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
2024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壹
单元概念
贰
单元时空
叁
考点梳理
肆
主题探究
目 录
单元概念
章壹
单 元 概 念
阅读单元导读,找一找其中讲述的历史事件。
单元时空
章贰
单元时空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夏朝
商朝
西周
春秋
战国
公元前221年
形成
发展
强盛
瓦解
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东周
奴隶社会
青铜时代
西周青铜凤纹尊
商 青铜兽面簋
春秋青铜方壶
夏 青铜爵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出现
私有财产出现
贫富分化
氏族贵族
战俘、罪犯、平民
早期奴隶主
早期奴隶
奴隶社会的形成过程
考点梳理
章叁
考点梳理
【考试内容和要求】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知道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的更替,了解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考点一:夏朝建立与“家天下”
考点二:商朝的统治
考点三:西周的兴衰
结合P22,完成夏朝的相关知识点
考点梳理
考点一:夏朝建立与“家天下”
建立者
建立时间
建立都城
历史地位
巩固统治的措施
都城考古
末代国王:
禹
约公元前2070年
阳城(今河南登封)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制定制度,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历法。
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
桀
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想象图
世袭制
禅让制
禹
尧
舜
启
推举贤德
血缘继承
公天下
家天下
请阅读教材P23的正文和地图,完成商朝建立的相关信息。
考点梳理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考点一:夏朝建立与“家天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中心
约公元前1600年
汤
今河南南部、河南东北部
亳
(盘庚迁)殷
统治措施:
对外:经过多年的对外征战,商初控制的范围不断拓展。
对内:商朝为巩固统治,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商纣王的残暴统治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
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史记·殷本纪》
考点梳理
考点三:西周的兴衰
西周的建立
分封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建国之战
都城
重大事件
统治措施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镐京(史称西周)
国人暴动、犬戎灭周
分封制
牧野之战
目的
依据
受封
权利
义务
等级
意义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
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宗亲和功臣等
管理土地和人民,在自己
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分封制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素养提升
2.(2024·吉林长春·2)《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1.(2024·四川内江·2)古时的《三字经》中有“夏传子,家天下”的描述。这一朝代的建立者是( )
A.禹 B.启 C.汤 D.纣
A
B
素养提升
合作探究
朝代 夏朝 商朝 西周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亡国之君
重大事件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汤
亳、殷
镐京
商纣王
周幽王
商汤灭夏
盘庚迁殷
武王伐纣、
建立分封制
国人暴动
禹
阳城
桀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周武王
目的、对象、依据、内容、作用
从三朝的更替中得到什么启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民心者得天下
勤于政事爱惜民力
考点梳理
【考试内容和要求】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考点一:王室衰微
考点二:诸侯争霸
考点三: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归纳王室衰微的表现
考点梳理
考点一:王室衰微
西周·分封制
春秋·王室衰微
授民授疆土
制度上
统治区域上
政治地位上
经济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诸侯定期纳贡
诸侯王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使周王室财政陷入困境,甚至依赖诸侯国经济支持
诸侯王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周王室管辖地区范围缩小,仅在洛邑一带;
分封制逐步瓦解,一些诸侯国国君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教材研读】想一想:从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进入春秋时期之后,整个政治格局开始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诸侯崛起,竞相争霸,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考点梳理
考点一:诸侯争霸
诸侯争霸的原因:
(1)王室衰微;
(2)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对别国的支配权。
目的
争夺霸主地位
旗号
“尊王攘夷”
春秋列国图
尊王:表面上尊崇天子,利用天子的影响号令诸侯。
攘夷: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扰乱。
主要霸主
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牵头召集诸侯大会,充当盟主,号令诸侯。
评价
1.促进了局部地区的统一,客观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少数民族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①要一分为二,辩证评价;
②要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评价。
考点梳理
考点三: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行业 具体表现
农业
手工业 。
商业 逐渐活跃,经济活动得到 鼓励和保护,金属货币广泛使用。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规模不断扩大分工细致
铸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漆器制作。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手工业
农业
商业
促进
推动繁荣
刺激发展
素养提升
2.(2024·四川泸州·1)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的多民族国家。这表明( )
A.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 B.百家争鸣繁荣局面出现
C.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消除 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
1.(2024·江苏常州·2)按照西周的规定,天子可以享用九鼎。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竟问“鼎之小大轻重”,挑战周王权威。该事件反映了( )
A.王室衰微 B.尊王攘夷 C.分封建国 D.诸侯争霸
A
A
素养提升
合作探究
春秋时期动荡的表现有哪些
1.经济上:
铁犁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私田的出现,这使得旧有的井田制遭受破坏。
2.政治上:
①周王室衰微,控制范围缩小,经济能力下降等
