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结构第1课时课件+教案+作业+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结构第1课时课件+教案+作业+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0-15 23:32: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2 原子结构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能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判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3.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4.学会相对原子质量的简单计算和查寻。
一、 原子的构成
任务一: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实验目的】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现象,写出实验结论
现象 结论
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
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方向
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任务二: 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即学即练1】
1.(教材P70,1)构成原子核的微观粒子一般是( )
A.电子和质子 B.质子和中子 C.电子和中子 D.质子、中子和电子
2.下列粒子中,带负电荷的是(  )
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3.(教材P71,2)原子的质子数等于( )
A.中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和 D.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
4.(教材P71,7)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原子种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氧 8 8
硫 16 16
镁 12 12
方法点拨: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即学即练2】
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2.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③带负电荷; ④不显电性;
⑤不能再分; 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 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
二、 相对原子质量
任务三: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观察以下表格中几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你发现什么规律?
(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为1)
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氧 8 8 16
钠 11 12 23
镁 12 12 24
简便式:相对原子质量=______数 + _____数
【即学即练3】
1.(教材P71,4)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12g B.12 C.1.6605×10-27kg Dg
2.美国科学家将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原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核外电子数分别为(   )
A.118、175 B.293、118 C.175、118 D.293、175
3.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核外有26个电子,则铁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是( )
A.26 B.28 C.30 D.56
【即学即练4】
(教材P71,8)从附录Ⅱ中查出钠,镁,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所查数据,比较相同质量的钠、镁、铝三种金属,哪一种所含的原子最多?哪一种所含的原子最少?为什么?
答: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小明学习物质结构知识后进行的梳理(以O2为例)。图中的a、b、c是( )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2.下列科学家对于测定相对原子质量作出卓越贡献的是 ( )
3.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实际质量的简称 B.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 g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D.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
4.北斗三号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22 B.48 C.70 D.26
5.有一种放射性碘(I)原子,常用作核反应堆的燃料棒,其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该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53 B.78 C.127 D.131
6.已知在某原子中共有的粒子数40,其中不带电的粒子数14,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54 B.13 C.27 D.26
7.已知C-12原子的质量为a克,另外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另外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a/b B.b/a C.12b/a D.12ab
8.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是mkg,若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n,则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是( )
A.12m/n kg B.12n/m kg C. 12/mn kg D.mn/12 kg
9.已知某原子核电荷数为a,原子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一定成立的是( )
A.a=b=c B.b=c=d C.a=c=d D.a=b=d
10.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③带负电荷; ④不显电性; ⑤不能再分 ;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 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
11.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这些粒子中,选择合适的答案。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2)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有: 。
(3)不显电性的粒子有: 。(4)带正电的粒子有: 。
(5)带负电的粒子有: 。(6)构成原子的微粒一般有: 。
(7)构成原子核的微粒一般有: 。
12.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如图所示,在用一束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α 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1)大多数α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 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α 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带正电
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原子结构》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课标分析
(1)认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通过科学史体会科学家探索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智慧,知道可以通过实验、想象、推理、假说、模型等方法探索物质的结构;
(3)了解人类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探索是不断发展的,以及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对认识和创造物质的重要意义,发展科学探究的好奇心、想象力与创新精神,初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网络搜索、电子书查阅等多种形式了解原子结构发现史,分析原子发现过程中经历的重要实验,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初步形成宏微结合认识物质的双重视角,同时在信息搜索和筛选加工的过程中发展信息意识。
(2)利用橡皮泥动手制作原子结构模型,在建构模型、评价模型、修正模型的过程中,发展证据推理、模型建构的能力,形成利用实验、想象、假说、模型等探索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思维方法,感受科学理论曲折发展、“继承-创新”的发展规律,初步感知科学本质,逐步形成严谨求实、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
(3)通过回溯原子结构的发现历程,了解科学技术的更新迭代,感受技术进步与科学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初步形成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认识物质的思路,发展综合运用化学、技术、工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讨论原子理论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体会研究原子的重要价值,从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延伸到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树立强国有我的信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原子的构成
难点:分析原子间各微粒的关系。
四、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对物质构成奥秘的探索。原子,让科学家夜以维日,因为原子结构的揭秘可以解释世间万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真的不能再分了吗?
