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4 16:1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课程标准 重难点 知识点
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 1. 正确解读战争爆发的主客观原因。2. 掌握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暴行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初步形成到最终建立的过程 1. 局部抗战。2. 全国抗战的开始。3. 日军的侵华暴行
  
阅读课文第一子目,解决下列问题。
1. 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华逐渐扩大侵略战争的原因。
材料一 按明治大帝之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既实现。唯第三期之灭亡满蒙以便征服支那全土……尚未实现。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
材料二 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材料三 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侮。
——蒋介石对国民党将领的训话
2. 阅读课文内容,简要梳理1931—1936年各阶层局部抗战的史实,完成下表。
爱国力量 局部抗战
共产党
国民党爱国将领
爱国人士与学生
3. 1935年的“华北自治运动”激起了北平学生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即一二·九运动。下列所示的内容是游行示威中的北平学生及其口号。结合这些口号,分析一二·九运动的历史意义。
“反对防共自治运动!”“反对卖国的对外政策!”“立即停止内战!”“中华民族万岁!”“为祖国自由而奋斗!”
 
4. 据材料四,指出西安事变发生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要意义。
材料四 我们为什么发动这样的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忿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的屈辱外交,国家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八项主张。
——张学良、杨虎城《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1936年12月)
  
阅读课文第二子目,解决下列问题。
1. 比较下列两则材料,指出两则声明发表的相同背景及两者在对待日本侵华态度和政策上的异同。
材料一 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材料二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和估计。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2. 据材料三,宣言从哪几个方面表达了中共合作抗日的诚意?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宣言公布的意义。
材料三 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提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希望国民党方面新闻机关早日发表。中共中央郑重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3. 中国抗战经历了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的过程,联系课文内容和右下侧《抗日战争时期示意图》,从地理空间和抗战群体等角度,概括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战局势的变化。
  
阅读课文第三子目,解决下列问题。
1. 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成为全人类的记忆。阅读课文,从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分别举例说明日军的暴行。
领域 日军暴行
社会
政治
经济
2. 观察右下图所示的内容并查找资料,解决下列问题:哪些因素使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为什么以“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起诉日本法西斯战犯?日本右翼势力至今仍矢口否认这些罪行,对此你有何认识?
日军在南京展开杀人比赛
3. 阅读课文内容,梳理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将关键事件写在下图所示的时间轴上,并简要叙述这些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要求:表述语言简洁,承前要有一定的过渡性)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活动方案】
活动一
1. 原因:蓄谋已久,既定国策;摆脱经济危机的冲击;利用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的时机;欧美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推行纵容日本侵略的绥靖政策。
2. 共产党:直接参加和推动各地抗日救亡运动。选派党员干部参加抗日义勇军斗争;领导抗日游击队,后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1936年后陆续改建为东北抗日联军。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1935年底,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国民党爱国将领:1932年,上海十九路军抗战;1933年,长城抗战;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爱国人士与学生:1935年,发动一二·九运动。
3. 历史意义: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4. 主要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严重。重要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它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活动二
1. 相同背景: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相同之处:国共两党都表示要抗战。不同之处:抗日依靠力量方面,国民党主张依靠政府和军队实行自卫;中国共产党主张全民族共同抗战。
2. 诚意: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表示遵守三民主义,停止暴力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权,接受军队改编,共赴国难。意义: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全民族的团结,为最后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3. 变化:地理空间,从原先的局部地区如东北、长城沿线转变为全中国;社会力量,从原来共产党、爱国群众等部分抗战群体转变为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全民族抗战。
活动三
1. 社会:1937年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重庆大轰炸、细菌战、“慰安妇”制度。
政治:实行“以华制华”方针,成立汪精卫伪国民政府。
经济:实行“以战养战”方针,经济野蛮掠夺。
2. 因素: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轻生重死;日军意在灭亡中国,妄图在精神上泯灭中国人的抵抗意志。原因:从战争的性质看,是日本策划并发动的侵略战争;从战争中对非武装人员的态度看,日本对我国手无寸铁的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进行屠杀;从战争中使用的手段看,日军在战争中屠杀手段残忍,还使用细菌战、毒气战等违背国际法的手段,并大量掠夺中国人民财产,破坏中国城镇等。认识:历史不容篡改,要正视历史,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中日两国应以史为鉴。
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