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1.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的战役是( )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2. 三国时期,台湾地区被称为( )
A. 琉球 B. 夷洲 C. 儋耳 D. 岭南
3. 西晋的建立者是( )
A. 司马懿 B. 司马炎 C. 司马昭 D. 司马睿
4. 导致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是( )
A. 统治集团的腐朽 B. “八王之乱” 消耗了西晋的国力
C. 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 D. 匈奴人攻破都城洛阳
5. 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 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D. 统治者推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6. 前秦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 )
A. 鲜卑族 B. 羯族 C. 氐族 D. 羌族
7.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 加强民族融合 B. 学习汉族文化
C. 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D. 统一全国
8. 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
A. 长安 B. 洛阳 C. 建康 D. 余杭
9. 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 )
A. 数学著作 B. 医学著作 C. 农学著作 D. 地理学著作
10. 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 )位数字。
A. 五 B. 六 C. 七 D. 八
11. 被称为 “天下第一行书” 的是( )
A. 《兰亭集序》 B. 《女史箴图》 C. 《洛神赋图》 D. 《宣示表》
1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大交融的高潮,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
A. 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逐渐与汉族趋同
B. 汉族人开始学习少数民族的乐器、歌舞等艺术
C. 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
D. 少数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与汉族对峙
13. 以下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4. 下列人物中,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
①曹操 ②刘备 ③孙权 ④曹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5. 下列关于石窟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
B. 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
C. 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D. 石窟艺术完全模仿了古印度佛教艺术
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
16. (1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三国演义》主题曲
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1)材料一中的 “三国” 指的是哪三国?其建立者分别是谁?(6 分)
(2)材料二中的 “周郎” 指的是谁?这首词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6 分)
(3)请简要评价这一历史事件。(6 分)
17. (1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二:“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的 “魏主” 指的是谁?他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4 分)
(2)材料二体现了 “魏主” 的哪一项改革措施?“魏主” 的改革还包括哪些方面?(8 分)
(3)“魏主” 的改革有什么作用?(6 分)
18. (19 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同时也是民族交融的重要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写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和西晋统一全国的时间。(4 分)
(2)简述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表现和影响。(10 分)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繁荣发展,请列举这一时期的一位科学家及其成就。(5 分)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答案
1. C。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A 项巨鹿之战是秦末项羽与秦军的战役;B 项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D 项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时期,前秦与东晋之间。
2. B。三国时期,台湾地区被称为夷洲。
3. B。西晋的建立者是司马炎。司马懿是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昭是司马炎的父亲;司马睿建立东晋。
4. D。匈奴人攻破都城洛阳,这是导致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A 项统治集团的腐朽、B 项 “八王之乱” 消耗了西晋的国力、C 项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都是西晋灭亡的原因,但不是直接原因。
5. A。东晋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这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B 项江南自然条件优越、C 项南方社会相对稳定、D 项统治者推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也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6. C。前秦是氐族建立的政权。
7. C。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A 项加强民族融合、B 项学习汉族文化都是改革的作用或内容,而不是主要目的;D 项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并没有统一全国的目标。
8. B。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9. C。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10. C。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11. A。被称为 “天下第一行书” 的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B 项《女史箴图》和 C 项《洛神赋图》是顾恺之的绘画作品;D 项《宣示表》是钟繇的书法作品。
12. D。少数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与汉族对峙不属于民族大交融的表现。A 项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逐渐与汉族趋同;B 项汉族人开始学习少数民族的乐器、歌舞等艺术;C 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这些都是民族大交融的表现。
13.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A 项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史前时期的特征;B 项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的特征;C 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特征。
14. B。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他死后,其子曹丕建立魏国,刘备建立蜀汉,孙权建立东吴,三国时期开始。所以②③④属于三国时期。
15. D。石窟艺术虽然受到古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但并不是完全模仿,它融合了中国本土的文化和艺术特色。A 项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B 项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C 项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这些表述都是正确的。
二、非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16.
(1)魏、蜀、吴。魏国建立者是曹丕,蜀国建立者是刘备,吴国建立者是孙权。(6 分)
解析:220 年,曹丕称帝,国号魏;221 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 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2)“周郎” 指周瑜。这首词与赤壁之战有关。(6 分)
解析:周瑜字公瑾,人称 “周郎”。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为了缅怀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人物而作。
(3)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它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刘备攻占四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并向岭南地区发展。(6 分)
解析: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这次战役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同时,也展示了古代战争中的军事智慧和战略战术。
17.
(1)“魏主” 指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他决定将都城迁到洛阳。(4 分)
解析:北魏孝文帝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接受汉族文化,决定迁都洛阳。
(2)材料二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推行汉化政策,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此外,孝文帝改革还包括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等方面。(8 分)
解析:孝文帝改革是全方位的汉化改革,目的是促进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加强北魏的统治。除了语言方面的改革,还在服饰、姓氏、婚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使鲜卑族逐渐接受汉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3)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6 分)
解析: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与汉族逐渐趋同,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同时,改革也推动了北魏经济、文化的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国力,使北魏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18.
(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229 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西晋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280 年。(4 分)
解析:220 年曹丕称帝,221 年刘备称帝,229 年孙权称帝,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266 年司马炎建立西晋,280 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2)表现:①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逐渐与汉族趋同;②汉族人开始学习少数民族的乐器、歌舞等艺术;③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④民族之间相互通婚。(6 分)
影响:①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②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4 分)
解析:北方民族大交融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体现。这种交融不仅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3)例如:祖冲之,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5 分)
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领域人才辈出,祖冲之在数学方面、贾思勰在农学方面都取得了杰出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