播放视频:原子弹爆炸的威力
一、原子的构成
任务一: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初探原子模型]
[提出问题]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子 请用橡皮泥做一做。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用橡皮泥制作原子结构模型。
图 1 用橡皮泥初次建构的原子结构模型
[任务布置]同学们的观点与科学家道尔顿不谋而合,18 世纪中后期,道尔顿首次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再探原子模型]
[提出问题]1897 年,有一位叫汤姆森的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对此说法提出了疑问: 原子真的不能再分吗
[任务布置]请小组合作,根据汤姆森的理论共同制作一个新的原子模型。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二次制作原子结构模型 。
图 2 用橡皮泥制作的电子不均匀分布的原子结构模型
图3 用橡皮泥制作的电子均匀分布的原子结构模型
[教师评价]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模型建构的方法,个别小组做得还不太理想,请继续修正。 ( 展示汤姆森的葡萄干蛋糕模型) 这是汤姆森建构的葡萄干蛋糕模型,他认为 : 电子均匀地分布在正电荷的中间。
[三探原子模型]
[提出问题]汤姆森的学生卢瑟福,通过大量实验, 在原子可分的基础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原子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 大家了解一下这个实验,并尝试用简明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观看 α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描述实验现象,猜想原子的结构。
[教师]汤姆森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是否合理 原子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任务布置]请大家根据刚刚获得的信息,再制作一个原子模型。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三次制作原子结构模型,并进行模型的分享和评价。
图 4 学生用橡皮泥制作的原子有核模型
[教师评价]同学们现在不仅能够制作比较准确的模型,还能多角度地评价模型。卢瑟福受太阳系模型的启发,提出了新的原子模型,这个模型被后人称为 “行星模型”(PPT展示卢瑟福的行星模型) 。
[提出问题]我们用了短短几十分钟,经历了三次模型建构,这个过程其实浓缩了原子结构发现史中的百年光阴,同学们,你从科学家身上学到了什么
[学生 1]我们要重视科学实验,大胆地假设,不断地验证。
[学生 2]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教师总结]是的,同学们不仅学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领悟了科学家们的精神,真的是受益匪浅。
[完善原子结构模型]
[提供信息]卢瑟福采用 α 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打出了一种带正电的微粒,他发现这种粒子与氢原子核是一样的,经大量试验,他确信原子核中有一种带正电的粒子,并将它命名为质子。 同时,通过定量测算,他预言原子核中还应该有一种中性的粒子。最终, 英国的查德威克证实了中子的存在。
[提出问题]你能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吗 那这些粒子的带电情况呢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53页内容,结合图3-9,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出原子的构成,时间4分钟。
现在有请一位同学来展示你的总结,其他同学补充点评。
[学生展示]原子包含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显正电,中子不显电性,原子核显正电,电子显负电,原子不显电性。
[追问]那质子和中子能不能再分了 [学生齐答]夸克。
[追问]夸克就是构成物质最基本的粒子了吗 [学生]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
[教师]这就需要大家今后去揭晓答案了。
设计意图 :学生跟随科学家们的研究历程三建原子结构模型,提升基于实验事实提出假设、建构模型的能力,总结归纳科学探究的方法,领会科学家精神,体悟人类对物质组成、结构奥秘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任务二: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我们已经知道了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那么这些微粒间有关系吗 请同学们结合书本65页的表3-1,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小组展示,时间4分钟。
1.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吗
2.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吗
3.什么叫核电荷数,与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4.原子的种类由什么决定?
哪个小组来展示 另一小组来评价
设计意图 :给学生学习支架,学会通过归纳、整理来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即学即练]独立完成,随机展示
二、相对原子质量
[提炼定义]观看图片、视频,了解相对及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活动]请写出计算氢原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只列式)
任务三: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观察以下表格中几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你发现什么规律?
