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溶解度教案+课件+学案+练习(打包7套)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溶解度教案+课件+学案+练习(打包7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2-24 08:40:50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教学内容 课题二 溶解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3.了解结晶现象。
重点和难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教学设计
一 情境导入
一杯白糖水,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要想让杯子里的水变得更甜,我应该怎么做?是否向杯子里加的白糖越多,水就会越甜?
二 自主学习
<一>、饱和溶液
【活动探究I】:阅读P33,小组讨论,提出假设: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
操作
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5ml水,搅拌
现象
结论
【结论】:
【活动与探究II】.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
再加入5g硝酸钾
……
【结论】:
温度改变,杯底没溶的硝酸钾固体能否继续溶解?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热
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形成概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不饱和溶液。
2、 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结晶包括 结晶和 结晶。
【分析归纳】:饱和溶液二要素: 、 。
三 合作探究
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2: 由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饱和溶液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四 自主测试
1.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2.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 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 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是饱和溶液 B. 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 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 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多
B.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不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饱和溶液
C.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5.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是饱和溶液?? B.是不饱和溶液????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 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6.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可与两种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例如,从饱和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用????????????法;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可采用?????????法。
五 拓展延升
1、右图中的四个圆分别表示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通过对阴影B、D的分析,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 ;
(2)?????????? ???????????????????????
六 课堂小结
师指名小结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题二 溶解度(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知道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 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知识;
3. 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设计
一 情境导入
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
师 为了准确表示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大小,定量地描述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我们可以用“溶解度”来表示。
二 自主学习一
<二>、 溶解度
为了准确表示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大小,定量地描述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我们可以用“溶解度”来表示。
1 阅读课本P36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四个要素: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什么叫溶解度?
三 合作探究一
1 “在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呢. 。
四 自主学习二
1 阅读课本P36“资料”,知道“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与溶解度之间的联系。
溶解度(g)(20℃)
一般称为
﹤0.01
0.01-1
1-10
>10
2:绘制溶解度曲线,知道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活动与探究】:根据表9-1所提供的数据绘制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即溶解度曲线
五 合作探究二
观察教材中图9-12
1.溶解度曲线有何特点?

2.从溶解度曲线图上找出上述几种物质在10℃、65℃时的溶解度?
3.从图9-12中,你能比较出50℃时KCl、KNO3的溶解度大小吗?
4.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合作探究课本P38
5 打开汽水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____有关;
6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_______有关;
说汽水中冒出的气体为CO2,你能用实验方法将其检验出来吗?
【归纳总结】
气体的溶解度受 和 的影响。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 ,压强减小,溶解度 ;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 。
六 自主检测
1.某溶质不含结晶水,将一定质量的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从60℃降到20℃时,溶液保持不变 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浓度 D.溶剂的质量
2.20℃时,50 g水最多溶解某固体物质8 g,则该物质属于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无法确定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时100 g水中溶解了10 g A,则A在0℃时溶解度为10 g
B.20℃时,100 g 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 g A,则A在20℃时的溶解度为20 g
C.30℃时,100 g水中溶解了40 g A恰好饱和,则30℃时A的溶解度为40
D.40℃时,A的溶解度为60 g,说明40℃时,100 g水中溶解60 g A时溶液即达到饱和
4.20℃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10克,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B物质15克.则在该温度下A、B 两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 )
A.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小 B.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大
C.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D.A、B两物质的溶解度无法比较
5. 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Q点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2)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3)若使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七 拓展提升
1.如右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他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三种办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是(?? )
A、a???B、b???C、c????D、ab
2.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t℃的硝酸钾溶液蒸发2.5克水析出2克晶体,再蒸发5克水析出5 克晶体,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
A.80克 B.100克 C.75克 D.90.
八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能说说吗?
9.2 溶解度
课前预习学案
知识回顾:
1、浓溶液 是饱和溶液,稀溶液 是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填“一定”或“不一定”)
2、现有一瓶饱和的石灰水,若使它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两种方法是:
, 。若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又可采取的方法是 ,
因此只有指明 和 时,溶液的饱和或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3、夏天人们喜欢喝的碳酸饮料、啤酒等,打开瓶盖后,它内部的压强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自主学习: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 下,某固体物质在 溶剂里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 ,单位是 。
2、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溶解度/g(20℃)
一般称为
< 0.01
0.01 ~1
1 ~ 10
> 10
3、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 。应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 。在绘制溶解度曲线时,用纵坐标表示 ,用横坐标表示 。
4、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 , 但也有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 。
5、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 和一定 时,
气体溶解在 里,达到 时的 。
课中实施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初步学会绘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并会查阅溶解度曲线。
3、了解气体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固态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及其溶解度曲线
教学难点:固态物质溶解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引入新知]:
在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为什么硝酸钾要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而石灰水却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呢?
