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4 17:3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2级高三上学期10月考试
语文学科试题
说明:1.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
2.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民族格局似乎总是反映着地理的生态结构,中华民族不是例外。他们所聚居的这片大地是一块从西向东倾侧的斜坡,高度逐级下降。东西落差如此显著的三级梯阶,南北跨度又达三十个纬度,温度和湿度的差距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给人文发展以严峻的桎梏和丰润的机会。中华民族就是在这个自然框架里形成的。
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最早的情况是怎样的?在中华大地上已陆续发现了人类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各进化阶段的人体化石,可以建立较完整的序列,说明了中国这片大陆应是人类起源的中心之一。在人类进入文化初期,中华大地上北到黑龙江,西南到云南,东到台湾都已有早期人类在活动,并留下了石器。很难想象在这种原始时代,分居在四面八方的人是同一来源,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长期分隔在各地的人群必须各自发展他们的文化以适应如此不同的自然环境。这些实物证据可以否定有关中华民族起源的一元论和外来说,而肯定多元论和本土说。
即使以上的论断还不够有说服力,考古学上有关新石器时代的丰富资料更有力地表明中华大地上当时已出现地方性的多种文化区。如果我们认为同一民族集团的人大体上总得有一定的文化上的一致性,那么我们可以推定早在公元前六千年前,中华大地上已存在了分别聚居在不同地区的许多集团。新石器时期各地不同的文化区可以作为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起点。
新石器时代中原两河(黄河和长江)流域中下游这个在生态条件上基本一致的地区的考古发现,已可以说明中华民族的先人在文明曙光时期,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两千年之间的三千年中还是分散聚居在各地区,分别创造他们具有特色的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格局中多元的起点。
在这多元格局中,同时也在接触中出现了竞争机制,相互吸收比自己优秀的文化而不失其原有的个性。例如,在黄河中游兴起的仰韶文化,曾一度向西渗入黄河上游的文化区,但当其接触到了比它优秀的黄河下游山东龙山文化,就出现了取代仰韶文化的河南龙山文化。考古学者在龙山文化前加上各个地方的名称表示它们依然是从当地原有文化中生长出来的,实际上说明了当时各族团间文化交流的过程,从多元之上增加了一体的格局。
中国最早的文字史料现在可以确认的是商代的甲骨文,相传由孔子编选的《尚书》还记载了一些上古的文件和传说。早年的史书中,把上古史编成三皇五帝的历史系统。这些文字史料已有部分可以和考古资料相印证,使我们对新石器时代末期到铜器时代的历史能有较可靠的认识,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掘的河南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一般认为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夏代历史已从神话传说的迷雾中得以落实。商代历史有甲骨文为据,周代历史有钟鼎文为据,相应的后世的文字记载都可得而考。夏商周三代正是汉族前身华夏这个民族集团从多元形成一体的历史过程。
河南夏代“阳城”遗址所发现的文物显示了它是继承了新石器时代河南龙山文化发展到了铜器时代。从黄河中下游遗留的文物中也可以看到这些地区都早已发展了农业生产,这和夏禹治水的传说(河南龙山文化的中晚期)可以联系起来,表明了这地区早期居民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们还记得河南的龙山文化正是在仰韶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山东的龙山文化而兴起的。所以可以说华夏文化就是从黄河中下游不同文化的结合而开始的。
(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是理解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是一个统一的共同体的重要观点,他不仅把中国历史概括为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而且把“三个相互”概括为中华民族从“多元”聚为“一体”的内生动力。这是基于中国历史事实和发展逻辑得出的重要观点,是做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南,对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学术理论来源于费孝通先生1988年正式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该理论是费先生关于中华民族起源及结构的整体性理论。