(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为1)
简便式:相对原子质量=______数 + _____数
[即学即练]独立完成,随机展示
[反思与评价]
[提出问题]今天我们身临其境,重温原子结构发现的过程,到了20世纪 20 年代,科学家们提出了原子结构的电子云模型。 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原子结构的猜想也逐渐被证实 。模型的演变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使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越来越准确,越来越深入。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活动]畅谈收获。
[课堂小结]
[提炼认识思路]我们认识物质要兼顾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具备直接认识和间接认识两种思路。掌握了认识物质的角度和思路(见图5) ,就等同于拥有了一把打开“认识世界”的金钥匙。如果说原子是物质构成的基本单元,那对于社会来讲,我们每一个人就是组成社会的一个基本单元。愿我们每位同学都能用好这把金钥匙,坚持对真理的追求,开启科学探究的大门,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尽自己应有的力量。
图 5 认识物质的思路模型
[任务布置]下面请同学们完成课堂检测,对今天的学习进行自评。
[教师总结]根据评价反馈结果,指出未来的努力方向。
设计意图 : 回顾总结整节课的学习,明确模型演变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形成认识物质的角度和思路,领悟科学发展的本质特征。当堂反馈可以很好的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实现 “ 教 -学-评"一体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
课题2 原子结构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1课时
什么是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不能再分
通电

氢气
氧气
原子弹爆炸威力
H2
H2O
O2
原子真的不能再分了吗
01 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探索
道尔顿
汤姆生
卢瑟福
玻 尔
20世纪20年代
电子云模型
量子力学
人 类
探 索 的 脚 步
从 未 停 止
赵治原创
佳木斯市第二十中学化学组
著名的 粒子散射实验
粒子散射实验
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式有核模型(注意α粒子带正电)
任务一: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现象 结论
①大多数α粒子
②一小部分α粒子
③极少数α粒子
穿过金箔且不改变
原来的前进方向
改变了原来的方向
被反弹了回来
金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
(金原子核很小)
金原子核带正电
金原子核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
透过现象看本质
一、原子的构成
带负电
带正电
中子
质子
电子
不带电
原子核
绕核着高速运动
带正电
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原子带电吗?
3个
3个
3个
电子数

不带电


大宇宙和小宇宙的美是统一的
行星绕太阳旋转
请你仔细观察表格,还有哪规律?
1. 是否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2. 同种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吗
3. 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 为什么
4.原子的种类由什么决定?
任务二: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1、不是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氢原子中就没有中子)
2、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
4、不同种类原子,质子数不同。
3、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小组展示
D
3.(教材P71,2)原子的质子数等于( )
A.中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和 D.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
D
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B
1.(教材P70,1)构成原子核的微观粒子一般是( )
A.电子和质子 B.质子和中子 C.电子和中子 D.质子、中子和电子
2.下列粒子中,带负电荷的是(  )
1
4.(教材P71,7)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原子种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氧 8 8
硫 16 16
镁 12 12
8
8
16
16
12
12
方法点拨: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1个质子质量≈1个中子质量
2、电子质量很小很小
,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2、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③带负电荷; ④不显电性; ⑤不能再分 ;
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 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
D
B
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2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993kg
=1.993×10-26 kg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
=2.657×10-26 kg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1674kg
=1.674×10-27 kg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2657kg
H
C
O
原子的质量很小,记忆、计算都很不方便,怎么办?
02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Ar)
三层楼高
两层楼高
相对
高度


相对就是要找个标准与其进行比较,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相对原子质量(Ar)
其他原子的质量跟这个标准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二、相对原子质量(Ar)
1、标准:
O
氧原子
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
2、定义:
标准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O
O
=
16
=16
3、公式:
Ar(H)=
请写出计算氢原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只列式)
C
1.993×10-26 kg
碳原子
H
氢原子
1.674×10-27 kg
O
氧原子
2.657×10-26 kg
1.674x10-26kg
1.993x10-26kg×
Ar(O)=
2.657x10-26kg
1.993x10-26kg×
≈16
≈1
相对原子质量(Ar) =
×
某原子的实际质量(kg)
一种碳原子质量(kg)
1
12
4、单位:
“1”
省略不写
切记:是有单位的不是没有单位
每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都要计算吗?
