,在交流会上与同学们分享。
解答提示:①研读书中描述法布尔着力探究的几个具体案例。②带着问题对法布尔的探究方法进行思考:法布尔是怎样观察昆虫的?经历了哪些阶段?他观察昆虫之后做了哪些记录?有哪些思考?他的探究方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③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探究问题,分析法布尔的探究过程,总结探究经验。
答案示例:法布尔对于“金步甲的婚俗”问题是这样进行探究的:看到带伤的金步甲被掏空肚子的尸体——提出疑问“为什么会被同类吃掉?”“是否约定俗成?”——当数次看到健康的金步甲被掏空肚子的尸体时——再次提出疑问“是否是为了减少‘人口’?”——而后持续观察,几次亲眼看到雄性金步甲被雌性金步甲吃的过程——最后得出“婚俗使然”的结论。由此可见,《昆虫记》并不只是法布尔观察的原始记录,而是在经历了一个过程后写就的,总的来说是“初步观察——提出疑问——携带观察——释疑解惑——得出结论”的过程。
【专题三:跟法布尔学写作】《昆虫记》中法布尔描写了众多的小昆虫,请你模仿他的写作技巧,以你喜欢的小昆虫或小动物为主角写一个小片段。200字左右。
解答提示:①精读《昆虫记》中自己感兴趣的篇章。②摘抄出其中描写精彩的片段,如对运用拟人修辞、语言诙谐的内容进行圈点批注,赏析点评。③观察自己喜欢的小昆虫或小动物,参照法布尔的写作技巧进行仿写。
答案示例: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吃完饭后下楼散步,来到小花坛旁边,又看见了那群熟悉的蚂蚁。它们似乎没有意识到我这个庞然大物的靠近,依然不紧不慢地搬运着死去的虫子的尸体。看到蚂蚁背着比自身重很多的东西,蹒跚地向前移动时,我不禁感叹:“小蚂蚁啊小蚂蚁,没想到你小小的身躯竟蕴藏着如此巨大的力量。”一只只小蚂蚁为了把食物运回家,各尽所能,团结协作。我不免被这场景所感动,真希望所有人都能像蚂蚁一样齐心协力,懂得团结。
七、《傅雷家书》内容梳理
【教材链接】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图书P71~73)。
【作者简介】傅雷,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教育家。他一生翻译法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30余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丹纳的《艺术哲学》等。
【作品简介】傅雷去世十几年后,他的家人将他与儿子的来往书信辑录为《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写给两个儿子(傅聪和傅敏,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书信中,傅雷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以及艺术修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同时也凝聚着对祖国深厚的爱。该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名篇”,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作品主题】(依据教材导读内容)做人: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等。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要劳逸结合,正确理财,正确对待恋爱婚姻等。艺术修养:要有国家和民族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艺术特色】①全书文字生动优美,情感真挚深刻,读来感人至深,能让人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②语言特色鲜明。在谈及生活琐事时,语言明白如话,仿佛亲人间的拉家常;谈及艺术的时候,则隽永凝练;谈及人生感悟,则直白又深刻,让人如沐春风。
【人物辨识】
人 物 身 份 人物形象
傅雷 翻译家、美术评论家、教育家 严厉、尽责、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爱。有良知、正直、为人坦荡、秉性刚毅,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
朱梅馥 傅雷的夫人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傅聪 傅雷的长子,著名钢琴大师 刻苦用功,生活有条理,严谨、热爱音乐、热爱祖国
傅敏 傅雷的次子,英语特级教师 正直、善良、勤勤恳恳
阅读方法·选择性阅读
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兴趣选择。在阅读整本书时,感兴趣的部分可以认真去读,其余的内容可略而不读。(2)问题选择。读书时关注与我们思考的问题有关的内容,抛弃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比如《傅雷家书》中有关成长的话题,是不是对你很有启发呢?(3)目的选择。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如阅读《傅雷家书》,假如你对艺术学习方面更感兴趣,那么就可以关注傅雷给儿子提出有关艺术学习方面的建议。(4)方法选择。不同的文体类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实用文体可以采取“冷读” 的方法,阅读时头脑冷静,心平气和,这样有利于把握概念,抓住要点,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则可以采取“热读”的方法,阅读时可以调动感情,鼓舞精神,一气贯注,达到感同身受或身临其境的效果。
