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第18课
罗斯福新政1.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 形成中的作用。 本课教学主要讲述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与影响。首先以30年代的大危机的相关图片、罗斯福当选总统视频导入新课,以病情诊断----开处方医治-----医治结果的流程设计本课,介绍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及影响,在讲课中注重材料,设计情景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进而促进学生对本课知识要点的理解把握;同时设计探究思考问题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历史问题的意识,加强历史知识间横向比较与纵向联系的思维能力。 本课重点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难点是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和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在讲述新政特点时注意与胡佛应对危机措施的比较分析,求同存异,理解新政特点与实质。通过对新政内容与影响的讲解,引导学生分析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发生什么变化以此来认识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排队寻求工作的美国失业大军苹果一斤五美分$100will buy this car ,must have cash, lost all on the stock market1929-1932年全国各地罢工达2700次,一些群众甚至冲击政府或议会大厦……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 历史学家梅尔文.杜博夫斯基感叹:“经济萧条不仅使资本主义经济沦为废墟,还使西方自由民主制度陷于防御地位,并使人们对它将来是否存在下去产生了怀疑。”一、病入膏肓的美国——临危受命罗斯福当选总统 入膏肓的美国使美国人民感受的最严重的危机是什么?病让我首先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罗斯福就职演说罗斯福上台后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怎样 治美国的病症?克服恐慌,帮助人们恢复对美国的信心实施新政医 为解决“恐慌”、恢复信心、解 决危 机,罗斯福进行新政NEW DEAL,也称三R新政,其核心政策有:Relief——救济(大批失业者和贫民)、Recover——复兴(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Reform——改革(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三方面。二、实施“新政” 1933年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通过决议,总统签署命令,颁布《银行紧急法令》、《存款保险法》。3月5日,罗斯福下令禁止囤积黄金,3月6日命令暂停银行活动进行整顿。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新政的实验为什么首先从金融业开始?从金融业开始的原因是因为大危机发端于金融领域,疯狂的金融投机活动导致当时整个国家银行信贷体系陷入瘫痪,所以罗斯福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须尽快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任。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在财政金融业的调整方面有何新举措?并分析其意义。实行美元贬值。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刺激了出口与消费,对稳定局势、生产恢复有积极作用。材料 1934 年1月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 30 亿美元纸币 , 并使美元贬值 40.94% 。
材料 罗斯福就任不到11天,全国3/4的银行重新开业,股票价格上涨15%。到4月存回银行的存款已达10亿美元。不到一年,存款增加10亿-20亿美元。 1.整顿银行业蓝鹰标志图1在恢复工业生产方面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 《公平劳动标准法》,颁布的目的是什么?目的:试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力量,把资本主义生产无序状态纳入有控制的轨道,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和指导,防止盲目竞争。中心措施2.工业方面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农业危机 《农业调整法》 材料反映了美国经济危机中的农业危 机,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目的:克服农业生产相对过剩局面,摆脱农业危机,缓和农民斗争。
结果: 使农产品价格逐渐回升,促进了农业的复苏。 当千百万失业者正忍饥挨饿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却让农民减少耕地和屠宰大批牲畜。因此罗斯福的农业政策受到最广泛的批评。罗斯福对农业调整的目的和结果是什么?3.农业方面 材料 经济危机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据统计,1929-1932年全国各地罢工达2700次,一些群众甚至冲击政府或议会大厦……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
1932,据估计全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许多人活活饿死……
面对这些情况,罗斯福政府有何对策?实行救济和举办公共工程4.社会福利方面遭遇经济不景气而骨瘦如柴的人获得免费的面包和汤美国
公民
领取
失业
保险
卡
罗斯福通过“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新建了全国10%的公路;35%的医院,65%的学校;吸收了近400万人就业;修建了50万公里的二级公路;修建了近500个机场;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开辟了近20万英亩的国有公园;兴建了大量游览设施…… 试从经济、社会生态等角度分析这一工程修建有何意义? 以工代赈,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减缓了经济危机;建成了大型的水电站和完整的航运系统,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和改善土地,植树造林,发展渔业等,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带来长期社会与经济效益。材料 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内容有: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对残疾、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另外还制定《全国劳工关系法》、 《公平劳动标准法》等法律。 通过实行救济和“以工代赈”等政策,罗斯福政府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有何积极作用?缓和劳资矛盾,稳定社会,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早日摆脱危机。5.保护劳工权利四个项目:整顿银行与金融业(突破口)
