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关于“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本质认识是( )
A.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巩固 B.说明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逐渐平息
C.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D.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2、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英法革命所要解决的如出一辄的问题是
A.摆脱外国殖民统治 B.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C.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3、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说明作者( )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B.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
C.强调政治协商的重要性 D.反对大规模社会变革
4、、英法两国在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转型过程中都曾出现过军事独裁政权,这是因为
A 资产阶级革命性不够坚定 B 独裁者日益封建化
C 资产阶级向封建势力妥协 D 专制思想尚未彻底清除
5、右图是英国的漫画家创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6、2009年5月底,法国政府没有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邀请英国皇室成员参加诺曼底登陆65周年纪念活动,仅邀请首相布朗参加。这件事引起皇室成员的极度愤慨,他们认为在伊丽莎白女王遭吃“闭门羹”这一问题上,政府相关部门“不仅存在失职,还非常失礼。”英国皇室成员不满的政治依据是
A、国王是英国的国家元首 B、国王拥有最高行政权
C、国王对内阁首相拥有实际任免权 D、议会和内阁必须对国王负责
7、.根据下列信息判断,这是哪一个国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
信息一: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信息二:行政大权由总统及其内阁掌握。
信息三:总统由议会选出,并与议会相互制约。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8、 1875年,法国共和派要求在宪法申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被保皇派否决后,
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
对多数票选出。”该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由此可见
①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就此在法律上被阻断 ②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③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④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院选举产生’字样的修正案以353对352的一票多数被通过了。共和制就是这样被勉强承认的。难怪有人说这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材料中的“修正案”指的是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人权宣言》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0、右图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中的著名事件:“处死路易十六”。这一事件的理论来源是 ( )
A.卢梭的思想
B.孟德斯鸠的思想
C.伏尔泰的思想
D.康德的思想
11、东欧国家动荡不安的1989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 法国在进行它的200周年国庆纪念活动, 7月14日, 他们用飞机洒下法国人引以为豪的“献给人类文明的礼物”, 这一礼物应该是( )
A.《人权宣言》 B.《拿破仑法典》 C.电影考贝 D.印象派名画
12、右图是法国1789年的一幅漫画。画中三人分别
代表贵族、平民和教士。结合所学判断,漫画所
要表达的意愿是
A.第三等级反对制定新宪法
B.三个等级联合废除君主制
C.三个等级合力制定新宪法
D.三个等级修改拿破仑法典
13、 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它不同于1689年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因为它实际上
A.废除了国王称谓 B.实行三权分立
C.不以国王为元首 D.不给国王行政权
14、 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 ( http: / / www.21cnjy.com )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当时的法国,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B.实行民主共和制
C.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 D.奉行分权制衡原则
15、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图,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 )
①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②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上
③共和制派力量占明显优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④从过程看,反映出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
材料 在重建法国政体的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中, ……国内大多数人士主张恢复第三共和国的体制,但是戴高乐主张实行彻底的改革。他认为,战后法国的伟大抱负应是恢复“大国地位”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建立一种能保证“国家的持续性,政权机关的稳定性,政府行动的有效性”的新体制……
大战结束初期,世人刚刚摆脱法西斯暴政的奴役和威胁,普遍向往民主和分权。同时,法国的重建需要得到美国的扶持和援助,戴高乐一贯坚持独立自主,……显然不是担任政府首脑的合适人选。因此,不仅戴高乐于1946年愤然辞职,同年10月通过的第四共和国宪法也全然没有接受他的政治主张。第四共和国基本上延续了第三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国家实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总统不掌握实权………在最基本的政治体制问题上,政局不稳的局面非常突出,内阁走马灯似地更迭,短短的12年中更换了21届政府,其中最长的不过一年多,最短的仅2天。
1958年,法国出现统治危机,……戴高乐以改革政治体制为先决条件,于同年6月1日出任政府总理。
1958年9月28日,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宪法获得公民投票的批准,10月5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宣告成立。第五共和国实行一种半议会制半总统制的共和政体,最大的特点是最高权力由议会转到总统手中,总统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以总统为首的行政权力得到空前加强。……1958年12月,戴高乐当选为法国总统。法国政治体制的变革,既是法国国内外形势变化的产物,也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需要适度强化行政权力以有效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20世纪的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法兰西从第四共和国到第五共和国政体的变化及原因(9分)
(2)请从历史根源的角度分析,造成法兰西第三和第四共和国的弱化总统权力、强调议会主权特点的原因。(4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阴谋、屠杀、行刺,对某些人来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乃是获得一场革命的微不足道的代价……必须来一场伟大的场面变化,必须有一种宏伟的舞台效果,必须有一片宏伟的景观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它们全都在法国大革命之中。
