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6 20:03:0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银锭(dìnɡ) 逞办(chěnɡ) 迸射(bèng) 唯唯连声(wéi)
B.会稽(kuài) 麈尾(zhǔ) 勾当(ɡòu) 强聒不舍(guō)
C.怨怅(chànɡ) 银箸(zhù) 窥望(kuī) 箪食壶浆(dān)
D.戗金(qiànɡ) 行货(hánɡ) 喧嚷(xuān) 顿开茅塞(sāi)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威慑  吹嘘  尴尬  面面厮觑      
B.砒霜  溺爱  嗔怒  不省人事
C.拜谒 倒坍 陨落 芳草凄凄
D.愧赧 亵渎 惬意 如雷贯耳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队员神采奕奕进入会场。
B.我们两人的成绩差不多,只不过我的物理成绩比他略胜一筹。
C.元宵节的烟花把夜空装扮成了美丽的不夜天,让人眼花缭乱。
D.王飞的作业一直以来都是工工整整,一尘不染。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母亲带了浑身黄色的一只小猫回来。
C.游过这条并不宽的河,我用了大约半小时左右。
D.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人当然要冷静,要温厚。不过,我们的冷静不是对丑恶的视而不见,我们的温厚不是遭遇不公时的胆小如鼠。关键时刻有担当,是一个社会人应有的道徳追求。
B.生活中要讲究“留白”。“留白”一说,源于艺术创作。画家叫作“意到笔不到”,诗人称为“言有尽而意无穷”,生活中“留白”的人,会进退有度,潇洒自如。
C.诗人说:“让我放弃梦想,就像让我用一条腿来走路。”梦想是对现实有效的支撑;如果没有雄鹰般的志存高远,我们容易匍匐在地,或者混迹泥潭。
D.艺术一定要讲究形式。有人怕讲形式,以为讲形式就是形式主义,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把为表达意境而讲究形式与根本排斥内容的形式主义区别开来。
6.下列句子组成语序恰当的语段,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君子”一词在《周易》《诗经》中已大量出现,最初是对统治者、贵族男子的尊称。
②相应地,“小人”多指那些道德有疵、品行不正之人。
③到了春秋时期,孔子丰富了这一词语的内涵:“君子”不仅仅是指那些贵族官僚了,更主要的是指道德完善、品行高尚的人。
④君子、小人对举,成为对人品高下的评判。
⑤“君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传统中国人评价人品的重要尺度。
⑤④③②① B.⑤①③②④
①④③②⑤ D.①③②⑤④
7.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端的使得好!”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怎生打扮 但见: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1)文段中画线句子描写的人物是    ,主要运用了    描写的方法。
(2)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写出与画线句子描写的人物有关的三个故事。要求: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每个故事不超过8个字。
8.综合实践
班级举行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自己喜欢的小说人物的相关资料,做了一个小册子。请你为小册子取一个名字。
我设计的名字:    
(2)你所在的小组要调查同学们课外阅读小说的情况,假如你是组长,请你设计两个调查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3)在“小说人物大家猜”的活动中,语文课代表拟了几道知识竞赛题,你能写出所描写的人物的名字及其出自的作品名吗?
