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 第3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知识点+典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上 第3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知识点+典例)(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0-15 17:34:4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思维导图
考点梳理
3.1认识地球
考点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直觉认为天圆地方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地球是球体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的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
天圆地方 月食 表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 地球卫星照片
(3)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例子
①月食发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地球在月面上的投影是圆孤形,从中可以推测出地球的形状是球体。(日食不可以证明,因为日食是月球的影子)
②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③站得高,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④从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
(4)地球是球体的模拟实验
我们把篮球想象成地球,把铅笔想象成帆船,就成了图所示的景象了,从而可模拟地球是一个球体。
2 .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个球体,五点一亿表面积,“六三七一”是半径,坐地日行八万里
【学以致用】下列事实或现象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①站在大海边,看由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见桅杆,后见船身
②铅笔在篮球表面移动,看到铅笔长度“变短”
③人类环绕地球的航行
④天空看上去像一个倒扣在大地上的巨大的锅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答】解: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球形,从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月食现象发生时地球的影子;登高望远;人类环绕地球的航行等。②④与地球球形证据无关,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二 地球仪
1.概念: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正球体)
2.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1)地轴:在地球仪上,人们把假想的穿过地心的自转轴叫地轴,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2)极点: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极点。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用N表示;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用S表示。
(3)赤道: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
3.经线和纬线
(1)经线:
①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半圆弧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②本初子午线: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2)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线圈叫纬线。
(3)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相互关系
经线 半圆 相等 南北方向 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纬线 圆圈(两级为点) 由赤道到两极逐渐缩短 东西方向 所有的纬线都平行
4.经度和纬度
在经线上标注的度数叫经度,在纬线上标注的度数叫纬度。
划分界限 字母表示 度数范围 度数变化规律 东西经、南北纬的判断 特殊点
经度 本初子午线(0°经线) 东经E 西经W 0°~18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至180° 0°经线以西到180°属于西经,0°经线以东到180°属于东经 东经180°和西经180°在同一条经线上
纬度 赤道(0°纬线) 南纬S 北纬N 0°~90°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至90° 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 北纬90°是北极,南纬90°是南极
5.经纬网
(1)含义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2)作用
①定位: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位置都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根据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来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②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不同形式的经纬网
6.半球划分
划分界限 半球范围 判断依据
南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赤道以南 北半球:赤道以北 北纬度数在北半球 南纬度数在南半球
东西半球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东半球:20°W向东到160°E 西半球:20°W向西到160°E 西经度数:小于20°W的东半球,大于20°W的在西半球 东经度数:小于160°E的在东半球,大于160°E的在西半球
7.确定某点地理坐标的方法
(1)赤道确定南、北纬。纬度度数向北增大的为北纬,标记字母N;向南增大的为南纬,标记字母S。
(2)0° 经线(本初子午线)划分东、西经。经度度数向东增大的为东经,标记字母E;向西增大的为西经,标记字母W。
(3)以南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是用圆孤的形式表示的。在这种地图上,经线是用直线表示的,都经过中间的极点;纬线是一个个圆圈形状。这种形式的经纬网中经纬度的判断方法如下:
①纬度判定。首先要弄清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看中间的极点,如果是北极就是北半球,如果是南极就是南半球;二是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北逆南顺”,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北半球。
②经度判定。若有0°经线,以0°经线为界,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画箭头,0°经线以东是东经度,以西是西经度。若无0°经线,则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画箭头,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为西经。
【学以致用】下面是三幅经纬网图,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的比例尺大
B.E点在东半球;G点在南半球