5、查找相对原子质量 P74页
学会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
注意:计算时如无说明,Cl取35.5,Cu取64
张青莲 (1908~ 2006) 江苏常熟人。
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 1936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教授。80年代以来系统地进行了原子量的精密测定工作,所测定铟原子量[114.818(3)]和锑原子量[121.760(1)]等已被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确定为新的国际标准数据。
科学家精神
相对原子质量=______数 + _____数
中子
质子
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氧 8 8 16
钠 11 12 23
镁 12 12 24
观察以下表格中几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你发现什么规律?(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为1)
简便式:
任务三: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2、美国科学家将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原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核外电子数分别为(   )
A.118、175 B.293、118 C.175、118 D.293、175
B
3、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核外有26个电子,则铁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是( )
A.26 B.28 C.30 D.56
C
b .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a . Ar=质子数+中子数
3
1.(教材P71,4)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12g B.12 C.1.6605×10-27kg D. g
B
原子种类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质量(kg)
氢 1 1.67×10-27
氧 16 2.657×10-26
碳 12 1.993×10-26
铁 56 9.288×10-26
(1) 相对原子质量 (“等于”或“不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
不等于
6、比较原子质量 与 相对原子质量
(2) 原子实际质量越大,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 (“越大”或“越小”),它们之间成 (“正”或“反”)比关系。
越大

资料卡片
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以碳12为例 1.993×10-26 kg 12
来源 测定出来的 比较出来的
性质 绝对的 相对的
数值 非常小 大多数取整数
单位 kg 1
联系 ①相对原子质量= ②原子的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
(教材P71,8)从附录Ⅱ中查出钠,镁,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所查数据,比较相同质量的钠、镁、铝三种金属,哪一种所含的原子最多?哪一种所含的原子最少?为什么?
1 斤鸡蛋
1 斤黄豆
(2)钠所含原子最多,铝所含原子最少。
答:(1)钠-23 镁-24 铝-27
(3)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原子个数越少。
4
1.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核外电子(带负电)
质子(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原子
2.原子结构中的一些规律
①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②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③不是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④不同种类原子,质子数不同。
查表格
定义 式
简便式
近似值:
相对原子质量可从书后附录II中,元素周期表中查找。
1.小明学习物质结构知识后进行的梳理(以O2为例)。图中的a、b、c是( )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A
2、下列科学家对于测定相对原子质量作出卓越贡献的是 ( )
A.侯德榜 B.张青莲 C.拉瓦锡 D.道尔顿
B
3、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实际质量的简称
B.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 g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D.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
D
5.有一种放射性碘(I)原子,常用作核反应堆的燃料棒,其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该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53 B.78 C.127 D.131
4、北斗三号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22 B.48 C.70 D.26
A
6、已知在某原子中共有的粒子数为 40,其中不带电的粒子数为 14,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54 B.13 C.27 D.26
D
C
8、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是mkg,若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n,则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是( )
A.12m/n kg B.12n/m kg C. 12/mn kg D.mn/12 kg
D
7、已知C-12原子的质量为a克,另外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另外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a/b B.b/a C.12b/a D.12ab
C
10、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③带负电荷; ④不显电性; ⑤不能再分 ;
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 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
B
9.已知某原子核电荷数为a,原子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一定成立的是( )
A.a=b=c B.b=c=d C.a=c=d D.a=b=d
D
11.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这些粒子中,选择合适的答案。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2)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有:
(3)不显电性的粒子有:
(4)带正电的粒子有:
(5)带负电的粒子有:
(6)构成原子的微粒一般有有:
(7)构成原子核的微粒一般有:
分子、原子
原子
分子、原子、中子
质子
电子
质子、中子、电子
质子、中子
12.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如图所示,在用一束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α 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1)大多数α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 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α 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带正电
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2 原子结构(第1课时)课后作业
【基础达标】
1.为了了解原子内部的奥秘,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许多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根据我们了解到的知识,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 ④任何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⑤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构成原子的粒子都不带电
⑦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③④⑤
2.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1 B.3 C.4 D.7
3.C-12和C-14是碳元素的两种不同的原子,二者的不同点有①原子中的电子数; ②原子核内的中子数;③原子核内的质子数;④原子的质量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其表示的意义是 (  )
A.硫原子核中有32个质子 B.一个硫原子的质量为32 g
C.硫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 D.硫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32倍
5.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已知1个钙原子的质量是6.64×10-26 kg,则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A.6.64×10-26 kg B.3.33 C.40 g D.40
6.认真分析右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
A.12 B.16 C.5 D.10
7.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铕(Eu)原子的质量为 ( )