①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②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③他打算写一部关于科托夫斯基的英勇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是油然而生的:《暴风雨所诞生的》。从那天起,他就把全部心神贯注在这本书的创作上面。缓缓地,一行又一行地,写成了许多页。
①人物:    作品:      
②人物:       作品:      
③人物:       作品: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杨志却待要回言,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杨志道:“俺说甚么,兀的不是歹人来了!”撇下藤条,拿了朴刀,赶入松林里来,喝一声道:“你这厮好大胆,怎敢看俺的行货!”赶来看时,只见松林里一字儿摆着七辆江州车儿;六个人脱得赤条条的,在那里乘凉;一个鬓边老大一搭朱砂记,拿着一条朴刀。见杨志赶入来,七个人齐叫一声“阿也!”都跳起来。杨志喝道:“你等是甚么人?”那七人道:“你是甚么人?”杨志又问道:“你等莫不是歹人?”那七人道:“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杨志道:“你等小本经纪人,偏俺有大本钱!”那七人问道:“你端的是甚么人?”杨志道:“你等且说那里来的人?”那七人道:“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贩枣子上东京去;路途打从这里经过,听得多人说,这里黄泥冈上时常有贼打劫客商。我等一面走,一头自说道:‘我七个只有些枣子,别无甚财货,只顾过冈子来。’上得冈子,当不过这热,权且在这林子里歇一歇,待晚凉了行。只听得有人上冈子来,我们只怕是歹人,因此使这个兄弟出来看一看。”杨志道:“原来如此,也是一般的客人。却才见你们窥望,惟恐是歹人,因此赶来看一看。”那七个人道:“客官请几个枣子了去。”杨志道:“不必。”提了朴刀,再回担边来。
老都管坐着道:“既是有贼,我们去休!”杨志说道:“俺只道是歹人,原来是几个贩枣子的客人。”老都管别了脸对众军道:“似你方才说时,他们都是没命的!”杨志道:“不必相闹;俺只要没事便好。你们且歇了,等凉些走。”众军汉都笑了。杨志也把朴刀插在地上,自去一边树下坐了歇凉。
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署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呸!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得,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臂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数中一个看着老都管道:“老爷爷,与我们说一声!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其实热渴了,没奈何;这里冈子上又没讨水吃处。老爷方便!”老都管见众军所说,自心里也要吃得些,竟来对杨志说:“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一桶吃,只有这一桶,胡乱教他们买吃了避署气。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吃罢。”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众军健听了这话,凑了五贯足钱,来买酒吃。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众军陪着笑,说道:“大哥,值得便还言语?”那汉道:“不卖了!休缠!”这贩枣子的客人劝道:“你这个汉子!他也说得差了,你也忒认真,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须不关他众人之事,胡乱卖与他众人吃些。”那汉道:“没事讨别人疑心做甚么?”这贩枣子客人把那卖酒的汉子推开一边,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众军去吃。那军汉开了桶盖,无甚舀吃,陪个小心,问客人借这椰瓢用一用。众客人道:“就送这几个枣子与你们过酒。”众军谢道:“甚么道理!”客人道:“休要相谢,都是一般客人,何争在这百十个枣子上?”众军谢了,先兜两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杨提辖吃一瓢。杨志那里肯吃?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两个虞候各吃一瓢。众军汉一发上,那桶酒登时吃尽了。杨志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气甚热,二乃口渴难熬,拿起来,只吃了一半,枣子分几个吃了。那卖酒的汉子说道:“这桶酒被那客人饶一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饶了你众人半贯钱罢。”众军汉凑出钱来还他。那汉子收了钱,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冈子去了。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去了。杨志口里只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金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得。
9.简要概括一下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杨志遇到贩枣人后,又面临什么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杨志是如何处理这些矛盾的呢?从中可看出杨志有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八条好汉智取生辰纲,究竟智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刻画杨志的机警和押运队内部矛盾,对表现起义农民的精神和才能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从不同角度多次反复描写天气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午后的故事
  一声尖啸刺耳的叫骂声在大街上响起;像平空炸起一颗响雷,撕破了大街的宁静。当时是午后,阳光明亮亮的,没有多少事要去做的人们三五成堆聚在大街两旁侃大山下闲棋,街道上有流水一样的行人。听到这一声叫骂,人们不约而同地伸长脖子睁圆眼睛朝叫骂的地方望去。
  只见一个壮汉手持一把锋利的菜刀在大街上狂奔,他满脸杀气,一边狂奔一边叫骂。
  壮汉手中的菜刀在明亮亮的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像一道火绳烧灼着人们的眼帘。大街的行人纷纷停下来,像被谁无声指挥着似的一同往街道两旁挤靠。街道两旁的男男女女也都站起来,紧张地往更里面的地方挤靠。一时间街道两旁形成两堵人墙,人们都屏住呼吸茫然地看着大街上那个狂奔的壮汉。
  壮汉还在叫骂,狂奔。大街上空荡荡的,仿佛静止的流水。在午后,整个大街上只有一个壮汉在狂奔,在叫骂。
  “站住!放下你的刀!”