C.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D点的东南方向
D.C点的经纬度是60°N,20°W;F点经纬度是40°N,120°E
【答案】A
【解答】解:读图可知,甲乙两图相比较,甲图范围比乙图范围小,可判断甲图比例尺比乙图比例尺大,故A正确。
读图可知,E点经度为105°E,在东半球;G点纬度是45°N,在北半球,故B错误。
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断,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D点的正东方向,故C错误。
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得C点的经纬度是(60°N,20°E);F点经纬度是(40°N,120°E),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三 地图
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2.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①公式:比例尺=
②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 示例
线段式 单位不能漏写
文字式 1cm代表实际距离100km
数字式 1:10000000或 分子、分母单位为cm
③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比例尺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
分母越大,表示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④比例尺大小与地图的关系
a.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描述的内容比较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描述的内容比较粗略
b.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2)方向:
①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定向法:通常用一个指北的指向标指示北方
③经纬网定向法:由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判断方向。经线指向北极点的方向为北方,经线指向南极点的方向为南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a.南极点的四周都是北方
b.北极点的四周都是南方
c.同一经线上的点只存在在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点只存在正东、正西的关系
(3)图例
①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②注记:指地图上的标注和各种文字说明。
3.地图的种类:有声地图、三维地图、盲文地图、电子地图
【学以致用】下面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答案】A
【解答】解: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大的,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读图可知,四幅图中,范围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①<④<②<③,范围小,比例尺大,故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是①>④>②>③。
故选:A。
3.2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
考点一 太阳系
1.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共同构成了太阳系。
2.太阳系的基本情况
(1)太阳: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其他天体都绕太阳公转。
(2)八大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是直接围绕太阳转动的球状星体,按距太阳由近及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都以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
(3)小行星带: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有大量的小行星分布,称为小行星带。
【学以致用】科学家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3颗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行星。图1为其中一颗行星与其绕转的恒星所组成的星系,该星系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图2)中的(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答案】B
【解答】解: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图1中一颗行星与其绕转的恒星所组成的星系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图2)中的太阳系。
故选:B。
考点二 太阳
1.概况: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直径大约是1.4×106万km,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表面温度约为5500°C,中心温度高达1.5× 107°C。太阳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约为地球的33万倍。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 108km。
2.作用
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为重要的天体。太阳为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地球上的生物生长、空气和水的循环都与太阳息息相关。
3.太阳的大气层结构
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
(1)光球层:光球层是人们能够看到的太阳的圆面,我们所见到的太阳可见光,几乎全是由光球层发出的。
(2)色球层:是太阳大气的中间层。通常,色球层只有在发生日全食时才能看见。
(3)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日冕只有使用特殊仪器或在日全食时才能观察到。
4.太阳活动
(1)太阳黑子: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温度较低的黑色小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最多的那一年叫太阳活动峰年,最少的那一年叫太阳活动谷年。
(2)耀斑:发生在色球层上的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耀斑爆发时会影响无线电短波的功能。
(3)日珥:日珥是太阳色球层上喷射出的弧状大气,不能被直接看到。日珥通常发生在色球层,它像是太阳的“耳环”一样。
(4)太阳风:日冕发射出的带电粒子流称为太阳风。会使地球南北极产生极光现象。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影响气候
(2)扰乱电离层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3)干扰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产生极光
【学以致用】北京时间2024年5月3日10时22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
B.太阳耀斑是太阳最剧烈的活动现象之一
C.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色球层、光球层和日冕层
D.耀斑发出的强大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
【答案】C
【解答】解:A、太阳活动周期是太阳黑子数及其它现象的准周期变化,约为11年,不符合题意。