专题探究
【专题一:傅雷的教子之道】小江所在的班级在学习《傅雷家书》时,同学们针对“傅雷的教子之道”展开了热烈讨论,对傅雷在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艺术学习等方面对儿子的影响发表了不同的观点。现在轮到你发言了,请你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具体事例谈谈傅雷的教子之道。
解答提示:①可以采用粗读、跳读的方式,筛选原著中有关傅雷教育方法的篇章进行阅读。②圈点勾画,对相关语句进行批注,明确几个问题:傅雷在教育儿子中谈论最多的是什么?哪一方面是最主要的?③任选一个或几个感兴趣或启发大的方面,结合具体事例来谈。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傅雷在生活细节方面对儿子影响最大。信中傅雷从生活的诸多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有益的引导,比如在生活中的礼仪问题上,傅雷告诫儿子要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傅雷在信中说儿子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个习惯都很不礼貌。一封封家书把傅雷和儿子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傅雷通过家书这种形式在生活上关心和教育儿子,给儿子以指导和鼓舞。
答案示例二:傅雷的教育方式是平等的、朋友式的。虽然在孩子年幼时,傅雷的教育方式很严苛,但是后来他意识到了这点,经常自我批评,在平等的基础上对儿子进行教育。比如傅聪出国不久,傅雷抑制不住心中喜悦,写信称自己很高兴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为朋友,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傅雷夫妇总是阅读大量最前沿的东西,从而可以和孩子探讨一些共同话题。这种平等与民主的教育方式在夫妇二人对孩子进行的毫不避讳和隐瞒的家庭教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专题二:父子情深】父亲节来临之际,九(一)班举行了“父爱随行·伴我成长”主题班会。班会上,老师让同学们围绕《傅雷家书》这本书,谈谈自己从书中感受到的流淌在文字背后的父爱。请你围绕“父子情深”这个话题,和大家谈谈你的读书心得。
解答提示:①筛选相关片段来阅读、勾画,如傅雷对儿子在做人方面的教导、生活问题上的关心、艺术上的鼓励等。②从勾画的内容中体会父子情深,并就相关内容与同学们进行探讨。
答案示例:《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的谆谆教导,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都洋溢在书信的字里行间,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傅雷很关心儿子的生活和成长,对于儿子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比如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在信中多次提及,而且他对儿子演奏方面的鼓励与叮咛是真诚而平等的,他会精细分析儿子录音中的问题,既对孩子进行肯定,也让其明白自己的问题,树立孩子奋斗的信心。整本书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浓浓的父爱,让我们感受到傅雷溢于言表的爱子之情。
【专题三:我给傅雷写封信】《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读后令人收获颇丰。班级拟开展“走进家书,与傅雷对话”主题读书活动,请你根据对名著内容的了解,给傅雷先生写一封信,谈谈此书对你的影响。
解答提示:①明确书中所涉及的不同领域,如道德、文化、艺术、历史等。②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尽可能全面地梳理傅雷的观点,并进行归纳概括。③想象与傅雷就你感兴趣的这一话题进行交流,结合书中傅雷关于此话题的观点,以书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或对此话题的看法。
答案示例:
尊敬的傅雷先生:
您好!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深受感染,您在一封封家书中对儿子在道德上的悉心教导深深吸引了我,让我从中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信中,您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诸如此类您对儿子苦心孤诣的教导,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您的家书不仅教育了自己的孩子,还给那些对社会、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的青年一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读罢此书,我受益匪浅!
