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件:第5课《赵普》(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件:第5课《赵普》(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24 07:4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吗?它和北宋政治家赵普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赵普》这篇课文,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赵普清潭中学:周春华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流畅地朗读课文。??
2、能准确解释字词含义,流畅地翻译全文。??
3、能发挥合理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重点:?????
?准确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背诵全文。??????
难点:?????
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叙事简洁的方法。赵普:(922—992)北宋大臣。后周时赵匡胤的幕僚,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后任宰相。太宗时又两次任宰相。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过这么一段话:"臣平生所知,无不出此。昔以其(指《论语》)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展示资料:字音阖


龌龊


卒hé
qiè
hōng
wò chuò
zhì
zhuì
zú(二)解释、合作翻译课文 1. 两人一小组,对照书下注释,试译课文,学生不理解的文言字词提问,老师解答。
?特殊句式:
(1) 太祖常劝以读书。(省略句、倒装句) (2) 读之竟日。(倒装句) (3)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省略句) (4) 碎裂奏牍掷地。(使动用法) 寡学术 ______ 及为相________
手不释卷_____ 阖户启箧 ________
读之竟日_____ 普性深沉 ______
虽多忌克 _____ 多龌龊循默_________
尝奏荐某人______ 普明日复奏其人______
普颜色不变 ______ 卒用其人 _________解释(三)合作翻译: 老师提示翻译的方法:
1.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可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2.添加省略成分。
3.调整语序。
4.引用的内容可不翻译。 翻 译
赵 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宗常劝他读书。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
普性深沉有岸谷,岁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揍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赵普性格深沉而严肃刚正有原则,虽然多嫉妒而好胜,但能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他曾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用这人,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这人。太祖生气了,撕碎了赵普的奏章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碎纸片拾起来带回了家,过些日子把这些旧纸片补缀起来,重新象当初一样拿去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最终任用了这个人。
研读课文: (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两件事,你觉得赵普是一个怎样的人?1.赵普刻苦读书。
2.赵普以天下为己任,冒死举荐人才。
赵普虽然对人苛刻,但他是一个刻苦读书,胸怀天下、热爱国家,具有超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的人。(评价人物要用全面的观点) (二)品味语言:本文刻画人物语言简洁,且善用细节描写,请举例说明。 明确:
1.刻苦读书:“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2.冒死举荐人才:“普颜色不变”、“补缀旧纸,复奏如初。过程:尝奏荐→不用
复奏其人→亦不用
又以其人奏→怒,碎裂奏牍掷地
复奏如初→乃悟,卒用其人
说明:赵普不畏皇威,敢于冒死为国荐才的精神!
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赵普少时寡学术-晚年手不释卷
赵普刚毅果断-在相位者龌龊循默从赵普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专心致志、学以致用
活到老,学到老
知识是国家民族成功的关键
不管基础多差,只要勤奋用功,就能提高水平
爱国,正直,以天下事为己任开拓视野: 古往今来,“刻苦读书”及“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和故事层出不穷,你能分别举出一二,并谈谈他们对你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吗? 例如:凿壁偷光、燃薪夜读、映雪读书、织帘读书、手不释卷、发愤图强等故事。 (1) 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圈出不
懂的词语和句子。(2) 小组内部互相交流学习不懂的词语
和句子,圈出小组不懂的词语和句子。(3)小组提出不懂的语句,全班交流学习。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劝勉他读书。少:年轻时 习:熟悉 寡:少 学术:学问
及:等到 为:担任,做 劝:劝勉 以:拿,用                     (他)晚年读书很勤奋,每次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箱子取出书,整天读它。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
读之竟日。释:放下 私第:自己的住宅 阖:关
户:门 启:开 箧:书箱 竟:整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次日:第二天 临:办理 决:决断
既:已经 薨:死 发:打开
之:它,代书箱里的东西 则:原来(是) 等到第二天办理政务,处理决断非常快。(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它,原来是一部《论语》啊。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深沉:沉着 岸谷:严肃刚正
忌克:忌妒刻薄 而:但是
以……为:把……当作赵普性情沉着而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常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龌龊:过分谨慎 其:他,代赵普
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的人大多拘谨且遇事沉默不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尝:曾经 为:担任 明日:第二天
复:又,再 亦:也,还(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官,宋太祖没有用。赵普第二天又上奏(推荐)此人,太祖还是没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以:将 、把 其:那 碎裂:把……撕碎(使动用法)
奏牍:奏章 掷:扔 颜色:面容颜色,脸色
以:连词,不译 归:回家第三天,赵普还是将那个人奏荐给皇上,太祖生气了,把他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面色不改,跪在地上把碎片拾起来带回了家。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补缀:修补连结 复:又,再
乃:才 悟:醒悟 卒:终于过些日子,(他)将旧纸片缝补好,再次像当初一样上奏。宋太祖才醒悟,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解释一词多义以太祖常劝以读书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普又以其人奏跪而拾之以归为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及为相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介词,拿,用)(把)(将)(连词,然后)(担任,做)(作为)(担任,做)古今异义1.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2.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这幅画的颜色很鲜。这乞丐衣衫褴褛,很龌龊。 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形容不干净、肮脏面容颜色色彩古今异义3.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今天有杀人犯要被处决。处理决断执行死刑4. 普明日复奏其人。 太晚了,明日再来吧。第二天明天
1、用“/”线标出句中的停顿处
太 祖/常 劝 以 读 书
在 相 位 者/多 龌 龊 循 默
2、与文中“以天下事为己任”中的“以”
用法相同的一项( C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跪而拾之以归。
C、普又以其人奏。       
D、俱以假山显。
阅 读
课文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探访赵普 勤奋读书
奏荐人才 研读第一段思考:
1、宋太祖劝赵普多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答: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2、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赵普读书非常勤奋?你能说出有关刻苦读书的成语吗?
赵普读书勤奋: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刻苦读书的成语:囊萤映雪、韦编三绝、
凿壁借光、悬梁刺股