[新知探究]: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概念: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在理解溶解度时要紧紧抓住下列其四要素,这四要素间缺一不可。
(1)条件:在一定温度下 (2)标准:在溶剂里
(3)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或形成饱和溶液) (4)单位:克
2、意义:物质在此温度下,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克数或物质在此温度下,在100 g溶剂里最多所能溶解溶质的克数。
如20℃NaCl的溶解度是36 g。它的意义是:

3、影响因素:只与温度这一外在因素有关
基础练习:1、“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根据这一条件及溶解度的含义,判断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 
A.100g水溶解36g食盐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
B.200C时,100g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36g食盐
C.200C时,把136g食盐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36g食盐
D.饱和食盐水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36:100:136
2、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现将20gKCl溶于20℃的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溶液的质量为
二、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及绘制
根据课本表9-1,请同学们任选一种物质,绘制它的溶解度曲线。
曲线上的点表示: 线表示:
讨论与思考:从图9—12和图9—13的溶解度曲线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如 _;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_____________;
下降型: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 __,如_________。
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判断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2)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3)通过不同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来确定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4)判断析出晶体量的多少;(5)根据溶解度曲线进行有关的计算等。
基础练习: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回答:
①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②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是
③a点表示的含义是
④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由t3℃降到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最大的是 ,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
三、气体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1、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交流与讨论:1、夏天打开汽水盖时,为什么有大量气泡冒出?
2、喝汽水后,为什么会打嗝?
结论: 和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大小, 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学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检测反馈]:1、下列因素:①温度 ②固体物质的种类 ③水的质量 ④ 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 ⑤压强,其中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有(   )
A.①⑤ B.①②⑤ C.①② D.③④⑤
2、t℃时,18g硝酸钾全部溶于水形成68g饱和溶液,则t℃时硝酸钾的解度是
3、左图时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在锅底会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
的升高而
课后拓展学案
1、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在它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溶质:溶剂=1:5 B、溶液:溶剂=5:6
C、溶剂:溶质=6:5 D、溶液:溶质=6:1
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使溶质是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 、增大压强 B、加入溶液 C、升高温度 D、加入溶质
3、25 ℃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5 g A物质,6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10 g B物质,则A、B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 )
A 、A>B B 、 A=B C 、A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答案:B
5.右图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20℃时向lOOg水中加入30g氯化钠,所得溶液
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将上述溶液蒸发掉50g水后恢复到20℃,析出的固体质量是______g
(2)向A、B两个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分别配成60℃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饱和溶液,再冷却到10℃,________(填“A”或“B”)烧杯中析出固体较多。
【答案】(1)饱和;12; (2)B;
6.右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水的密度约为1g/cm3)。
⑴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 g,以下实验中:
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 。
⑵若使NaCl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
是 ▲ 或 ▲ 。
⑶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提纯的步骤是:加水溶解、 ▲ 、 ▲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 (1)31.6 Y (2)蒸发溶剂至饱和 加NaCl固体至不再溶解 (3)蒸发浓缩 降温结晶
《溶解度》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分为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两部分,以学生亲身参与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和两个“讨论”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第一个活动后通过讨论引入溶解度的概念,再以一个活动巩固和应用溶解度概念,最后通过讨论引出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上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课题将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限度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课第一课时的重点、难点为以下三点:
【重点、难点】
1、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3、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及应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了溶液的形成,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对生活中的现象?虽熟悉却不一定会解释,如家里冲糖水时,加到一定量时就不再溶了等等,所以本节课通过一些生活中实验引入本课的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再精心设计几个小实?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要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并讨论分析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并会运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
【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四、教学方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启发——再现,引导——探究,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下面谈谈授课过程的设计,授课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引入课题>
????我先设计了课堂小实验“蔗糖和食盐在水中溶解能力的比较”,根据实验的现象和结果,由同学总结以下几点:(1)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一定量溶剂中_____(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2)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比食盐的溶解能力______(大、小)。(3)在不同的水温下,蔗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______(能、不能)比较。然后提问“食盐从能溶到不能继续溶解,溶液体现了几种状态?什么样的状态?”“如果要比较多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如还有味精、淀粉等物质)仅用“大”或“小”能否分得清?”