您的读者
××年××月×日
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梳理
【教材链接】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图书P134~136)。
【作者简介】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革命家、布尔什维克战士。
【作品提要】本书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表现了保尔自我牺牲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顽强坚韧的意志。
【作品简介】(依据教材导读内容)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但无论是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还是工地上的磨难,都没能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加勇敢,更加坚强。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仍然不向命运屈服,而是克服种种困难,拿起笔来,以顽强的毅力开始写作,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他生命的誓言。可以说,在保尔·柯察金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作品主题】小说通过保尔的奋斗、成长历程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战胜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会创造出奇迹,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题目寓意】(依据教材导读内容)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钢”指信念、意志与毅力,“烈火与骤冷”在小说中指残酷的战争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劳动条件以及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意思是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强的革命战士是在同阶级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艺术特色】(依据教材导读内容)①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和日记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②书中的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阅读这部名著,不仅可以感受保尔·柯察金巨大的人格魅力,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还可以借鉴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水平。
【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
第一阶段 苦难的生活经历,逐步迈向革命道路(辍学→做工→结友→初恋→被捕→脱险→搏杀→破裂)
情 节 内容概括 人物形象
苦难的童年(辍学、做工) 十二岁那年,保尔去瓦西里家补考的时候,在谢廖沙的怂恿下往神父准备的复活节面团中撒烟末,被赶出了学校。保尔跟着母亲到食堂干活,在洗刷间负责做一些粗活脏活。不久,哥哥阿尔焦姆为他在发电厂找了一份工作。 保尔:饱受折磨和侮辱,但一直力求上进 瓦西里:虚伪、保守、心胸狭隘
初识革命者(结友) 保尔哥哥的朋友朱赫来住在他家(朱赫来留下来是为组织布尔什维克党的联络工作),他教会了保尔打拳,还时常给保尔讲一些革命道理。保尔偷了德国中尉的手枪,把它藏在老砖窑里。 保尔:活泼、机警 朱赫来:勇敢、机智、正义,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引导人
认识冬妮亚(初恋,保尔的第一段恋情) 保尔巧遇了富家小姐冬妮亚,两人建立了友谊。阿尔焦姆等人被捕后被迫为德军开车,逃跑后,与家人失去联系。冬妮亚带保尔参观自己家的藏书室,后来两人在几次接触相知(赛跑)中产生好感(冬妮亚尊重、理解保尔)。 冬妮亚:纯洁善良、美丽动人,待人和善友好,喜欢读书,没有森严的阶级观念 阿尔焦姆:具有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和敌人进行不懈的斗争
营救朱赫来(被捕) 朱赫来给保尔讲述了很多革命道理,改变了保尔的人生观。保尔在街上看到朱赫来被一个士兵用枪抵着头押解着,保尔用枪(偷德国中尉的)袭击士兵解救了他。维克多(保尔邻居,素有恩怨)告密,保尔被捕。 保尔:机智、勇敢、仗义,为朋友甘冒危险
死里逃生(脱险) 因监狱里犯人太多,保尔谎称自己是由于割马鞍上的皮子做鞋底入狱,于是被释放,住在冬妮亚家。期间,冬妮亚为保尔与哥哥阿尔焦姆和谢廖沙传递消息。保尔和冬妮亚相恋,保尔不愿意连累冬妮亚,就离开了冬妮亚的家。 保尔:机智、善良、勇敢,能够为他人考虑