  突然,又一声炸雷在大街上炸响,震得两旁的人墙悸动一下,人墙上的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循声望去。
  一个老人站立在大街中央像巍然挺立的一棵松,迎面拦住狂奔叫骂的壮汉。
  壮汉仿佛没有听见老人的喊声,仍然挥舞着菜刀往前狂奔,他手中的菜刀闪着亮光犹如一条吐着毒芯的长蛇。
  “站住!放下你的刀。”
  老人又大吼一声,声若洪钟。
  壮汉这次听到了,他一愣怔停下来,狐疑地瞅一眼老人。
  老人像挺立的一棵松拦住他的去路。但很快壮汉又凶相毕露,狂嚣起来,他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菜刀,像空中无数条毒蛇在吐芯。
  “让开!我要杀林三,不关你的事。”
  老人岿然不动,威严地吼道:“放下你的刀。”
  壮汉声嘶力竭地叫道:“你让开!不让开我先杀了你再去杀林三。”
  老人说:“放下你的刀!我不会让你走过去,除非我倒下。你听着,要是死我已经死过三次了。小鬼子的子弹从我前胸穿过后背钻出,我没有死;红卫兵把我踹下高台,昏迷了三天我没有死;歹徒的刀从我胸前刺进去,鲜血淌了一地我还是没有死。这三次我都没有死,难道还怕再有一次吗 ”
  壮汉无望地说:“不,你让开。”
  老人说:“放下你的刀!我是一个失去儿子的父亲,我不能再让一个父亲失去儿子。”
  听到老人这句悲凉的话语,街道两旁的人墙又一阵悸动,像一阵寒风贴着人墙刮过,人们的心都不住地颤抖着。人们都清楚地记得也是这样一个午后,也是男男女女三五成堆聚在大街两旁侃大山下闲棋,街道上行人如流水,三个歹徒在殴打一个年轻人,年轻人就是老人的儿子。当时没有谁出来阻拦,大街上仿佛空无一人,老人的儿子被打倒在地,肠子流出一堆,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午后明亮亮的阳光下,在众目睽睽之下枯萎了。
  “放下你的刀!”老人又高声吼道。
  壮汉无力地哀号一声:“不——”可是他拿菜刀的手抽搐起来,剧烈地抖动起来,“哐啷”一声,菜刀落在地上,像一条僵死的蛇。
  壮汉捧着脸蹲下来,忽然放声痛哭。
  老人依然站立者,午后的阳光明亮亮地照在老人身上,老人像巍然挺立的一棵松。
15.小说的题目是“午后的故事”,文中多次写到午后明亮亮的阳光,作用是什么


16.作者是怎样从正面、侧面表现老人的崇高品格的,请对描写方式和人物性格做出简要的具体说明。


17.文中三次以毒蛇为喻对菜刀进行对比性描写,作用是什么?


18.故事的结尾写“壮汉捧着脸蹲下来,忽然放声痛哭”,这一细节表现了壮汉怎样的复杂心情?谈谈你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最后一课(节选)
郑振铎
这一天的清晨,天色还不曾大亮,我在睡梦里被电话的铃声惊醒。
“听到了炮声和机关枪声没有?”C在电话里说。
“没有听见。发生了什么事?”
“听说日本人占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只美国炮舰投降了。”
接连的又来了几个电话,有的是报馆里的朋友打来的。事实渐渐地明白。
英国军舰被轰沉,官兵们凫水上岸,却遇到了岸上的机关枪的扫射,纷纷地死在水里。
日本兵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或郊外开进租界。
被认为孤岛的最后一块弹丸地,终于也沦陷于敌手。
我匆匆地跑到了康脑脱路的暨大。
校长和许多重要的负责者们都已经到了。立刻举行了一次会议,简短而悲壮的,立刻议决了:“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大学关闭结束。”
太阳光很红亮地晒着,街上依然地熙来攘往,没有一点异样。
我们依旧地摇铃上课。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室,站在讲台上可以望得见街。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吧。”学生们都点点头。“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将学校关闭结束。”
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着坚毅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
“但是我这一门功课还要照常地讲下去,一分一秒钟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了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地讲下去。学生们照常地用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的亲切,格外的清朗,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似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上了刺刀,“引满待发”,然而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该来的事变,一定会来的。一切都已准备好。
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学生们愿意记得愈多愈好。
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恨不得把所有的应该讲授的东西,统统在这一课里讲完了它;学生们也沙沙地不停地在记着。心无旁用,笔不停挥。
别的十几个课室里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眷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摸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划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离别呢!