创设这些情境与问题是为了把同学们引入角色,通过思考及回答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尤其对两个联系生活实际似简单又一下说不清的问题,激发了同学产生对知识要求了解的心理需求,这时引入课题《溶解度》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
<步入重点>
在老师讲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后,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饱和溶液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吗?”解决第一个问题我设计的是在饱和的食盐溶液中加KMnO4晶体。(投影)当同学们看到紫色的KMn04在溶液中扩散的现象时受到启发,领悟到定义中“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是指原溶质,不是指其它溶质)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是指任何溶质)”,对书本上的定义有了完整、精确的理解。
2、“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在两个培养皿中盛相同体积的水,一个里面加食盐(用药匙大头取),一个里面加熟石灰(用药匙小头取)。(投影)很明显此时溶质取用量不同。搅拌后可见食盐全溶,熟石灰部分溶(饱和)。为了证明食盐溶液未饱和再加食盐少许,搅拌后仍全溶。观察了这组实验,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从实验现象的启迪中逐步对“饱和”和“浓”、“不饱和”与“稀”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了严格的区分,并且进一步认识到,如果这组关系相互成立,必须满足前提与条件。用实验辅助教学后,使这个过去一直用数据来解释的问题变得让人更容易理解与接受。
这一教学过程是以探索性实验为主要线索,以教师的设疑、演示、点拔和学生的观察、分析、释疑关联互动为主要教学手段。因为通过直观的实验增加了同学的兴趣,为启发式教学创设了成功的前提,加上具有坡度的思考性题目与之相结合,诱导和激发了同学思维的积极性。
<突破难点>
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吗?”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学生分组实验:1.饱和食盐水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再加少量食盐;2.饱和硝酸钾溶液加热后,再加少量的硝酸钾,再冷却到室温。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很快得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
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而自己总结出的规律比老师讲很多边学生只是机械记忆要强得多。
在分析溶解度概念时,我展示了一些数据表:
在20℃时,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克)
NaCl? KNO3?? KClO3?? CaCO3
36???? 20.9??? 7.4???? 0.013
请同学们从这张表中比较出四种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
<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设问: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什么?由于同学们通过对“蔗糖与食盐在水中溶解能力的比较”这一实验的观察与讨论,具备了对这个问题的初步认识,立即感悟到是“20℃、100克水、达到饱和”,并且清楚地认识到这些条件缺一项都使数据没有比较的意义。有了这一层知识铺垫,我让同学们自己归纳总结。在老师的点拔下,他们将零散的、孤立的知识点加以梳理,并用较少的文字归纳出要比较精确地讨论溶质的数量问题一定要满足两点:其一是条件:一定温度,100克溶剂;其二是状态:饱和溶液。这时所研究的溶质克数恰好与书本上溶解度概念相吻合,一个不需要生搬硬套的概念在同学们的观察、分析、整理中轻松地建立了。
<巩固应用>
????按照教育心理学规律,新知识概念建立以后,需要巩固与强化。如何将已经获得的知识在具体间题中加以运用,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在本课的最后阶段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
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很浓的溶液? B.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稀溶液? D.不能继续溶解任何其他物质的溶液;
2)为何汗水带有咸味?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凉干后,常出现白色的斑迹,为什么?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加以说明:25℃时将10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中,故25℃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我及时获得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同学们也学会了从新信息的转换中分析解决新问题,使溶解度章节中重要的知识点落到实处。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设计,我体会到启发—研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当前形势下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它打破了传统教育中“一言堂”的被动局面,倡导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心与智力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本课中启发—研究教学模式在实施策略方面始终围绕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到学会从一个现象概括出对一类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无不体现了培养人的思维素质和追求新知识的科学精神。
课件69张PPT。课题2 溶解度一、饱和溶液课时1物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加热后,硝酸钾又能溶解了溶解溶液不饱和不能全部溶解溶液饱和
固体又溶解温度升高,溶液变为不饱和析出晶体温度降低,溶液又变为饱和晶体又溶解了增加溶剂的量,溶
液变为不饱和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的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蒸发溶剂、降低温度增加溶剂、升高温度2、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间的转化关系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加溶质 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
液,使它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中,
不正确的是( )A、加入硝酸钾固体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蒸发一部分溶剂后再恢复到原
温度
D、用滴管吸出一部分溶液D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时,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硝酸钾晶体3、结晶分为降温结晶和蒸发溶剂结晶 首先,观察在该条件下,溶液中有没有剩余的溶质。如果有,说明是在该条件下的饱和溶液;如果没有,再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溶质,观察溶质是否继续溶解。4、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小窍门 5、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讨论:10ml水 食盐在水中溶解能力较大,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浓度比较大;而熟石灰在水溶解能力很差,形成的是饱和溶液,浓度比较小。0.5g熟石灰3.5g的食盐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讨论: 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对于同一种溶质来说,在一定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提问:1.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10ml水答:不同。例如食盐在水中溶解能力较大,而熟石灰在水溶解能力很差。0.5g熟石灰3.5g食盐2.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答:不同。例如植物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提问:10ml水10ml汽油等量的植物油演示实验:10ml水10ml汽油等量的植物油10ml水10ml水较多的蔗糖较少的熟石灰(1)(2)一、物质的溶解性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且受温度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一、溶解性定义: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及温度有关影响因素: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表示方法:溶解性能力的大小常用溶解度来表示思考:以下事实能否说明KNO3比Na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更强?
⑴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
20℃时,200g水中最多溶解63.2gKNO3。
⑵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
6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 KNO3。
⑶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0gNaCl;
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 KNO3。
⑷6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5gNaCl;
6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 KNO3。
确切比较物质溶解性的注意事项:温度一定
溶剂的量一定—100g—一般指水
溶液的状态一定—饱和状态
溶质质量的单位—克二、固体的溶解度1、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一定温度溶剂的量一定——100g(一般指水)溶液的状态一定——饱和状态溶质质量单位——克固体的溶解度的四要素:例:在20℃时蔗糖的溶解度是203.9g。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g蔗糖。在20℃时,100g水中溶解203.9g蔗糖,溶液达到饱和。从溶解度可以获得的信息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S=36克
在 ___℃时,食盐(氯化钠)在_____ 克水里达到 ____ 时溶解了____克。
此时的溶液一定是______溶液。
该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溶液中食盐(NaCl)的质量为________ ,水为___ 。
归纳:若某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为S克,则此时
M质 = S克,M剂 = 100克,
M液= M质+M剂 = 100+S 克20100饱和36饱和136克36克100克巩固练习:其含义是:在20oC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达
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21.5克。
或者说:在20oC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最多
能溶解21.5克。例1,某物质在20oC的溶解度为21.5克,其含义是什么?以下说法是否正确?由此说明在描述物质的溶解度时应注意什么?