林耀华先生评价称,费孝通教授确立了“多元一体”这个核心概念在中华民族构成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为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和文化的总特点提供了一组有力的认知工具和理解全局的钥匙。作为一个关于中华民族结构的学术新体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对中华民族的含义与起源、结构与层次、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民族关系进行了纲要性阐释,这些阐释对理解中华民族何以是一个共同体,“多元”何以凝聚为“一体”这两个命题提供了启示。
(摘编自王延中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经济、文化、心理因素析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大地发现的石器及各进化阶段的人体化石,能够支持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论和本土说。
B.河南龙山文化是族团间交流的结果,吸收了其他族团的优秀文化又保留了一定的个性。
C.考古发现,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印证了传说中的夏代历史。
D.“多元一体”这一核心概念为认知中华民族和文化的起源、特点等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独特的地理空间结构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成为 可能。
B.《尚书》中关于上古史的记载已得到了考古资料的印证,证明了夏商周三代是华夏民族从 多元形成一体的历史过程。
C.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之间的关系相似,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文化之间也出现过竞争和 交融。
D.文化、经济、情感和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等因素使得中国各民族团结融合成为一体, 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一项是(3分)
A.新石器时代晚期玉龙在东北地区红山文化与东南地区良渚文化均有所见,但造型有所差异。
B.四川省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龙虎尊与湖南安化县出土的虎食人卣在题材和文化内涵上非常相 近。
C.西藏拉萨市温江多吐蕃时期建筑遗址出土的板瓦、琉璃砖等遗物带有明显的唐文化特征。
D.广东省江门市开平碉楼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有古希 腊、古罗马等多种风格。
4. 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张光直“中国相互作用圈”示意图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各大文化系统分散聚居在各地,分别创造自己的特色文化。
B.黄河中下游的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结合开启了华夏文化。
C.各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形成了中华民族格局中多元的起点。
D.各文化系统相互影响形成大的相互作用圈,逐渐走向一体。
5. 两则材料都谈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但材料内容侧重点和论证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小题。
行行重行行
汤成难
如果我和母亲每天不把父亲从地里拔上来,父亲就要栽进地里了。他终日劳作,两条腿深深插进水田,那把与他形影不离的铁锹像是从身体里长出的另一只手臂。
我去地里喊父亲回家,说是喊,其实是不用嘴巴的,那时候我还是个货真价实的结巴,所有的字词在我嘴里冰冻着,缠绕着,黏连着,却不肯离开口腔。
我们家在小官庄的最边上,门前的河将我们与村庄阻隔开来。河堤是唯一能到达外面的途径,但河堤又窄又陡,一点路的样子都没有。
父亲拿着铁锹,把力气全部用来对付门前的这条路。他全神贯注,甚至整个人都陷入一个我们无法进入的世界。
这年初夏,父亲突然毫无征兆地出了远门。那时农忙刚刚结束,最后一粒麦谷归仓,最后一株稻秧也插进地里。①没有一条通往外面的路,怎么行呢?一向沉默的父亲对我们说。
他扛着铁锹走了。我们也不知道父亲要去哪里,母亲说父亲去外地挣钱,供我和哥哥继续读书。哥哥觉得父亲是偷偷学手艺去了,只有我坚定地认为父亲是去为我寻找治疗结巴的秘方。
快要秋收了,父亲回来了。父亲这一趟带回了两样东西,他先是从衣服的内衬口袋掏出一个报纸卷,郑重而抖索地把报纸一层层打开,是一支毛笔。
