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故乡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 故乡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5 12:3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青春年少
故乡
【随堂字词】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xiāo(  )索  潮xùn(  )
bǐ(  )夷  祭sì(  )
阴晦(  )  伶仃(  )
嗤(  )笑  应(  )酬
瑟(  )索  深黛(  )
恣睢(  )  愕(  )然
伶俐(  )  寒噤(  )
隔膜(  )  惘(  )然
  
【随堂常识】
2.鲁迅(1881—1936),原名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在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时所用的笔名。鲁迅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思想深刻,以笔作枪,有“  ”之称。
【课文回顾】
3.中年闰土见到“我”时,他“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请你结合情境,描述中年闰土当时的心理活动。
4.根据提示品析下列语句。
(1)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
(2)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加点的两个词矛盾吗 为什么 )
5.小说围绕一个“变”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请你结合内容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中考预备】
人物形象分析
所谓人物形象的特征,是指人物在一定时代、社会、环境中所体现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人物形象的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区分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等。
分析人物形象是中考记叙文阅读中的常考题。欣赏文学作品,要求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节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和看法。
【靶向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生都在成长
闫 红
①我妈68岁时拿到驾照。一开始她和我商量要考驾照时,我是反对的:“那么多年轻人都考不过,您这么大岁数了还去考,多累啊,再说,有必要吗 ”我妈有点迟疑,但仍然很坚持,下定决心要学。我再一想,我妈这辈子,就是靠各种学习医治苦难的,学习就是她的治愈系,再学一样,也挺好。于是我口气一改,变作支持。我妈废寝忘食地学了三个月,把驾照拿到了手。要知道,在吾乡,像我妈这么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太太开车,真是太罕见了!
②我妈出生于1951年2月,出生没半年,我姥姥和姥爷就离了婚,一直以来,我妈和我姥姥一起生活。我妈说,她小时候最怕听到别的小孩说“俺爸给俺做了啥啥”,人家都有个爸,她没有。她18岁被招工,进了纺织厂,工厂里成日机器轰鸣,空气混浊,一个纺织女工一天要在流水线上奔跑15公里。后来她嫁给了我爸。我爸是个知识分子,同样来自贫穷之家,负担沉重,到现在才算好了一些。我妈每个月的退休金2000元左右,必须精打细算才能生活。
③只是没钱倒也罢了,这几年,先是我姥姥摔断腿,然后是我爸脑血栓半身不遂,我妈全年无休地照顾他们。我想一想,都觉得暗无天日。但目睹我妈这大半生,我发现她常有一种愉悦感。是的,我用了“愉悦”这个词,而不是“高兴”。相对于高兴,愉悦的快感里,带着一点充实感。
④我妈不觉得此生虚度的原因是,她是一个爱学习的人。
⑤虽然我妈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她很留心别人的长处,跟我爸结婚后,我爸喜欢看书,订了很多文学期刊,我妈也拿过来看,看着看着就上了瘾。等我长大一点儿,我妈开始跟我一块儿看徐訏、张爱玲、三毛等人的作品。她最喜欢徐訏那种不疾不徐的叙事方式,一度对张爱玲也很着迷。看得多了,我妈也写,写乡村往事、童年记忆,她在我爸的指点下投稿,居然也屡有作品发表。
⑥有些技术活儿,我妈也不在话下。打印机刚流行时,我们家也置办了一台,一则为我爸写稿方便,二来时不时兜揽一些为其他单位打印的活儿,也算是家庭副业。开始主要由我爸操作,后来我妈看着手痒,一边做家务一边背诵起五笔字根“王旁青头兼五一”,三五天后居然能见字拆字,让费了好大劲儿才学会五笔打字的我爸佩服不已。
⑦这几年社交媒体逐渐流行,我妈不甘心被时代抛弃,让我给她买了平板电脑。从没有学过拼音的她,就成天在键盘上戳戳点点,很快,她不但能用社交软件发送文字祝福,使用各种表情包更是不在话下。
