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23 19:51:58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地热能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课程标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
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林道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大力发展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与西欧相比有哪些共同点?
战后西欧与日本都乐于也善于引进和吸收外国先进 ,注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克隆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高新技术产业:一般认为,高技术包括六大技术领域,12项标志技术和9个高技术产业。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六大高技术领域是、 、
新材料技术、 、 和海洋技术,它们将在本世纪获得迅速发展,并通过广泛的实用化和商品化,成为日益强大的高技术产业。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为标志的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核心;以光电子技术、人工智能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前导;以超导材料、人工定向设计的新材料为标志的新材料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支柱;以航天飞机、永久太空站为标志的空间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外向延伸;以深海采掘、海水利用为标志的海洋技术将成为21世纪技术的内向拓展。信息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航天技术原子能生物工程第三次科技革命培育转基因蔬菜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
“催化剂”(社会保证):
①二战期间军事科技发展,战后军事科技迅速转化为民用科技
②相对论等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和重大突破
③科学技术社会化
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
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20世纪四五十年代特点:速度快影响大范围广影响: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原子能的应用 韦纳·冯·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1912年--1977年),德国工程师,
在火箭技术和太空探测等方面都有光辉的成就。
他先后为著名的V-1、V-2火箭的诞生,美国第一颗卫星的发射成功,
以及第一艘载人飞船“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作出突出贡献,
而美国航天飞机的研制也是自他手中发端。 太空中的宇航员星球大战计划登月计划航天技术神舟五号、六号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
成为继苏、美两大国后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
这是我国综合国力尤其是科技实力日渐强大的标
志,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也是中国为
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努力的强大基础。互联网广告电子计算机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问世。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互联网人类进入信息化的社会 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长椅貝裡聖埃德蒙茲市的阿比公園內,市長巴格諾爾生物工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起遗传作用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的每一片段都储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称作基因。
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而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CLONE克隆所谓“克隆”是指通过
无性繁殖的手段,从
一个细胞获得遗传上
相同的细胞群或个体
群。利用胚胎分割技
术或细胞核移植技术
可以产生遗传上相同
的哺乳动物。猛犸象剑齿虎克隆技术的产生有何重要意义?是否应该克隆人?《第六日》美国哥伦比亚三星公司2000年出品,这是讲述一个男人如何挽救自己家人和自己生命的惊险故事。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科技的技术已发展到可以任意克隆任何生物,例如复制羊,复制鱼,甚至包括人类本身的地步,不过克隆人类仍然被宣布为非法行为。但充满野心的科学家却死心不息继续秘密地研究复制人类的可能性,而他们其中的一个成功的实验品就是亚当.吉布森(由阿诺德扮演)。有一天他回到家中,却惊异地发现有一个同他一模一样的克隆人已经霸占了他的家。正在亚当惊疑之际,一伙人绑架了他,并把他投进了一个神秘的邪恶世界。因此他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找出究竟在他背后的阴谋是什么,才可以夺回属於他的生命和他最爱的家庭,揭发这一天大阴谋。 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是否应该克隆人呢?我国应当掌握克隆技术,也应当有所限制。因为克隆技术为人类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人类可以运用这种技术繁殖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以使其物种不致绝灭,也可以运用该技术繁殖供实验用的各种动物,还可以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人类器官,以替换人类自身残废、缺失或功能不全的器官。 但从社会角度看,克隆技术一旦应用于人类,无疑将是一场灾难。首先在该项技术实验阶段必将产生大量失败的“产品”,而这是对克隆人生存权利的侵犯和践踏。其次,克隆人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他们与母体的辈份关系、与其他人的亲缘关系,以及由于自身的特殊,他们是否会形成一个新的种族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伦理关系的紊乱等。因此,我们应当制订法律或相应的规定来限制这项技术的使用范围。 速度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以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缩短为例:
19世纪需要50年,
一战前需要30年,
二战后需要7年,
70年代后只要3至5年)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也大为缩短:汽机从发明到应用为84年(1698-1782)、
电动机为65年(1821-1886)无线电为35年(1867-1902)雷达为15年(1925-1940);原子能利用为6年(1939-1945)
电子计算机为5年(1946-1951)
晶体管为4年(1947-1951)、激光器仅为1年(1960-1961)。 .范围广——科技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空间开发 电子计算机
新材料
火箭技术海洋开发
生物工程 计算机
更新换代 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达80%。资料
影响大——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1、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它又一次证明:
2、一个国家科技发达程度的高低,将决定这个国家在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成败。中国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本课小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想一想?它们最早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ABCDEFGH第一次的是( ),第二次的是( ),第三次的是( )CDABEFGH思考?科技发达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