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导语解读
阅读教材第51页单元导语,说一说这一时期分为几个朝代?时代特征是什么?
西汉
东汉
新朝
秦朝
前221年
前207年
前202年
9年
25年
220 年
时代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大一统
一、秦灭六国
秦灭六国形势图
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拓展国力,争雄天下
?
读53页地图,说策略
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230BC
灭韩
228BC
灭赵
225BC
灭魏
223BC
灭楚
222BC
灭燕
221BC
灭齐
咸阳
秦
秦 灭 六 国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一、秦灭六国
秦王嬴政,历时十年,远交近攻,终灭六国
前221年,咸阳
秦朝
1.过程:
2.意义:
秦国
秦王嬴政
秦始皇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的局面,
(2)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想象画(现代)
(前259年—前210年)
生卒:前259年—前210年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目的: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维护统一大业
(1)创立皇帝制度
皇帝独尊
绝对权威
皇帝自称——朕
皇帝的命令——制、诏
皇帝的印章——玺
皇帝总揽政治、军事、财政、人事大权
秦王嬴政 → 始皇帝
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史记·秦始皇本纪》
对天神的称呼
君权神授
皇帝出行——幸
——延续2000多年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目的: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维护统一大业
(2)创立三公九卿制度
百官之长
——汉承秦制,延续至隋唐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目的: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维护统一大业
(3)实行郡县制
郡县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乡
乡
乡
亭
亭
亭
里
里
里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目的: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维护统一大业
(3)实行郡县制
(2)创立三公九卿制度
(1)创立皇帝制度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特点:
“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 ——谭嗣同
——开创性
前221—1912
前221—今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阅读教材第54-55页,说一说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
1.统一文字——小篆
2.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3.统一度量衡
4.统一车轨、道路宽度
5.修建交通网、开凿灵渠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统一文字——小篆
小篆
隶书
公文
行文
华文
俗文
彰显重要
注重效率
直接作用:让政令顺畅推行、不同地域的人能顺畅交流
间接作用: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性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秦代·半两铜钱
西汉·五铢钱
唐·开元通宝
清·康熙通宝
作用:结束了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也促进了各地经济交流。
直径在3.3厘米以上,重8g左右
“重如其文”
货币形制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圆形方孔,与其他形状的币制相比,优点是什么?
孔方兄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3.统一度量衡
度
量
衡
度——计算长度的单位。秦一尺约今23.1cm
量——测量容积的单位。秦一升约今202ml
衡——测量轻重的单位。秦一斤约今250g
地方政府依据中央发放的标准器制作地方的计量器具,必须刻铸有郡县名,以便监督、检查。
秦高奴铜石权
(陕西博物馆藏)
3次刻铭:
战国、秦始皇、秦二世
实测30750克,合今61.5斤
商鞅方升
(上海博物馆藏)
2次刻铭:战国、秦始皇
沿用战国秦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4.统一车轨、道路宽度
河北井陉·秦皇古驿道
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两组)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阅读第55页“材料研读”,说一说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一,统一
这些措施对于国家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巩固。
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汉书·贾山传》
秦代主要道路示意图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5.修建交通网、开凿灵渠
秦直道遗址
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约今69米
约今7米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5.修建交通网、开凿灵渠
读第56页地图,找到灵渠的位置,指出灵渠连接的河流。
匈 奴
东 胡
羌
南 越
东 越
渤
海
东
海
南
海
河 套
辽东郡
陇西郡
咸阳
河
河
水
黄
水
水
水
湘
江
淮
长
江
临洮
秦
秦朝都城
秦收复河套地区及统一越族路线
秦朝疆域
秦朝疆域
灵渠,沟通了湘水(长江支流)和离水(珠江支流),打通两大水系
长江北——中原,
五岭南——岭南
五 岭
水
离
江
珠
桂林郡
南海郡
象郡
凿灵渠
南征百越
设岭南三郡
匈 奴
东 胡
羌
南 越
东 越
渤
海
东
海
南
海
河 套
辽东郡
陇西郡
桂林郡
南海郡
象郡
咸阳
河
河
水
黄
水
水
水
水
湘
江
淮
离
长
江
临洮
秦
蒙恬
江
珠
秦朝都城
秦收复河套地区及统一越族路线
秦朝疆域
秦朝疆域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统一文字——小篆
2.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3.统一度量衡
4.统一车轨、道路宽度
5.修建交通网、开凿灵渠
6.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秦长城遗址,建筑材料因地制宜
长城的作用:
守护中原的屏障,保障国家安定
匈 奴
东 胡
羌
南 越
东 越
渤
海
东
海
南
海
河 套
辽东郡
陇西郡
桂林郡
南海郡
象郡
咸阳
河
河
水
黄
水
水
水
水
湘
江
淮
离
长
江
临洮
秦
蒙恬
江
珠
秦朝都城
秦收复河套地区及统一越族路线
秦朝疆域
秦朝疆域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统一文字——小篆
2.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3.统一度量衡
4.统一车轨、道路宽度
5.修建交通网、开凿灵渠
6.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描述一下秦代疆域的四至。
长城一带
东
海
南 海
临
洮
总结一下,秦始皇都做了什么?
秦始皇想象画(现代)
(前259年—前210年)
措施 影响
政治 1.完成统一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奠定了中国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修道路、凿灵渠 便利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各地之间的交流
文化 统一文字 促进了各地之间的交流和文化的发展
军事 1.北击匈奴筑长城 2.南凿灵渠拓岭南 保护中原、拓展疆域
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千古一帝
完成第57页“课后活动”1,
皇帝
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分封制
本课笔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措施 影响
政治 1.完成统一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奠定了中国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修道路、凿灵渠 便利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各地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形成民族认同
文化 统一文字 军事 1.北击匈奴,筑长城 2.南凿灵渠,拓岭南 保护中原、拓展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