B、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不符合题意。
C、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符合题意。
D、耀斑发出的强大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三 行星及其卫星
1.行星、卫星的含义
(1)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是直接围绕太阳转动的球状星体。人类很早就用肉眼观察到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等行星。
(2)卫星:是围绕行星、矮行星、小行星转动的天体。
2.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特征
(1)运动特征: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大致都在同一平面的近似圆形的椭圆形轨道上,沿着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外,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2)形态特征
木星的质量和体积最大,水星的质量和体积最小
3.八大行星
(1)水星
①水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质量最小的行星
②没有天然的卫星,没有空气,布满了环形山
③由于离太阳比较近且没有空气,水星表面昼夜温度变化很大
(2)金星(“太白金星”“启明星”)
①是太阳系中唯一自东向西自转的行星。
②质量、体积与地球相似。
③是一颗固体星球,表面有非常厚的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④没有天然的卫星
⑤金星是颗炙热的行星
(3)地球
①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上有液态水存在的行星,地球上有大气层,大气中富含氧气。
②地球是当今人类已知的星系中唯一能够孕育和支持生命的星球。
(4)火星
①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
②火星上的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非常稀薄。
③以前火星上可能有大量液态水,现在被冻结在地表以下
(5)木星
①体积、质量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
②主要由氢气和氦气组成
(6)土星
①太阳系第二大行星
②有光环,光环由绕土星运转的碎块和微粒组成
③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比水星还大
(7)天王星
①横躺着围绕太阳公转
②人类使用望远镜发现的第一颗行星
(8)海王星
①离太阳最远且寒冷的蓝色大行星
②被称为“笔尖上发现的行星”
【学以致用】事件一: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目标是实现着陆火星。
事件二:2021年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历经23天,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安全着陆。
(1)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薄弱,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
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上大
(2)火星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在如图的太阳系示意图中代表火星的是 (填字母)。
(3)水星位于日、地之间,地球上可看到水星从太阳的圆面上通过,这种天文奇观被称为“水星凌日”。在地球上人们还能观看到八大行星中除水星外的 星凌日现象。
【答案】(1)AC;
(2)c;
(3)金。
【解答】解:(1)火星与地球临近且环境最为相似,有四季变化,自转、公转方向都为自西向东,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
(2)火星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太阳系示意图中代表火星的是c。
(3)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绕太阳旋转,当金星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看,是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这就是“金星凌日”现象。在地球上人们还能观看到八大行星中除水星外的金星凌日现象。
故答案为:
(1)AC;
(2)c;
(3)金。
考点四 小行星和彗星
1.小行星
(1)含义:小行星是指太阳系中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
(2)小行星带:大部分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形成了小行星带。
(3)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 张钰哲——“中华”
2.彗星
(1)含义:彗星是指亮度和形状会随着与太阳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并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
(2)组成:
①彗核: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球”。
②彗发:接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阳光照射变成气态物质,形成彗发。
③彗尾:受太阳风的“吹拂”,彗发中的气态物质被“吹”成长长的彗尾。
(3)哈雷彗星是最著名的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76年。
3.流星体、流星现象、陨星、陨石
(1)流星体:太阳系中有许多绕太阳公转的固体小块,叫流星体。
(2)流星现象:流星体在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称为流星现象。
(3)陨星: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球表面,叫陨星。
(4)陨石: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陨石,其他还有陨铁。
【学以致用】2023年1月9日,我国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一颗太阳系的彗星并命名为“紫金山—阿特拉斯”,关于彗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彗核、彗发二部分组成
B.彗星中含有大量的水
C.绕太阳公转的周期都是76年
D.发现彗星预示着出现灾难
【答案】B
【解答】解:彗星是由慧发、慧核和彗尾组成的,故A错误;
慧核是由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的“大冰球”构成的,含有大量的水,故B正确;
不是所有的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都是76年,故C错误;
彗星绕日运动是正常的地理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考点一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1.“盖天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
2.“地心说”
(1)公元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在亚里士多德等前人对宇宙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地球中心学说,创立了“地心说”模型。
(2)主要内容
①地球是宇宙中心,且静止不动
②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等所有天体都围绕着地球在各自的圆形轨道上运转
3.“日心说”
(1) 16世纪,哥白尼为太阳系建立了一个“日心说”模型。出版了著作《天球运行论》,阐述了“日心说”的理论基础。
(2)主要内容: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学以致用】在“地心说”统治西方文明1400年之后,16世纪哥白尼建立“日心说”。对此学说,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
