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精神的三间小屋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精神的三间小屋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5 12:3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精神的三间小屋
【随堂字词】
字音字形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形xiāo(  )骨立   liáo(  )亮
鸠占què(  )巢   灰jìn(  )
李代桃jiāng(  )
金gē(  )铁马
可望而不可jí(  )
游弋(  )  宽宥(  )
自惭形秽(  )  濡(  )养
麾(  )下  困厄(  )
间(  )不容发  广袤(  )
坍(  )塌  憎(  )恶
积攒(  )  轻觑(  )
窗棂(  )  矗(  )立
抽丝剥(  )茧
字义词义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襟怀:
(2)广袤:
(3)驰骋:
(4)坍塌:
(5)雄浑:
(6)雄健:
(7)间不容发:
(8)刻不容缓:
(9)相得益彰:
(10)相映成趣:
(11)自惭形秽:
(12)不知所措:
(13)林林总总:
(14)俯拾即是:
【随堂常识】
3.毕淑敏(1952— ),当代作家。1987年发表处女作小说《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血玲珑》,短篇小说集《白杨木鼻子》,散文集《  》《提醒幸福》等,著有《毕淑敏文集》。
【课文回顾】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4.文中作者提到建设三间小屋,在段落安排上,你认为建设这三间小屋的顺序是否可以打乱 请阐明理由。
5.请赏析下面这段话。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6.怎样理解“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7.结合课文,说说怎样才能使我们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并有丰富的储物。
【中考预备】
辨析论证方法
议论文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纽带。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等。
中考辨析论证方法题设题方式
文章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文章第×段写××事例,有何作用
文章引用××的话,有什么作用
文章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请试举一例加以分析
【靶向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历来把“美”的教育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从古至今,美育不仅受到高度重视,而且在历史积淀中呈现出鲜明的东方文化思维特征,成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行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
美育是欣赏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过程,既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在今天看来,我们提倡美育,实际就是让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应有功能,使人从审美感受中获得解放,通过审美提升自我,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例如,以高校博物馆为载体的美育实践,既可以让学生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感受中华民族艺术之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又可以帮助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完整人格,提升学生整体素养,进而使其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材料二】柏拉图认为“美不是美的具体事物,美是理念,是美的具体事物所以美的原因”。他这段话,乍看起来,似乎有点绕口,不明所以,实际上说的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主观能动性的反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审美观。柏拉图所谓的美,是指一切美的具体事物共同具有的规定、性能和组成部分,是指接触美的具体事物的人产生美感的原因,是指美的具体事物所包含的不可被人感知但可被人知道的抽象事物。
(选自“澎湃新闻”,有删改)
【材料三】在青少年的审美教育上,过去一直由学校扮演主要角色,但审美是有实践性的认知活动,日常生活才是美学的“根基和寓所”。因此,审美教育应鼓励引导青少年在饮食起居、服饰妆容、乐舞书画、游学娱乐、礼尚往来、民俗节会等日常生活中感受美、认识美,提升对美的鉴赏力、领悟力,培育健康的审美趣味。
现代社会,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对青少年的消费观、文化观、道德观甚至价值观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审美的世俗化、物化容易产生病态畸形的审美趣味。目前学界对青少年审美消费的研究似乎滞后于青少年的审美消费实践,因此我们呼吁学界加强研究,将青少年的审美消费置于中国社会复杂的历史和现实语境中进行考察,尽快明确其运行逻辑,构建起有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审美消费体验模型,引导青少年形成新的审美消费潮流。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灿烂文明的历史。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不妨从用教育引导年轻人热爱艺术开始。当代中国,各种艺术形式和多种艺术风格碰撞交汇,琳琅满目。在冬奥会场馆,可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欣赏丰富多彩的中国元素;透过敦煌壁画,可以感受中西文明交融的历史,体会不同文明交相辉映的魅力……年轻人通过认识和理解中华大地上的优秀艺术作品,可以形成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学传统中,古代先贤们将优秀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融入美学的内容与形式之中,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呈现出来,感染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引导年轻人接近、欣赏中国文艺作品之美,有助于赓续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选自杨帆《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有删改)
8.请指出材料四第一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9.下面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历来高度重视美育,把美育教育视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
B.柏拉图所谓的美指审美观,即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反应。
C.病态畸形的审美趣味的产生,与审美的世俗化及物化有着密切关系。
D.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作品中融入了古代先贤们的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
10.请围绕“美育”,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11.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增强审美自信 请结合材料提出三点建议。
参考答案
随堂字词
1.销 嘹 鹊 烬 僵 戈 即 yì yòu huì rú huī è jiān mào tān zēng zǎn qù líng chù bō
2.(1)胸襟,胸怀。(2)开阔,广阔。(3)(骑马)奔驰。(4)倒塌、崩塌。(5)雄健浑厚,雄壮浑厚。(6)强健有力。(7)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8)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9)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10)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11)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12)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13)形容品种繁多。(14)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随堂常识
3.昆仑殇 红处方 素面朝天
课文回顾
4.不可以打乱。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即安放精神世界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其内涵侧重人之常情,这是精神世界最普遍,同时也是最基础的情感。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指向的是个体精神的纯粹和充沛,从精神的层次来看,这比第一间小屋的喜怒哀乐之情,有了较大的提升。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即要有独立自主的思想,指向自我精神的健全、独立,这又是一个提升。三间小屋的精神内涵,各有侧重,从情感到理性的构建,逐步提升,共同构建了作者心目中的精神大厦。因此不能打乱。
5.示例:这段话运用排比句式,展示出“精神小屋”建成后,人们的精神风貌即健康、庄严、努力、真诚。节奏和谐,富有气势。
6.相对于人类而言,它涉及的都是个人的喜怒哀乐、事业与生活;相对于个人而言,它的意义可能比大地、海洋、天空都更博大。
7.①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②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缤纷和谐、相得益彰。③安放我们自身,建立精神的栖息地。
靶向练习
8.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举“冬奥会场馆”和“敦煌壁画”的具体实例,论述“当代中国,各种艺术形式和多种艺术风格碰撞交汇”的观点,使论证充分有力。
9.B 解析 根据材料二“实际上说的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主观能动性的反应”可知,B选项有误。
10.示例:首先论述美育是中华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文化力量;接着阐述美育的内涵;然后论述当今社会提倡美育,旨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后举出具体案例加以论证。
11.示例:①审美教育应走出校园,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②引导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审美消费,提升审美消费的品质。③引导青少年热爱艺术,接近并欣赏中国文艺作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