⑴20℃时,10gNaCl完全溶于100g水中,则20℃时NaCl的溶解度是10g。
⑵20℃时,30gNaCl溶于水中形成饱和食盐水,则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0g。
⑶20g某物质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⑷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达到饱和,则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例:判断正误:
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 )
2.在1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铵,所以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 )
3.在60℃,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 )
4.60℃,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 )××××100g溶剂达到饱和温度单位练习:1、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则20 ℃时氯化钠溶解度是____g。362、在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3.3g硝酸钾,则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____g。
13.3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将其关系代入下表: 20℃31.6g100g131.6g4、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求该温度下饱和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易溶 可溶 微溶 难(不)溶 练习: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 2、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___溶物质。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 )
A.易溶 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难>10g1g~10g
0.01~1g<0.01g A易溶 可溶 微溶 难(不)溶 下列有关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00克水中溶解了20克物质刚好达到饱和,则该
物质的溶解度是20克。
B、20℃时,100g水中溶解了10g某物质,在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10g。
C、20℃时,50g水中最多可溶解18g食盐,在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8g。
D、20℃时,31.6g硝酸钾需要100g水才能溶解,则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错。没有指明温度。错。没有指明溶液是饱和状态。错。 100g水里最多可溶解36克食盐,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对。D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
①列表法; ②溶解度曲线。4.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5.溶解度曲线
⑴溶解度曲线: 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随温度一定而一定,这种变化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我们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填空:
⑴20℃时,100g水最多溶解31.6gKNO3,则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
⑵20℃时,200g水最多溶解63.2g KNO3,则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
⑶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0g KNO3,溶液处于( )状态(填“饱和”或“不饱和”),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
⑷20℃时,100g水中放入40g KNO3,溶液处于( )状态(填“饱和”或“不饱和”),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
⑸6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 KNO3,60℃时KNO3的溶解度是( )。
由此可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与什么因素无关?.....硝酸钾....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13.331.620.945.863.985.5110138168202246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2)溶解度曲线.A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溶解度(克)温度(t)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2001901801701010090807060504030200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氯化铵氯化钠硼酸固体溶解度曲线1: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2: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3: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找一找50度各物质的溶解度100硼酸硝酸 铵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6070501020304080901001101801701601501401301201902005010203040090607080温度/℃固体的溶解度曲线:1、横坐标60,纵坐标110 的交点表示什么意义? 练习:A..2.比较硝酸钠与硝酸钾的溶解度大小在680C时,NaNO3与KNO3的溶解度相等温度大于680C时,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NO3温度小于680C时,NaNO3的溶解度大于KNO3100硼酸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6070501020304080901001101801701601501401301201902005010203040090607080温度/℃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小于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硼酸0.050.100.150.2090704001020506080100300.050.100.150.209070400102050608010030温度/℃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讨论: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 硝酸钾等。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食盐。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溶解度(克)温度(t)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2001901801701010090807060504030200硝酸钾氯化钠固体溶解度曲线从溶解度曲线分析结晶情况1、降温结晶
(又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2、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如:NaCl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KNO30.100.2070400102050608010030温度/℃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3、升温结晶给熟石灰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有什么现象?
为什么?变浑浊,因为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升温后会有熟石灰固体析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现将两试管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 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试管里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都减少
B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1)t1oC时,A 的溶解度 B 的溶解度.(填< > 或=)
(2)A、B两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温度是 oC。
(3)当A、B两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可以达到饱和的是 物质的溶液。大部分NaCl 少量KNO3硝酸钾固体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如何提纯硝酸钾?降温结晶法提纯硝酸钾
(又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滤纸紧贴漏斗滤纸边缘比
漏斗口稍低滤液液面低于
滤纸的边缘烧杯嘴靠玻璃棒玻璃棒靠
三层滤纸漏斗末端靠
烧杯内壁主板书粗盐的主要成分:不溶性泥沙、氯化钠提纯粗盐的步骤:1、使用什么方法可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溶解、过滤:2、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食盐晶体?蒸发结晶蒸发结晶:蒸发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a、注意蒸发皿的溶液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b、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溶液溅出;
c、不能蒸干,应当析出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发至干
 2.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从B溶液中得到晶体宜采用的方法是
(2)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B的方法是
(3)除去B中混有的少量A的方法是
( 4)分离B与C混合物采用的方法是主板书蒸发结晶溶解,蒸发结晶,过滤,配制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温度溶解度ABC0.01克8克溶解,蒸发结晶,过滤,三、气体的溶解度1、定义: 通常讲的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 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的含义是什么? 在0℃,氧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
0. 049体积氧气想一想:1标准大气压下,20℃时部分气体的溶解度是一个比值,无单位。三、气体的溶解度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而减小。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降低而增大。1、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汽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讨论] 天气闷热时,鱼儿为什么总爱在水面上进行呼
吸?为什么要向鱼缸中通入空气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养鱼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第三节 溶解度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 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的溶质在同种溶 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溶解性物质的溶解度易溶 、可溶 、 微溶 、 难(不)溶 固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影响因素(温度) 影响因素 (温度、压强)表示方法表示方法小结: 1.固体溶解度与气体溶解度的概念表示有何不同之处?为何不同?