A.“日心说”是一个正确无误的学说
B.“日心说”被宗教利用
C.“日心说”不能解释实际的天象运动
D.“日心说”否定了“地心说”
【答案】D
【解答】解:A、“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并不完全是正确的,它之所以被认为更加科学是相较于“地心说”而言的,故A错误;
B、被宗教利用的是“地心说”,而不是“日心说”,故B错误;
C、“日心说”能够解释四季变化、昼夜交替等实际的天象运动,故C错误;
D、“日心说”否定了统治西方文明1400年之久的“地心说”,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二 现代宇宙学说
1. 宇宙学:研究宇宙的性质、结构和演化(起源、演化和 死亡)的科学。现代宇宙学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为理论依据,以天文观测为事实依据。
2.哈勃定律:星系的退行速度与它们到地球的距离成正比。即星系到观察者的距离越远,星系退行速度越快。说明宇宙在不断地膨胀。
哈勃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v=Hd
3.星系模型
实验结论:不管是哪个“星系”,其他“星系”都在不断地离它而去。各张圆形小纸片(星系)彼此后退,膨胀没有中心。
4.相对论: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5.宇宙大爆炸理论
伽莫夫等人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极高温、极高密度的“奇点” 的大爆炸,之后宇宙不断膨胀、温度不断下降,生成各种物质,形成各种星系,演化成今天的宇宙。
【学以致用】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都是膨胀的。若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AB为直线,BC为向上弯曲的曲线,则(  )
A.AB和BC均说明宇宙在匀速膨胀
B.AB和BC均说明宇宙在加速膨胀
C.AB说明宇宙在匀速膨胀,BC说明宇宙在加速膨胀
D.AB说明宇宙在匀速膨胀,BC说明宇宙在减速膨胀
【答案】C
【解答】解:图象中的纵坐标宇宙半径R可以看作是星球发生的位移x,因而其切线的斜率就是宇宙半径增加的快慢程度。由题意,宇宙加速膨胀,其半径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大。
故选:C。
考点三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1.星系
(1)由单颗恒星、恒星系统、星团、尘埃和气体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大型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2)大多数星系分为三类——旋涡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
2.银河系
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从侧面看,银河系呈扁圆盘状;从上往下看,能够看到银河系的旋涡结构,所有的恒星都围绕银河系的中心旋转。 我们不能在地球上看到银河系的旋涡结 构,因为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
3.河外星系是银河系之外星系的总称。
考点四 恒星
1.恒星的诞生过程:中性原子构成的宇宙尘埃→气态星云团→恒星。
2.恒星寿命的长短取决于它的质量大小。质量越大 ,寿命越短。
3.恒星的演化过程:太阳→红巨星→白矮星→黑矮星;大质量恒星→红超巨星→超新星→ 中子星或黑洞。
【学以致用】宇宙中的天体都历经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缓慢演化过程。如图是M87超大质量黑洞照片,在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答案】A
【解答】解:黑洞是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由于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根据课本内容可知,恒星灭亡过程中的坍塌可能会形成黑洞,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思维导图
考点梳理
3.1认识地球
考点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的不规则球体。
(2)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直觉认为天圆地方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地球是球体亚 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 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
天圆地方 月食 表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 地球卫星照片
(3)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例子
①月食发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地球在月面上的投影是圆孤形,从中可以推测出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
②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③站得高,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④从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
(4)地球是球体的模拟实验
我们把篮球想象成地球,把铅笔想象成帆船,就成了图所示的景象了,从而可模拟地球是一个球体。
2 .地球的大小

【学以致用】下列事实或现象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①站在大海边,看由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见桅杆,后见船身
②铅笔在篮球表面移动,看到铅笔长度“变短”
③人类环绕地球的航行
④天空看上去像一个倒扣在大地上的巨大的锅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考点二 地球仪
1.概念: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 把它 ,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正球体)
2.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1)地轴:在地球仪上,人们把 的穿过地心的自转轴叫 , 。
(2)极点: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极点。其中,对着 方向的点叫 ,它是地球上的 ,用 表示;与北极对应的点叫 ,是地球上的 ,用 表示。
(3)赤道:地球仪上,与 的大圆。
3.经线和纬线
(1)经线:
①在地球仪上, ,叫 ,也叫 。
②本初子午线:国际上规定,以通过 的经线为 ,也叫 。
(2)纬线:所有与 的线圈叫纬线。
(3)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相互关系
经线 ; 相等 南北方向 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纬线 ; 由赤道到两极逐渐缩短 东西方向 所有的纬线都平行
4.经度和纬度
在经线上标注的度数叫经度,在纬线上标注的度数叫纬度。
划分界限 字母表示 度数范围 度数变化规律 东西经、南北纬的判断 特殊点
经度 ; 东经E 西经W 0°~18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至180° 0°经线以西到180°属于西经,0°经线以东到180°属于东经 东经180°和西经180°在同一条经线上
纬度 赤道(0°纬线) 南纬S 北纬N 0°~90°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至90° 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 北纬90°是北极,南纬90°是南极
5.经纬网