街上依然地平滑光鲜,小贩们不时地走过,太阳光很有精神地晒着。
我的表在衣袋里嘀嘀嗒嗒地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
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沉着异常地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碾地的声音可听到。
几分钟后,有几辆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由东向西,徐徐地走过,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
时间是上午10时30分。
我一眼看见了这些车子走过去,立刻挺直了身体,做着立正的姿势,沉毅地合上了书本,以坚决的口气宣布道:“现在下课!”
学生们一致地立了起来,默默地不说一句话;有几个女生似在低低地啜泣着。
没有一个学生有什么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没有顾虑。每个人都已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往哪一个方向走去。
19.选文中“最后一课”前的气氛与往日有没有不同?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


20.“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碾地的声音可听到”,为什么这种声音在“我”听来是“沉重”的?


21.理解“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一句的表达效果。


22.这节课下课后,“每个人都已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往哪一个方向走去。”结合选文回答,学生们、教师们会怎么办?他们会向哪个方向走去?


2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生在和平盛世的你是多么幸福,读过上文后,你一定有很多感悟,请把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吧。(不少于60字)。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镖头杨三
聂鑫森
杨三的名气很大。杨三的镖局名叫吉成镖局。他从十八岁开始当镖头,到不惑之年,还没有过“失镖”的记录。
这一年年景不大好,秋收后,湘潭城里的粮价不但没有落下去,反而上涨了,而且涨价的大米还供不应求。这天他正跟一个老者下棋,突然城中最大的茂丰粮行老板朱启人找他走一趟镖,运一批粮食去贵州。
茂丰粮行此次出行的有二十多辆马车,装运着几万斤上等白米。粮行随行的只有一个账房和一个伙计。朱启人说“粮队所经的地方民风强悍……”杨三说“如若失镖,我杨三赔偿。”朱启人说'这就好,这就好!'
第二天一早出发时,杨三骑马在前面开路,挎一口单刀。在风扬起的尘雾中,镖旗在第一辆马车上自矜而立。一路无事,渐渐地进入湘西。
这一天傍晚,他们在一家车马大店安歇下来。阳光金红金红的。远处,青山如黛。
天色暗了下来,他点燃桌上的桐油灯,摆开棋盘,忽听见隔壁房里有棋子落桌的脆响,寂寞感油然而生。要是有个人下下棋,多好,他忍不住走出门,来到隔壁房间的门前。房门敞开着,果然是一个穿长衫的很文弱的中年人在自己跟自己下棋,神情十分专注。杨三咳了一声,那人抬起头来,问“先生找人?”杨三在光影中看到的是一张白净的脸,双目有神,便说“冒昧冒昧,我就住在隔壁,听见有棋子的声音,便过来看看。”
“先生定是好棋之人,旅途相逢,何不来一局?”
杨三飞快地扫了一眼房间,说“正好来请教。我叫杨三,是湘潭吉成镖局的,押镖路过这里。”那人说“镖局?啊,我听说过,我是个教书匠,叫沙风里,回贵州老家去的。长夜漫漫,在这里摆棋消磨时间哩。'
于是,他们坐下来,一边聊天一边下棋。
“沙先生回老家省亲?”
“是的。今年家乡年景很坏,很多田地因久旱无雨,颗粒不收,而粮价飞涨,老百姓叫苦连天,有些地方竟出现食人肉的惨景。'
“老百姓怎么活啊”杨三叹息道。
沙风里说“政府虽有赈灾粮,贪官层层克扣,老百姓只有望天叫冤。”
杨三说“老百姓走投无路,往往冒险!”
沙风里说“先生所押何镖?”