2. 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方法( )
A. 升温增压; B. 升温减压; C. 降温增压; D. 降温减压。C3.下列几种物质①硝酸钾②熟石灰③氧气④二氧化碳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只有①D想一想:1.在 温度下,在 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 ; 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对一杯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如果变成饱和溶液,可有多种方法,下列方法不能实现其转化的是( )
A.蒸发H2O B.加KNO3晶体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3.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加热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加热时仍然是饱和溶液
C.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降温时,会有晶体析出
4.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温度不变时, KNO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
B.在温度升高时,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溶质
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D.改变条件可以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巩固练习一定一定量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该溶质CCB5.某温度下,将 3 g A物质放入7 g水中,得到 10 g溶液,该溶液是( )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浓溶液  D.无法确定
6.A物质的水溶液已接近饱和,下列措施一定能使该溶液达到饱和的是( )
A.升高溶液的温度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A物质,直至不再溶解
D.蒸发溶液中的水(温度不变)直至有A析出
7.一定温度下,向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则溶液的质量是( )
A.100g B.110g C.90g D.无法确定
8.在10℃时,25g水最多可溶解20gNaNO3,另一温度下,在50g水中加入40gNaNO3没有形成饱和溶液,其原因可能是( )
A.温度降低了 B.温度升高了
C.溶液质量相对增加了 D.溶质的质量相对减少
DCDAB
9.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析出晶体后,剩下的溶液是( )
A.稀溶液 B.浓溶液 C.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
10.20℃时,从某饱和蔗糖溶液中取出一部分后,则剩下的溶液一定是( )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变浓 D.变稀
11.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下列图像(如图所示)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的是( )
DA13.已知20℃时,100 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36 g食盐。
①20℃时,将33g食盐放入100 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②再向上述溶液中加入3g食盐,又恰好全部溶解,则原来的溶液为________(填写"
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③再向上述溶液中加入3g食盐,所加食盐________(填“能”或“不能”)溶解,此时所得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填写“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14.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当采取以
下几种方法后,请分析小球在液面沉浮的情况。
①加入少量食盐晶体;
②加入少量水;
③把温度升高到30℃。
15.下列的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
①把硝酸钾晶体放到硝酸钾溶液里,晶体减少,则原溶液为 。
②把常温下配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到80℃,则溶液变为 。
③在10℃时的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晶体,则此溶液为 。
④将5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为 。
16.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加入食盐固体不能溶解,加入蔗糖能溶解
吗?它是蔗糖的饱和溶液吗?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g。 (2)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3)____℃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4)当温度变化时,溶解度变化最明显的是__ _物质,溶解度变化不大的是_ __物质。 1.固体溶解度是指 。
2.要使KNO3溶解度增大,采用的方法是( )
A. 增加水 B. 增加KNO3 C. 不断搅拌 D. 升高温度
3.在10℃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5g,在此温度下该物质饱和溶液里,下列相互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正确的是( )
A. 溶液:溶质=21:1 B. 溶剂:溶质=19:1
C. 溶液:溶剂=20:21 D. 溶质:溶液=1:20
4.t℃时,把14g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氯化钾4g,t℃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
A. 40g B. 20g C. 140g D. 120g
5.已知下列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其中属于微溶物质的是( )
A. CaCO3:0.0013g B. NaCl:36g
C. Ca(OH)2:0.17g D. KClO3:7.4g
7.在0℃和1标准大气压下,1L水里最多能溶解5L气体A,则0℃时,A的溶解度为( )
A.5L B.5 C.500L D.0.2
8.要使一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所应采取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一定量蒸馏水 D.静置后过滤
9.如图所示,表示物质x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x可能是( )
A. NaCl B. CO2
C. Cu(OH)2 D. KNO3
10.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 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 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
C. 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
D. 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11.20℃时,在10g水中溶解6gA物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 温度降到5℃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C. A物质属于易溶物质
D. 保持温度不变时,若蒸发掉5g水,则析出3g晶体
16.自然界中的某些现象都跟物质的溶解度有关。请根据下列事实推测外界因素如何影响物质的溶解度。请简单解释下列现象:
⑴将凉开水倒入鱼缸养鱼,鱼不久会死掉。
⑵ 加热到20℃时的饱和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⑶1999年我国科考队首次在西藏羌北无人区发现,当地进入严冬时,广大冰冻湖泊中析出十分壮观的多面体的碳酸钠晶体。
⑷夏天,贮存自来水的瓶子内壁挂满一层气泡。
⑸打开汽水瓶盖时,常常有大量气泡涌出。
⑹利用蒸发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17.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看图回答:
(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______,最小的是____;
(2)在____℃时,A,B,C物质的溶解度相同,都是_____g,这句话的含义是___ __;
(3)当温度在40℃以下时,三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的顺序是_______。
(4)当60℃,把100gA物质放在10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饱和溶液_____g.
