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第一、二单元)
本试卷满分100 分,时间60分钟。
得分 评卷人
1.人体耳朵中 的作用是收集声音。
2.“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 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 很高。
3.声音的强弱在科学上叫做 ,声音的高低叫 。
4.不同的牙齿形状不同,功能也不一样,其中能切断食物的是 ;能撕裂食物的是 ;能磨碎食物的是 。
5.我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 。
6.脂肪和淀粉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 。
7.在声音的世界里,有些声音悦耳动听,使人感到 ,有些声音嘈杂刺耳,使人感到 。
8.经常锻炼身体,会使我们的 增大。
9.声音有 不同。 和 ,声音强; ,声音弱;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 ;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 。
得分 评卷人
1.运动后,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都会( )。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2.下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只能在液体中传播
B.声音能在液体、气体、固体中传播
C.声音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3.人体通过(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A.消化系统 B.神经系统 C.呼吸系统
4.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A.音量 B.音色 C.音高
5.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消化和吸收。
A.呼吸 B.消化 C.循环
6.对着空瓶子口吹气,我们就能听到一种“声音”,这种声音主要是由( )振动产生的。
A.瓶子 B.空气 C.水蒸气
7.人能听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发出声音的物体——声源、传递声音的物质、能够接收声音的( )。
A.声源 B.振动 C.听觉系统
8.( )不属于家里的声音。
A.卖菜的吆喝声 B.炒菜的声音 C.打呼噜的声音
得分 评卷人
1.下面物质能否传播声音,用线连起来。(4分)
气体 液体 月球(真空) 固体
能 不能
2.下面的操作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用线连起来。(4分)
拨动伸出桌面比较短的钢尺 发出的声音低
拨动伸出桌面比较长的钢尺 发出的声音弱
用力拨动钢尺 发出的声音高
轻轻拨动钢尺 发出的声音强
得分 评卷人
1.利用“空气炮”实验声音能否使空气振动。
(1)箱子开口方向要 蜡烛的火焰。(2分)
(2)蜡烛离箱子开口处不能 ,影响实验效果。(2分)
(3)拍打的力度 ,不能拍碎箱子。(2分)
(4)“空气炮”能使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4分)
2.器官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协助。正确使用感觉器官,才能更好地让它们为我们进行服务,请同学们观看下面两幅图,把下面同学的错误指出来,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6分)
图一:
图二:
3.食物为我们提供每天所需的营养成分,四(3)班的王刚同学把一块馒头嚼了几次,请看他的咀嚼结果,回答问题。
(1)从王刚的咀嚼次数可以看出,咀嚼的次数越多,馒头越 (填“大”或“小”)。 (2分)
(2)王刚叙述,刚一开始咀嚼馒头的时候,没有味道,到第三次,有一点香味,第五次时,有丝甜味。因此推断出馒头里的营养成分有 。(2分)
(3)王刚认为,馒头这么好吃,我以后天天吃馒头,其他的都不吃了。他这样做对吗 。你会给王刚什么样的建议(写两条即可): 。(5分)
(4)在饮食方面,我们要 饮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2分)
4.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快,硬纸片发出的声音越 ;滑动的速度越慢,发出的声音越 。(4分)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 (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 变大。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锯条,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5分)
5.做“模拟消化器官的作用”的实验,并回答问题。
实验一:在一根塑料管中装入几粒煮熟的米饭,用手捏塑料管,观察米饭的变化。
实验二: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馒头和煮熟的蔬菜。反复揉挤这个袋子,观察里面食物的变化。
(1)两个实验分别模拟人体的 和 两个器官。(2分)
(2)阳阳对这个实验进行了改良,如下图所示。
①请在图中填出相应的器官名称。(8分)
②袜筒替代的器官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分)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