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学目标
1.整体感悟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其中两组特殊的关系:平行与垂直。
2.学会利用分类分析和聚类抽象的方法认识概念,掌握概念学习的一般过程。
2学情分析
(1)已有基础
知识基础: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有关特征,特别是对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的特征有了比较深刻的体验。21教育网
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对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基本活动经验和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有了一些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经验,具有了初步的概括总结的能力。
(2)困难和障碍
虽然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感受了“平行”与“垂直”等现象的存在,只是这种感受是肤浅的、零散的和模糊的,是能“意会”而不可“言谈”的。21·cn·jy·com
在一级分类时,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识往往会只看表面,把两条直线分离状态的相交(垂直)看作是不相交(垂直)的状况,而忽视直线的本质属性,从而导致归类的错误。对“同一平面”的关注,因为学生缺乏对其内涵的理解,因而也会忽略,需要教师在过程中加强语言的渗透,并适时对比辨析,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概念。www.21-cn-jy.com
(3)提升点
激发学生丰富的感受,帮助学生经历两条直线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形成认知的结构化,避免学生点状的认识和思维的定势。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常规积累
课前播放生活中的一些图片
出示直线、射线、线段,想一想三种线各有什么特点。
活动2【讲授】尝试画出两条直线各种位置关系
一放
要求:(先画一条直线,这是一条直线还能继续 ( http: / / www.21cnjy.com )画下去吗?为什么?如果在这同一平面内,再画一条直线,会和这条直线发生怎样的关系呢?想一想这两条直线会有哪些不同的位置关系?把你想到的画在1号纸上,比比谁画的类型最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过程中打开:我发现有的同学画的两条直线都是分开的,想想还有其它的位置关系吗?
一收
收集、展示资源。
活动3【讲授】分类中整体感悟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层次一:一级分类,揭示平行概念
二放
目的交待:为了研究的方便,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师从中收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情况(边贴纸边说)。那么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到底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里的每一组两条直线的位置情况,能不能把它们分分类呢?你准备按什么标准来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把思考过程记录在2号纸上。
二收:出示半成品资源,加工生成
(1)交流分类情况。
回应:他是按两条直线是不是相交来分的,同意他的分法吗?有没有补充意见?
(2)引导:这几组现在看起来都不相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不是真的全部都不会相交呢?我们画的是两条直线,想想直线有什么特点?延长试试看,你有什么发现,原来的分类要作调整吗?
谈话:现在这样分大家都同意吗?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讨论大家已经形成了共识。看来有些表面上不相交的,通过延长后实际也会相交。那如果把也无限延长,结果会怎样呢?21cnjy.com
(3)揭示概念:像这样,同一平面内,再怎么延长都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数学上可以对它命名——平行
教师介绍:表示法读法
层次二:二级分类,揭示垂直概念
小放:相交的这一类,都形成了角,有没有比较特殊的情况呢?仔细观察,能不能根据角的特点继续再往下分吗?2·1·c·n·j·y
小收:(1)相交成直角和斜交,怎么知道是直角?有办法验证吗?
(2)揭示概念: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垂直是相交中的特殊情况
要求:看看自己画的,是不是每一种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置关系都考虑到了?分类对不对?有问题的可以修改一下。并轻轻地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完整地说一说。(贴纸出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层次三:生活中举例21·世纪*教育网
其实生活中也有平行和垂直的现象:比如说,在黑板这个平面内,长边和短边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你也能在身边找一找、说一说吗?www-2-1-cnjy-com
活动4【活动】应用判断
1.教师出示一组平面图形,找一找,说一说。
2.纸上有很多条直线,找出相互平行或垂直的,不遗漏、不重复的像老师这样记录下来。
活动5【导入】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认识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学习了什么是平行和垂直,那么如何画平行和垂直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