(5)在60℃时,把A,B,C三种物质各40g分别放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为_ __(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把该三杯溶液都变为另一状态,在不添加溶质和改变溶剂质量的条件下,可采取什么措施?_____ __ 19.(2003年湖北武汉)病人在医院接受静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下图是某药业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
??? 氯化钠注射液
【规格]100 mL 0.9 g。
【注意】使用前发现溶液中有絮状物,瓶身细微破裂等均不可使用。
【贮藏】密封保存。……
请问答:
(1)该注射液里的溶质是????????????????? ;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为什么?
20.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 有关。
课件43张PPT。课题2 溶 解 度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属于
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泥沙 C.纯净的冰块 D.氯酸钾 课前练习: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饱和的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无色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D.溶液一定是固体溶于水形成的物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水中呢?consider 5克氯化钠20ml水再加5克氯化钠5ml水待溶解后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晶体溶解氯化钠晶体不再溶解剩余的氯化钠晶体继续溶解最后消失物质溶解受溶剂的量的影响20ml水5克硝酸钠5克硝酸钠硝酸钠溶液有固体剩余5克硝酸钠冷却硝酸钠溶于水溶解溶解不溶解溶解溶解不溶解物质的溶解受温度
的影响物质可以无限制的溶解在水中。但是,如果在“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溶剂”,则物质的溶解是有限的。answer1、室温时,在各盛有10ml水的两个小烧杯中,分别缓缓地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的固体,边加入边搅拌,到烧杯里有剩余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这个实验说明 。练习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 ,向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某种溶质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1、什么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 ,向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某种溶质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呢?(1)、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有,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2)、加入此种溶质,如果溶质的量没有减少,则说明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否则,就是不饱和溶液。 1、在30℃时,某试管中盛有一定量的硝酸钾溶液,怎样用实验方法证明它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练习2、A、B、C、D四个烧杯里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加入某溶质,且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问(填序号)
(1)___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2)______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3)___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ABCD5克氯化钠20ml水再加5克氯化钠5ml水待溶解后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晶体溶解氯化钠晶体不再溶解剩余的氯化钠晶体继续溶解最后消失增加溶剂的量,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20ml水5克硝酸钠5克硝酸钠硝酸钠溶液有固体剩余5克硝酸钠冷却硝酸钠溶于水溶解溶解不溶解溶解溶解不溶解升高温度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饱和
溶液 不饱和
溶液1.增加溶剂2.升高温度3.增加溶质1.蒸发溶剂2.降低温度1.把烧杯中80℃时硝酸钾饱和盛液冷却至室温,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烧杯中溶剂的质量不变 B.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减少
C.烧杯中硝酸钾的质量不变D. 烧坏中溶液的质量不变练习2、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现有一瓶常温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要使它变成不饱和溶液而又保持其溶剂的质量不变,可采用的方法是 。
3、结晶(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热溶液热的溶液冷却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冷却结晶。
加热蒸发溶液,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蒸发结晶。
结晶后所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1)0.1克NaCl溶于10克水,可以再溶解
(2)1克NaCl继续溶于10克水,可以再溶解(1)0.1克CaCl2溶于10克水,不能再溶解
4、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不饱和溶液、稀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饱和溶液、稀溶液(3)10克NaCl溶继续10克水,底部有固体物质,不能再溶解了饱和溶液、浓溶液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不同的溶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5、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温度、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创新P 87二、固体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注意:条件:一定温度
   标准:100克溶剂
   状态:饱和状态
   单位:克某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31.6克,其涵义是_______注意:对于固体物质来说改变溶剂的量不会改变溶解度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在20oC时,100克水中溶解了23克食盐,则食盐在20oC时的溶解度为23克。
2、在20oC时,100克溶液中含有溶质23克,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3克。
3、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36.5克,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5克。
4、在20oC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36.5克,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5克。思考1、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则20 ℃时氯化钠溶解度是____g362、在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3.3g硝酸钾,则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____g。13.3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将其关系代入下表: 20℃31.6g100g131.6g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系呢?回答以下问题找出答案。(1)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3、气体溶解度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溶解度:如:在00C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即:在101KPa和温度为00C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氮气。从表中你能获取的信息有哪些:几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克)2.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用横坐标表示温度.通过绘制、观察氯化钠溶解度曲线,你得到什么信息?溶解度温度溶解度(克)温度(℃)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2001901801701010090807060504030200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氯化铵氯化钠硼酸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从这些溶解度曲线图你能获取哪些信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1、横坐标60,纵坐标110 的交点表示什么意义?
