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比 单元习题
一、单选题(共5题;共15分)
1.(3分)一杯牛奶,牛奶与水的比是1:4,喝掉一半后,牛奶与水的比是( )
A.1:4 B.1:2 C.1:3 D.无法确定
2.(3分)3:7的后项增加21,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 )。
A.加上21 B.乘3 C.加上12 D.乘4
3.(3分)小正方形边长6厘米,大正方形边长7厘米.则大、小正方形边长的比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
A.5:3, B.7:6,
C.8:6, D.9:5,
4.(3分)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1:4,下面符合这一要求的三角形是( )。
A. B.
C. D.
5.(3分)从六年级甲班调出总人数的到乙班后,甲、乙两班人数就一样多了。原来甲、乙两班人数的比是( )。
A.8∶7 B.4∶3 C.4∶5 D.6∶5
二、判断题(共5题;共15分)
6.(3分)最简单的整数比的前项和后项必须是质数 ( )
7.(3分)走同一段路程,小明要5分钟,小丽要6分钟,小明和小丽的速度比是6∶5。( )
8.(3分)甲、乙两数的比是4:5,乙比甲多。( )
9.(3分)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则甲、乙两数之比为2:3。( )
10.(3分)今年小红和妈妈年龄的比为1:4,五年后,小红与妈妈年龄的比还是1:4.( )
三、填空题(共8题;共22分)
11.(2分)用2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腰和底的长度比是2∶1,则腰长 厘米。
12.(2分)法国埃菲尔铁塔大约高320m,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大约高 m。
13.(2分)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与一个底角的比是2:1,它的顶角是 .
14.(2分)如果数量一定,单价比是6:5,那么总价比是
15.(2分)(比的应用)甲、乙两瓶酒精溶液,它们的体积比是,甲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乙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将甲、乙两瓶酒精溶液混合后,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 。
16.(6分)把25克盐放在100克水中溶成盐水,那么盐占盐水的 ,水和盐的最简整数比为 : 。
17.(2分) 的分子加上1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当乘 。
18.(4分)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当于长方形面积的 ,三角形面积的 ,三角形与长方形的面积比是 。如果阴影部分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那么下图的总面积是 平方厘米。
四、计算题(共2题;共16分)
19.(8分)化简比。
(1)(4分):
(2)(4分)40分∶ 时
20.(8分)按要求做。
(1)(4分)化简比:6:15
(2)(4分)求比值:
五、解决问题(共5题;共32分)
21.(5分)张师傅和他的徒弟小李的工作效率之比是8∶5.在相同的时间内,张师傅加工了40个零件,小李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22.(5分)六(1)班上体育课,男生有25人,女生有20人。老师拿出18个篮球,要按男女生人数分给同学们训练。请问女生可以分到几个篮球?
23.(6分)在读书日期间,学校开展以“享受一本书的时间”为主题的读书日活动。六年级三个班共有90位同学参加了此项活动,六(1)班和六(2)班参加的人数比是2:3,六(3)班参加的有30人,六(2)班参加的有多少人
24.(8分)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5小时相遇.已知货车与客车的速度比是4:5,求客车与货车的速度.
25.(8分)甲、乙两人同时从山脚开始爬山,到达山顶后就立即下山,他们两人的下山的速度是各自上山速度的1.5倍,而且甲比乙速度快,两人出发1小时后,甲与乙在离山顶600米处相遇。当乙到达山顶时,甲恰好到半山腰。那么甲回到出发点共用几小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错误
7.【答案】正确
8.【答案】正确
9.【答案】正确
10.【答案】错误
11.【答案】8
12.【答案】32
13.【答案】90°
14.【答案】6 :5
15.【答案】41:64
16.【答案】;4;1
17.【答案】3
18.【答案】4:1;92
19.【答案】(1):
=(×8):(×8)
=5:22
(2)40分:时
=40分:50分
=(40÷10):(50÷10)
=4:5
20.【答案】(1)6∶15=(6÷3)∶(15÷3)=2∶5
(2) = =
21.【答案】解:40÷8×5=25(个)
22.【答案】解:男:女=25:20=5:4,
18× =8(个)
答:女生可以分到8个篮球。
23.【答案】解:(90-30)×
=60×
=36(人)
答:六(2)班参加的有36人。
24.【答案】解:货车速度:360÷5×
=72×
=32(千米)
客车速度:360÷5×
=72×
=40(千米)
答:客车速度为40千米,货车速度为32千米。
25.【答案】解:下山的600米相当于上山:600÷1.5=400(米),
甲下山走一半的路程,相当于乙上山的速度走的路程,也就是乙上山走一个全程,甲上山走一个1+=个全程.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1=4:3
甲上山速度是(600+400)÷(4-3)×4=4000(米),
下山速度是4000×1.5=6000(米),
1个上山全程是4000-400=3600(米),
出发1小时后,甲还有下山路3600-600=3000(米),要走3000÷6000=0.5(小时)。
一共要走1+0.5=1.5(小时)。
答:甲回到出发点共用1.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