“大米。”
“这大米老百姓如何买得起,简直是粒粒珠玑,享用的只是富豪阔佬,唉。”
一直聊到鸡叫三遍,杨三才恋恋不舍揖别回房。
第二天出发时,沙风里也雇了一匹马和一个马夫,和杨三并排而行。
粮行的账房曾暗地里告诚杨三,别让生人同行,以免出事。杨三一笑曰“他一个书生,防他做什么”
一连六七日,沙风里和杨三同吃同住,聊天,下棋,竟如兄弟一般。
车马队进入了贵州境内。沙风里明日将走另一条路,要与杨三分手了。夜里,沙风里用漂亮的行书写下一首七绝赠与杨三“横刀江海世人知,几日纹怦并酒厄,最忆镖师情言重,可怜野老例悬时。”
这一夜,他们一直聊到东方破晓,然后沙风里拱手揖别杨三,跨马飘然而去。杨三望着渐小渐杳的影子,很是惆怅。
一进入贵州境内,到处凄凄惨惨,村墟不见坎烟,路边横着饿殍,逃荒的人一拨一拨在眼前经过。
这天午后,行至一个荒僻处,忽然尘土飞扬,从一个山谷中蹿出一彪人马。领头的是个连鬓胡大汉,双手握一把单刀,他高喊道“杨镖头,请留下粮车”
杨三说“朋友,我也是受人之托,护镖为生,请借一条路,以后再重重致谢。”
连鬓胡说“我们之所以劫粮,实不为己,请留下粮车,可以活一方百姓的性命。”
杨三说“如果是我的粮食,你尽管取去。只是镖行有规矩,主动丢镖,罪同叛逆,杨三不愿坏一世英名。”
连鬓胡说“杨镖头,那就失敬了。”说毕,舞着单刀劈了过来,杨三用单刀撩开。三五回合后,又有几人围将上来,或枪或锤或剑,真正是蹄声如鼓,寒光如瀑。这几个人一边围着杨三,一边策马往后退杨三既无法脱身,又不忍用绝招伤他人性命,故一时难以取胜。
在一个山的拐弯处,突然听见有人高喊:“众弟兄且停手。”随着喊声,一马飞来,跨在马上的竟是沙风里他依旧是长衫,布鞋,两手空空。
杨三一愣,突然愤怒起来“想不到是你,你原来是绿林中人”
沙风里笑着说“不,我以前真是个教书匠。”
“你跟着我,就是为了这些粮食?”
“正是。杨先生,这一方百姓已饿死不少了,就等它救命。”
杨三冷笑一声“我不相信!你们得了粮食,又去卖高价!我不相信!再说我从未失过镖,岂能毁身誉于一旦?”
沙风里正色道“你若让出粮车,可救百姓于不死,是大恩大德,怎么只想着自己的声誉?”
杨三握刀的手颤了一下。
“杨先生如果不相信我,我可以舍此性命,以彰心迹。”说完,从怀中抽出匕首。
“慢!”杨三大喊一声。
沙风里说“杨先生留下粮车,如不好回去复命,请留下来,和我们一起救济百姓。”
“不。不是不敢,是不能。”
……
残阳如血。
吉成镖局归了朱启人,但他好些日子展不开眉头,常自语“杨镖头这样好的武艺,怎么会‘失镖’呢?几万斤雪白雪白的大米啊!”
(有删改)
2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房里有棋子落桌的脆响”“房门敞开着“等细节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沙风里精于设计、善于谋划的形象特点。
B.“不是不敢,是不能”体现了杨三的矛盾心理,根据结尾推测,杨三最后还是把粮食留给了百姓。
C. 小说采用人物对话的形式,使叙事节奏紧凑,突出了人物的鲜明个性,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
D. 小说运用第三人称讲述了杨三接镖、护镖、失镖的故事,并用沙风里这一形象反衬杨三的江湖侠义精神。
25.关于文中几处环境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风扬起的尘雾中,镖旗在第一辆马车上自矜而立,“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杨三护镖出行的壮观场面及其张扬自负的性格。
B.“阳光金红金红的。远处,青山如黛。”写出了湘西美丽的景色,烘托杨三暂时放松的心情,为后文二人下棋营造氛围。
C.“一进入贵州境内,到处凄凄惨惨,村墟不见炊烟,路边横着饿得……”写出了贵州灾民的惨状,与上文沙风里所谈家乡年景的情节相呼应。
D.“残阳如血。”表面上写了夕阳西下,映衬出的晚霞犹如血色鲜红,实际上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突出了人物的英雄形象。
26. 杨三“失镖”,文中多处设有伏笔,试找出其中三处加以分析。
27. 有人评价聂鑫森的小说“他并不关注重大题材,而是在凡人琐事中体现出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三、写作
2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在做一件好事时,其内心是非常愉悦且颇感幸福的,正所谓“善由心生,乐偕至之”。