(1)含义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2)作用
① :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位置都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根据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来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② : 。
(3)不同形式的经纬网
6.半球划分
划分界限 半球范围 判断依据
南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赤道以南 北半球:赤道以北 北纬度数在北半球 南纬度数在南半球
东西半球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东半球:20°W向东到160°E 西半球:20°W向西到160°E 西经度数:小于20°W的东半球,大于20°W的在西半球 东经度数:小于160°E的在东半球,大于160°E的在西半球
7.确定某点地理坐标的方法
(1) 。纬度度数向北增大的为北纬,标记字母N;向南增大的为南纬,标记字母S。
(2) 。经度度数向东增大的为东经,标记字母E;向西增大的为西经,标记字母W。
(3) 。在这种地图上,经线是用直线表示的,都经过中间的极点;纬线是一个个圆圈形状。这种形式的经纬网中经纬度的判断方法如下:
①纬度判定。首先要弄清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看 点,如果是北极就是北半球,如果是南极就是南半球;二是看 ,“ ”, 旋转的是 , 旋转的是 。
②经度判定。若有0°经线,以0°经线为界,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画箭头,0°经线以东是东经度,以西是西经度。若无0°经线,则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画箭头, , 。
【学以致用】下面是三幅经纬网图,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的比例尺大
B.E点在东半球;G点在南半球
C.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D点的东南方向
D.C点的经纬度是60°N,20°W;F点经纬度是40°N,120°E
考点三 地图
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 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2.地图三要素
(1) :表示 缩小的程度。
①公式:比例尺=
②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 示例
; 单位不能漏写
; 1cm代表实际距离100km
; 1:10000000或 分子、分母单位为cm
③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比例尺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
,表示 ; , 。
④比例尺大小与地图的关系
a. 时, , , ; , , ;
b. 时, , ,反映的 ; , ,反映的 ;
(2)方向:
① : ;
② :通常用一个指北的指向标指示北方
③ :由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判断方向。 ,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 ;
c.同一经线上的点只存在在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点只存在正东、正西的关系
(3)图例
① :对地图上各种 和 的说明。
② :指地图上的 和各种 说明。
地图的种类: ;
【学以致用】下面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3.2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
考点一 太阳系
1.太阳系的组成: 等天体共同构成了太阳系。
2.太阳系的基本情况
(1)太阳: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质量 ,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其他天体都绕太阳公转。
(2)八大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是直接围绕太阳转动的球状星体,按距太阳 分别是 、 。它们都以 的方向绕太阳公转。
(3)小行星带:在 有大量的小行星分布,称为 。
【学以致用】科学家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3颗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行星。图1为其中一颗行星与其绕转的恒星所组成的星系,该星系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图2)中的(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考点二 太阳
1.概况: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 。它是一颗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 。太阳直径大约是 ,相当于地球直径的 ,表面温度约为 ,中心温度高达 。太阳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 ,质量约为地球的 。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 。
2.作用
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为重要的天体。太阳为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地球上的生物生长、空气和水的循环都与太阳息息相关。
3.太阳的大气层结构
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层 依次分为 、 。
(1) :光球层是人们能够看到的太阳的圆面,我们所见到的太阳可见光,几乎全是由光球层发出的。
(2) :是太阳大气的中间层。通常,色球层只有在发生 。
(3) :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日冕只有 或在 时才能观察到。
4.太阳活动
(1) :太阳 上出现的 的黑色小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 , 的那一年叫 , 的那一年叫 。
(2) :发生在 上的一些突然 的斑块。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耀斑爆发时会影响 。
(3) :日珥是太阳 上喷射出的弧状大气,不能被直接看到。日珥通常发生在色球层,它像是太阳的“耳环”一样。
(4) :日冕发射出的带电粒子流称为太阳风。会使地球南北极产生 现象。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
(2)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3) :出现磁暴现象,产生极光
【学以致用】北京时间2024年5月3日10时22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
B.太阳耀斑是太阳最剧烈的活动现象之一
C.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色球层、光球层和日冕层
D.耀斑发出的强大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
考点三 行星及其卫星
1.行星、卫星的含义
(1) :太阳系中的行星是直接 的球状星体。人类很早就用肉眼观察到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等行星。
(2) :是围绕行星、矮行星、小行星转动的天体。
2.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特征
(1)运动特征: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大致都在同一平面的近似圆形的 上,沿着 。除 外,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2)形态特征

3.八大行星
(1)水星
①水星是太阳系中 的行星, 的行星
② , ,布满了环形山
