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在山的那边》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2-24 10:5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材分析:
作为“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王家新,他所写的文章其思想内容具有一定的隐晦性。《在山的那边》其隐晦性表现在“山”与“海”的象征义上。
本文是一首诗歌,部分语言非常精粹。所以应该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品味语言。
教学设想:
为了简化教学头绪,理清上课的脉络,所以本课的教学继续尝试运用“主问题教学法”,同时辅以其他的教学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积累语言;在朗诵中整体感知。
一、导读,走进作品
导入语设计:同学们走过小学,跨入初中,蓦然回首,相信你一定会发现:
曾经你有过某种愿望与理想,有些已经实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些目前还没有实现,有些随着时间的逝去已经不可能实现。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你已经实现了的愿望与理想,或者是你没有实现的理想与愿望。
操作过程:学生谈自己的愿望与理想,老师着重引导谈其中所遇到的困难。 
过渡语: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曾经居住在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面环山的地方,每天他所面对是一座座山,于是他心中就产生一种愿望:翻过这座山,看看山那边是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位诗人(王家新),聆听他的愿望―――《在山的那边》
二、诵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理解字词。
痴想 隐秘 铁青 凝成 诱惑 喧腾 一瞬间
2、二读课文,揣摩语气。
3、学生展示读。分个体竞读和集体读。
4、讨论前后两节感情基调的差异。学生分男女读。
5、诗人的愿望是什么呢?
(海,是理想境界;山,是重重艰难险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在探究“海”与“山”的基础上品味语言,陶冶情操。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理解“海”与“山”的内涵与外延
(一)、“山”是怎样对待我的呢?
1、找出相关语句。
(1)一一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2)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3)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2、品味语言。
(1)“铁青着脸”(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本无情而人有情。 “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2)“失望”(可以从“希望”这个角度来谈。)“诱惑”(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
(3)“无数座”(爬上一座山是非常吃力的,爬无数座山,那就更要历尽艰险。这就是说,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
3、探究内涵。
(二)当“我”面对这些山时,“我”的表现是怎样的?
1、找出相关语句。
(1)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2)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3)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2、品味语言。
3、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熏陶。
(三)是什么让“我一次又一次失望”后,又鼓起信心向前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品味语言。
3、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熏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扣住另外一位诗人在《山民》中所说,“他想,这辈子是走不出这里的群山了/海是有的,但十分遥远/所以没等他走到那里/就会死在半路上/死在山中”。以及结合学生课前的话题。)
4、想象作文―――“我终于见到了大海”
三、质疑:文章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需要交流吗?
四、作业:
1、想象作文:“我终于见到了大海---”
2、《基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