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和体验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
答案
1.D 2.C 3.D 4.D 5.B 6.B
7..(1)林冲 外貌
(2)示例 林冲误入白虎堂 林冲刺配沧州 林冲棒打洪教头
8.(1)示例:小说人物荟萃(2)示例:小说阅读书目有哪些?阅读小说的方法有哪些?(3)①杨二嫂《故乡》②菲利普《我的叔叔于勒》③保尔《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9.写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经过。
10.又产生了买酒的矛盾;杨志阻止买酒。杨志急于押送,怕被蒙汗药麻翻;八好汉决心智取,巧下蒙汗药。这两组矛盾交织一体。
11.杨志对新的矛盾极其敏感。他机警地监视贩枣人;提防酒中有毒,不准买酒;他还责骂军健们。直到看见贩枣人喝了一桶酒不出问题,又看到另一桶酒也喝了半瓢,才同意买,而自己只喝了一点点。尽管他最终失败,但在这样尖锐的矛盾斗争中,精明能干和处事谨慎的性格却表现得十分鲜明。
12.(1)扮成枣贩,麻痹和稳住押送队伍;(2)挑酒故意不卖,激化押送队内矛盾,增强诱惑力;(3)贩枣人买下一桶,当面吃尽,显示酒中无药;(4)故意抢吃另一桶酒,清除杨志疑虑;(5)白胜再装赌气不卖,贩枣人调解,卖与众军吃,使杨志的思想没有反复的余地。13.着力刻画杨志的精明干练,可是他却偏偏身不由己地钻进了八条好汉设下的圈套,这就起了反衬作用,衬托出起义英雄的多谋善断,机智勇敢,比杨志棋高一着。
14.起到渲染气氛,描写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烘托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15.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暗示有人竟在光天化日下行凶;暗示竟无人制止阳光下的罪恶;映衬老人见义勇为的高大形象。
16.通过语言、行动的描写,表现老人的嫉恶如仇、大义凛然。
描写围观人群的胆小怕事,衬托老人的见义勇为。
描写壮汉的穷凶极恶,反衬老人的英勇无畏。
17.表现壮汉由疯狂到恐惧的心理变化,侧面表现老人强大的震慑力。
18.对老人震慑力的畏惧;对老人仁爱之心的敬服;对险些酿成大祸的后怕;对未能杀死仇人的不甘……
19. 外面的气氛依然如故,从“太阳光很红亮地晒着,街上依然地熙来攘往,没有一点异样。”一句可以看出来。
20..日本鬼子侵略中国,他们的车在大街上肆意横行,每一位炎黄子孙内心都在流血,为祖国和人民的遭遇而感到无比沉重。
21.“血红”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处充满了血腥味,所以觉得他们的国旗也充满了血腥味,表现了作者对敌人无耻行径的无比憎恨。
22.学生、教师们会集中力量,一致抗日。他们会向抗日队伍当中走去。
23.围绕爱国、责任、担当等来写均可。
24.D 25.A
26.①朱启人开始时提醒杨三,说粮队所经地区民风强悍让杨三注意;杨三保证如若失镖,一定赔偿。为后文一系列情节埋下伏笔。
②沙风里告诉杨三其家乡年景很坏,老百姓无粮可吃甚至食人;杨三说:“老百姓走投无路,往往冒险!”下文一彪人马劫粮照应了杨三所说的话。
③粮行的账房曾暗地里告诫杨三,别让沙风里同行,以免出事;杨三认为沙风里只是一个文弱书生,不需防备。后文沙风里却是带头劫镖的人。
27.(1) 杨三一生看重自己的声誉,遵守镖局的规矩,但最后在镖头声誉和百姓活命之间做出了抉择,为了解救百姓,献粮于民,体现了他的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 通过沙风里赠给镖头杨三的七言绝句以及他劝说杨三留下粮食等情节,可以看出沙风里心系家园、忧民于水火之中,有着解民于倒悬的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 作者通过叙述杨三护镖、沙风里夺镖的生活小事,塑造了镖头杨三以及沙风里这样具有侠肝义胆的平凡人物,表达了对处在饥荒困境中百姓的悲悯之情,通过平凡人物的行为表达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