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4-2025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月考1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2024-2025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月考1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0-15 22:04:53

文档简介

姓名
准考证号
2024年秋季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一
八年级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上。
3.答卷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写在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2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
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cm,3cm,5cm
B.4cm,6cm,12cm
C.3cm,3cm,6cm
D.8cm,8cm,15cm
2.在下列四个图形中,能用BE表示△ABC的高的有
B
C A(E)
E
E A
B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ABC≌△DEF,DF和AC,FE和CB是对应
边.若∠A=100°,∠F=47°,则∠B等于
A.33°
B.47°
C.53°
D.100
4.数学活动课上,小聪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方式叠放,
第3题图
则La的度数为
A.30°
B.45
C.60°
D.75°
5.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1:2: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第1页(共6页)六
6.如图,△ABC中,∠A=50°,D是BC延长线上一点,
LABC和∠ACD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E的度数为
A.20°
B.25°
C.30
D.40°
第6题C
7,为了求n边形内角和,下面是老师与同学们从”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把n
边形划分为若干个三角形,然后得出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这种推理体现的数学思
想是


A.数形结合思想
B.转化思想
C.公理化思想
D.分类讨论思想
8.如图,五边形ABCDE中,ABIICD,∠1,∠2,∠3分别是∠BAE,∠AED,LEDC
的外角,则∠1+∠2+∠3等于
A.180°
B.90°
C.210°
D.,270°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9.如图,∠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
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过角尺顶点C的射线OC便是∠AOB的平分线,
这种作法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
A.SAS
B.ASA
C.SSS
D,HL
10.如图,把△ABC沿EF翻折,叠合后的图形如图,若LA=60°,∠1=95°,则∠2的
度数是
A.15°
B.20°
C.25°
D.35°
八年级数学第2页(共6页)六八年级数学答案:
1-10 DBADA BBACC
1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12.九;13.AC=BC或AD=BE或EC=DC,14.4:3;15.36;
16.解:,AD是BC边上的高
,∴.∠ADB=∠ADC=909
在△ABD中,∠BAD=90°-75°=15°
,'∠AFC是△CDF的外角
.∠ACD=125°-90°=35
,'CE平分∠ACB
.∠ACB=2∠ECB=2×35°=70
17.,解:如图,△A'B'C即为所求,
18.
解:(b-2)2+c-3=0,
∴.b-2=0,c-3=0,
解得:b=2,c=3,
,a为方程a-4=2的解,
.a-4=±2,
解得:a=6或2,
:a,b,c为△ABC的三边长,b+c<6,
∴.a=6不合题意舍去,
.a=2,
.△ABC的周长为:2+2+3=7,
.△ABC是等腰三角形.
19.解:由题意得AB⊥BD,ED⊥BD
.∴.∠ABC=∠D=909
,∠ACB=72°,∠BAC=90-∠ACB=18
.∠ECD=18°,∠A=∠ECD=18°
,BC=DE=2.5,.△ABC2△CDE(AAS)
,∴,AB=CD=8m,
答:体育馆高度AB为8m.
20题
(1)证明:在△B0E与
22题(1)
△AOD中,∠B+∠BE0=∠A+∠2,
AC=2BF(或BF=AC):
CE⊥AD,
又:∠A=∠B,∴.∠BE0=∠2
'∠CED∠ACD-90
又:∠1=∠2,∴.∠BE0=∠1,
∠ACE+∠CHE∠DCE+∠ACE90°,
.∠AED+∠BEO=∠AED+L1,
,∴∠CAD∠BCF
即∠BED=∠AEC.
在△BDE与△ACE中,∠B=∠A,BE=AE,
.BFWAC,
∠ACB+∠CBF=I80°
LBED=∠AEC,
∠CBF-90°=∠ACD,
.△BDE≌△ACE(ASA)
.AC=BC
(2):△BDE≌△ACE,,∠BDE=∠C,DE=
.∴.AACDR△CBFASA)
CE,.∠EDC=∠C(等边对等角).
..CD-BF,
又:L1=34°,∠EDC=∠G=
80°-∠1
D为BC中点,
180°-34°
BC-2CD,
=73°,.∠BDE=∠C=73
2
AC-2BF;
(2)
三条线段关系为:BF+BD一AC:
理由如下:BF‖AC,
21题
∠ACB+∠CBF=I80°,
∠ACB=90°,
解:(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CBF=90°.
(2)证明:∠1和L3分别是△ACD和△BCD的一个
·∠ACB=∠CBF.
外角,
∴.∠1=∠A+∠2,∠3=∠B+∠4,
CF⊥AD,
.∠ADB=∠1+∠3=∠A+∠2+LB+∠4.
∴∠CED-90°.
:∠ACB=L2+L4,
ACED中,∠ECD+∠CDA=90°
.LADB=∠A+LB+LACB.
又,AACD中,∠ACD=90°,
(3)设LCAE=x,∠CBF=y
∠CAD+∠CDA=90°,
:AE是LCAD的平分线,BF是∠CBD的平分线,
∴.LCAD=2∠CAE=2x,LCBD=2LCBF=2y.
·∠ECD=∠CAD
由材料知,∠ADB=∠CAD+LCBD+∠C.
.AC=BC,
又:∠ADB=150°,
△ACD≌△CBF(ASA)
2x+2y+LC=150°.①
CD=BF
:LAEB是△ACE的外角,
LAEB=LCAE+LC=x+∠C.
(3)
:LAGB是△BEG的外角,
.LAGB=LCBF+LAEB=y+x+LC.
:LAGB=LCBF+∠CAE+LC=I10°,
∴y+x+LC=110°.②
联立①②,解得LC-70°.
三条线段关系为:BF一AC十B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