A. B. C. D.
8.英国化学教育杂志(《Education in Chemistry》)报道,俄杜布纳原子核联合研究所用1个不寻常的钙同位素原子核--含中子数多的钙核轰击钚靶,得到1个核电荷数为114号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_______。
【创新应用】
9.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
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10.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计算原子质量的方式,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符号ZAX表示原子构成,其中X代表某原子的符号,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Z表示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X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_________,核外有______个电子。
(2)据报道,元素钬(Ho)可有效地治疗肝癌。钬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6,核电荷数为67,则核内中子数为______。
11.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是一代代科学家不懈努力的结果。人们对物质构成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原子的构成:汤姆森、卢瑟福等科学家都是根据实验证据进行推理,再用原子模型来表征原子的内部结构。
(1)1897年,汤姆森在实验中发现所有原子都能释放出一种带负电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_______。如果你在当时的实验现场,根据这一实验结果,你推理获得的结论________。
(2)原子、分子质量很小,为计算和使用方便引入相对原子质量,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是采用以小比小使数值变大的计量原理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1/12的比值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
D.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后,就增大了原子的质量
12.核聚变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如图为核聚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子,“”“”“”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回答下列问题
表示 ,表示 ,表示 ;
①②是    原子(填原子名称,下同),③是    原子。
13.中国是核电大国。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钡、氙、碘、铯、锶等原子和一些粒子及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
(1)从物质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原子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2 原子结构(第2课时)课后作业
【基础达标】
1.碘元素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碘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其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 (   )
A.最外层电子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 电子层数
2.学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知识后,李明同学形成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离核越近能量越低
B.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
C.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是8个
D.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原子不一定属于金属原子
3.下列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原子是( )
A. B. C. D.
4.原子结构中与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的是( )
A.核内质子数  B.核外电子层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核内中子数
5.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粒子是 ( )
A.Al B.Al3+ C.Mg D.Mg2+
6.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的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3(核内有2个质子1个中子的氦原子),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高效的核聚变燃料。如果能解决应用问题,便有可能引发一场能源革命。有关该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3 B.原子核外只有2个电子层
C.氦原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 D.氦原子属于稀有气体原子
7.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所介绍,国内5G通信芯片用氮化镓材料制成。如图分别是氮原子和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3个电子 B.图中x=18
C.镓原子核电荷数为31 D.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5个电子
8.下列关于Mg、Mg2+ 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 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质子数相等 ⑥、Mg2+ 比Mg稳定
A.①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④
9.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电子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 )
(1)化学性质 (2) 原子的电性 (3)质子数 (4)电子层数 (5)最外层电子数
A.(1)(5) B.(2)(4)(6) C.(2)(5) D.(3)
10.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化学性质相似 B.②中表示的粒子是钠原子
C.③ 在化学反应中得到2个电子就变成了氩原子 D.④中的x可能是8
11.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微粒有________个电子层。
(2)若该微粒是中性原子,则x等于________。
(3)若该微粒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则x等于________,该微粒的符号为________。
(4)若该微粒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等于________,该微粒的符号为________。
12.“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下图中A、B、C、D是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
(2)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的是 ,易得电子的是 ;
(3) A、B、C、D四种原子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4) 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以锶(Sr)做钟摆的钟,它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x的值为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其化学性质与上述 相似。
【创新应用】
13.科学家运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探索原子的结构。下列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 汤姆孙等人在原子中发现了电子,推翻了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C. 卢瑟福等人通过粒子散射实验修正了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
D. 卢瑟福核式模型是最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不会被替代
14.A、B、C、D为核电荷数1—18内的原子,A原子核内仅有1个质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C原子有三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数为3,D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跟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请画出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A 、B 、C 、D 。
15.如图为载人航天器工作仓中气体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已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
B.氧分子和氮分子能均匀混合,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航天器工作仓内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与地表空气接近
(3)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离子和H3分子。请回答:
①1个H3+离子中含有__________个质子,____________个电子。
②H3分子与H2分子具有不同性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