调整农业政策
复兴工业(核心)
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实施罗斯福新政带来的变化:材料一 胡佛作为自由放任主义经济学说的信徒仍对个人自由和自由经营深信不已。他认为国家的职能是保证而非干预这种自由,靠市场自行调节和政府的放任政策就可使美国安然度过危机。他的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虽然迫不得已他也曾“干预”经济,比如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等,但他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阅读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罗斯福新政特点与实质的理解。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
----罗斯福 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全面对国家经济加强干预,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以保
持资本主义私人自由企业制度,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新政的特点:新政的实质:材料 “新政的众多立法非常强调联邦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为以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所效……为资本主义在反经济危机时提供了一条非法西斯式的“福利国家”的道路,是民主制发展的一个典范。材料 美国建国后,总统的行政权总是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有力制约。但是通过新政,总统的行政权力通过“紧急状态”发挥了更加自由的、合法化的运用;罗斯福积极干预甚至控制立法,频繁使用否决权,几乎“扮演着议长的角色” 国会作为立法机构一方面由于行政权力的增强,另一方面因为特定条件下的社会压力和民心所向,其独立性有所减弱。……在对联邦主义的诠释上、在处理联邦与州的关系时,开始更多地倾向于联邦政府。
材料 新政通过政府提供的经济安全保障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谈谈新政有何影响? (1)积极:
A.对美国而言:
使美国人民度过了危机,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
恢复了人们对美国政府的信心,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实力,保证了美国的民主;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推动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美国后来的政策影响深远。
B.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影响深远。
(2)局限性:美国政府为应付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经济危机。影响 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胡佛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规定也感慨说:“这简直是法西斯!”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
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有美国人说这是“潜滋暗长的社会主义”。
罗斯福是法西斯主义、社会主义者吗?请说说你的的看法?罗斯福不是法西斯主义。虽然新政的许多措施全面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乃至社会生活的干预,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并未改变。这些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罗斯福不是社会主义者。新政措施中,虽有减少失业工人人数、规定工资和工时等内容,但它只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政策调整,并未改变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有人说,20世纪出现了两大改革家,一个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一个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他们是谁?你同意上面的观点吗?为什么?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的地方?罗斯福新政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哪些有益的启示?关注弱势群体,关注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化解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社会……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统一起来,防患于未然。大胆吸收先进文明成果,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强化金融监管力度,防止金融风险。
一、原因(背景)二、内容三、影响特点经济危机胡佛放任政策失败罗斯福当选总统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恢复工农业生产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国家干预经济1、国内2、国际 罗 斯 福 新 政1.当罗斯福在1933年3月4日就职时,这个绝望的国家给予了罗斯福一个独裁者的权力。这里的“独裁者”,要按它在罗马共和国宪法中的本意来解释,是指为了帮助国家渡过灾难性的危机而被赋予临时性的绝对权力的人。罗斯福“独裁”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根除了大萧条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的危险和隐患
B.突出了联邦政府的地位,危害了三权分立的体制
C.开创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提高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刺激了对外贸易的发展C2.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A3.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1.4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 )
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A4.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大量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C5.新政实施救济和公共工程产生的影响有( )
① 解决失业,刺激经济的早日复苏 ②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环境和资源 ③缓和了社会矛盾 ④改变了美国人的经济生活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