②诸侯国崛起,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长江流域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考点梳理
【考试内容和要求】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通过了解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2.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
考点一:战国七雄
考点二:商鞅变法
考点三: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考点梳理
考点一:战国七雄
战国概念: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七雄的形成: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来
兼并战争:
为了各自的利益诉求,各自为政,发展实力,致力于拓展疆域
(1)目的
(2)性质
(3)特点
(4)重要战役
(5)影响
由春秋时期的争霸转变为兼并
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广
时期 主要战役 交战国家 成语典故 主要影响
——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魏、赵、齐
魏vs齐
秦VS赵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
增兵减灶
齐国强大起来
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战 国
七雄之间日趋激烈、连绵不断的兼并战争,导致各人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魏、楚、齐、秦等先后崛起,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
考点梳理
考点二:商鞅变法
1.背景
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
2.时间、人物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3.主要内容
内容 影响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旧的土地制度;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加强中央集权
削弱守旧势力
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有利于社会稳定
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军功途径参政,增强军队战斗力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调动农民积极性
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
井田制
影响: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4.影响
考点梳理
考点三:战国时期的经济的发
发展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水利
铁犁牛耕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
分工更加细密,纺织、冶铁、青铜铸造、漆器等手工业发展可观
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
战国双镰铁范
战国刺绣龙凤虎纹衣袖
战国时期铜冰鉴
(1)时间与地点:
(2)修建者:
(3)三个主体工程:
(4)意义:
鱼嘴、宝瓶口、飞沙堰
公元前256年 成都
李冰父子
①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②是世界水利史的奇迹,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和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
素养提升
2.(2024·甘肃白银·1)商周时期,农具普遍使用木制或骨制的耒耜;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推广,基本上能适应开垦、耕翻、平整、除草松土、收割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这描述的是( )
A.原始农耕的产生 B.生产工具的改进
C.土地制度的变迁 D.耕作方式的变
1.(2024·四川眉山·1)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秦墓中出土了两件木牍。木牍是战国晚期参加伐楚的秦军士兵黑夫兄弟写给长兄的家书。在家书里,他们特地询问,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这封家书佐证了商鞅变法( )
A.建立县制 B.奖励军功 C.鼓励耕织 D.废除特权
B
B
素养提升
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铁犁牛耕
生产力提高
公田抛废、私田开辟
生产力
土地制度
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阶级关系
新兴地主、农民两大阶级
政治
贵族政治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渐建立
生产力决定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
上层建筑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带来的影响?
考点梳理
【考试内容和要求】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第7课 百家争鸣 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考点一:老子
考点二:孔子
考点三:百家争鸣
考点梳理
考点一:老子
姓名: 别名:
国籍: 生活年代:
思想核心:
哲学观点:
处世原则:
政治主张:
著作:
地位:
人物卡片·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① 顺应事物内在规律
② 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老子》/《道德经》
老聃
楚国
春秋后期
李耳
“道”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朴素的
辩证法
思想
考点梳理
考点二:孔子
人物卡片·孔子
姓名: 字:
国籍: 生活年代:
思想核心:
处世原则:
政治主张:
教育贡献:
著作:
身份:
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仁是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① 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
② 为政以德,反对苛政
《论语》
仲尼
鲁国
春秋后期
孔丘
“仁”(仁者爱人)
① 创办私学
② 有教无类
③ 总结教育规律
考点梳理
考点三:百家争鸣
学派 代表 主要思想 著作
儒家 孟子 ①“仁政”;②民贵君轻;③反对非正义战争 《孟子》
荀子 实行礼治,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 《荀子》
墨家 墨子 ①“兼爱”;②“非攻”;③选贤能的人治国;④提倡节俭 《墨子》
道家 庄子 ①顺应自然和民心;②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 《庄子》
法家 韩非 ①以法治国;②树立君主的权威;③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韩非子》
兵家 孙武 (春秋) 奠定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孙子兵法》
吴起 进一步发展军事理论 《吴起兵法》
孙膑 《孙膑兵法》
素养提升
2.(2024·四川宜宾·1)有学者认为“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该学者意在说明( )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学术思想蓬勃兴起
C.奖励军功普遍实施 D.官学兴起开启民智
1.(2024·湖北中考·1)孔子曰:“仁者人也”。他认为应当关爱尊重他人,有同情心,还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社会人际关系。这体现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
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道之以政 D.有教无类
A
B
素养提升
百家争鸣的观点各异,彼此论战的学派是否是水火不容的呢?
