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共26页ppt))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3.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共26页ppt))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14 20:1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3.1 大气的组成和
垂直分层
从近地面到2000-3000km(大气上界)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1.运用图表等资料指出大气的组成状况及大气的污染状况。(地理实践力)
2.运用图表等资料及相关知识,说出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综合思维)
3.能在地理实践中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对人类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学习目标
前面所学的大气圈
问题:低层大气中各种成分的作用?
干洁空气
水 汽
杂质
想一想:在我们周围的大气中,都有些什么物质?
干洁空气由哪些物质组成
1、干洁空气:
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
78%
1%其他气体
干洁空气组成
二氧化碳 CO2
作用: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②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臭氧 O3
作用:吸收紫外线,保护地表生物
氧气 O2
作用:
氮气 N2
作用: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78%
21%
1%
一、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
21%
①人类和好氧生物呼吸
②有机物燃烧腐败分解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臭氧等
概念
组成
作 用
雨水下降时尘埃微粒也就随之而降落
2、水汽和杂质
①作用:都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补:降水(成云致雨)的条件:
a过饱和的水汽;b遇冷凝结;c凝结核
(大气中的杂质)
②分布:
水汽:水平方向:海洋上空高于陆地上空;湿润地区高于干旱地区
垂直方向:从地面向高空逐渐减少
杂质:陆地大于海洋;城市大于乡村;冬季大于夏季
雨后空气是清新的:杂质作为凝结核随降雨降落到地面
思考:在自然状态下,大气的组成成分变化很小,但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大气中某些成分会发生变化,你能举例说明吗?并谈谈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危害。(10分)
二、大气成分的变化
1、CO2 增多
①原因:a、大量矿物燃料的燃烧,增加了CO2的排放量;
b、人类破坏植被,减少了CO2的吸收量。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
②危害
③措施
a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低碳经济
b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比重
c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新能源
d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
e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全 球 变 暖
2、O3 减少
①原因:人类大量使用空调、冰柜等制冷设备,排放氟利昂气体
②危害:导致臭氧层空洞,使大量紫外线到达地面
③措施:减少空调、冰柜等制冷设备的使用
拓展阅读:臭氧层空洞
2007年9月13日,南极上空的
臭氧层空洞
过量紫外线对人类的影响
1.增加皮肤癌。
2.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3.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对生态影响
1.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
2.减少渔业产量。
3.破坏森林。
3、SO2 增加 产生酸雨
原因:①大量矿物燃料的燃烧
②汽车尾气的排放
4、雾 霾 天气
①水汽增多:能够增加空气湿度,可能形成降水和大雾
②杂质增多:产生大气污染(粉尘颗粒和霾)


人类活动前后对比
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影响:降低能见度
空气中杂质的来源
a、矿物燃料燃烧的烟尘
b、建筑工地扬起的灰尘
c、大风吹起的尘土
d、汽车尾气的排放
[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大气圈中最多的成分是氧。 ( )
②大气圈中各种成分均匀分布。 ( )
③臭氧对人类和动物是无害的。 ( )
④空气中只要有水汽就可以形成降水。 ( )
⑤大气中的尘埃物质可以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度。 ( )

2、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由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读图并回答(1)、(2)题。
(1)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
(2)臭氧层能够大量吸收 (  )
A.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
三、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1、划分依据: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2、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①位置:大气圈最底层
②组成:75%的干洁空气, 喵喵喵喵90%的水汽和杂质
③厚度变化(不均匀)
a、原因:气温(热空气所能上升的高度决定了对流层的厚度)
b、变化:
空间上(低纬地区17-18千米,中纬地区10-12千米,高纬地区8-9千米)
时间上(夏季厚,冬季薄)
一架飞机沿10km高空从南极飞到北极,
依次穿过了哪几层?
地 面
对流层顶
8~9km
17~18km
8~9km
赤道
北极
南极
④特点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原因
对流层大气中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
b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下热上冷,热空气上升。
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风云雨雪) 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
原因
原因
3、平流层
①位置:对流层以上到50-55千米
②组成:臭氧层
③特点:
a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原 因
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b大气以平流运动主;
原 因
大气上热下冷,结构稳定
c天气晴朗,利于飞机飞行
原 因
水汽和杂质少,大气平流运动
4、高层大气
①位置:平流层以上到2000-3000Km
②组成:电离层大气被分解为离子,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③特点:a随着海拔的升高,
气温先降低后升高
底层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平流层,高层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
原 因
b底层对流运动,高层平流运动
c有极光和流星现象
课堂小结:
1、大气的组成
2、成分的变化
3、大气垂直分层
①气温变化:
随着海拔的升高,对流层气温↓,平流层气温↑,高层大气先↓后↑。
②气压变化: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
大气垂直分层
[辨一辨]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对流层是大气层各层中最厚的一层。 ( )
②对流层的厚度低纬度地区大于高纬度地区,夏季大于
冬季。 ( )
③对流层的高度受地面影响很大。 ( )
④对流层的厚度为12千米。 ( )
课堂反馈:

45°
90°
45°
90°
17~18km
10~12km
10~12km
8~9km
8~9km
3、一架客机要求保持在10千米左右的高度飞行,应该在( )地方上空飞最安全。
A.澳大利亚上空 B.加拿大北部上空
C.新加坡上空 D.中国南部上空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2)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