研读第二段思考:
本段刻画赵普奏荐人才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描写可以看出赵普什么样的性格?
细节描写: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性格:超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三、结合全文,你认为赵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我认为他是一个刻苦读书、勤奋努力、沉着镇定、一直坚定、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人人物形象赵普: (1)是个刻苦勤奋,为国读书的人(2)是个毅力超人,意志坚定,
刚毅果断执著,一心为国的人如:(阖-启-取-读)如:(颜色不变-跪而拾之
补缀旧纸-复奏如初)拓展延伸? 1、假如把赵普放到当今社会中,你认为他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吗?为什么?
2、列举勤奋学习或推荐人才的人物故事。如: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闻鸡起舞
董必武晚年用手杖做笔来练字
少年时代的富兰克林是个读书迷
安徒生墨水瓶的启示如:
徐悲鸿推荐齐白石做教授,傅抱石出国留学
鲍叔牙推荐管仲为相
顾况初识白居易
韩愈慧眼识诗才
列夫托尔斯泰推荐罗曼·罗兰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4分)
(1)普少习吏事(少: ) (2)读之竟日(竟日: )
(3)普颜色不变(颜色:) (4)太祖乃悟(乃悟: )
2、本文主要写了关于赵普的两件事,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每句不超出6字)(6分)
(1)□□□□□□ (2)□□□□□□
3、今人要为赵普立一块纪念碑,请你撰写一段碑文,颂扬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你会怎样写?(不超出30字,4分)
习题 1、(1)太祖∕常劝以读书 
(2)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2、(1)年轻时。
(2)整天。
(3)脸色;神色。
(4)这才明白;这才理解。??
3、(1)赵普刻苦读书
(2)赵普奏荐人才。
4、要突出赵普学习勤奋刻苦、以天下事为己任、有超人的毅力和惊人的意志,略。 解答1.用文中句子回答问题。
(1)宋太祖劝赵普要多读书的原因是:
(2)读书给赵普带来的好处是:
(3)赵普所读的书是:
2.翻译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这句话是对赵普的批评还是赞扬?请谈谈看法。
3.赵普晚年读书“手不释卷”,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再写出两到三个有关刻苦读书的成语。
4.语段结尾处所言“太祖乃悟”,设想一下太祖悟到了什么?
5.阅读课文后,你认为赵普是怎样一个人? 1.(1)寡学术 (2)临政,处决如流 (3)《论语》二十篇
2.赵普性格深沉严肃,虽然常对人忌妒刻薄,却能把天下大事当作自己的责任。这句话介绍了赵普的性格特点,指出了不足之处,更主要的则是赞扬他严肃刚正,“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
3.废寝忘食 韦编三绝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十年寒窗 囊萤映雪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4.赵普一再推荐的人肯定是人才,应该使用
5.是一个勤奋向上,严肃刚正,坚持原则,忠于职守的人。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普少习吏事 ( ) ②读之竟日 ( )
③普颜色不变 ( ) ④他日补缀旧纸( )
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3、下面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是 (???? )
A、闭门读书?????B、半部《论语》治天下 C、凿壁借光?????D、闻鸡起舞
4、仔细研读下面几句话,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②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③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1、熟悉 整日 脸色、神色 修补
2、赵普性情深沉,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嫉妒而好胜,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3、B
4、这些句子是细节描写,;作用:表现出赵普勤奋刻苦读书,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的品质。5、仔细阅读上文及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七月卒,年七十一。上闻之震悼,谓近臣曰:“……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亦倾竭自效,尽忠国家,真社稷臣也,朕甚惜之!” (选自《宋史?赵普传》)
翻译:……。太祖听到这件事后感到(非常)震惊和哀悼,对身边的人说:“……我做皇帝以来,常常用优厚的礼仪待他,赵普也竭尽全力忠心报效(朝廷),真是治理国家的贤臣啊,我真是非常痛惜啊!”
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请你猜测一下,“卒用其人”和“七月卒”中的“卒”的意思是否相同?并说出它们的意思。
②从文中找出与材料中划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并请你概括选文的内容来证明赵普确如材料中宋太祖对他的评价。 选文原句:
选文内容概括:① ② 5、选文原句: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选文概括:①为治理国家而勤奋读书;②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6、找出与文中“以天下事为己任”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跪而拾之以归。
C、普又以其人奏。       D、俱以假山显。
7、赵普到了晚年还手不释卷,这给你什么启迪?你还能举一二个古人勤奋学习的事迹吗?
6、C
7、要突出勤奋学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