父亲带回的另一样东西,是一条山路。我听哥哥说,父亲这几天一直在忘我地修路。山路只有短短的一小截,与河堤的长度差不了多少,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走上去,虽然比原来的路高出几分,却令人感到怪异,用我后来学到的词语形容,就是太“崎岖”了。
父亲并没有因此罢休,他扛着铁锹一遍遍在上面修着。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父亲喃喃地说着。我们不知道父亲原本要带回来的路是什么样子?那时我所有的兴趣和注意力全部落在父亲送的那支毛笔上。
我忘我地写字,就像父亲忘我地修路一样,我感到一股神奇力量操纵着这支毛笔,父亲手里的铁锹,是不是也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操纵着呢?我在学校的教室和走廊上画满了画,校长向父亲控诉了我的“罪行”,父亲顺着校长指给他的方向看了片刻,突然,笑了。画得还蛮好看的,父亲说着,嘴唇形成的那根直线正缓缓向两侧延伸。
那年寒假我就被父亲送到何二家学写字了。
撒完肥,父亲又走了,他去了城里。听哥哥说,这一趟,父亲走了很多街巷,城里的路泛着奇异的光亮。父亲被那样的路迷惑了,他对城里的路颇有好感,不管哪一条似乎都能引领人们快速走到终点。
父亲在麦子熟时又回到地里,这次他带回一条属于城里的路。那是一截由砖块、石子铺成的路,路面坚硬,除了几粒松动的石子,看不到任何杂草的出现。它平整宽阔,的确是一条好路的样子,可是,与我们这儿的一切都显得格格不入。
我们不愿走上去。父亲感到难过、生气和不安,他花两个晚上将它敲得粉碎。
何二不肯再教我写字了,他说这样下去就是误人子弟。这年秋天,父亲就送我到先生家学画了。
一到先生家我就喜欢上了这里,先生有个书房,一张阔大的红花梨桌,②笔筒里插着大大小小的毛笔,笔尖朝上,像若干个舌头,欲言又止。
墙上挂着一幅画,父亲走到画前,怔怔地立着,画上林泉丘壑,溪清水浅,一条用花青着色的路隐隐向前——③父亲突然抬起手,紫薯一样的粗糙手指落在画上,迟疑着,怯懦着,手指沿着花青色路面小心翼翼地向前滑移。
去先生家要花大半天的时间,为了能在先生家多学会儿,父亲用铁锹为我修了一条路,早晨的阳光使身体微微出汗,一条轻描淡写的路指向西边。这样,一来一回就省下五十分钟。
这年冬天,父亲又出了一趟远门。父亲大概去了北方草原,他带回了一条奇怪的路,枯草与泥土交织。哥哥说父亲对路有一种魔怔,不过,那条路并没有使用多久,几天后就被父亲铲去了。他又将路恢复到田埂的样子。
就是那时,父亲的腿坏了,膝盖向下的部分,连同脚,都变成紫色。没有可以走路的腿,父亲陷入巨大的悲痛和沮丧之中。那段时间,门前的路又回到田埂的模样,但比从前结实板匝多了。④一条路也会成长,也会逐渐懂事。
我住校读初中的那年,父亲突然不见了。
对于父亲的消失不见,众说纷纭,但我更愿意相信哥哥说的,父亲是去找路了。父亲的突然离开是我们兄妹俩心中隐隐的痛。哥哥毕业后去了长江边上参与水利工程的建设。有一年暑假我去看他,只见哥哥正扛着铁锹从大坝上下来,那一刻,我突然百感交集。
我也如父亲所愿,成了一个拿毛笔的人。有媒体评论我的山水画里充满故事。
不久前,城市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书画展,角落里有一幅画吸引了我,清浅涓流旁蜿蜒着一条路,路向前方延伸,一直隐没在远处的山林中。路上画有一个人,不太起眼,只见背影,正向前方走去。我将脸贴近,怔怔地看着,这才发现那人卷着裤管,光着脚,膝盖以下是淡淡的紫褐色。
我抿着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嘴唇形成的那根直线正缓缓向两侧延伸。我注视着那个远去的背影很久,很久,仿佛送别。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铁锹既指向父亲的农民身份,又是父亲找路修路的工具,也为远行的父亲带来勇气和力量, 还暗示着父子之间的传承。
B. 父亲总在农闲时候外出,在农忙时节回来。这说明父亲对土地的看重,突出父亲的责任同 时让小说情节跌宕起伏。
C. 本文与《百合花》相同,采用第一人称限知视角。父亲找路的故事主要通过哥哥的口转述
给“我”,使小说更有代入感。
D.“行行重行行”意为行走不止,既与父亲不断远行的情节相扣合,又突出父亲的性格特点, 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
7.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以问句的形式表现了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困境,又折射出父亲经过反复思考后的内心 渴望。
B.句子②使用比喻手法,突出毛笔是“我”内心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也与前文“我的结巴” 相呼应。
C.句子③刻画了父亲看书画时的反应,可以看出父亲对“路”的痴迷,也表现出他对远方的 敬畏。
D.句子④意蕴丰富,表面上在写路,实则是写人,暗示“我”在父亲的呵护与现实的悲痛下 逐渐成长。
8. 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都说“嘴唇形成的那根直线正缓缓向两侧延伸”,表达的意味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5分)