⑧她到亲戚家,会注意人家怎么收拾房间;跟人谈话,会想到吸取有效信息;连看韩剧,她都注意吸收正能量。她曾经很认真地跟我说,韩国人的理念是“生命不在于长短,只要活得好”。她学习了,化为己用,关注眼下的一时一刻,活得高兴。
⑨我有时笑我妈,她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我妈的乐趣来自学习本身,结果并不重要,她先行一步地发现了学习过程的愉悦。这种愉悦感无须依凭,自给自足,不看别人脸色,也不用跟谁比较。因这日复一日对实现自我超越的愉悦感,即使周围慌乱不堪,她依然能够自洽。
⑩我妈是一个与命运劈面相逢的人,却不曾被命运击倒,虽然她也常常感慨自己这一生碌碌无为,但是在我看来,她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不惧任何困苦处境的精神,就是她的了不起之处。
(选自《北方人》,有删改)
6.“我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作答。
7.阅读第①段至第⑦段,梳理文章中能体现“我妈”成长的具体事例。
“我妈”68岁时拿到驾照→“我妈”喜欢看书,也学着写稿投稿→①  
→②  
8.结合语境,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我有时笑我妈,她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
9.请从材料详略安排的角度,分析第⑧段在全文叙述中所起的作用。
10.文章以“一生都在成长”为标题,有何妙处
参考答案
随堂字词
1.萧 汛 鄙 祀 huì dīng chī yìng sè
dài zì suī è lì jìn mó wǎng héng/hèng sè/sài/sāi
随堂常识
2.周树人 狂人日记 民族魂
课文回顾
3.示例:
闰土心想:迅哥儿,见到你真高兴!我们童年的欢乐永远难忘!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你是老爷,你过得好我替你高兴;我是农民,连有口吃的都难。小时候不懂事,现在还是要按礼数来的。
4.(1)运用了环境描写。描写出故乡一幅阴晦、凄凉、萧索的荒村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全篇奠定了黯淡、忧伤的感情基调,也揭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
(2)不矛盾。在“我”的记忆中,故乡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尤其是活泼机智的少年闰土,所以“清楚”;而回乡的见闻使“我”之前的印象破灭,记忆中活泼可爱的少年闰土变成了眼前的“木偶人”,所以“模糊”。体现了“我”对故乡人的生活现状和悲惨命运感到痛苦和悲哀。
5.运用对比手法。如:故乡环境的变化,记忆中美丽的故乡变成了现在“没有一些活气”的荒村;闰土的变化,活泼可爱的少年闰土变成了麻木的中年闰土;杨二嫂的变化,曾经安分守己的杨二嫂变成了尖酸刻薄的“豆腐西施”;“我”和闰土关系的变化,曾经亲密无间的伙伴如今却隔着厚障壁。作用:小说通过对比来引起读者对“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的思考,揭示小说的主题。
靶向练习
6.示例:①善于学习。学写作、学打字、考驾照、学使用社交软件,生活中处处留心学习。②坚强乐观。从小父母离异,嫁给爸爸负担沉重,姥姥摔断腿,爸爸半身不遂,但她却以愉悦面对。③勤劳执着。她在纺织厂勤劳工作,长年照顾家人不辍,坚持考完了驾照。
7.①“我妈”边做家务边学会了五笔打字
②“我妈”学会用社交软件发送文字祝福和表情包
8.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好学的母亲比作“行走的百科全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知识渊博和好学的特点。母亲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会抓紧一切机会努力学习,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高度赞扬。
9.文章前七段都详细记叙了母亲成长的具体事例,第⑧段则是略写了多件母亲在生活中时时刻刻学习的例子,进一步表现了母亲的愉悦感来自关注眼下的每时每刻。她在学习中获得成长,与文章标题“一生都在成长”相呼应。同时也引出了后文“我”对母亲乐趣来源的总结:母亲学习的乐趣来自学习过程的愉悦,在日复一日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的超越。
10.①标题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一生都在成长”是指母亲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实现自我的超越,表现了母亲活到老学到老、不惧任何困苦处境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母亲乐观面对生活的敬佩与赞美之情,标题与文章的中心主旨相呼应,使得结构更为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