2、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 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_。 7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____。
3、在__ _℃时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度相同,都约为____。
4、在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 (填大于、小于)硝酸钠的溶解度。
5、在80℃时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硼酸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46g44g60g68134g小于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硼酸课堂练习:反映出的信息? P37 4
1.通过曲线可判定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2.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3.反映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绝大多数物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度曲线,有何特点?P37 2通过观察这两图可以知道有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钾、氯化铵。只有少数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少,例如氯化钠。也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例如熟石灰。饱和
溶液 不饱和
溶液 2.升高温度2.降低温度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2.降低温度结晶溶解度变大溶解度变小溶解度变小饱和变成
不饱和溶解度变大升高温度 2.升高温度1、t℃时,欲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水,④加入足量溶质。其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只有① B. 只有④ C. ①③ D. ②④练习2、加热盛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会看到 。 有白色固体析出/溶液变浑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分离含有NaCl和KNO3的混合物操作步骤:
1、先将混合物配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
再冷却,析出的晶体主要是 KNO3
2、过滤,主要得到KNO3晶体
3、蒸发滤液主要得到NaCl晶体。方法:冷却热饱和溶液法1、 过滤法分离两种固体的混合物,该两种物质在溶解性方面,一种应 ,另一种应 ;用冷却结晶法分离两种固体的混合物,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 ,
另一种应 。 练习2、将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用结晶法分离,对于滤液(母液)来说,
下列说法能够成立的是(  )
A.滤液中不含硝酸钾 B.滤液中不含氯化钠
C.滤液是硝酸钾不饱和溶液 D.滤液是硝酸钾饱和溶液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 4、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
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
C.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
D.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5、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8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溶液质量减少
C.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减少
D.溶液仍为饱和溶液6、上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向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w g甲 和w g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温度降低到t1℃时,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甲、乙的不饱和溶液
D.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7、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上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铵的溶解度最大
B.随着温度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4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把40℃时饱和溶液降温到20℃,硫酸钠析出晶体最多课题2《溶解度》
一、计算题
?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
  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
  考查目的:对溶液的形成以及饱和溶液的理解
?
  答案:D。
?
  解析:溶液不都是无色透明,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面粉不能溶于水,饱和溶液当温度改变、溶剂的量增加还可以溶解物质,并且一定温度下的某饱和溶液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
  2.向10g水中加入2g 食盐并搅拌,使其完全溶解,这时的食盐溶液(  )
?
  A.是饱和溶液? B.是不饱和溶液 C.质量不确定D.不确定是否饱和溶液
?
  考查目的:对饱和溶液的理解
?
  答案:D。
?
  解析:食盐在水中溶解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达到饱和,但是质量可以确定是12g。
?
  3.向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固体,保持温度不变,溶液中(  )
?
  A.溶液质量增加?? ????????
?
  B.溶质质量增加???
?
  C.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增加 ??????
?
  D.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不变
?
  考查目的:对饱和溶液的理解,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
  答案:D。
?
  解析:一定温度下,饱和NaCl溶液中不能够继续溶解NaCl固体,所以溶质溶液的质量都不增加。
?
  4.室温时,从10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取出10g溶液,那么剩余的硝酸钾溶液(  )
?
  A.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了???????????????
?
  B.变成不饱和溶液了
?
  C.硝酸钾质量没变???????????????????
?
  D.硝酸钾和水的质量比没变
?
  考查目的:溶液的特征。
?
  答案:D。
?
  解析: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取出的溶液和原溶液各部分性质、密度完全一样。
?
  5.要使一杯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
?
  A.加水 B.不断搅拌C.升高温度 D.加硝酸钾固体
?
  考查目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
  答案:D。
?
  解析:加水和升高温度只能使其变得更加不饱和,而搅拌只能加速溶解,不能增加溶质的量,加入硝酸钾固体可以使其变饱和。
?
  6.向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铵晶体,下列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
?
?
  考查目的:对饱和溶液的理解,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
  答案:C。
?
  解析:一定温度下,不饱和氯化铵溶液中可以继续溶解一部分氯化铵固体,到达饱和以后不能够继续溶解氯化铵固体,所以溶质质量先增加,后不变,C图符合。
?
  7.能证明某KCl溶液在20℃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 (  )
?
  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
?
  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时,有KCl晶体析出
?
  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KCl晶体析出
?
  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质量不再改变
?
  考查目的: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
  答案:D。
?
  解析: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就是在温度不变时,向溶液中加入该溶质,如果不能继续溶解就是饱和溶液。
?
  8.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
?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
?
  考查目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
  答案:D。
?
  解析:加入溶质或者蒸发水都可以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升高3温度也可以将其转化为饱和溶液。
?
  9.在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10g固体,充分搅拌后,还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又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加水前,溶液是一定饱和溶液
?
  B.加水前,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
  C.加水后,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D. 加水后,溶液一是不饱和溶液
?
  考查目的:对饱和溶液的理解
?
  答案:A。
?
  解析:加水前,由于还有未溶解的固体,所以一定是饱和溶液。加水后,没有不溶解的固体,所以无法确定是否饱和,可能不饱和或者恰好饱和。
?
  10.杯20℃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是(  )
?
  A.蒸发10g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
  B.降低至10℃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
  C.加入10g硝酸钾固体,仍有硝酸钾固体
?
  D.保持温度不变,加入少许硝酸钾固体,硝酸钾固体不减少
?
  考查目的:对饱和溶液的判断
?
  答案:D。
?
  解析: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就是保持温度不变,看是否可以继续溶解该溶质。
?