9.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路”意蕴丰富,既有理想主义色彩,又有现实性和悲剧性。请你结合文本 具体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唐武德中,太宗围王世充于东都,窦建德率众来救。太宗守武牢以拒之。建德阵汜水东,弥亘数里。诸将皆有惧色。太宗将数骑登高以望之,曰:“贼起山东,未见大敌。今渡险而嚣,是军无政令;逼城而阵者,有轻我之心也。我按兵不动,待彼气衰,阵久卒饥,必将自退,退而击之,何往不克!”建德列阵,自卯至午时,卒饥倦列坐,又争饮水。太宗曰:“可击矣。”命骑将建旗列阵,自武牢乘高入南山,循谷而东,以掩贼背。建德遽率其师却,止东原,未及整列,太宗轻骑击之,所向披靡。程咬金等众骑缠幡而入,直突出贼阵后,齐张旗帜,表里俱备,贼众大溃,生擒建德。
(节选自《百战奇略·后战》,有删改)
材料二:
太宗曰:“《司马法》言,‘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此亦攻守一道乎?”靖曰:“有国有家者,曷尝不讲乎攻守也。夫攻者,不仅攻其城、击其阵而已,必有攻其心之术焉。守者,不止完其壁、坚其阵而已,必也守吾气而有待焉。孙武所谓‘先为不可胜’者,知己者也;‘以待敌之可胜’者,知彼者也。”太宗曰:“《孙子》言三军可夺气之妙,‘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如何?”靖曰: “夫含生禀血①,鼓作斗争,虽死不省者,气使然也。故用兵之法,必是察吾士众,激吾胜气,乃可以击敌焉。吴起四机②,以气机为上,无他道也,能使人人自斗,则其锐莫当。所谓朝气锐者,非限时刻而言也,举一日时刻为喻也。凡三鼓而敌不衰不竭,则安能必使之惰归哉?盖学者徒诵空文而为敌所诱苟悟夺之之理则兵可任矣。”
(节选自《李卫公问对》,有删改)
【注】①含生禀血:指有生命者。②四机:吴起认为作战有气机、地机、事机和力机四种胜利条件。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盖学者A徒诵B空文C而为敌D所诱E苟悟夺之F之理G则兵H可任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弥,文中指越,更加,与《六国论》中“奉之弥繁”中的“弥”字意思相同。
B.山东,多指崤山以东地区,与《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中的“山东”意思不同。
C.靡,文中指倒下,与《促织》中“探石发穴,靡计不施”中的“靡”字意思不同。
D.太宗,指唐太宗李世民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定的称号。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率军围攻王世充,窦建德率兵来援救,被唐军在武牢阻截,窦建德诸将看见唐军横 贯数里,都面生惧色。
B.窦建德在遭受唐军袭击后,率领军队向后撤退,遭到李世民轻骑兵攻打,又被程咬金率骑 兵突击后方,最后被活捉。
C.李靖认为,进攻一定要有瓦解敌人军心的方法,防守一定要保持我方旺盛的士气,这才是 知己知彼的攻守之术。
D.唐太宗汜水之战的胜利,完美印证了《孙子兵法》中“避开敌人最初的锐气,等待敌人懈 怠思归而攻打”战略的正确性。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命骑将建旗列阵,自武牢乘高入南山,循谷而东,以掩贼背。(4分)
(2)守者,不止完其壁、坚其阵而已,必也守吾气而有待焉。(4分)
14.汜水之战前,唐太宗登高而望,认为自己必将打败窦建德,请简要概括其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画松
元稹
张璪①画古松,往往得神骨。
翠帚扫春风,枯龙戛②寒月。
流传③画师辈,奇态尽埋没。
纤枝无潇洒,顽干空突兀。
乃悟埃尘心,难状烟霄质④。
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
[注]①张璪:唐代画家,工画树石山水。②戛:敲击。③流传:流俗,平庸。④烟霄质:指松树高凌云霄烟霞的气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描述了画中松树的形象,翠绿的生枝和盘曲的枯干虽然形态各异,但都颇具神韵。
B.中间四句诗人由张璪的松画联想到世俗画师,并将其与张璪对比,继而引出下文的感慨。
C.诗中“烟霄质”遥承开头四句,诗人借此间接交代了张璪画作的格调,抒发对其赞美之情。
D.最后两句收束全篇诗意,以去淅阳山看松结尾,传达出观再好的画作也不如看真松的感受。
16.本诗通过谈画松,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绘画主张?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赤壁赋》中“ ”极力渲染了曹军战船首尾相接、绵绵不绝的盛况,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曹军却落得“ ”的惨败结局,令人叹惋。