荀子把儒家的“礼”进行了改造,加进了“法”的内容。
法家韩非批判继承了老子的一些思想,把老子的唯心主义的“道”改造为唯物主义的“道”,吸收到法家思想体系中。
百家争鸣产生了什么影响?
相互融合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地位: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考点梳理
【考试内容和要求】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1.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2.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
考点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考点二:甲骨文和青铜器
考点三:《诗经》和“楚辞”
考点梳理
考点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1.天文
2.历法
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
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夏朝
商朝
战国
夏历
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小月29,闰年增加一个月
测定出二十四节气
远古
神农尝百草
战国
战国 名医扁鹊
望、闻、问、切诊断法,
战国《黄帝内经》
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3.医学
任务:先民为什么要研究并总结天文历法?
指导农业生产
考点梳理
考点二:甲骨文和青铜器
1.含义:
2.记载内容
3.特点:
4.地位:(影响)
商朝时期,人们常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对许多事情 进行占卜,把占卜情况用文字形式刻在甲骨上,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一)甲骨文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造字方法。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
(二)青铜器
(1)时间:
(2)青铜铸造业特点
(3)用途:
(4)地位
(5)代表
商周时期
由国家掌控,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制作工艺高超
祭祀、军事
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三)三星堆遗址
地区:考古发现一:
认识:
长江上游地区的四川广汉
向人们展现了夏商时期丰富多彩的古蜀文明。
考古发现二:
认识:
出土了中原夏商王朝系统的玉礼器和青铜容器
表明它与中原王朝具有密切关系。
考点梳理
(一)《诗经》
1.时间
2.构成
3.内容
4.地位
西周和春秋时期
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关注现实,所收诗歌中,有的反映民俗民情,有的歌颂美好爱情,有的赞扬劳动者助劳勇敢,有的批判统治者剥削压迫。
《诗经》共有300多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5.价值
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
(二)“楚辞”
1.形成
2.代表人物和作品
战国时期,楚国一些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用浓郁的情感和丰宫的想象,创作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
屈原的《离骚》,充分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
3.影响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考点三:《诗经》和“楚辞”
素养提升
2.(2024·宁夏中考·1)据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祭祀、宴享等活动都按等级使用鼎、簋(guǐ)等,王及王室墓葬出土的鼎、簋等数量比其他贵族的数量大得多,而且锡含量高。这体现出西周时期( )
A.中央集权制不断发展 B.青铜礼器与贵族权力地位相结合
C.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 D.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高超且数量多
1.(2024·江苏连云港·2)“至于商朝的历史,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证据中,能够佐证这一观点且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刻有记录殷墟文字的甲骨 B.商汤灭夏的神话传说
C.《史记·殷本纪》的记载 D.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
A
B
素养提升
合作探究:你能辨认出下列甲骨文是什么字吗?试试看。
人 中 水 射
合作探究:结合所学,说说先秦时期科技与文化的成就对后世有什么深远影响。
【答案】先秦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科技领域推动了后世的发展,而且在文化上塑造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题探究
章肆
思维探究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约公元前1046年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第7课 百家争鸣
第8课 先秦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约公元前770年
约公元前475年
夏朝建立
商汤灭夏
商朝建立
周武王灭商 西周建立
周平王董倩洛邑进入春秋
战国开始
主题探究
生产工具的演变
打制石器
铁制农具
磨制石器
青铜农具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上述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生产工具,请分别写出他们的名称及对应的时代,生产工具的演变体现了什么?
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力提高,
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