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2024)七上 第三单元 第2课《塑人像》课件(22张ppt 内嵌多个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版(2024)七上 第三单元 第2课《塑人像》课件(22张ppt 内嵌多个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10-16 10:1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COMPANY NAME
第2课 塑人像
湘美版 七年上册 第三单元 自我塑造与表达
惊艳世界的“中国白”——德化瓷雕塑
什么是雕塑?
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以物质材料和手段制作的三维空间形象的视觉艺术。雕塑最早主要是使用雕(通过减除材料来造型)及塑(通过叠加材料来造型)的方式,在石、金属、木、陶瓷等材料来创作,不过现代主义的雕塑,在材料及创造手法上都有很高的自由度,可以利用雕、焊接、模塑或铸造的方式,在各种不同的材质上进行创作。
基本问题:如何用雕塑手法表现人物的面部特点
ACHIEVEMENT
IMPROVEMENT
FUTURE PLAN
HOME
END
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如外貌、表情乃至性格等都有差异。
雕塑可以表现人物样貌、表情、性格等,我们尝试用雕塑表现自己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塑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塑像吧!
一、雕塑人物表情的塑造
面部丰富的表情可以传递情感,是我们与他人交流的桥梁,也是我们内心世界的镜子。雕塑人物,需要对人物的特定情感和气质有一定的认识,才能表现出生动有趣的形象。
少女像(雕塑木雕)1962 刘焕章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件雕塑作品美吗?美在哪里?
这件雕塑作品自带一种特有的自然纯真之美,刻画的人物慈眉善目,仿佛从敦煌、麦积山走来,其秀骨,其温润,似有一股超尘之仙风,雅韵倾人。少女头微低,眼睛下视,神情含而不露。
持簸箕陶俑(局部陶塑)三国时期 1981年出土于四川忠县涂井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三彩釉陶女俑(局部陶塑)唐代 1957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土门村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兵马俑(局部陶塑)秦代
1974年出土于陕西西安骊山北麓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乐观、开朗
温柔、内敛
严肃、威武
名称:击鼓说唱俑
年代:东汉
身高:高56厘米
出土地:四川省天回山东汉崖墓
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汉代第一俑”——击鼓说唱俑
「作品背景」
是我国汉代雕塑代表作之一,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崖墓,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作品内容」
该雕塑是一个舞乐男艺人蹲坐在地面击鼓的场景,陶俑头裹头巾,左臂下挟一圆形扁鼓.右臂平直,手拿鼓锤欲敲击,左臂带有璎珞珠饰,下穿长裤,屈身蹲坐在地上,赤足,右腿仰起,脚掌向上,张口,露齿,眯缝双眼,露出活泼恢谐憨厚之态,动作夸张,活现正在说唱的形象。
「艺术特色」
通过艺术处理改变了四肢比例,形体刻画简括,动态夸张,面部表情生动,表现出一种特殊神气。
背将民间说唱艺人兴高采烈,手舞足蹈,自我陶醉的神情刻画的惟妙惟肖。
「整体评价」
是东汉陶塑的杰作,不仅是我国雕塑艺术上的瑰宝,更称为是“中国滑稽戏的鼻祖”。
击鼓说唱俑
二、塑造鲜明的自己
自塑像是发现、反 思和表达自我的方式之 一,塑造自塑像需要认识立体的自我形象,既要从外部审视自身不同角度的 外形特征,更要从内部深入地理解自我。
张充仁自塑像(雕塑青铜)1992 张充仁
自画像(油画)1940
潘玉良安徽博物院藏
自塑像(雕塑铸铜)1951
潘玉良巴黎赛努奇博物馆藏
从自画像到自塑像,艺术家从多个角度越来越深入地认识自身,对
外形的艺术表现愈发概括、凝练,展现了纯粹的精神气质。
自我的凝视与重塑——潘玉良
我们可以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相貌特征、表情并直接进行塑造;也可以先画一张或多张自画像, 根据画出的特征来进行塑造。
思考 ·交流
观察自己,说一说自己的脸形、五官、发型、神态等方面的特征。你觉得哪个部分是你应该重点塑造表现的
三、塑造人物头像的步骤与方法
用陶土制作人物头像的方法有很多,每种方法都可以为塑造人物头像的不同部位带来新的变化。其中,泥片成型法不失为一种较好掌握的方法。
拓展:
泥片成型是我国传统的陶瓷制作工艺,最早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秦代,这种工艺成熟起来,还出现了印坯模具,兵马俑是泥片+印坯成型的代表作。时至今日,泥片成型仍是重要的手工陶瓷制作技法。
将陶、瓷泥通过碾、拍或切割成片然后拼接制作器物的方法,叫做泥片成型法。
准备工具:陶土、超轻黏土、搓泥板,泥塑刀、擀泥杖......
泥塑制作的基本技法:






注意:泥塑刀尖圆的一端可压、可刻、可 挖,扁平的一端则可削、可刮、可切。(用 刀时注意安全)
⑥完成泥稿
①擀泥片
②塑大形
③塑五官、刻 画细节
④调整形体关系
⑤拍打加固泥片
制作过程:
学习活动:
尝试以“自我”为主题,做一件泥塑人物头像,并通过表情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
注意眼、耳、口、鼻等在不同表情下的变化,表情可以适当夸张。
学生作品赏析
拓展——中国雕塑之美
中国古代雕塑在漫长的几千年间,以画、刻高度结合的中国式造型方法为基点,不求形似,形成了高度的意象性特点。无论是千古绝唱的秦兵马俑,还是鬼斧神工的三大石窟造像;无论是因势象形的霍去病墓前神兽、极富夸张情趣的汉说唱俑,还是载歌载舞的汉唐女俑,都是以生动的造型、丰富的表情,加之装饰化、图案化的表现手法,达到其象征性和寓意性。所以雕塑是三维空间造型的艺术,比之绘画更富立体感、真实感,且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有人把它喻为“立体的诗,动态的书,有形的音乐”。
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掌握了塑造人像的基本技法,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人像之美以及它所蕴含的生命力。我们学习了如何捕捉面部特征微妙变化。塑人像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儿,它更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每个人物肖像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未来无论是继续深入研究人像雕塑,还是探索其他艺术领域,都请保持这份好奇心和创造力。
艺术源于生活,又反过来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前行,创造更多美好的作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