(2)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 , ”的慨叹,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3)《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葬花吟》“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两句以泪洒花枝抒发自己的悲情,这种以“泪”抒怀的写法,在诗歌中比较常见,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小题。
冯至在散文集《山水》的后记中写道:A对于山水,我们还给它们本来的面目吧。我们不应该把些人事掺杂在自然里面:B在人事里,我们尽可以怀念过去;在自然里,我们却愿意万古长新。最使人不能忍耐的是杭州的西湖,人们把些历史的糟粕尽其可能地堆在湖的周围,一片完美的湖山变得支离破裂,成为一堆东拼西凑的杂景。我是怎样爱慕那些还没有被人类的历史所点染过的自然:C带有原始气氛的树林,只有樵夫和猎人所攀登的山坡,船渐渐远离了剩下的一片湖水,这里,自然才在我们面前矗立起来,我们同时也会感到我们应该怎样生长……这种对于自然的看法,我不能不感谢昆明七年的寄居。那样朴素、坦白而没有修饰、少有历史的负担和人工的点缀的昆明附近的山水无处不呈露出它们本来的面目。这时我认识了自然,自然也教育了我。在抗战期中最苦闷的岁月里,多赖那朴质的原野供给我无限的精神食粮。当社会里一般的现象一天一天地趋向腐烂时,任何一棵田埂上的小草、任何一棵山坡上的树木,都曾给予我许多启示。在寂寞中,在无人可与告语的境况里,它们始终维系住了我向上的心情,它们在我的生命里发生了比任何人类的名言懿行都重大的作用:D我在它们那里领悟了什么是生长,明白了什么是忍耐。
18.下面句子中的“点染”与文中加点的“点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万山丛中,时而点染着极其工细的人物。(杨朔《泰山极顶》)
B.大理花艳,艳得美术家调不出颜色来点染。(曹靖华《飞花集·点苍山下金花娇》)
C.至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倒无需怎样的手腕。(鲁迅《<故事新编>序言》)
D.秋夜不肯明,霜露畏点染。(方夔《感兴》)
19.文中ABCD四处都使用了冒号,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冒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①用于称呼语后,表示提起下文。
②用于提示性话语后,表示提示下文。
③用于总结性话语后,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④用于需要解释的话语后,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⑤用在总括性话语之前,表示总结上文。
①②④③ B.②③⑤④ C.②④④⑤ D.④③③⑤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小题。
如果说,谁最有资格见证这座古都由历史深处走来的脚步,我想除了天上的日月星辰,(甲)。
北京的地界儿,多古树。它们有机分布在各自的地盘。每一株,都俨然一位镇守边关的老将军。①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古老北京,②在它1641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③分布着约4万余棵古树,④可谓地球上古树最多,⑤分布密度最广的城市之一。北京古树伴随古都古城的纵深发展,年轮不断增扩,其古韵便渐渐从内到外生发出来。
古树的落地生根,仿佛接受了上天的旨意与安排,它们所承载的功能,无可比拟。古树汲天地精华,聚日月光芒,以壮其筋骨,盈其气血。北京古树,好一派威武景象!
北京古树的存在,不可或缺。古树与古都相伴,古都与古树相拥。偌大的北京倘若没有了古树的装点与陪伴,确是少了些古意。古树无可替代。它的根(乙),就要在它破土的地方站立几百上千年,这壮举算得上伟大了。
20.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 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15个字。(4分)
22.本文第三段画波浪线的部分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现代诗人林庚说:“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但成熟的稻穗总低着头,优雅的垂丝海棠也低垂着头,饱满的向日葵亦低垂着头……这些无言的万物中都内蕴着生命的智慧。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实验二部高(三)上学期10月考试语文答案
1.【答案】C “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错误,原文是“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一般认为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选项缺少“一般认为”,表述过于绝对。
2.【答案】B “《尚书》中关于上古史的记载已得到了考古资料的印证”说法绝对,原文“这些文字史料已有部分可以和考古资料相印证”说的是“部分”;且只有《尚书》中的记载也不能证明夏商周三代是华夏民族从多元形成一体的历史过程。