战场上的搏杀(两次死里逃生) 保尔被哥哥送到卡扎京参加革命,成长为一名侦查员。他将《牛虻》所讲述的使他备受感动的故事朗读给战友,鼓舞了每一个人。在战争中,保尔因大腿受伤和伤寒高烧不退暂时离开战场。之后主动要求加入骑兵,与战友们救出七千多名革命者。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为替师长复仇,保尔英勇战斗,头部被流弹炸成重伤。 保尔:热爱学习;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具有甘愿为革命事业牺牲的献身精神
痛苦的选择(破裂、觉悟,第三次死里逃生) 保尔右眼失明,因容忍不了冬妮亚庸俗的个人主义思想而分手。保尔离开肃清反革命工作岗位,被调到铁路工厂去担任共青团书记。与波兰和平协约签订后,保尔暂与家人团聚,之后又重新投入工作。 保尔:具有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 冬妮亚:未摆脱资产阶级的享乐思想
第二阶段 漫长又充实的革命生涯(剿匪→筑路→疗养→入党→成熟)
情 节 内容概括 人物形象
制止暴乱(剿匪) 保尔随行协助丽达工作,在拥挤的车站保尔把丽达从窗口拉上车。朱赫来提前一晚破坏了叛军的接头点,暴动被及时制止。城市铁路运输系统即将瘫痪,粮食和木柴的供应成了关键。 丽达:干练勇敢,热爱共产主义 朱赫来:雷厉风行,组织能力强
工地上的磨炼(筑路,第四次死里逃生) 保尔被调去修铁路。虽然工作环境艰苦,但他仍然忘我地工作。在这期间,保尔遇见了已婚的冬妮亚。铁路修通后,朱赫来备受感动,临走时他还送给保尔靴子和枪。任务完成后,伤寒病和大叶性肺炎使保尔倒下了。保尔被送回老家途中,有人误传保尔病死了。丽达知晓后悲痛万分。 保尔:为共产主义理 想献身的精神;崇高 的道德品质;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不畏 艰难困苦、一往无前 的革命气概
生命的意义(疗养) 保尔回到家乡疗伤,悼念牺牲的红军时,说出了激励无数读者的话。保尔了解到大家都误以为自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团籍被撤销,便到团省委恢复了团籍,又回到铁路厂上班。一天晚上,保尔陪安娜参加完会议回去的路上,开枪打死了一名杀人惯犯。
保卫苏维埃(入党) 保尔因病离开工厂,养好病后,他被派到一个边境小镇,紧张地做着苏维埃的建设工作,因工作能力卓越,保尔被选为边境各村庆祝十月革命节纪念委员会主任。保尔从公函上知道自己成了共产党正式党员,并承担重要的共青团工作。
革命的烈火(成熟) 保尔在工作中坚决地和各种歪风邪气做斗争。列宁的逝世促使几十万工人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阿尔焦姆也入了党。
第三阶段 疗养并与命运顽强抗争(病重→车祸→抗争→重生)
情 节 内容概括 人物形象
第一次休假(病重) 在全俄代表大会上,保尔遇见了已婚的丽达,并向丽达解释自己因“革命高于一切”,不接受丽达感情的荒唐举动。保尔超负荷地工作、读书,身体逐渐虚弱,被送到中央委员会的“公社社员”疗养院。 保尔:深刻地自我反省、严于剖析自己
车祸 保尔提前离开疗养院,不久后又遭遇车祸住进了医院。因病情恶化,情况严重,休假疗养被迫延长。 保尔:嫉恶如仇、爱憎分明、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结识达雅(保尔的妻子) 保尔已不能参加工作,收到抚恤金、残疾证、特别证后,他在朋友家住了一段时间。代替妈妈看望朋友,保尔认识了达雅和她的姐姐,并答应设法帮助两姐妹逃出家庭的牢笼,保尔带领达雅获得新生。
钢铁意志 (抗争) 保尔逐渐与达雅产生感情。保尔一度因失去战斗能力想要自杀,但他还是顽强地战胜了自杀的念头,与病魔搏斗,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保尔向达雅提出结婚,达雅答应了他。 保尔:偶有消极思想、但最终战胜自我 达雅:善良、乐观、勤劳、积极向上、善解人意
新的战斗 (重生) 保尔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后,决定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重新参加战斗。在母亲和“秘书”加莉亚的帮助下,保尔开始进行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他将写完三章的小说寄给了一些老同志征求意见,但原稿在寄回来的途中被邮局遗失,只好重新开始写作。书稿完成后,大受赞赏,即将出版。保尔终于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 保尔: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明确的人生目标
阅读方法·摘抄和做笔记
(1)摘抄:选摘抄录原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等。比如可以摘抄名著中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片段、启迪思想的名言警句等。
(2)做笔记:①写提要:用精炼的语言准确概括全书的基本内容或要点。所写提要可以是语意连贯的成段文字、按层次和要点所列的提纲、能够体现作品结构思路的图表等。②写心得:记录自己阅读时的体验、感想。如自己对于作品的内容(人物情节、情感、思想等)和形式(写作技巧、行文风格、艺术特色等)的看法和评价,以及自己在阅读中生发的新认识、新观点。可以针对作品整体发表感想,也可以只对其中某一个或几个点进行评论。
专题探究
