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5 09:4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他的愿望实现了吗?
秦统一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中国
一、疆域统一
—从秦国到秦朝







策略:远交近攻
秦灭六国时间:
秦灭六国顺序:
前230年灭韩
前221年灭齐
前228年灭赵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秦始皇像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韩、赵、魏、楚、燕、齐
(口诀:喊赵薇去演戏)
一、疆域统一—从秦国到秦朝
任务一:解开为什么秦能够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灭掉六国,完成统一的谜团?
材料一:(争霸战争)春则废民耕稼(耕稼:种植庄稼)树艺(种植、栽培),秋则废民获敛(获敛:收获)……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材料二: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四: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②秦国实力: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统一六国的条件。
③雄才大略:秦王嬴政重用人才,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①人民苦于战乱,渴望统一,统一是大势所趋。
一、疆域统一—从秦国到秦朝
3.秦朝建立:
长城
南海
陇西
东海
前221年,定都咸阳

从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建国,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近550年间,秦国历代君王励精图治,终于实现秦时明月照进千家万户。
时间:公元前221年
建立者:秦王嬴政
都城:咸阳(今陕西西安)
一、疆域统一—从秦国到秦朝
4.意义:
秦朝统一
春秋争霸
战国兼并
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论从史出:秦能够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一、疆域统一—从秦国到秦朝
二、政治统一
—从分权到中央集权
祖龙虽死魂犹在,百代皆行秦政治
二、政治统一—从分权到中央集权
六王毕,四海一,今天下大定,是否秦王嬴政就可以高枕无忧的统治秦朝了呢?
不然,秦王此时有三忧,
一忧自己平定六国,功劳远高其他诸王,该如何称呼,以示区别?
二忧国事繁重,该任何分配?三忧疆域之广,该如何辖制?
任务二—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结合秦王三忧,积极为君王出谋划策。
1.皇帝制度:
功过五帝
德高三皇
(1)由来:嬴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决定用“皇帝”作为自己的专用称号。
材料1: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材料2: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3: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史记·秦始皇本纪》
(2)特点: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伏羲、神农、燧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国家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二、政治统一—从分权到中央集权
总揽 大权
(行政)
(军事)
(监察)


廷尉
少府
卫尉
宗正
郎中令
太仆
典客
治粟内史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皇帝
阅读P45,完成中央政权机构示意图。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监察,最后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2.三公九卿制:
二、政治统一—从分权到中央集权
始皇曰:“天下共苦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按《秦始皇纪》,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在其二十六年,迄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是已为三十九郡。至秦亡时,或更有分合,不知凡若干郡也。” ——[清]姚鼐《复谈孝廉书》
基层管理
郡守
县令
嫡长子继承制
郡县制
分封制
与分封制相比,郡县制有何特点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3.郡县制:
二、政治统一—从分权到中央集权
指国家政权的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个人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严格服从中央,地方没有独立性。
毛泽东概括说:百代都行秦政制。
“秦政制”指什么?有何影响?
利: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加强统治
弊:集权易出现暴政
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
二、政治统一—从分权到中央集权
4评价:
他是首个大一统王朝的创造者:秦始皇统一六国,采取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措施,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为后世确立了大一统的标准。—《秦始皇:创造力一统天下》
三、书同文、车同轨
—从大统一到大一统
大统一:一般指的是疆域的统一,即所有的地方都归于一个政权统治
大一统:不仅有疆域的统一,还包含了思想、文化、经济的统一
秦统一后遇上什么问题?
该如何解决呢?
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去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最后她不愿意要这条裙子了,打算退货,裁缝让她填一份文书。结果她突然发现自己变成‘文盲’了,因为文书上的文字她一个都不认识。
尺寸不统一
货币不统一
文字不统一
三、书同文、车同轨—从大统一到大一统
1.文化上——统一文字:
秦始皇帝初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初有隶书,以趣简约,而古文由此绝矣。
——(五代十国)徐锴《说文系传》
统一文字,制定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三、书同文、车同轨—从大统一到大一统
2.经济上:






(圆形方孔半两钱)
(1)废除六国货币,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作用: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交流。
三、书同文、车同轨—从大统一到大一统
2.经济上:



衡—— .
秦一斤约今250g
度——
秦一尺约今23.1cm
量——
秦一升约今202ml
长度
容积
重量
(2)统一度量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
作用: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三、书同文、车同轨—从大统一到大一统
3.交通上:
陆路:统一车轨,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水路: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
车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秦代一尺合今23.1厘米,6尺即相当于现在的138.6厘米。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以咸阳为中心,贯通全国的驰道,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三、书同文、车同轨—从大统一到大一统
4.军事上:
①征服越族地区,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设桂林、南海、象等数郡);
②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临洮
辽东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三、书同文、车同轨—从大统一到大一统
5.思想上:
焚 书
坑 儒
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术士与儒生),皆坑之咸阳。
焚六国史书,民间诗、书、百家书(医药、卜筮、种树之书除外)。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焚书的同时,严禁民间藏书;严禁书生聚会研讨学问,违禁者当众处死;发现有厚古薄今者,诛灭全族;官吏包庇罪犯,或不作为者,与罪犯做同罪处理。秦始皇搞残暴的文化专制、思想专制是不得民心的,他为后代的帝王开了一个恶例,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从此一去永不复返。
三、书同文、车同轨—从大统一到大一统
秦始皇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有,五帝所不及”。也有人记载:“秦王贪狼暴虐……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你怎么看呢?
(1)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首创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广建宫殿,大修陵墓,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
(3)实施暴政、刑罚残酷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原则:客观公正,辩证看待
秦始皇评价
VS


三、书同文、车同轨—从大统一到大一统
秦朝疆域:
大秦帝国疆域空前辽阔,鼎盛时期的面积34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同一时期称霸西方的罗马共和国鼎盛时期的面积只有195万平方公里。
南达南海
北至长城一带
东至辽东
西到陇西
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地位: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三、书同文、车同轨—从大统一到大一统
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
巩固
统一
统一背景
统一过程
统一意义
政治
文化
经济
交通
军事
南征越族开灵渠;北击匈奴修长城
统一车轨;修道路
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文字(小篆)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郡县制
①战国时期,连年战争,人民渴望统一;
②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超过东方六国;
③秦王嬴政具有雄才大略,知人善任;
韩、赵、魏、楚、燕、齐(远交近攻)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
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