3.【答案】D “中西建筑艺术”“有古希腊、古罗马等多种风格”体现的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应是中华各族群内部的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
4.【答案】C “各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形成了中华民族格局中多元的起点”错误。材料一中说“分别创造他们具有特色的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格局中多元的起点”“当时各族团间文化交流的过程,从多元之上增加了一体的格局”,选项曲解文意。
5.【答案】①侧重点:材料一阐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过程;材料二则重在论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意义。
②论证方法:材料一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如材料一在论证文化的交融时,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进行举例论证;材料二主要使用了引用论证,如材料二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论证中华民族的团结融合。
6.【答案】C “父亲找路的故事主要通过哥哥的口转述给‘我’,使小说更有代入感”错误。在小说中,哥哥的转述并非是故事叙述的主要方式,大部分情节是通过“我”的直接经历和感受来展开的,哥哥的转述只是补充说明,而不是主要的叙事手段。
7.【答案】B “也与前文‘我的结巴’相呼应”错误。句子②并没有直接呼应“我的结巴”,而是强调了毛笔作为“我”情感表达的工具,与个人的结巴形成对比,突出了“我”通过画笔找到自我表达的方式,而非直接呼应“结巴”的状态。
8.【答案】相同点:都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喜悦和欣慰。
不同点:第一处是父亲看到“我”在学校的教室和走廊上画满了蛮好看的画时的反应,是父亲对“我”画画才能的认可和欣赏,和对“我”能够找到自己兴趣爱好的欣慰。
第二处是“我”在参观城市博物馆书画展时,由画中人物联想到父亲时的反应,其中有“我”的喜悦和欣慰,也有对父亲的思念和对父亲一生追求的理解,更有一种送别父亲的感慨。
9.【答案】①理想主义色彩:父亲不断地寻找和修建各种不同的路,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通过修路来改变家庭的命运,让孩子们有更好的未来,这种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具有理想主义色彩。
②现实性:小说描写父亲修路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困难,但路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这反映了现实中人们追求理想的道路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父亲的腿坏了,也暗示了现实的残酷和无奈。
③悲剧性:父亲一生都在为寻找和修建理想的路而努力,但所有的努力并没有全部得到回报,父亲的离开以及他一生的辛劳付出,让人感到一种悲剧的意味。
10.【答案】CEG 句意:学习兵法的人只晓得背诵书本上空洞的条文,最后必被敌人所欺骗诱惑。如果能领悟剥夺敌人士气的道理,那么就能够让他领兵作战了。“学者”作主语,“诵”作谓语,“空文”作宾语,故应在C处断开;“而为敌所诱”是以“为……所……”为标志的被动句,表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故应在E处断开;“苟……则……”是假设分句,意为“如果,那么”,分句中间G处断开。
11.【答案】C A.“文中指越,更加”“意思相同”错误。文中意思为满,遍,“奉之弥繁”的“弥”为更加,意思不同。句意:军队绵延横贯数里。/(诸侯)送给他的越多。
B.错误。意思相同,均指“崤山以东地区”。句意:窦建德从崤山以东地区起兵。/沛公在崤山的东边的时候。
C.正确。“靡计不施”中的“靡”意为没有。句意:唐军所向之处,敌军无不瓦解溃散。/挖石头,挖大洞,没有什么办法不用的。
D.“指唐太宗李世民的谥号”错误。太宗指庙号,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为他们定的名号。
12.【答案】A A.“窦建德诸将看见唐军横贯数里,都面生惧色”错误,原文“建德阵汜水东,弥亘数里。诸将皆有惧色”意为:窦建德在汜水东边列阵,军队绵延数里。唐军诸将见了,面有惧色。
13.(1)(唐太宗)命令骑兵将领树立军旗列好军阵,从武牢登高而上进入南山,沿着山谷向东行军,趁敌不备袭击敌军背后。(采分点:“乘”,登上;“东”,向东行军;“掩”,袭击。)
(2)所谓防守,也不仅仅是使城池的守备完善,使营阵的防守巩固,还一定要保持我方旺盛的士气,来等待时机破敌。 (采分点:“完”,使……完善;“坚”,使……巩固;“守者,不止完其壁、坚其阵而已”,判断句式。)
14.①窦军队伍喧嚣,说明其没有严格号令。