  二、填空题
?
  11. 结晶的方法有 ????????????和???????????? 。
?
  考查目的:了解两种结晶方法。
?
  答案:冷却热饱和溶液,蒸发溶剂。
?
  解析:对于不同溶质可以采取不同的结晶方法。
?
  12.常温下,在三只烧杯中盛有等量的水,然后依次加入30克、40克、50克蔗糖,用玻璃棒充分搅拌溶解,最后情况如图,请你判断:??????? 中溶液一定饱和,??????? 中溶液一定不饱和;???????? 中和??????? 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
?
  考查目的:对饱和溶液的理解。
?
  答案:C? A? B? C 。
?
  解析:一定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所以C一定是饱和溶液,由于B中溶解了40g固体,可以推知A中溶解30g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中溶液可能不饱和,也可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所以有可能和C中的质量分数相同。
?
  ?13.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
?
?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
?
  考查目的:对溶液的形成以及饱和溶液的理解
?
  答案:B ,甲物质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在在相同温度下,50g水可以溶解比20g更多的甲,所以B烧杯加入20g甲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课题2《溶解度》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如何物质的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考查目的: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解过程的吸热和放热。
  答案: D
  解析: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固体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有的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有的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有的受温度影响不大;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2.结合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
  B.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C.升高温度可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考查目的: 饱和溶液、溶解度及曲线的应用。
  答案: D
  解析:A项应该是3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B项比较溶解度必须指明温度,升高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不饱和溶液会变得更加不饱和,两条曲线的交点的含义就是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对“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 ( ???)
A.20℃时,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
  B.在100克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C.20℃时,100克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31.6g硝酸钾被水溶解
  考查目的:对溶解度的理解。
  答案:C。
  解析:溶解度概念中包含四个因素:一定温度下、饱和、100g水、单位是g。这句话可以理解成20℃时,100克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或者说20℃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1.6g 硝酸钾。
  4.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具有均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
  C.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
  考查目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
  答案: D
  解析: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搅拌只能加速溶解,不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如果是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5.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内溶有一定量的CO2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有关气体的溶解度说法正确是 ?????????????????????????????????????????????? ( ???) 
  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考查目的:对溶解度的理解。
  答案:B。
  解析:气体溶解度主要受到温度、压强的影响,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
  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
  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考查目的:对溶解度曲线的认识。
  答案:B。
  解析:由图像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30℃时甲的溶解度为30g ,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可以将低温度。
  7.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升温可使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
  C.50℃时把9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190g溶液
  D.A物质和B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考查目的:对溶解度曲线的认识。
  答案:C。
  解析:A项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是正确的,B项升温时C物质溶解度减小,不饱和溶液会变成饱和溶液,50℃时把9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只能溶解80g,得到溶液180g,D项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加入甲物质,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t2℃时,甲或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W:100
  D.将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到t1℃时,甲析出晶体多
  考查目的:对溶解度曲线的认识。
  答案:D。
  解析:由图象可知A正确,B项加入溶质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项t2℃时,甲或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W克,也就是W克物质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D项没有指明两种溶液的质量,所以析出的固体多少无法比较。
  9.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35℃时100g甲的溶液中含甲的质量60g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所含溶质相等
考查目的: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答案: C
  解析:溶解度在不同温度下不相同,所以必须指明温度才可以比较溶解度,35℃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甲的质量是60g,降低温度甲的溶解度减小,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1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但是没有指明溶液质量和浓度,所以不能比较所含溶质质量。
  10.(2013年哈尔滨)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B.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向60g甲固体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能得到105g溶液
  考查目的: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答案: A
  解析: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没有指明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所含溶质质量无法比较,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t2℃时,甲的溶解度是110g,向60g甲固体中加入50g水,只有55g甲可以溶解,充分搅拌后能得到105g溶液。
  二、填空题??
  11. 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 ;
  (2)若B中含有少量A,应用????????????? 法提纯B;
  (3)若将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溶解度????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 D.溶质质量分数
  考查目的: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答案: ⑴S:(100+S)???? ⑵蒸发结晶?? ⑶B
  解析:t1℃时,A的溶解度是S克,提纯B这种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溶质可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将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解度减小,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而溶剂质量不改变。
  12.右图7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2)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
  (3)t2℃时,用50g水配制物质a的饱和溶液,至少需要________ g物质a;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的是________.??????
  考查目的:对饱和溶液的理解。
  答案:(1)减小? (2)大于t1℃ (3)25 (4)a、b 。
  解析:(1)(2)由图像可以看出(3)t2℃时a的溶解度是50g,也就是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物质a,那么50g水最多可溶解25g 物质a(4)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只有物质c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固体,所以溶质质量会改变。
  13.图1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1、图2回答:
  (1)50℃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图2中,试管里预先装有少量生石灰,当往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烧杯中某饱和溶液析出固体(不考虑水分蒸发)。请判断:该饱和溶液中溶质是????????? (填甲或乙或丙)。
  (3)从图1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任写一条).
  考查目的:对饱和溶液的理解。
  答案:(1)甲>乙>丙(或甲乙丙)(2)丙(3)40℃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解析:(2)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丙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