【专题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班级拟开展“在烈火中锻造,在历练中成长”主题读书会,探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请你梳理保尔的成长经历,为他写一篇小传,体现他的经历、性格特征等。
解答提示:①采用粗读、跳读的方式,浏览作品中的主要情节。②对保尔的三个人生阶段的事迹进行搜集,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归档。③在梳理过程中注意选取典型事件,并从事件中总结出他的性格特点。
答案示例: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之后他经历了一系列人生挑战,但无论是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还是工地上的磨难,都没能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加勇敢,更加坚强。后来保尔参加了国民经济恢复与建设,在此期间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他产生过自杀念头,最终在海边总结人生经历,思索生命意义,决定拿起笔来,以顽强的毅力开始写作,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生命的誓言。他的成长充满坎坷,也充满着引人奋进的积极力量。
【专题二: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分析】班会上,同学们正在探讨保尔·柯察金的人物形象,有人认为保尔是一位意志坚定的战士,有人认为保尔是一个温情善良、有血有肉的革命者……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谈谈你对保尔·柯察金形象的认识。
解答提示:①用摘抄和做笔记的方式,选取与保尔有关的经典片段进行深入阅读。②在阅读中将描写保尔言谈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其他人对他评价的内容摘抄出来,并加以圈点批注。③根据所做的批注,挑选具有共性的不同情节,总结出保尔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
答案示例:首先,保尔·柯察金是一个在革命烈火和艰苦环境中锻炼出来的共产主义新战士的典型形象。他以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迹般的生命活力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谱写着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壮丽诗篇。其次,保尔是一个无私、刚毅的革命战士,他具有顽强的毅力、永不言败的精神,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意志如钢铁般坚定。最后,保尔还是一个温情善良、有血有肉的革命者。爱情、友情、亲情等丰富的情感在他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将保尔和同志们紧密联结在一起,共同投身于伟大的革命事业。
【专题三:“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校为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举办了以“读红色经典,温初心使命”为主题的活动。活动上,主持人提到了“红色经典”在如今的生活中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请你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为大家介绍“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解答提示:①明确作品中体现的精神内涵和艺术成就,体会其中的历史厚重感、担当意识、一往无前的气概、钢铁般的意志等。②带着问题去阅读相关段落:书中的哪些价值观在今天依然能带给我们力量?哪些精神或片段是历久弥新、值得代代相传的?③详细记录阅读中的心得体会,整理成读书笔记,与同学们进行探讨。
答案示例: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现实意义。向命运挑战的无畏勇气,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都是保尔身上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在如今依旧能给我们青年一代以无尽的鼓舞与坚定的力量,促使我们不断为祖国为民族的强大而努力奋斗,这也是这本书能经久不衰的最大魅力与现实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色经典”拥有的不可磨灭的无限魅力依然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启迪和动力。“红色经典”永远都值得一代代人品读和珍藏,红色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不断丰富和完善,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它们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力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