②窦军迫近敌人城前而布列营阵,这说明其轻敌。
③太宗预料乘窦军后退而出兵追击,定可获胜。
参考译文:
材料一:唐高祖武德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在东都洛阳围攻王世充,窦建德率领众人来援救。李世民扼守武牢以阻截窦建德军。窦建德在汜水以东布阵,军队绵延横贯数里,唐军将领看见都面有惧色。李世民率数名骑兵登上高冈眺望敌阵,说:“窦建德从崤山以东地区起兵,尚未遇到过强大对手。如今他们越过险要地带而喧闹不止,这说明其军队没有严格的号令;迫近我们城前而布列营阵,这说明其有轻视我军的心理。我们按兵不动,等待他们士气衰落,他们列阵过久而士卒饥疲,一定将会自行退走,我们乘其后退而出兵追击,哪有不胜之理!”窦建德军摆开阵势,从卯时直到中午时分,士卒们饥饿疲倦,坐在队列里,又互相争夺饮水。李世民说:“现在可以出击了。”(唐太宗)命令骑兵将领树立军旗列好军阵,从武牢登高而上进入南山,沿着山谷向东行军,趁敌不备袭击敌军背后。窦建德急忙率领其军向后撤退,刚刚退到东山坡处,还未来得及整顿好队伍,李世民已率领轻骑兵冲杀过来。唐军所向之处,敌军无不瓦解溃散。唐军大将程咬金等所率骑兵卷起军旗冲进敌阵,径直突击敌军阵后,再一齐展开旗帜,内外奋击,敌军大败,活捉了窦建德。
材料二:唐太宗问:“《司马法》说,‘国家即使强大,喜欢发动战争就一定灭亡;天下即使太平,忘记会有战争则一定有危险。’这也是攻守统一的道理吗?”李靖回答说:“凡是有国有家的人(统治者),怎么能不讲求攻守之道呢?所谓进攻,不仅仅是指攻击敌人的城池和军阵,还一定要拥有瓦解敌人军心的方法。所谓防守,也不是仅仅指使城池的守备完善,使营阵的防守巩固,还一定要保持我方旺盛的士气,来等待时机破敌。孙武所说的‘先制造自己不会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保有我方士气),这即是了解自己;‘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瓦解敌人军心),这即是了解对方。”唐太宗问:“《孙子兵法》中讲到瓦解敌军士气的办法是,‘敌人早上初至士气旺盛;陈兵至中午,则人力困倦士气怠惰;待至日暮人心思归。善于用兵的一定先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而等到敌人懈怠思归时再去打击它。’此种讲法如何?”李靖回答:“一切有生命的生灵,(为了自己的存活)鼓舞振作,进行斗争,至死也不顾惜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气’使它这样的。所以用兵的方法,必须先考察我军官兵,激发起敢打必胜之仗的勇气,这样才能够去进击敌人。吴起所讲的气机、地机、事机、力机等‘四机’,‘气机’是首要的,没有别的道理,它能让每个士兵都自己敢于战斗,那么他就勇往直前,不可阻挡。(《孙子兵法》)所说的早上士气猛锐,并不是限定于一日之中某个时间来说的,是拿一天中的时间来作为比喻。已经三次击鼓进攻,但敌人的士气依然是不衰竭,又如何能一定使敌人懈怠思归呢?学习兵法的人只晓得背诵书本上空洞的条文,最后必被敌人所欺骗诱惑。如果能领悟剥夺敌人士气的道理,那么就能够让他领兵作战了。”
15.【答案】D “传达出观再好的画作也不如看真松的感受”错,最后两句是说诗人因为仰慕画家的传神之笔要亲自再去深山欣赏一下真物。故选D。
16.①抓住事物特征,绘出事物神骨。三、四句写出张璪抓住了松枝的“奇态”,凸显出松树的神韵。②提高思想境界,加强艺术素养。九、十句指出平庸的画师格调不高,修养不够,难以画出松树的气质。③深入生活,善于观察体悟。最后两句传达出画师应善千观察体悟,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的灵感。
17(1)舳舻千里 樯橹灰飞烟灭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8.【答案】D文中“点染”意思是人类历史对自然的沾染。
A.“点染”指点缀、装点。B.“点染”指染色、着色。C.“点染”指写作、修饰文字。D.“点染”指沾染、沾附。
19.【答案】C A.处冒号用于提示性话语后,表示提示下文;B.处冒号用于需要解释的话语后,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C.处冒号用于需要解释的话语后,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D.处冒号用在总括性话语之前,表示总结上文;所以冒号的作用依次为②④④⑤。
20.【答案】③分布着约4万棵古树(或“分布着4万余棵古树”);⑤分布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每处2分;⑤若修改为“分布最广的城市之一”,得1分。只指出序号但未做修改或修改错误,不给分)
21.【答案】甲:当属(就是)北京的这些参天古树了 乙:一旦扎进泥土
22.【答案】①句式整齐,“汲天地精华”与“聚日月光芒”、“壮其筋骨”与“盈其气血”对仗工整,增强了表达的节奏感和韵律感。②“壮其筋骨,盈其气血”把古树当成人来描写,拟人手法的使用使语言形象生动。③“北京古树,好一派威武景象!”一句用感叹句的形式,更有助于抒发强烈的赞美之情。(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3.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