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2-24 19: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一.拉马克进化学说1.“用进废退”
2.“获得性遗传”1. 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古老生物进化来的
2. 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3. 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生物进化主要原因:主要内容:请评价拉马克的进化论?先进之处(优点)
 
?不足之处
 最早提出“进化”,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获得的性状不一定能遗传达尔文把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要点填空:
自然选择的外因是:_____________
自然选择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          
自然选择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过度繁殖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 ;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 ;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 ;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 。适者生存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积极意义:局限性:1.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2.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3.解释生物适应性的形成 (拟态、保护色、警戒色)1.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解释 2.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3.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无法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三、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性状水平深入基因(分子)水平以生物个体为单位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形成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识到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已经被多数人摈弃。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四)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五)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1.种群的概念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C.中国大陆上所有老虎是一个种群
D.同一种群的个体可以自由交配C2.什么是种群的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这个种群的基因库。3.什么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 比率叫做基因频率。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种群中一个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B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显性基因
C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D一个种群的基因库会随着种群中一代一代的死亡而消减和灭亡 C基因频率的计算自读115页此种基因的个数
种群中该全部等位基因的总数通过基因型个体数量计算频率某种基因的
基因频率=此种基因型的个数
此种群中个体总数某种基因型频率=①②例: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200个个体,其中基因型为DD、Dd和dd的个体分别是60个、120个和20个,则基因D和d的频率分别是
A.60%、40% B.40%、60%
C.90%、10% D.10%、90%A变式一:已知基因型频率 AA、Aa、aa的个体分别占18%、78%、4%,那么 A 、 a 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 )
A. 96%和4% B. 64%和36%
C. 57%和43% D. 36%和64%C某种基因的基因频率=某种基因的纯合子频率+1/2杂合子频率③A=18% +1/2 X 78% = 57%a=1- 57%=43%(非伴性)变式二:所有等位基因都在X染色体上据调查,某学校学生中的基因型比例为:XBXB∶XBXb∶XbXb∶XBY∶XbY= 43%∶6%∶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
A.14% B.5% C.15% D.10%方法:假设该种群有100个个体
注意:不能把Y染色体算进去,总基因数不是200.是?D16%30%30%10%36%48%30%60%40%36%48%16%60%40%子二代、子三代以及若干代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与子一代一样。遗传平衡定律(哈代——温伯格定律):若种群中一等位基因为A和a,设A的基因频率=p,a的基因频率=q,因为(p+q)=A%+a%=1,则(p+q)2=p2+2pq+q2=AA%+Aa%+aa%=1其中,AA%=p2;Aa%=2pq ; aa%=q2例:已知苯丙酮尿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请问在人群中该病隐性致病基因a和A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此隐性基因的携带者(Aa)的基因型频率是多少?a= = 1/100A=99/100Aa=2××==1.98%(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1.种群中突变的特点: 突变数很大、随机、不定向
2.种群基因重组的结果:产生更多可遗传变异、不定向70.7%26%29.3%14.6%56.1%60.9%26.1%73.9%29.3%13.1%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变黑的环境使浅色的个体减少,黑色的个体增加。
即:从本质上看,s基因频率逐渐减少,S基因频率逐渐增加。(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从本质上看,自然选择的过程是
不断淘汰不利变异基因、积累有利变异基因结果是:
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实质)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因为马与驴交配产生的后代骡没有生殖能力马(2N=64)和驴(2N=62)是不是一个物种?(四)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地理隔离生殖隔离(马和驴杂交产骡)两个不同虎亚种东北虎华南虎注:不同种群之间一旦产生生殖隔离,就不会有基因交流了。地理隔离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新物种物种的形成:南 美 洲 地 雀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1、地理隔离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吗?不一定!主要看此过程能不能形成生殖隔离。2、地理隔离形成生殖隔离是导致新物种形成唯一途径吗?环境剧烈变化,导致某植物产生多倍体。如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就是两个物种。仅有地理隔离不能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但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五)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发展共同进化意义:出现千姿百态的物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