③由于离太阳比较近且没有空气,水星表面 ;
(2) (“太白金星”“启明星”)
①是太阳系中唯一 的行星。
②质量、体积与地球相似。
③是一颗固体星球,表面有非常厚的大气,主要成分是 。
④ ;
⑤金星是颗炙热的行星
(3)地球
①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上有 存在的行星,地球上有大气层,大气中富含 。
②地球是当今人类已知的星系中 的星球。
(4)火星
①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
②火星上的大气成分以 为主,非常稀薄。
③以前火星上可能有大量 ,现在被冻结在地表以下
(5)木星
① ,自转最快的行星
②主要由 和 组成
(6)土星
①太阳系
②有 ,光环由绕土星运转的碎块和微粒组成
③土星最大的卫星—— ,比水星还大
(7)天王星
① 着围绕太阳公转
②人类使用望远镜发现的第一颗行星
(8)海王星
①离太阳 且寒冷的蓝色大行星
②被称为“ ”
【学以致用】事件一: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目标是实现着陆火星。
事件二:2021年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历经23天,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安全着陆。
(1)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薄弱,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
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上大
(2)火星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在如图的太阳系示意图中代表火星的是 (填字母)。
(3)水星位于日、地之间,地球上可看到水星从太阳的圆面上通过,这种天文奇观被称为“水星凌日”。在地球上人们还能观看到八大行星中除水星外的 星凌日现象。
【答案】(1)AC;
(2)c;
(3)金。
【解答】解:(1)火星与地球临近且环境最为相似,有四季变化,自转、公转方向都为自西向东,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
(2)火星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太阳系示意图中代表火星的是c。
(3)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绕太阳旋转,当金星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看,是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这就是“金星凌日”现象。在地球上人们还能观看到八大行星中除水星外的金星凌日现象。
故答案为:
(1)AC;
(2)c;
(3)金。
考点四 小行星和彗星
1.小行星
(1)含义:小行星是指太阳系中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
(2)小行星带:大部分集中在 之间,形成了小行星带。
(3)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 ——“ ”
2.彗星
(1)含义:彗星是指 会随着与 ,并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
(2)组成:
① :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球”。
② :接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阳光照射变成气态物质,形成彗发。
③ :受太阳风的“吹拂”,彗发中的气态物质被“吹”成长长的彗尾。
(3)哈雷彗星是最著名的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76年。
3.流星体、流星现象、陨星、陨石
(1) :太阳系中有许多 ,叫流星体。
(2) :流星体在 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称为流星现象。
(3) : 的流星体降落到地球表面,叫陨星。
(4) :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陨石,其他还有陨铁。
【学以致用】2023年1月9日,我国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一颗太阳系的彗星并命名为“紫金山—阿特拉斯”,关于彗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彗核、彗发二部分组成
B.彗星中含有大量的水
C.绕太阳公转的周期都是76年
D.发现彗星预示着出现灾难
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考点一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1.“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
2.“ ”
(1)公元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 在亚里士多德等前人对宇宙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地球中心学说,创立了“地心说”模型。
(2)主要内容
① ;
②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等所有天体都围绕着地球在各自的圆形轨道上运转
3.“ ”
(1) 16世纪, 为太阳系建立了一个“日心说”模型。出版了著作 ,阐述了“日心说”的理论基础。
(2)主要内容:认为 心,地球和行星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学以致用】在“地心说”统治西方文明1400年之后,16世纪哥白尼建立“日心说”。对此学说,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
A.“日心说”是一个正确无误的学说
B.“日心说”被宗教利用
C.“日心说”不能解释实际的天象运动
D.“日心说”否定了“地心说”
考点二 现代宇宙学说
1. :研究宇宙的 (起源、演化和 死亡)的科学。现代宇宙学以 的 为理论依据,以天文观测为事实依据。
2. :星系的 与它们到 成 。即星系到观察者的距离越远,星系退行速度越快。说明 。
哈勃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v=Hd
3.星系模型
实验结论:不管是哪个“星系”,其他“星系”都在不断地离它而去。各张圆形小纸片(星系)彼此后退,膨胀没有中心。
4. : 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5.宇宙大爆炸理论
等人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极高温、极高密度的“奇点” 的大爆炸,之后宇宙不断膨胀、温度不断下降,生成各种物质,形成各种星系,演化成今天的宇宙。
【学以致用】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都是膨胀的。若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AB为直线,BC为向上弯曲的曲线,则(  )
A.AB和BC均说明宇宙在匀速膨胀
B.AB和BC均说明宇宙在加速膨胀
C.AB说明宇宙在匀速膨胀,BC说明宇宙在加速膨胀
D.AB说明宇宙在匀速膨胀,BC说明宇宙在减速膨胀
考点三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1.星系
(1)由单颗恒星、恒星系统、星团、尘埃和气体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大型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 分别为 。
(2)大多数星系分为三类—— 。
2.银河系
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从侧面看,银河系呈 ;从上往下看,能够看到银河系的 ,所有的恒星都围绕银河系的中心旋转。 我们不能在地球上看到银河系的旋涡结 构,因为 。
3. 是银河系之外星系的总称。
考点四 恒星
1. 过程: 。
2.恒星寿命的长短取决于它的质量大小。 , 。
3. 过程: 。
【学以致用】宇宙中的天体都历经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缓慢演化过程。如图是M87超大质量黑洞照片,在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