(法国的国民议会)甚至于并不具有一个严 ( http: / / www.21cnjy.com )肃的立法团体的面貌和形象……他们被赋予一种威力,就像那种邪恶原则的威力一样,在进行颠覆和毁灭,却没有任何进行建设的力量,除了是建造那类可以适用于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
——摘编自[英]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1790年)
材料二 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史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慓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中国倡言革命者,实为无病呻吟。
1907年寄生认为,法国大革命“祛虐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均利权”,其功“赫然可观”。法国自18世纪以来王族贵族“骄恣暴戾”,国王之死乃自食其果。所谓革命“即不能不杀人流血”,并非“革命必得之果”。故中国革命成功之后即可放弃武力,不会造成社会的破坏。
——摘编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柏克对法国大革命的基本态度及其依据。(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法国大革命的两种评价及其理由。(1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主要因素。(8分)
18、(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在大革命后的近一个世纪内,君主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共和制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家政体变动频繁。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通过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共和制仍然前途未卜。当时国民议会中派别林立,有君主派、温和共和派、激进共和派、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等,各派之间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1875年1月30日国民议会以353票对352票确定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的方法,意味着确认了共和制。随后,主张君主制的议员越来越多地转而支持共和制,并且君主派已是资产者的派别。国民议会通过了5部宪法性法律,合称为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
——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内阁向议会负责,内阁总理须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员可以兼任内阁官职。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6分)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七月革命时,一个银行家陪同奥尔良公爵前往市政厅,失口说出新王朝的秘密:“从今以后,银行家要统治国家了。”
材料二 “我们正睡在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上。你们没有看见大地正在抖动吗?”
——一位法国议员(1848年1月)
材料三 “我们占领第八区市府的公民,要求民主的和社会的共和国,在国家的扶助下的自由结合的劳动协作社。”
——巴黎第八区工人起义宣言(1848年6月)
材料四 “共和国号召我们,我们要懂得胜利或懂得牺牲,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生存,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献身。”
——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国小学的《从军歌》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奥尔良公爵指的是谁?银行家的话实际上指出了七月王朝是代表哪一阶级利益的政权?
(2)后来发生的哪一事件印证了材料二中法国议员的话?该事件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起义者提出的斗争目标是什么?反映了哪一阶级的政治要求?
(4)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法国最终确立了何种政体?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解析:选D 1875年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并没有停止,共和派经过艰苦斗争才最终巩固了共和政体,故A、B两项错误;拿破仑帝国的统治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增强了共和派的实力,最终法国确立共和制,反过来也推动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项正确。
2、D
3、C
4、D
5、D
6、A
7、C
8、B
9、D
10、A
11、【答案】A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 法国纪念的是1 ( http: / / www.21cnjy.com )789年7月14号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其最伟大的成果是颁布《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也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 但不是发表在1789年。
12、C
13、B
14、A
15、D
16、(1)变化:由议会制共和国发展为半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制半总统制的共和政体(国家权力中心由议会转到总统)(3分)。原因:戴高乐想要恢复法国大国地位;第四共和国政府更迭频繁(政局不稳);1958年出现统治危机;资产阶级强化行政权力以有效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每点2分,任3点即得6分)
(2)历史根源:出于对波旁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君主制和拿破仑时期帝制形成的“个人权力”的不信任(2分);出于对法西斯暴政的恐惧和防范战争悲剧重演的考虑,民众普遍向往民主和分权(2分)。
17、 [答案] (1)基本态度:否定(批判)。
依据:法国大革命方式激进;破坏巨大;过于追求形式,没有建设性。
(2)评价:否定;肯定。
否定的理由:盲目学美,导致大乱;体制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应循序渐进;革命带来恐怖统治和社会动荡。肯定的理由:推翻专制,享有平等权利;革命爆发和处死国王有其必然性;革命并非一定带来破坏。
(3)时代影响:个人的政治立场、思维方式、阅历等;对历史事件本身了解的程度(本问回答出2点即可)
[解析] 本题以法国大革命为切入点,旨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的态度主要根据材料一“可以适用于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的依据要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法国大革命的负面作用概括。第(2)问,首先根据材料二的两段材料分别概括评价,然后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两种评价产生的理由做分析。第(3)问,材料一是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分析;材料二突出的是评价者的个人立场与素养;对历史的了解程度也是影响评价的原因。
18、(13分)
19、【答案】(1)路易·菲利浦。大资产阶级。
(2)事件:1848年2月法国革命(或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革命)。原因:为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工人与雇主进行斗争,但遭到残酷镇压;七月王朝拒绝政治改革,引起中下层资产阶级和工人的普遍不满;1847年,欧洲农业歉收,工人失业人数剧增,人民生活难以为继。
(3)目标:建立“民主的和社会的共和国”。
阶级:无产阶级(或工人阶级)。
(4)政体:共和政体。说明:共和政体在法国已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